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日本第72代天皇:白河天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日本第72代天皇:白河天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753 更新时间:2024/1/21 14:18:21

白河天皇(日语:しらかわ てんのう ;1053年6月7日-1129年7月24日),日本第72代天皇,后三条天皇尊仁长子,母亲是御息所藤原茂子。

人物简介

白河天皇延久四年十二月八日(1073年1月18日)到应德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087年1月5日)在位。

白河天皇仿效父亲后三条天皇实行院政,是第一位实行院政的法皇(退位后的天皇称上皇,上皇出家称法皇)。曾夸口道:“贺茂川之水、双六的赌局与山法师,天下间唯有这三件事不如我意!”

白河天皇时期,开了院政制度,逐步夺回了自平安中期旁落的权力。但院厅的创设不断激化新旧贵族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平、源两大武士集团崛起。白河天皇是平安时代后期政治混乱的始作俑者。

白河天皇

人物生平

白河天皇是后三条天皇的长子,生于1053年6月7日(天喜元年六月十九日)1072年即位。由于藤原氏势力的消弱,他有了掌握实权的机会。但为了更有效的掌握政权,他在1086年退位,让位给儿子堀河天皇,自己做了上皇,继续听政,并开创了院政制度。1096年,上皇出家,做了“法皇”。但他既不受戒,也不起法号,依旧牢牢抓住权柄不放。

白河上皇非常高寿,一直活到77岁,经历了儿子堀河天皇、孙子鸟羽天皇、重孙(一说是他的私生子)崇德天皇三朝,始终保持院厅的“垂帘听政”,直到1129年7月24日(大治四年七月七日)才依依不舍的去世。

为政举措

1086年,白河上皇(法皇)始兴院政,设立“院厅”,依靠北面武士不断扩张势力。此后国家大政均出自上皇院厅,号称“院宣”,威信大过天皇圣旨。从此日本出现了院厅和朝廷两大政治结构,直至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结束,此百年间,也就是所谓的院政时代。

人物评价

白河天皇的强悍虽然有助于摆脱藤原旧贵族的操控,但意想不到的却是陷入了武士集团的要挟,天皇制度反而更加衰落了。

藤原为隆:“百之间,未闻此例,威满四海,权振一天。”

藤原宗忠:“自后三条院崩后,禅定法王(白河上皇)掌控天下之政57年(在位14年,避位后43年),任意而不拘法,行除目,叙位(官员,位阶的任命和诏赐),古今未有,威满四海,天下归服,掌幼主3代之政,成齐王6人之亲,桓武以来,绝无此例,堪称圣明之君,长久之主。然理非决断,赏罚分明,爱恶掲焉,贫富显然。因男女之宠殊甚多,至天下之品秩破坏。”

亲属成员

父:后三条天皇

母:藤原茂子

中宫:藤原贤子(1057年-1084年)-源显房女、藤原师实养女

第一皇子:敦亲王(1075年-1077年)

第一皇女:媞子内亲王(郁芳门院)(1076年-1096年)-伊势斎宫

第三皇女:令子内亲王(二条大宫)(1078年-1144年)-贺茂斎院

第三皇子:善仁亲王(堀河天皇)(1079年-1107年)

第四皇女:禛子内亲王(土御门斎院)(1081年-1156年)

女御:藤原道子(1042年-1132年)-藤原能长女

第二皇女:善子内亲王(六角斎宫)(1076年-1131年)

典侍:藤原经子-藤原经平四女、后藤原公定室

第二皇子:覚行法亲王(1075年-1105年-仁和寺门迹

源师子(1070年-1148)源顕房女、后藤原忠实室

第四皇子:覚法法亲王(1092年-1153年)-仁和寺门迹

源赖子-源赖纲女

第五皇女:官子内亲王(清和院斎院)(1090年-?)

藤原季実女

第六皇女:恂子内亲王(樋口斎宫)(1093年-1132年)

春日殿-藤原师兼女、后藤原宗通妻

第五皇子:圣恵法亲王(1094年-1137年)

源政长女

行庆(1101年-1165年)-大僧正

备前-源有宗女

円行(1128年?-1143年)

源顕房女?

静证

祇园女御-以平清盛为犹子

祇园女御妹-后为平忠盛之妻

平清盛(1118年-1181年)※《平家物语》的说法

廊御方-藤原通季女、后为藤原实能妻

宇礼志岐(贺茂女御)(1070年-1148年)-贺茂重助女

伊波比乎(贺茂女御)-贺茂重助女

轶事典故

据说晚年还与孙子鸟羽天皇的后宫藤原璋子有密切关系,以至生下了显仁亲王(崇德天皇)。再一说他甚至是平清盛的生父,可见白河上皇的为人。白河上皇非常凶悍,性情刚烈,因有次不满阴雨连绵,竟然下令用盆子装了雨水投入大牢,以此来“惩罚”上天。后来他又夸口道:“贺茂川之水、双六的赌局与山法师,天下间唯有这三件事不如我意!”

艺术形象

2012年NHK大河剧《平清盛》,伊东四朗饰。

标签: 白河天皇

更多文章

  • 蜀汉权宦黄皓的最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黄皓

    黄皓,三国时期蜀汉宦官,董允死后,与侍中陈祗互为表里,开始参与朝政。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与持续百多年外戚和宦官争权夺利不无关系,因此三国时代宦官基本没什么存在感。但是有一个例外,他就是蜀汉的宦官黄皓,诸葛亮等蜀汉四英死后,刘禅宠幸宦官黄皓,他总揽朝政、操弄威权

  • 十六国时期后凉末代君主:吕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吕隆

    吕隆(?~416年),字永基,略阳(今甘肃天水)人,后凉武懿帝吕光之弟吕宝的儿子 ,后凉末代君主。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401年,吕隆的弟弟吕超杀天王吕纂,拥立吕隆,改元神鼎。吕隆即位后,诛杀豪族,树名立威,内外扰攘不宁,人人不能自保。公元403年,在南凉和北凉

  • 如何评价吕纂的?有哪些与吕纂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吕纂

    吕纂(?~401年),字永绪,氐族,略阳(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后凉武懿帝吕光庶长子,后凉隐王吕绍异母兄,母淑媛赵氏(赵淑媛),十六国时期后凉君主。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隆安三年(399年),其父吕光病重,以吕纂为太尉、统率六军来辅佐吕绍。吕绍继位不久,吕纂篡位自立,

  • 十六国时期后凉君主灵皇帝:吕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吕纂

    吕纂(?~401年),字永绪,氐族,略阳(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后凉武懿帝吕光庶长子,后凉隐王吕绍异母兄,母淑媛赵氏(赵淑媛),十六国时期后凉君主。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隆安三年(399年),其父吕光病重,以吕纂为太尉、统率六军来辅佐吕绍。吕绍继位不久,吕纂篡位自立,

  • 十六国时期后凉君主隐王:吕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吕绍

    吕绍(?~399年),字永业,略阳(今甘肃省天水市)人,氐族,后凉武懿帝吕光之子,十六国时期后凉第二位国君。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龙飞元年(396年),吕光即天王位,建立后凉政权,立吕绍为太子。龙飞四年(399年)五月,吕绍与兄太原公吕纂率军讨伐北凉,北凉按兵不动,

  • 十六国时期后凉懿武帝吕光之子常山公:吕弘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弘

    吕弘(?~400年),略阳郡(今甘肃省天水市)人,氐族,十六国时期后凉宗室将领。后凉懿武帝吕光之子。吕光封其为常山公,后与庶兄吕纂发动政变推翻吕绍,助其登位被封为番禾公。不久再次反叛吕纂,兵败被杀。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吕弘(?~400年),表字不详,略阳郡

  • 十六国时期后凉宗室懿武帝吕光吕光之弟巴西公:吕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吕他

    吕他(?-403年),略阳(今甘肃天水)氐族人,后凉武懿帝吕光的弟弟 。吕光建凉后封他为巴西公,401年投降后秦。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后凉麟嘉元年(389年),吕光派遣左将军吕他和武贲中郎将吕纂征讨北虏匹勤,在三岩山取得大胜。后凉咸宁三年(401年)二月,

  • 十六国时期后凉宗室懿武帝吕光之父尚书令、太尉:吕婆楼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吕婆楼

    吕婆楼(生卒年不详),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氐族。前秦时期大臣,后凉太祖吕光之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略阳世族,颇有王佐之才。起家散骑常侍,迁左大将军。参与云龙门之变,废除暴君苻生,拥戴苻坚即位。大力推荐名臣王猛。官至司隶校尉、尚书令、太尉,卒于任

  • 有哪些与吕光相关的轶事典故?是如何评价吕光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吕光

    吕光(337年~399年),字世明,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氐族,前秦著名将领。十六国时期军事家,后凉开国君主,前秦太尉吕婆楼的儿子。吕光沉稳持重,富有谋略,宽厚有度,勇力过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轶事典故神光之异咸康三年(337年),吕光出生在枋头,传

  • 十六国时期后凉开国君主懿武帝:吕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吕光

    吕光(337年~399年),字世明,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氐族,前秦著名将领。十六国时期军事家,后凉开国君主,前秦太尉吕婆楼的儿子。吕光沉稳持重,富有谋略,宽厚有度,勇力过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后赵建武四年(337年),吕光生于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