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末三国大司马乐浪公燕王:公孙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东汉末三国大司马乐浪公燕王:公孙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023 更新时间:2023/12/11 4:24:42

公孙渊(?-238年),字文懿。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省辽阳市)人。三国时辽东地方割据军阀。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孙、左将军公孙康之子。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太和二年(228年),公孙渊夺其叔公孙恭位,被魏明帝拜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后遣使南通吴国孙权。青龙元年(公元233年),孙权遣军携宝欲册封公孙渊。公孙渊斩杀东吴使者,俘获东吴将士一万余人,被魏明帝拜为大司马,受封乐浪公。景初元年(237年),在击败前来讨伐的毌丘俭等后叛魏,公孙渊自立为燕王,建年号绍汉,并置百官有司。景初二年(238年),明帝遣太尉司马懿率军四万进讨辽东,公孙渊抵御失利,与其子为魏军所斩。

人物生平

胁夺叔位

公孙渊是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孙,左将军公孙康之子。公孙康死时,因其子公孙晃和公孙渊等年纪尚小,众人于是拥推其弟公孙恭为辽东太守。公孙恭则因病渐渐变成了阉人,不能治理辽东。

太和二年(228年),公孙渊逼夺叔父公孙恭之位。魏明帝不听刘晔劝告,拜公孙渊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

周旋二国

公孙渊在掌权不久后便开始与吴国往来。

太和七年(233年),公孙渊企图向吴称臣,以其为外应。孙权打算册封公孙渊为燕王,东吴自丞相顾雍、辅吴将军张昭以下等举朝劝谏,认为公孙渊必败,因此反对孙吴对公孙渊的支持,没有被孙权采纳。孙权便遣张弥、许晏等,携金玉珍宝,立公孙渊为燕王。公孙渊没想到孙权会如此看重自己,认为东吴远而曹魏近,害怕曹魏讨伐,又垂涎东吴送来的珍宝,于是诱斩吴使,并将其首级献给明帝。明帝于是拜公孙渊为大司马,封乐浪公,还让他继续持节任辽东太守,统领诸郡。

明帝遣使者傅容、聂夔封公孙渊乐浪公,之前公孙渊派去洛阳的计吏又对公孙渊说:“使团中有位名叫左骏伯的人,力大无穷,不是普通人。”公孙渊大为恐惧,于是带领甲士,包围使者居住的学馆,然后才出来拜见使者,又数次对陪伴的国内宾客口出恶言,使者回洛阳后,便对明帝说明此事。

景初元年(237年),明帝派幽州刺史毌丘俭等携带书信印章去征召公孙渊。公孙渊闻讯,立刻发兵,在辽隧阻击毌丘俭,并与之展开激战。毌丘俭见形势对己不利,便退兵。

自立燕王

公孙渊于是自立为燕王,改元绍汉,并设置百官,遣使持符节,授予鲜卑单于印绶,给边疆少数民族加封晋爵,并引诱鲜卑人去侵扰北方。又再次称臣于吴,希望得到外援。

兵败身死

景初二年(238年),明帝召回太尉司马懿,令其率兵四万讨伐公孙渊。六月,部队到达辽东。公孙渊派将军卑衍、杨祚等率步、骑共一万多人驻守辽隧,在周围挖壕沟二十多里。司马懿的军队到了辽隧,公孙渊命令卑衍挑战。司马懿派胡遵与之对阵,卑衍大败。司马懿命令军士们突破卑衍的围堑,引兵向东南进发,然后突然调头东北,直趋襄平。卑衍等惟恐襄平没有守军,连夜赶往襄平增援。行军至首阳山,公孙渊又下令与司马懿决战,这次,卑衍又大败。

司马懿于是领兵直奔辽隧城下,挖好了壕沟。正巧当时连日大雨,三十多日不停,辽水暴涨,司马懿的运输船可以从辽口直驶到辽隧城下。雨一停,司马懿立即在城周围堆起土丘,造望楼,准备了大量的石头,用弩弓直向城中发射。公孙渊又怕又急。城中粮食吃尽,开始人吃人,死者不计其数。杨祚等投降。八月的一天晚上,一颗长约十丈的大流星,从首山的东北面坠入襄平城的东南面。

没多久,公孙渊全军溃败,他与儿子公孙修带着数百骑兵向东南突围而逃。司马懿大军在后面穷追不舍,在流星坠地的地方,杀死了公孙渊父子。辽隧城被攻破,相国以下的数千名官吏被斩首,公孙渊的首级被送到了洛阳,辽东、带方、乐浪、玄菟等地也相继平定。

当初,公孙渊家中几次出现异样:狗着官服、戴官帽上了房;做饭时有小孩被蒸死在锅中。襄平北市长出一块肉,周长数尺,有头有眼有口,没有手脚,但能移动。占卜的说:“有形但不完全成形,有头部的各器官但不能发声,这种怪事出现在哪国,哪国就该灭亡了。”

标签: 公孙渊

更多文章

  • 东汉末三国车骑将军平郭侯:公孙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公孙恭

    公孙恭(生卒年不详),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省辽阳市)人。三国时辽东地方割据军阀,辽东太守、车骑将军。公孙度次子,公孙康之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孙度死,其子公孙康嗣位,把永宁乡侯的虚衔给了弟弟公孙恭。后来公孙康死去,其子公孙晃、公孙渊等皆年幼,于是众人推举公孙恭为

  • 东汉末三国左将军襄平侯:公孙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公孙康

    公孙康(生卒年不详),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东汉末年辽东地区割据军阀,辽东太守公孙度长子(一作庶子)、车骑将军公孙恭之兄。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孙康在其父死后继任辽东太守。建安十二年(207年),擒斩图谋不轨的袁尚、袁熙兄弟,将其首级献予曹操,被拜为左将军,封

  • 东汉末三国辽东太守:公孙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公孙度

    公孙度 (?-204年),字升济,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东汉末年辽东太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随父迁居玄菟郡。初为玄菟小吏,建宁二年(169年),继升尚书郎、冀州刺史,后被免官。初平元年(190年),经同乡徐荣推荐,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公孙度到任后,厉行严

  • 有哪些与公孙度相关的轶事典故?对公孙度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公孙度

    公孙度 (?-204年),字升济,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东汉末年辽东太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随父迁居玄菟郡。初为玄菟小吏,建宁二年(169年),继升尚书郎、冀州刺史,后被免官。初平元年(190年),经同乡徐荣推荐,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公孙度到任后,厉行严

  • 东汉隐士:袁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袁闳

    袁闳,字夏甫,东汉时期隐士,袁安玄孙,袁贺长子,袁彭之孙,隐居不仕。《后汉书》有评价:少励操行,苦身修节。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袁闳,东汉袁安玄孙,袁贺长子,袁彭之孙,隐居不仕。袁闳见当时正险恶混乱,然而家族富足隆盛,便经常对兄弟们感叹说:“我们

  • 汉末群雄袁绍的堂兄:袁遗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袁遗

    袁遗,字伯业,东汉时期历史人物,袁绍堂兄。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初为长安令,出任山阳太守,参与征讨董卓联盟。后袁绍任以为扬州刺史,为袁术所败。虎牢关之役时从军,营救了败给吕布军的王匡。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袁遗字伯业,袁绍从兄,初为长安令,后任山阳太

  • 有哪些与袁安相关的轶事典故?是如何评价袁安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袁安

    袁安(?-92年4月9日 ),字邵公(一作召公),东汉名臣。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袁安自少承袭家学,研习《孟氏易》。初任汝阳县功曹,后以孝廉获举,升为阴平县长、任城县令。他御下极严,能使官民畏爱。汉明帝时,屡迁为楚郡太守、河南尹,政号严明,断狱公平。在京畿十余年,京

  • 东汉曹魏名臣御史大夫:华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歆

    华歆,汉末三国时期名士、重臣。“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世说新语》中华歆因贪财,羡慕权贵,被管宁割席断交;因带兵入宫收系伏后,被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描写成为一个趋炎附势,助纣为虐的小人。其实历史上的华歆品德高尚,清正廉洁,没那么不堪。《世说新语》华歆贪

  • 东汉末汉中军阀汉中太守:张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鲁

    张鲁(?-216年、245年 ),字公祺(《后汉书》作公旗)。祖籍沛国丰县(今江苏省丰县)。东汉末年割据汉中一带的军阀,据传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教祖张陵之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鲁为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称系师),于东汉末年相继袭杀汉中太守苏固、别部司马张修后

  • 东汉末镇东将军平阳侯:张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济

    张济(?-196年),武威郡祖厉县(今甘肃省靖远县)人。东汉末年割据军阀,破羌将军张绣的叔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为董卓部将,骁勇善战。董卓被杀后,联合李傕攻破长安,出任羽林中郎将。初平三年(192年),升任镇东将军,册封平阳侯,屯兵于弘农。张济支持汉献帝东迁,升任骠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