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日本平安时代中期的公卿:藤原伊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日本平安时代中期的公卿:藤原伊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800 更新时间:2023/12/21 6:46:16

藤原伊周(ふじわらの これちか)是日本平安时代中期的公卿。摄政、关白、内大臣藤原道隆的嫡子。母正三位高内侍高阶贵子。

人物生平

关白的嫡子

藤原伊周虽为其父的第3子,但他才华容貌皆出众,特别为道隆所钟爱,其母亦深受道隆宠爱,而其异母兄藤原道赖为祖父藤原兼家的养子。所以他得以很早晋升到显赫的职位,累进中纳言。但道隆仍觉得伊周的官位不如长子道赖,又在正历年间提拔伊周任参议,拜权大纳言。正历5年(994年)8月28日,伊周越过了包括叔父藤原道长在内的3位前辈,一跃升任内大臣,时年仅21岁。可以说,伊周是关白道隆认定的继承人。

关白之争

长德元年(995年)2月,道隆病重,不能管理朝政,因而上书请伊周代为理政(既获得内览的权力)。一条天皇有敕书:“书和宣旨,都要先给关白看后,再给内览看。”伊周则说:“事情都交给我了,必再劳烦关白。”道隆于是听从了他,又上书想让伊周直接接任关白一职,但天皇没有答应,只赐给了他摄关的仪仗。

道隆薨后,伊周仍在服丧,就开始管起政事,许多政务均由他裁定。他首先更改衣冠制度,自认为:“能代替我父亲的只有我。”但他的叔父藤原道兼拥有极高的声望和地位。《荣花物语》曾说此时的伊周忌惮二叔,于是他命外祖父高阶成忠诅咒道兼。但道兼仍为关白,伊周非愤怒。不久道兼薨,伊周很开心,认为自己许的愿得到了回应。

当时,在政事上太后东三条院藤原诠子、道长和伊周不协调,同时伊周又是中宫(等同于皇后)的哥哥,得到天皇的信赖。东三条院厌恶伊周的为人,常说如果是这孩子执政,将耽误国事,因此屡次请求天皇任命道长为关白。天皇不得已听从了母亲。伊周越想越生气,当时的人们却讥讽他不自重。

长德之变

太政大臣藤原为光的次女藤原忯子一个人住在鹰司府邸。《荣花物语》说,当时伊周与她的姐姐交往,而花山法皇(原来的花山天皇)也听说了她妹妹的美貌,给她写情书而不被搭理。因此法皇经常前去偷窥这姑娘。伊周误以为花山法皇看上的是姐姐,告诉给了弟弟隆家。隆家说:“兄长不必担忧,我能解决此事。”长德元年,隆家率领几个下人设下埋伏,见法皇从鹰司府邸回来,想要放箭恐吓他,没想到误中法皇的衣服。此事传遍了京城,天皇虽然只是略有听说,但因法皇愤怒,不得推脱。不久后,又传出伊周又私修《大元帅法》,诅咒东三条院之事。当时,大元帅法只能由官方修订,人臣不能私修。此事被发觉后,天皇震怒。

长德二年四月,天皇派检非违使捉拿伊周,使者敕曰:“贬伊周为大宰权帅,隆家为出云权守。”伊周惊恐拒捕,检非违使包围了他的宅邸。当时,中宫因怀孕出居伊周府邸。第二天,天皇让中宫交出伊周,中宫说伊周不在,惹天皇大怒,非常着急的要找到他。于是检非违使进入宅邸找遍了,只找到隆家,并未找到伊周。相传伊周半夜偷偷逃走,前往春日大社父亲的坟茔告别(或往爱太子山)去了。到了傍晚,伊周从木幡回来了,兄弟二人乃前往流放地。 伊周中途生病,天皇听说后可怜他,说:“把伊周安置在播磨,隆家安置在但马吧。”到了秋天,伊周听闻母亲病重,连忙偷偷潜回京城,藏匿于西京。因被平孝义告密,天皇于是再次命检非违使压他前往九州。

长德三年,因为生病的皇太后祈福,天皇大赦天下,伊周兄弟才得以重新返京。

在道长的权威下渡过的

长保元年(999年)年底,中宫定子生皇子敦康。同一时期道长已入宫的长女藤原彰子被封女御。到了翌长保二年(1000年),彰子被立为中宫,因此改中宫定子称皇后,尊贵的唯一嫡妻地位被剥夺。不久后,苦心劳累的皇后定子因生产后胎衣不下崩御。伊周抱持妹妹的尸体痛哭不止,送葬之日,家中兄弟三人皆做哀歌。

长保三年(1001年),伊周终得复本位。长保四年(1002年),伊周的四妹御匣殿,因一条天皇之宠爱有孕,伊周狂喜,御匣殿却在怀孕中突然死了。祸不单行,二妹、东宫妃藤原原子在不久后也突然吐血死亡,时传为东宫的另一位嫔御所毒杀。至此,定子的遗子敦康亲成为伊周唯一的希望。

长保五年(1003年),伊周进从二位。宽弘二年(1005年),天皇敕他地位为大臣之下大纳言之上,参与朝政。同五年,为准大臣,赐封一千户,不久叙正二位,为仪同三司。

周经常说“敦康亲王日后必登皇位。”所以等到宽弘五年(1008年)中宫彰子生了皇子敦成,伊周非常失望。当时有流言称:伊周与舅舅高阶明顺诅咒敦成。道长于是召来明顺责问他。明顺由于忧虑和害怕,几日后死去。而伊周的姨母、敦康亲王乳母高阶光子则被流放。

宽弘六年(1009年),伊周因诅咒的事,被停止朝参。虽然不久后获赦,但伊周已被接连的打击和病情打倒。宽弘七年(1010年)正月,伊周病重。临终,告诫他的子女说:“我平生的愿望是要让儿子继承我们家的显赫职位,让女儿为天皇后妃。如今命运不济如此,无可奈何。你们(女儿)要谨慎,不能误身于人,侮辱了我的名声。道雅(嫡子),不可甘心居于下位,希世媚权,如此隐忍不如归隐山林为僧。”又对弟弟隆家说:“我此生宿志不遂,只能带着恨意而死。今天将道雅托付给你,希望你好好教导监督他。”

伊周死时年三十七岁,世称帅内大臣。

标签: 藤原伊周

更多文章

  • 日本第63代天皇:冷泉天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冷泉天皇

    冷泉天皇(9501011),日本第63代天皇(967969在位)。村上天皇的第二皇子,也是第64代圆融天皇的胞兄,母亲是藤原师辅的女儿藤原安子。冷泉天皇生平康保四年十月十一日(967年11月15日),冷泉天皇即位。冷泉天皇在做太子时就患有严重的精神病,甚至在给父亲村上天皇的书信中画男性生殖器。有人

  • 日本第66代天皇:一条天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一条天皇

    一条天皇(980年7月15日-1011年7月25日),是日本第66代天皇。在位期间是986年-1011年,名叫怀仁。人物生平一条天皇像(真正极乐寺藏)时代 平安时代年号 宽和永延永祚正历长德长保宽弘首都 平安京皇居 一条院东三条院枇杷殿讳 怀仁别名 精进觉妙觉(法名)、永延帝出生 (天元三年六月一

  • 南朝梁名将太尉:王僧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僧辩

    王僧辩(?-555年10月26日),字君才,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南朝梁名将,右卫将军王神念次子。生平王僧辩早年随父亲南归南梁,一直跟随着湘东王萧绎,历任中兵参军及贞毅府咨议参军,后任竟陵太守。梁大宝元年(550年),发生侯景之乱,侯景发兵攻至台城,包围梁武帝,后梁武帝饿死台城。陈霸先在始兴

  • 南朝梁名将中书侍郎员外散骑常侍:王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琳

    王琳,字孝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朝梁大臣,左光禄大夫王份长子。出身琅琊王氏。初举南徐州秀才,释褐建安王萧伟法曹、司徒东阁祭酒,南平王文学,累迁中书侍郎,员外散骑常侍,东阳郡太守。生平父王显嗣,为梁湘东王国常侍。王琳本兵家,能为诗。仕梁为将帅。乃梁元帝萧绎部将王僧辩的手下,在侯景之乱中他召

  • 如何评价李训?有哪些与李训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训

    李训(?-835年),本名仲言,字子训,改名李训,字子垂,唐朝宰相,右仆射李逢吉从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于陇西李氏,进士及第,补位太学助教,进入河阳幕府。因罪流放象州,遇赦还京。后来投奔郑注,得到权阄王守澄的推荐,进入禁中,为唐文宗讲解《周易》,历任四门助教、国子博士

  • 唐朝宰相礼部侍郎、同平章事:李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训

    李训(?-835年),本名仲言,字子训,改名李训,字子垂,唐朝宰相,右仆射李逢吉从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于陇西李氏,进士及第,补位太学助教,进入河阳幕府。因罪流放象州,遇赦还京。后来投奔郑注,得到权阄王守澄的推荐,进入禁中,为唐文宗讲解《周易》,历任四门助教、国子博士

  • 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涯

    王涯(764~835)字广津,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代大臣,宰相,诗人。约生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卒于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约七十余岁。出身太原王氏祁县房支乌丸王氏,博学工文。梁肃异其才,荐于陆贽。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擢进士,又举宏辞。再调蓝田尉。久之,以左拾遗为翰林学士,进起居舍人。

  • 唐朝宰相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荥阳公:郑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郑覃

    郑覃(?~842年),荥阳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唐朝大臣,封荥阳公。唐文宗年间任宰相,被视为牛李党争中李党的领袖之一。出身荥阳郑氏北祖。官至太子太师,后以病辞。唐武宗即位,授司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出身官宦郑覃出自一个显赫的家庭,父亲郑珣瑜在唐德宗、唐顺宗父子

  • 唐朝宰相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崇文馆大学士:李固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固言

    李固言(782-860年),字仲枢,赵郡赞皇县(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朝时期宰相,李现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赵郡李氏南祖,勤奋好学。元和七年(812年),状元及第。唐文宗即位,依附于宰相李宗闵,历任户部郎中、给事中、工部侍郎,迁尚书右丞。大和八年,出任华州刺史,历任

  • 李德裕任相期间有哪些政绩?如何评价李德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德裕

    李德裕(787年-850年1月),字文饶,小字台郎,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德裕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校书郎、监察御史、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节度使、西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