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曹魏大臣经学家:王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曹魏大臣经学家:王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670 更新时间:2023/12/27 18:16:29

王肃(195年-256年),字子雍。东海郡郯县 (今山东临沂市郯城西南) 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经学家,司徒王朗之子、晋文帝司马昭岳父。

王肃出身东海王氏,早年任散骑黄门侍郎,袭封兰陵侯。后升任散骑常侍,又兼秘书监及崇文观祭酒,屡次对时政提出建议。后历任广平太守、侍中、河南尹等职。曹芳被废时,他以迎接曹髦继位。又帮助司马师平定毌丘俭之乱,再迁中领军,加散骑常侍。甘露元年(256年),王肃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追赠卫将军,谥号景侯。 唐代时作为二十二先贤配享孔子。宋真宗时追赠司空。

王肃师从大儒宋忠,曾遍注群经,对今、古文经意加以综合。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借鉴《礼记》、《左传》、《国语》等,编撰《孔子家语》等以宣扬道德价值,将其精神理念纳入官学,其所注经学在魏晋时期被称作“王学”。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肃是王朗的长子,出身于会稽郡(治今江苏苏州)。他十八岁时,跟从大儒宋忠学习《太玄》,还为《太玄》做注解。

黄初(220年226年)年间,王肃任散骑黄门侍郎。

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去世,王肃世袭其兰陵侯爵位。

太和三年(229年),升任散骑常侍。

屡议朝政

太和四年(230年),大司马曹真率军伐蜀汉,王肃上疏劝阻,正逢秋雨连绵,栈道断绝,加上太尉华歆也上疏谏止,曹真等于是撤军。王肃又上疏说:“应该遵循旧礼,为已经去世的大臣发丧,并向宗庙进献果品。”这些事都得以施行。王肃又上疏陈述为政之本,认为应该裁撤、合并多余的官员,减少不急需的俸禄,停止不必要的费用,又建议恢复古代五日一朝的制度。

青龙二年(234年),山阳公刘协去世,王肃上疏认为应该给其“皇”的谥号,魏明帝没有同意,追谥其为汉孝献皇帝。王肃后来以散骑常侍身份兼任秘书监及崇文观祭酒。

景初(237年239年)年间,明帝大修宫室,使得百姓负担沉重,无法专心从事农业生产,而服役没有期限,刑罚过于随意。王肃上书劝谏明帝,又认为可以摈弃在鸟兽上花费的那些粮草人力。

明帝还曾与王肃讨论东汉白马令李云给汉桓帝的上疏,王肃认为李云的言辞虽然有些偏激,但汉桓帝杀李云也是不宽容的表现,并不正确。还谈及司马迁,明帝认为司马迁受宫刑后心怀怨恨写《史记》诋毁汉武帝,而王肃认为司马迁是良史之才,是汉武帝自己看完汉景帝和自己的本纪后深怀怨恨,而不是司马迁。

历职内外

正始元年(240年),王肃出任广平太守。后因公事被征还,任议郎。不久,转任侍中,又迁任太常。当时大将军曹爽专权,重用何晏、邓飏等。王肃曾与太尉蒋济、大司农桓范谈论到时政,王肃严肃的说:“这些人(指何晏等)与弘恭、石显是同类,还值得称道吗?”曹爽听说后,就告戒何晏人等说:“你们都应该谨慎些!公卿们已经把你们比作前代的恶人了。”王肃后来因为祭祀宗庙时有误被罢免,后任光禄勋。

嘉平四年(252年),当时有两条一尺长的鱼,跃上武库的屋顶,很多人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王肃说:“鱼应该生活在水中,现在却在屋顶上,这是有甲麟的动物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地方。难道是戍边将领要有失败的事故吗?”不久,果然有东关之战的失败。后改任河南尹。

攻心为上

嘉平六年(254年),司马师废曹芳,以王肃持节兼任太常,护送法驾在元城迎接高贵乡公曹髦。同年,有一股白气穿过天空,司马师向王肃询问发生这一现象的缘故,王肃回答说:“这是蚩尤的旗,东南方将会有叛乱。您如果亲身安抚百姓,那天下就会安定归服,那叛乱就会先灭亡。”

正元二年(255年)春,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举兵叛乱,司马师问计于王肃,王肃认为淮南将士的家属都在内地,所以只要迅速派兵阻挡他们前进,就能使其军队土崩瓦解。司马师采用了王肃的计策,最终击败了毌丘俭和文钦,平定了叛乱。

王肃后来迁任中领军,加领散骑常侍,增加食邑三百户,加上从前的共有二千二百户。

卒后哀荣

甘露元年(256年),王肃去世,终年六十二岁。他的门生有数百人为其送葬。朝廷追赠卫将军,谥号景侯。由其子王恽世袭兰陵侯爵位,王恽去世后,无子,封国因世袭断绝被撤销。

景元四年(263年),朝廷又封王肃子王恂为兰陵侯。

咸熙元年(264年),开建五等爵制,因为王肃在前朝功勋卓著,于是改封王恂为丞县子。

标签: 王肃

更多文章

  • 三国曹魏大臣左光禄大夫:刘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放

    刘放(?250年),字子弃,涿郡(今河北涿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刘放在东汉末年举孝廉入仕。后投奔曹操,历任参军事、主簿记室。魏国初建,命为秘书郎,旋改中书监加给事中,赐爵关内侯,职掌中枢机密。明帝即位,愈加宠任,加散骑常侍,进爵西乡侯。朝廷诏令密命,多由其所为,参决大政,权倾一时。又晋爵方城侯

  • 三国曹魏大臣雍州刺史:张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既

    张既(?~223年),字德容,冯翊高陵(今陕西西安市高陵区)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臣。举秀才出身,授新丰县令,治绩为三辅第一。河东之战时,劝说马腾参与讨伐高干、张晟叛乱。迁京兆尹,抚民兴政,联合夏侯渊平宋建,定临洮,取狄道,安郡民,迁徙氐人。张鲁投降后,建议曹操迁徙汉中百姓充实三辅,辅助曹洪击败吴

  • 三国曹魏大臣扬州刺史:温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温恢

    温恢(178年-223年),字曼基,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三国时曹魏大臣,任扬州刺史,后迁凉州刺史。温恢在史书《三国志》中与汉末扬州刺史刘馥、兖州刺史司马朗、并州刺史梁习、豫州刺史贾逵、凉州刺史张既(曾为雍州刺史)等六人合为一传。此六位刺史被陈寿评为当时所有州刺史中“精达事机,威恩

  • 三国曹魏大臣大司农:梁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梁习

    梁习(?-230年),字子虞,陈郡柘(今商丘柘城)人。初为郡主薄,后被曹操任命为县令,因有政绩升任司空西曹令史。后任并州刺史,封关内侯。建安十八年(210年)拜议郎,魏文帝继位,梁习复为并州刺史,晋封申门亭侯,其政绩常为天下州郡之最。太和二年(227年),出任大司农,太和四年(230年)逝世。人物

  • 三国曹魏大臣豫州刺史:贾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贾逵

    贾逵(174年228年),本名贾衢,字梁道,河东襄陵人(今山西临汾市)。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名臣,西晋开国功臣贾充父亲。初为并州郡吏,迁渑池县令,拜弘农太守,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世,是曹魏政权中具有军政才干的人物,终其一生为魏国统一事业作出卓越贡献。担任豫州刺史期间,兴修水利,凿通运河二百余里,时称

  • 三国蜀汉大臣尚书令:吕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吕乂

    吕乂(?-251年),字季阳,荆州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出身南阳吕氏,自幼丧父,喜好读书弹琴。 初任典曹都尉,管理盐税,迁绵竹县令,政绩卓著,拜巴西太守。诸葛亮北伐中原,以为汉中太守,督促农事,供应兵员军需粮草。 诸葛亮死后,累迁蜀郡太守。后来,入朝担任尚书,辅佐费祎,代董允为

  • 三国蜀汉大臣云南太守:吕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吕凯

    吕凯(?―225年),字季平,永昌郡不韦县(今云南保山东北)人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初任永昌郡五官掾功曹。章武三年(223年),建宁太守雍闿反叛,投降吴国,吴国任雍闿为永昌太守,吕凯闭境抗拒雍闿。建兴三年(225年),丞相诸葛亮南征,表奏吕凯功劳,任命他为云南太守,封阳迁亭侯。吕凯还未上任,便被叛

  • 三国蜀汉将领别督:傅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傅肜

    傅肜(róng)(?-222年),义阳(今湖北枣阳)人,三国时蜀汉将领。刘备攻伐吴国时,傅肜为别督。后刘备被陆逊击败,傅肜率部断后,奋战至死。死前怒斥道:“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人物生平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起兵伐吴,先锋从巫县击败吴将李异等,一直推

  • 西晋司马炎皇后:杨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芷

    晋武悼皇后杨芷是西晋晋武帝的皇后,命运最为凄惨的皇后之一。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咸熙二年(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司马炎当了皇帝,建立西晋,也就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皇后杨艳,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叫司马衷,司马衷智力有些问题,司马炎死后,司马衷还是继位当了皇帝,也就

  • 南朝陈宗室陈宣帝陈顼第六子宜都王:陈叔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陈叔明

    陈叔明(562年~615年2月3日),字子昭,入隋改字慈尚,南北朝时期南陈宗室大臣,陈宣帝陈顼六子,母何淑仪。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建五年(573年),封宜都郡王,南陈时期历任东扬州刺史、南徐州刺史等职,入隋之后历任鸿胪少卿、礼部侍郎等职,以检校左屯卫鹰扬郎将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