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曹魏宗室将领征南将军:夏侯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曹魏宗室将领征南将军:夏侯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348 更新时间:2023/12/26 7:31:16

夏侯尚(?226年),字伯仁,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征西将军夏侯渊之侄。

曹操平定冀州,以为军司马、五官将文学,迁黄门侍郎,随曹彰远征乌桓,得胜归来。与魏文帝曹丕亲近友好,以为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攻拔蜀国上庸,平定三郡九县,升为征南大将军;江陵击败吴将诸葛瑾,升为荆州牧,封昌陵乡侯。

黄初七年卒 ,谥号为悼,其子夏侯玄继嗣。 正始四年,配享曹操庙庭。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夏侯尚年轻的时候,与曹丕关系十分亲密,夏侯尚的才智也被曹丕所赏识。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平定冀州袁绍,任命夏侯尚为军司马,率领骑兵跟随征伐,后来又担任五官中郞将文学。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称魏公,初建魏国政权,升夏侯尚为黄门侍郎。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代郡乌桓叛乱,曹彰奉命征讨,夏侯尚跟随,参与军事,平定代郡,得胜归来。

收复上庸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阳,夏侯尚持节,护送曹操灵柩回到邺城,一起计算先前的功劳,封平陵亭侯,拜散骑常侍,迁中领军。同年,曹丕称帝,夏侯尚改封为平陵乡侯,迁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夏侯尚上奏说:“刘备的一部分军队驻守上庸,那里山高路险,他们肯定不会想到我们会去偷袭,因此,我们可以派兵悄悄前去,出其不意,那样一定能消灭他们。”于是他和徐晃带领一部分士兵一举攻下了上庸,蜀将孟达等投降,刘封败走,夏侯尚平定三郡九县,升为征南大将军。当时,孙权虽对魏国称臣,但夏侯尚加紧做出进攻的准备。不久,吴魏果然再度交战。

江陵破吴

公元222年(黄初三年),魏文帝曹丕来到宛城,派夏侯尚率军与曹真共同围攻江陵。

孙权派诸葛瑾与夏侯尚隔江对峙,诸葛瑾带兵渡河到了江中小洲,而将水军分散在附近江面上。夏侯尚夜里用许多小船,运着一万多步、骑兵,从下游悄悄地过河,攻打诸葛瑾的各路军队,烧他们的船只,水陆两路夹攻,击败了诸葛瑾的军队。江陵城尚未攻下,适逢瘟疫蔓延,曹丕诏令夏侯尚回师。又增加食邑六百户,加以前历次分封的,共计一千九百户,又假之以斧钺,进而为荆州牧。荆州地面荒凉残败,又与少数民族接壤,东面隔汉水与东吴相望,那里的百姓大都居住在江南。夏侯尚攻占上庸后,以此为通道,向西推进七百余里,山民及少数民族都来投奔他,在黄初五年、六年的时间里,向他投降并归附于他的有数千户之多。

抑郁而终

黄初五年(公元224年),夏侯尚改封昌陵乡侯。夏侯尚有个爱妾,其对她的宠爱程度超过了正

妻,而正妻是曹氏之女,于是魏文帝曹丕派人绞杀了这个爱妾。夏侯尚很是悲伤,生病至精神恍惚,埋葬爱妾后仍然忍不住思念,又外出去墓地看她。曹丕听说后发怒,说道:“杜袭看不起夏侯尚,是有道理的。”但仍以夏侯尚是旧臣,对他恩宠不减。

黄初六年(公元225年),夏侯尚病重,回到洛阳,曹丕曾多次亲自去看他,握着他的手痛哭流涕。

黄初七年(公元226年)四月,夏侯尚病逝 ,谥曰悼侯。儿子夏侯玄继嗣,又赐夏侯尚侄子夏侯奉关内侯。

正始四年(公元243年),夏侯尚得享从祀於曹操庙庭。

轶事典故

夏侯尚与曹丕早年交好,深为曹丕所爱,甚至在尚担任征南大将军时赐其“作威作福,杀人活人”之权,但之后因蒋济以为恩宠过度而被劝止。

杜袭早年即鄙视夏侯尚,称尚“非有益之友”,然曹丕不以为意。后来夏侯尚因爱妾被杀精神恍惚,曹丕才觉得杜袭看不起夏侯尚并非没道理。

史书记载

《三国志 卷九 魏书九 诸夏侯曹传第九》

人物评价

曹丕:尚自少侍从,尽诚竭节,虽云异姓,其犹骨肉,是以入为腹心,出当爪牙。智略深敏,谋谟过人,不幸早殒,命也奈何!

王沈:尚有筹画智略。

陈寿: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惇、渊、仁、洪、休、尚、真等并以亲旧肺腑,贵重于时,左右勋业,咸有效劳。

标签: 夏侯尚

更多文章

  • 三国曹魏大臣尚书仆射:凉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凉茂

    凉茂,字伯方,山阳昌邑(今山东巨野县东南)人。少已好学,论议时就经常引经典作凭据。曹操后来辟他为司空掾,举高第,补侍御史。此时,泰山郡多盗贼出没,凉茂担位泰山太守后,一个月之间就有一千多家人带着小孩前来依附。后来凉茂又转任乐浪太守。当时据守辽东的公孙度擅自扣留凉茂,不让他上任,但凉茂始终不肯向公孙

  • 三国曹魏大臣司隶校尉:邢颙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邢颙

    邢颙[yóng](?-223年),字子昂,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北)人,东汉、三国曹魏官员,官至司隶校尉、太常。邢颙曾获东汉举孝廉和被司徒辟命,但都不应命,而且改易姓氏和表字,到右北平郡,跟随田畴在北方游历。建安十年,曹操平定冀州。邢颙收拾行装回到故乡。后曹操辟邢颙为冀州从事,及后任广

  • 三国曹魏大臣御史中丞:鲍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鲍勋

    鲍勋(?-226年),字叔业,泰山平阳(今山东新泰)人。三国时期曹魏官员,故济北相鲍信之子,官至宫正(御史中丞),后被贬为治书执法。担任太子中庶子时因性情刚正而得罪曹丕,曹丕称帝后又因屡次谏诤而触怒曹丕,最终被曹丕借故处死。人物生平因父萌职鲍勋是汉朝司隶校尉鲍宣九世孙,其父鲍信曾任济北国相。鲍信是

  • 三国曹魏大臣河南尹:司马芝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芝

    司马芝,字子华,生卒年不详,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曾以遵守礼义著名。曹操平定荆州后被任命为营县长。 他能依法办事,不徇私情,善于断案,历任大理正、甘陵等郡太守、大司农、河南尹等。司马芝为人正直,不惧权势,连太皇太后卞氏的说情也不予通融,又能体贴下属,不谋私利,是魏国历任河南尹中

  • 三国曹魏大臣经学家:王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王肃

    王肃(195年-256年),字子雍。东海郡郯县 (今山东临沂市郯城西南) 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经学家,司徒王朗之子、晋文帝司马昭岳父。王肃出身东海王氏,早年任散骑黄门侍郎,袭封兰陵侯。后升任散骑常侍,又兼秘书监及崇文观祭酒,屡次对时政提出建议。后历任广平太守、侍中、河南尹等职。曹芳被废时,他以迎接

  • 三国曹魏大臣左光禄大夫:刘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放

    刘放(?250年),字子弃,涿郡(今河北涿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刘放在东汉末年举孝廉入仕。后投奔曹操,历任参军事、主簿记室。魏国初建,命为秘书郎,旋改中书监加给事中,赐爵关内侯,职掌中枢机密。明帝即位,愈加宠任,加散骑常侍,进爵西乡侯。朝廷诏令密命,多由其所为,参决大政,权倾一时。又晋爵方城侯

  • 三国曹魏大臣雍州刺史:张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既

    张既(?~223年),字德容,冯翊高陵(今陕西西安市高陵区)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臣。举秀才出身,授新丰县令,治绩为三辅第一。河东之战时,劝说马腾参与讨伐高干、张晟叛乱。迁京兆尹,抚民兴政,联合夏侯渊平宋建,定临洮,取狄道,安郡民,迁徙氐人。张鲁投降后,建议曹操迁徙汉中百姓充实三辅,辅助曹洪击败吴

  • 三国曹魏大臣扬州刺史:温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温恢

    温恢(178年-223年),字曼基,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三国时曹魏大臣,任扬州刺史,后迁凉州刺史。温恢在史书《三国志》中与汉末扬州刺史刘馥、兖州刺史司马朗、并州刺史梁习、豫州刺史贾逵、凉州刺史张既(曾为雍州刺史)等六人合为一传。此六位刺史被陈寿评为当时所有州刺史中“精达事机,威恩

  • 三国曹魏大臣大司农:梁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梁习

    梁习(?-230年),字子虞,陈郡柘(今商丘柘城)人。初为郡主薄,后被曹操任命为县令,因有政绩升任司空西曹令史。后任并州刺史,封关内侯。建安十八年(210年)拜议郎,魏文帝继位,梁习复为并州刺史,晋封申门亭侯,其政绩常为天下州郡之最。太和二年(227年),出任大司农,太和四年(230年)逝世。人物

  • 三国曹魏大臣豫州刺史:贾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贾逵

    贾逵(174年228年),本名贾衢,字梁道,河东襄陵人(今山西临汾市)。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名臣,西晋开国功臣贾充父亲。初为并州郡吏,迁渑池县令,拜弘农太守,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世,是曹魏政权中具有军政才干的人物,终其一生为魏国统一事业作出卓越贡献。担任豫州刺史期间,兴修水利,凿通运河二百余里,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