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宰相尚书右丞、户吏二部尚书、侍中徐国公:刘幽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宰相尚书右丞、户吏二部尚书、侍中徐国公:刘幽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137 更新时间:2023/12/14 11:34:32

刘幽求(655-715年),字幽求,冀州武强县(今河北武强县)人。唐朝宰相。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武周时期,进士出身,授朝邑县尉。交好临淄王李隆基,参与唐隆政变,拥立唐睿宗复位,历任尚书右丞、户吏二部尚书、侍中,册封徐国公,获赐铁券。先天元年,图谋诛杀太平公主,坐罪流放岭南。先天政变后,回到朝中,授检校左丞相、黄门监(侍中)。不睦于中书令姚崇,降为太子少保。心有怨言,外放睦、杭二州刺史。

开元三年(715年),授郴州刺史,赴任途中病逝,时年六十一,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献,葬于洛阳孟津县送庄镇凤台村。唐德宗建中三年,累赠司徒。

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

刘幽求在武则天圣历年间参加制科考试,被任命为阆中县尉,因受到刺史的轻视,弃官而去,后授朝邑县尉。

担任宰相

710年(景云元年),韦皇后意欲篡位,毒死唐中宗,改立温王李重茂为帝,并临朝听制。刘幽求与临淄王李隆基暗中定计,与钟绍京、麻嗣宗、薛崇简等人发动唐隆政变,入宫诛杀韦后,并经手发出一百多道诏书。次日,李重茂命相王李旦辅政,进封李隆基为平王。刘幽求擢拜中书舍人,参知政务,成为宰相,并赐爵中山县男。

不久,李旦接受李重茂禅位,登基为帝,是为唐睿宗。刘幽求代理尚书右丞之职,仍旧担任宰相,并进封银青光禄大夫、徐国公。当时,李隆基建有大功,群臣都建议立为太子,皇长子宋王李成器也极力请求。刘幽求进言道:“臣听说铲除天下祸患的人应当享有天下的福分。平王拯救社稷君亲于危难,论功最大,论德最贤,应为太子。”唐睿宗遂立李隆基为皇太子。

711年(景云二年),刘幽求罢相,改任户部尚书,不久又调任吏部尚书。同年十月,刘幽求进拜侍中。唐睿宗还赐铁券,让他享有免死十次的特权,并准许他的子孙世代承袭徐国公的爵位。

流放岭南

712年(先天元年),皇太子李隆基继位,是为唐玄宗,尊唐睿宗为太上皇。刘幽求自认为功劳在群臣之上,以为唐玄宗会任命他为尚书左仆射兼领中书令。不料,唐玄宗却任命窦怀贞为左仆射、崔湜为中书令,而刘幽求则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他心中不平,怨愤之情形于颜色。

当时,太平公主权倾朝野,宰相多出其门下。刘幽求便打算与右羽林将军张暐率羽林军诛杀太平公主,并让张暐密禀唐玄宗:“窦怀贞、崔湜、岑羲等人都是依靠太平公主才当上宰相的,日夜图谋不轨。如果陛下不早日除掉他们,一旦事变突然发生,太上皇怎么能平安呢!臣已经与刘幽求定好了计策,就等陛下下令。”唐玄宗深以为然。

事后,张暐又将密谋泄露给侍御史邓光宾。唐玄宗得知,非常恐惧,急忙将刘幽求等人的罪状列举报告给唐睿宗,刘幽求因此下狱。不久,法司上奏:“刘幽求离间皇帝骨肉至亲,应该判处死刑。”唐玄宗以刘幽求于国有功为由,向睿宗求情,希望免除他的死罪。唐睿宗遂将刘幽求流放岭南封州(今广东封川),张暐、邓光宾也都遭到流放。

刘幽求被流放后,崔湜命广州都督周利贞将其杀死。桂州都督王晙得知这一阴谋,便将刘幽求扣留在桂州,并对周利贞索要刘幽求的公文不予理会。后来,崔湜数次向王晙施压,让他遣送刘幽求。王晙仍旧不理,刘幽求这才得以幸免。

愤恚而死

713年(开元元年),唐玄宗发动先天政变,诛杀太平公主。刘幽求被召回朝中,升任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上柱国,并参与军国重事。十二月,唐玄宗更改官制,刘幽求改任尚书左丞相兼黄门监,不久被罢相,改任太子少保。

714年(开元二年),姚崇上奏皇帝,称刘幽求因担任散职抑郁不乐,口出怨言。唐玄宗遂将刘幽求贬为睦州刺史,并削去实封六百户,后调任杭州刺史。

715年(开元三年),刘幽求又调任郴州刺史。他愤恚不已,在赴任途中病逝,终年六十一岁。唐玄宗得知后,追赠他为礼部尚书,赐谥文献。

782年(建中三年),唐德宗追赠刘幽求为司徒。

标签: 刘幽求

更多文章

  • 有哪些与萧至忠相关的轶事典故?萧至忠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萧至忠

    萧至忠,字至忠,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唐朝宰相,秘书少监萧德言曾孙。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萧至忠出身兰陵萧氏皇舅房,以门荫入仕,起家洛阳县尉,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神龙年间,依附宰相武三思,授御史中丞,迁吏部侍郎。景龙元年(707年),担任中书侍郎、同平

  • 唐朝宰相右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南阳郡公:岑羲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岑羲

    岑羲(?~713年),字伯华,南阳郡棘阳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令岑文本之孙,雍州长史岑曼倩之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进士出身,历任太常博士、郴州司法参军、金坛令、汜水令、天官员外郎、中书舍人、秘书少监、吏部侍郎等职。710年(景云元年),岑羲拜相,授右

  • 唐朝宰相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裴谈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裴谈

    裴谈,唐朝人,历任怀州刺史、唐中宗时期的御史大夫,神龙元年授大理卿。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裴谈,历官怀州刺史、唐中宗时期的御史大夫,神龙元年授大理卿,景龙四年,韦后专制,以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留守东都。开元二年,由滑州刺史放归草泽。好佛法,以惧内著称,号称&

  • 唐朝宰相同平章事吏部侍郎:郑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郑愔

    郑愔(?~710年),字文靖,沧州沧县(今河北沧州)人。唐朝时期宰相,卫州刺史郑玄升之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举进士出身。武周时期,得到张易之兄弟推荐,出任殿中侍御史。神龙革命后,贬为宣州司户。唐中宗即位,依附于宰相武三思,出任中书舍人,迁太常少卿。迎合韦后之意,作《

  • 三国时期颍川四名士之:赵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赵俨

    “天下名士,中原过半!”纷乱复杂的汉末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其实除了我们比较熟悉《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真实的历史上还有很多牛人没有在演义中出场,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位。他是颍川四大名士之一,曾先后节制五子良将,最终成为曹魏四朝元老,他就是赵俨!颍川四大名士之一赵俨(17

  • 唐朝宰相同平章事礼部尚书封鲁国公:韦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韦温

    韦温(?-710年),字号不详,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外戚、宰相,韦皇后堂兄,许州刺史韦玄俨的儿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神龙中,累迁礼部尚书,册封鲁国公。景龙三年,迁太子少保、同中书门下三品,授扬州大都督。既居荣要,熏灼朝野。唐中宗驾崩后,总知内外兵马,守为

  • 对崔湜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崔湜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崔湜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县(今河北省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 。进士及第,授左补阙,参与编纂《三教珠英》,作为北门学士。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

  • 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崔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崔湜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县(今河北省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 。进士及第,授左补阙,参与编纂《三教珠英》,作为北门学士。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

  • 唐朝宗室唐玄宗李隆基第九子夏王:李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一

    李一(716年~717年), 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第九子,母为武惠妃。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生而美秀,深得宠爱。开元五年(717年),夭折,年仅两岁,追封夏王,谥号为悼,葬于万安山之东南岭。人物生平唐玄宗与宠妃武惠妃生下第一子,生

  • 唐朝宗室唐玄宗李隆基第十二子仪王:李璲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璲

    李璲(?-765年),本名李潍,陇西成纪(今甘肃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第十二子,母为刘华妃。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开元十三年(725年)五月,封为仪王,历任开府仪同三司,河南牧。永泰元年(765年),逝世,赠太傅。人物生平仪王李璲 ,原名潍,唐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