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大臣学者诸城易学传承人之一:王萦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清朝大臣学者诸城易学传承人之一:王萦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019 更新时间:2024/1/23 22:36:22

萦绪(1713~1784),字成祉,号希仁,天馥,又号莲峰、五莲山人,二所亭。山东诸城王璊村人。诸城易学传承人之一,清朝时期官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博学能,性方品正”。一生治学严谨,博通群经,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举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丁丑科进士。授鄷都县知县,有政绩,乾隆四十二年(1777)升迁石砫厅直隶同知,在此任上以政绩卓著再次升迁为南雄府知府。诰授奉政大夫,戊子科四川乡试同考官,以足疾告归,卒于四川成都,享年72岁。咸丰朝入祀名宦祠,乡谥文定先生。

人物生平

王萦绪(1713~1784),字成祉,号希仁,天馥,又号莲峰、五莲山人,二所亭。清前期官员,山东诸城王璊村人王氏。其高祖父王家栋,明万历间举人,官至知县。曾祖父王业昌,诸生,有孝行。崇祯末年读书楼中,为清兵所害。父王尔翼,字肱,増贡。王萦绪,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科(1757年)进士 。历任四川酆县(今丰都县)知县、石砫直隶厅(今石柱)同知,任内创修《石砫厅志》 。

王萦绪从考取进士到以南雄府知府身份致仕的仕宦经历中,在石柱直隶厅同知任上长达十三年,为当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授任厅同知时,正当石柱“改土归流”初期。故上任伊始,即“以移风易俗为己任”,建创南宾书院,筹措教育资金,改善教学环境;“余时为诸生授经史”,教化乡民;“分学改棚,士子无涉险之苦”,为当地读书人科考大开方便之门,极大地推动了石柱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登贤书、捷南宫者继起”。其它如劝课农商、发展经济,“严义冢侵占条约”、打击土豪、抑制兼并,“决狱明察”、维护社会稳定等措施,皆为乡人津津乐道。因此,在王萦绪死后,石柱士民还为其设阴祠祭奠。

王萦绪以经术起家,而石柱原为土司辖区、“荒榛弹丸之地”,文化落后,故其涖石诸善政以教化为本,主要政绩也集中体现在建书院、分学改棚、传授诸生经史乃至编撰《石柱厅志》等文化教育事业建设上。所以,清人“王槐龄”-称其“教泽有以开其先也”,认为他对石柱教育文化事业有开山之功。

王萦绪在石柱主政期间,恰逢修志之风盛行的“康乾盛世”。在当权者的大力倡导和“方志为一方之全史”、“修志为一方之实用思想的影响下,囿于石柱地区“夫六七百年土疆无片言只字可因”,又“由土改流,业经十有四年,地虽无异而先后则有内外之分,土司时文献,今矣寥寥不足征”的客观实际,惮于“岁月消磨,一切澌灭。后之人虽欲创始,真成无米之炊”的顾虑,在“盛世修史”和“治天下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史以继往,志以开来”思想的主导下,(据《清史稿·曹秀先传》卷三百二十一)被当时的礼部经筵讲官“曹秀先”-誉为“琅琊名宿,世有家学……不同俗吏”、号称“诸城易学传人”、深明儒术的王萦绪在主政伊始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就遵循康熙《修志凡例》四十条规定,借鉴《大清一统志》、顺治《河南通志》,尤其是明代康海《武功县志》编撰体例,凭籍渊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后人高度负责的态度,以修志为己任,广泛收集材料,条别门类,着手《石柱厅志》的修撰,并于乾隆四十年岁次乙未十月望日(1775年10月15日),历时四年,完成了这部石柱地区的煌煌史著。

王萦绪, 由丰都县令,升任石砫同知,颇有记录交游地方名流和吟咏诗歌,“二所亭”是王萦绪在土司衙署空地増修而成,有前慰使马宗大当年手值之红梅。乾隆三十五年(1770)王氏邀请马宗大与友朋游亭赏梅。王萦绪诗写赏梅《二所亭梅花诗》诗云;

二所亭梅花诗

花开十月傲三冬,非杏非桃彼浓。

殷色忽从周色贵,冰心遐自赤心逄。

山中雪霁霞初照,月下入来醉后容。

但使凌霜贞节在,妆分浓淡本同宗。

标签: 王萦绪

更多文章

  • 陆文圭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陆文圭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陆文圭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

  • 元朝文学家:陆文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陆文圭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

  • 南宋官员、钱币学家:洪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洪遵

    洪遵(1120年1174年),字景严,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南宋钱币学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遵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二月,与兄洪适同中博学宏词科,洪遵第一状元,洪适第二榜眼,父亲洪皓,曾任礼部尚书、大金通问使、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

  • 南宋右丞相太师魏国公:洪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洪适

    洪适(kuò)(1117年1184年),原名“造”,后更名“适”,字景伯,又字温伯、景温,号盘州,南宋著名的爱国重臣洪晧的长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适因晚年居住老家饶州盘州,故又自号盘州老人,宋饶州鄱阳(今江

  • 五代十国军阀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处直

    王处直是晚唐五代的义武军节度使、北平王,实力弱小,因此在朱温与李存勖之间左摇右摆以求生存。后来李存勖大败后梁,称雄河北,王处直只得死心塌地的跟随前晋。那他为何又要引辽人入侵,对抗强大的前晋呢。一,立足义武王处直出身世家大族,为太保王寮之子,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堂弟。(新五代史误载二人为亲兄弟)乾宁二

  • 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陈普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普

    陈普,字尚德,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于宁德二十都石堂,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其铸刻漏壶为世界最早钟表之雏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

  • 洪遵任职期间有哪些卓著政绩?洪遵在学术方面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洪遵,任职期,间有,哪些,卓著,政绩,学术,方面,贡献,洪遵

    洪遵(1120年1174年),字景严,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南宋钱币学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遵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二月,与兄洪适同中博学宏词科,洪遵第一状元,洪适第二榜眼,父亲洪皓,曾任礼部尚书、大金通问使、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

  • 裴子野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裴子野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裴子野

    裴子野(469年~530年),字几原,河东闻喜人。南朝大臣、史学家、文学家,太中大夫裴松之曾孙,“史学三裴”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勤奋好学,善于属文。初仕南齐,起家武陵左常侍、右军参军,以父丧去职。梁朝建立后,除右军参军、廷尉正,出任冠军录事参

  • 裴子野是个怎样的人?裴子野的一生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裴子野

    裴子野(469年~530年),字几原,河东闻喜人。南朝大臣、史学家、文学家,太中大夫裴松之曾孙,“史学三裴”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勤奋好学,善于属文。初仕南齐,起家武陵左常侍、右军参军,以父丧去职。梁朝建立后,除右军参军、廷尉正,出任冠军录事参

  • 南朝大臣、史学家、文学家:裴子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裴子野

    裴子野(469年~530年),字几原,河东闻喜人。南朝大臣、史学家、文学家,太中大夫裴松之曾孙,“史学三裴”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勤奋好学,善于属文。初仕南齐,起家武陵左常侍、右军参军,以父丧去职。梁朝建立后,除右军参军、廷尉正,出任冠军录事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