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郭元振的?有哪些与郭元振相关的轶事典故?

如何评价郭元振的?有哪些与郭元振相关的轶事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890 更新时间:2024/3/1 18:13:08

郭元振(656年~713年),本名郭震,字元振,以字行,并州阳曲(今山西阳曲)人,生于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唐朝时期宰相兼名将,济州刺史郭善爱之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出身太原郭氏。进士及第,起家通泉县尉。因写作《宝剑篇》而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授右武卫铠曹参军、奉宸监丞。又进献离间计,使得吐蕃发生内乱,授主客郎中。武周大足元年(701年),出任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大使,北却突厥、西走吐蕃,拓境一千五百里,大兴屯田,促进凉州地区得以安定发展,迁左骁卫将军、安西大都护。唐中宗时期,因反对引入吐蕃军队攻打娑葛而得罪宰相宗楚客,险遭陷害。景云元年(710年),入为太仆卿。次年,拜同中书门下三品、吏部尚书,改兵部尚书,封馆陶县开国男,成为宰相。先天二年(713年),再次拜相,参与肃清太平公主集团,封代国公,出任朔方军大总管。参加唐玄宗骊山讲武,犯军容不整之罪,坐罪流放。唐开元元年(713年),受特赦,迁饶州司马,抑郁而终,时年五十八岁,追赠太子少保。

总体评价

郭元振守边多年,虽无显赫武功,以建设、安抚见长,故能“克致隆平”,“安远定边”。他“武纬文经”,以诚信对待边疆少数民族,因而深得他们的爱戴,能化干戈为玉帛,不战而屈突厥、吐蕃之兵,这就是所谓的“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了。此等边将,对于保持边疆稳定、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作用。

历代评价

唐睿宗李旦:元振正直齐于宋璟,政理逾于姚崇,其英谋宏亮过之矣。

唐玄宗李隆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郭元振,伟材生代,宏量镇时。经纶文章,今之王佐;出入将相,古之人杰。

张说:公少负气纵横,遣意磊落,作尉巴蜀,不修名检,及登朝受任,屡使遐方,霜明烈心,玉立贞节。言行忠正,居取俭约,饬体杂于皇王,致君期于舜。公务之暇,手不释卷,虽子弟家人,未尝见其喜怒。前后上事切谏得失十数道,俱焚其藁草,不以语人,故朝廷莫知也。

刘肃:郭元振、薛讷、李适之等,咸以立功边陲,入参钧轴。

杜牧: 郭代公元振,亦进士也,镇凉州仅十五年,北却突厥,西走吐蕃,制地一万里,握兵三十万。武氏惕息,不敢移唐社稷。 [35] 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恭虞诩段颎,魏有司马懿,吴有周瑜,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公元凯,梁有韦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李勣、裴行俭、郭元振,如此人者,当此一时,其所出计画,皆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于内,功后成于外。

刘昫:郭代公、张燕公解逢掖而登将坛,驱貔虎之师,断獯戎之臂,暨居衡轴,克致隆平,可谓武纬文经,惟申与甫而已。

欧阳修:① 元振虽少雄迈,及贵,居处乃俭约,手不置书,人莫见其喜愠。建宅宣阳里,未尝一至诸院厩。自朝还,对亲欣欣,退就室,俨如也。② 元振功显节完,一跌未复,世恨其蚤殁云。

张预:孙子曰:“智者必杂于利害。”元振请不罢四镇兵。又曰:“亲而离之。”元振间吐蕃而诛钦陵。又曰:“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元振置和戎、白亭二城,而虏不得近凉州是也。

陈元靓:文武兼任,缔系唐室。拔自儒官,显提戎律。承祖周教,洞孙吴术。西土底宁,功庸奚匹。

陈子龙:自汉以后,文武渐分,然犹有虞诩、诸葛亮、周瑜、陆逊、司马懿、羊祜、杜预、温峤、谢玄、韦睿、崔浩、李靖、裴行俭、郭元振、裴度、李德裕、韩琦、李纲、虞允文之徒奋策儒素建功阃外,为时宗臣。彼岂必有抟虎之力,射雕之技哉?不过深明古今之事,能决机宜之便耳。

轶事典故

乐于接济

郭元振十六岁时在太学读书,家中给他送来四十万钱。这时,有一个穿着丧服的人到他门前请求救济,并称:“我祖宗五代都没有安葬,希望您能接济我,让我能够办理丧事。”郭元振听后,也不问他姓名,就把家中寄来的钱全部给了他,没有丝毫吝惜之色。

牵线得妻

郭元振年轻时相貌俊美,多才多艺,宰相张嘉贞欲纳为女婿,但他有五个女儿,难分高下,不知选谁是好,于是让五女各持丝线,在帐幔前让郭元振任意牵取,牵走的就是许配给他,郭元振牵了一根红线,结果是张嘉贞第三女,郭元振就娶她为妻。后人虽指出此故事不足取信 ,但“牵红线”这一说法就是从这儿来的。

屠猪救女

唐代传奇小说集《玄怪录》中,有一篇《郭代公》,讲述郭元振解救民间少女,杀死猪妖的故事。

后世地位

唐大历十四年(779年),唐代宗评定前代功臣,郭元振与李孝恭、尉迟敬德等十四位凌烟阁功臣同列第二等二十四人之内。

唐建中元年(780年),郭元振与裴寂、刘文静等三十四人被定为功臣上等。

唐建中三年(782年),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其中就包括“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代国公郭元振”。

唐大中二年(848年),唐宣宗择取功臣三十七人,将他们的画像挂在凌烟阁,郭元振名列其中。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郭元振。

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郭元振亦位列其中。

标签: 郭元振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同中书门下三品、吏部尚书代国公:郭元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郭元振

    郭元振(656年~713年),本名郭震,字元振,以字行,并州阳曲(今山西阳曲)人,生于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唐朝时期宰相兼名将,济州刺史郭善爱之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身太原郭氏。进士及第,起家通泉县尉。因写作《宝剑篇》而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授右武卫铠曹参军、奉宸监

  • 唐朝宰相同中书门下三品兵部侍郎、修文馆学士齐国公:崔日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崔日用

    崔日用(673年-722年),字号不详,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人,祖籍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身博陵崔氏第三房。进士出身,起家芮城县尉,初历新丰县尉、监察御史。迁兵部侍郎、修文馆学士。唐隆之变后,授黄门侍郎,封齐国公,担任宰相。后罢知政事,累迁

  • 唐朝宰相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李日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日知

    李日知(?一715年),字号不详 ,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市管城区)人。唐代时期宰相,李顼之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进士及第,累迁司刑寺丞。神龙初年,授给事中、朝散大夫。景云元年 (710),拜同平章事,兼任御史大夫。景云元年 (710),授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成

  • 在书法方面钟绍京有哪些成就?如何评价钟绍京?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钟绍京

    钟绍京(659年-746年),字可大,唐朝宰相、书法家,三国时魏国太傅钟繇第17代世孙。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钟绍京最初因擅长书法而入直凤阁,武则天时明堂门额、九鼎之铭、殿门榜皆其所题,家藏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褚遂良真迹至数十百卷。后随唐玄宗取得帝位,官至中书令,封

  • 唐朝宰相书法家同中书门下三品越国公:钟绍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钟绍京

    钟绍京(659年-746年),字可大,唐朝宰相、书法家,三国时魏国太傅钟繇第17代世孙。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钟绍京最初因擅长书法而入直凤阁,武则天时明堂门额、九鼎之铭、殿门榜皆其所题,家藏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褚遂良真迹至数十百卷。后随唐玄宗取得帝位,官至中书令,封

  • 唐朝宰相尚书右丞、户吏二部尚书、侍中徐国公:刘幽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幽求

    刘幽求(655-715年),字幽求,冀州武强县(今河北武强县)人。唐朝宰相。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武周时期,进士出身,授朝邑县尉。交好临淄王李隆基,参与唐隆政变,拥立唐睿宗复位,历任尚书右丞、户吏二部尚书、侍中,册封徐国公,获赐铁券。先天元年,图谋诛杀太平公主,坐罪流放

  • 有哪些与萧至忠相关的轶事典故?萧至忠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萧至忠

    萧至忠,字至忠,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唐朝宰相,秘书少监萧德言曾孙。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萧至忠出身兰陵萧氏皇舅房,以门荫入仕,起家洛阳县尉,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神龙年间,依附宰相武三思,授御史中丞,迁吏部侍郎。景龙元年(707年),担任中书侍郎、同平

  • 唐朝宰相右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南阳郡公:岑羲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岑羲

    岑羲(?~713年),字伯华,南阳郡棘阳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令岑文本之孙,雍州长史岑曼倩之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进士出身,历任太常博士、郴州司法参军、金坛令、汜水令、天官员外郎、中书舍人、秘书少监、吏部侍郎等职。710年(景云元年),岑羲拜相,授右

  • 唐朝宰相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裴谈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裴谈

    裴谈,唐朝人,历任怀州刺史、唐中宗时期的御史大夫,神龙元年授大理卿。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裴谈,历官怀州刺史、唐中宗时期的御史大夫,神龙元年授大理卿,景龙四年,韦后专制,以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留守东都。开元二年,由滑州刺史放归草泽。好佛法,以惧内著称,号称&

  • 唐朝宰相同平章事吏部侍郎:郑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郑愔

    郑愔(?~710年),字文靖,沧州沧县(今河北沧州)人。唐朝时期宰相,卫州刺史郑玄升之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举进士出身。武周时期,得到张易之兄弟推荐,出任殿中侍御史。神龙革命后,贬为宣州司户。唐中宗即位,依附于宰相武三思,出任中书舍人,迁太常少卿。迎合韦后之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