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宰相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广平郡公:刘景先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宰相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广平郡公:刘景先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805 更新时间:2024/1/30 12:21:08

刘景先(?-689年),本名刘齐贤,广平郡易阳县(今河北省永年县)人。唐朝宰相,右相刘祥道之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方正好学,门荫入仕,累迁侍御史。乾封元年(666年) ,袭爵广平郡公,授晋州司马。入为给事中,迁黄门侍郎、同平章事,正式拜相。英国公徐敬业叛乱后,上书营救宰相裴炎,受到酷吏陷害,贬为吉州长史。永昌元年(689年),论罪下狱,自缢而死。唐中宗复位,得以平反昭雪,恢复身份和名誉。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追赠太子太保,图形于凌烟阁。

主要成就

刘景先与父亲、祖父三代都任两省侍郎、典选,他的叔父吏部郎中刘应道、堂弟礼部侍郎刘令植等八人先后后任吏部郎中员外,从唐朝开国以来,实在罕有能和他这一家相比的。

刘景先可以说是标准的官三代,家庭背景雄厚,他的祖父刘林甫在唐高祖、唐太宗年间历任内史舍人、中书侍郎、吏部侍郎,封乐平男,爵位由他的父亲刘祥道继承。刘祥道在高宗年间任宰相,封广平郡公。刘祥道于666年去世后,刘景先就继承了广平郡公的爵位。

也就是说刘景先三代为相,爵位世袭两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长大,耳濡目染,他从小才学过人,以方正闻名。按理说应该顺风顺水,一路走下去,但是世事无常,朝廷政权变更太快,在这样的夹缝中,死去的,被贬的数不胜数,刘景先也不幸地成为其中的一个。

刘景先,原名刘齐贤,在唐高宗晚年和武后时期为唐中宗、唐睿宗摄政期间担任宰相。他之所以改名叫刘景先,是因为当时高宗的第六子叫李贤,被立为太子,为了避太子李贤名讳,就改名了。

刘景先起初任侍御史,后来任并州司马。在职期间,恪守本职,兢兢业业,高宗听闻他廉正,很尊敬他。但是自古帝皇的喜爱都会招来妒忌,一次,将军史兴宗在狩猎时对高宗说,并州的鹞很有名,可以命刘景先抓几只。高宗答:“刘景先难道是用来抓鹞的人吗?你为什么这样看待他?”可以看出,在高宗时期,刘景先的话语权还是很大的,皇帝很信任他,并且在高宗临死前,命刘景先、裴炎、郭正一兼东宫平章事辅佐太子。到此,刘景先的仕途也开始走下坡路。

只因,虽说是李哲继位,是为唐中宗,但实权大部掌握在摄政的武太后手中。被控制了许久的中宗终于生出了想独立掌权的想法,但是武则天丝毫不念及母子情谊,直接废了他的皇位,改立其弟豫王李旦,就是唐睿宗。这时候老实巴交的裴炎就不乐意了,数次建议武后将权利给睿宗,多次谏言之后引起了武后的不满,直接指控他谋反,投入狱中,当时朝臣很多都为他说情,刘景先就是其中最活跃的一个。并且以自身的仕途作为担保,说“如果裴炎是那种谋反的人,那么我也是。”当时武后很明确的说她知道裴炎谋反的证据,但是不知道你的。结果过了没多久,武后直接无视掉自己先前的说法,以谋反罪逮捕了刘景先。年底,裴炎被处决,刘景先连着被贬多次。

公元689年,武后手下酷吏指控刘景先有罪,连什么罪状都没说,就将刘景先逮捕了。见此情景,刘景先生无可恋,与其死于莫名其妙子虚乌有的罪名,还不如直接自行了断,一死百了,管它后世说什么,就直接在狱中上吊死了,他死后,武则天并没有放过他,而是将其财产全部没收,作为官三代的刘景先还是很富有的。

只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被历史的漩涡卷住脚的人都被拉入其中,刘景先、裴炎等人,都是很有能力、贤良之人,只因忠心于李唐王室,不满武则天执掌朝权,便遭受不白之冤几经贬谪,英雄无用武之地,被小人、被政权给弄死。

标签: 刘景先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黄门侍郎、同平章事中书门下三品赵郡公:李怀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怀远

    李怀远(?-706),字广德,河北道邢州柏仁县(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唐中宗时宰相。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自赵郡李氏西祖。应四科举擢第,累除司礼少卿,徙官同州刺史。治尚清简,累官至同中书门下三品,封赵郡公。虽久居荣位,而习而简朴。卒,谥曰成。史籍记载《旧唐书》少孤

  • 三国志中陈寿对姜维的评价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姜维

    姜维,字伯约,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陈寿在《三国志·姜维传》最后给姜维这样的评价:“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於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意思很明确,姜维粗通

  • 如何评价郭元振的?有哪些与郭元振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郭元振

    郭元振(656年~713年),本名郭震,字元振,以字行,并州阳曲(今山西阳曲)人,生于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唐朝时期宰相兼名将,济州刺史郭善爱之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身太原郭氏。进士及第,起家通泉县尉。因写作《宝剑篇》而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授右武卫铠曹参军、奉宸监

  • 唐朝宰相同中书门下三品、吏部尚书代国公:郭元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郭元振

    郭元振(656年~713年),本名郭震,字元振,以字行,并州阳曲(今山西阳曲)人,生于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唐朝时期宰相兼名将,济州刺史郭善爱之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身太原郭氏。进士及第,起家通泉县尉。因写作《宝剑篇》而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授右武卫铠曹参军、奉宸监

  • 唐朝宰相同中书门下三品兵部侍郎、修文馆学士齐国公:崔日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崔日用

    崔日用(673年-722年),字号不详,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人,祖籍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身博陵崔氏第三房。进士出身,起家芮城县尉,初历新丰县尉、监察御史。迁兵部侍郎、修文馆学士。唐隆之变后,授黄门侍郎,封齐国公,担任宰相。后罢知政事,累迁

  • 唐朝宰相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李日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日知

    李日知(?一715年),字号不详 ,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市管城区)人。唐代时期宰相,李顼之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进士及第,累迁司刑寺丞。神龙初年,授给事中、朝散大夫。景云元年 (710),拜同平章事,兼任御史大夫。景云元年 (710),授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成

  • 在书法方面钟绍京有哪些成就?如何评价钟绍京?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钟绍京

    钟绍京(659年-746年),字可大,唐朝宰相、书法家,三国时魏国太傅钟繇第17代世孙。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钟绍京最初因擅长书法而入直凤阁,武则天时明堂门额、九鼎之铭、殿门榜皆其所题,家藏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褚遂良真迹至数十百卷。后随唐玄宗取得帝位,官至中书令,封

  • 唐朝宰相书法家同中书门下三品越国公:钟绍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钟绍京

    钟绍京(659年-746年),字可大,唐朝宰相、书法家,三国时魏国太傅钟繇第17代世孙。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钟绍京最初因擅长书法而入直凤阁,武则天时明堂门额、九鼎之铭、殿门榜皆其所题,家藏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褚遂良真迹至数十百卷。后随唐玄宗取得帝位,官至中书令,封

  • 唐朝宰相尚书右丞、户吏二部尚书、侍中徐国公:刘幽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幽求

    刘幽求(655-715年),字幽求,冀州武强县(今河北武强县)人。唐朝宰相。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武周时期,进士出身,授朝邑县尉。交好临淄王李隆基,参与唐隆政变,拥立唐睿宗复位,历任尚书右丞、户吏二部尚书、侍中,册封徐国公,获赐铁券。先天元年,图谋诛杀太平公主,坐罪流放

  • 有哪些与萧至忠相关的轶事典故?萧至忠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萧至忠

    萧至忠,字至忠,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唐朝宰相,秘书少监萧德言曾孙。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萧至忠出身兰陵萧氏皇舅房,以门荫入仕,起家洛阳县尉,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神龙年间,依附宰相武三思,授御史中丞,迁吏部侍郎。景龙元年(707年),担任中书侍郎、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