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曹魏名臣御史大夫:华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东汉曹魏名臣御史大夫:华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45 更新时间:2024/1/1 0:08:50

华歆,汉末三国时期名士、重臣。“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世说新语》中华歆因贪财,羡慕权贵,被管宁割席断交;因带兵入宫收系伏后,被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描写成为一个趋炎附势,助纣为虐的小人。其实历史上的华歆品德高尚,清正廉洁,没那么不堪。

《世说新语》华歆贪财,羡慕权贵

华歆的黑材料首次出现其实是在南北朝时期的《世说新语》里面,我们中学时代都学过“管宁割席”的故事: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又有一次,两人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官员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这个故事的目的性很明确,赞扬管宁高尚的品德,批评华歆的贪财,羡慕权贵。

《三国演义》华歆趋炎附势,助纣为虐

关于揪杀伏后。第66回描写:汉献帝与伏皇后密谋铲除曹操。谋泄,华歆奉曹操命,引甲士入后殿搜寻伏后。伏后藏匿墙壁中,华歆命甲士破壁,亲自动手揪后头髻拖出。华歆曾与邴原、管宁友善,时人称三人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有诗叹华歆曰:华歆当日逞凶谋,破壁生将母后收。助虐一朝添虎翼,骂名千载笑“龙头”。

这个情节确实有史料记载,罗贯中不过是加工了一下。《后汉书》记载:“又以尚书令华歆为郗虑副,勒兵入宫收后。闭户藏壁中,歆就牵后出。”说明当时华歆确实带兵入宫抓了伏后,不过是作为郗虑的副手。《三国志·武帝纪》中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记载:“公遣华歆勒兵入宫收后,后闭户匿壁中。歆坏户发壁,牵后出。”

第78回《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描写:曹操刚死,群臣因无天子命曹丕继位的诏命,正在为难之际,华歆自许昌飞马而至。歆曰:“今魏王薨逝,天下震动,何不早请世子嗣位?”众官曰:“正因不及候诏命,方议欲以王后卞氏慈旨立世子为王。”歆曰:“吾已于汉帝处索得诏命在此。”歆于怀中取出诏命开读。原来华歆谄事魏,故草此诏,威逼献帝降之;帝只得听从。

第80回《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华歆上奏,望献帝效、舜之道,禅皇位与魏王,免遭大祸。献帝痛哭不从。歆曰:“陛下若不从众议,恐旦夕萧墙祸起。”帝曰:“谁敢弑朕耶?”歆厉声曰:“天下之人,皆知陛下无人君之福,以致四方大乱!若非魏王在朝,弑陛下者,何止一人?陛下尚不知恩报德,直欲令天下人共伐陛下耶?”帝大惊,拂袖而起。王朗以目视华歆。歆纵步向前,扯住龙袍,变色而言曰:“许与不许,早发一言!”

历史上真实的华歆

历史上真实的华歆其实没有这么不堪。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刘备、公孙瓒后来拜卢植为师,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华歆是刘备的师叔。另外,华歆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华歆本人品德高尚,在士人中间的名声很好。

据《三国志·华歆传》:“歆素清贫,禄赐以振施亲戚故人,家无担石之储。”华歆离开孙权至曹操处时,吴朋好友馈赠数百金。华歆虽都收下,但私下里将个人所赠,都作标志。临别时,华歆将各人钱物都一一归还。华歆的清廉,得到了时人及后世普遍的赞誉。魏文帝、魏明帝时,华歆还多次辞职,请求将自己的职位,让给管宁。因此《世说新语》里说华歆贪财,管宁因此和他断交是靠不住的。

至于华歆是否趋炎附势,助纣为虐,是魏代汉的极力促成者,有这样一段记载可以参见。据《魏书》记载:曹丕受禅,朝臣三公以下皆受封爵位。只有华歆因为神色不合(歆以形色忤时),触忤曹丕,只是改相国为司徒,而并无进爵。曹丕受禅,是华歆登坛主持整个仪式,华歆却神色不合,能够说明华歆内心也是很矛盾的。

没给华歆进爵,曹丕仍然不能释怀,有一次他问陈群:“我应天受禅,诸侯群后,无不人人喜悦,其形尽现于声色,唯独相国(指华歆)和你,脸有不高兴的形色,这是为什么呢?”陈群离席长跪,说:“臣与相国曾为汉朝之臣,内心虽为陛下感到喜悦,但在道理上,我们的神色实应畏惧、甚至憎恨陛下才对。”

《世说新语》说华歆贪财,其实是为了凸显管宁高尚的品德,从后来华歆清正廉洁和多次举荐管宁的做法来看,这个小故事恐怕是杜撰的。《三国演义》里罗贯中尊刘抑曹,所以总需要几个“小黑人”扮演跳梁小丑,可惜德高望重的华歆被安排了这一角色。

标签: 华歆

更多文章

  • 东汉末汉中军阀汉中太守:张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鲁

    张鲁(?-216年、245年 ),字公祺(《后汉书》作公旗)。祖籍沛国丰县(今江苏省丰县)。东汉末年割据汉中一带的军阀,据传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教祖张陵之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鲁为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称系师),于东汉末年相继袭杀汉中太守苏固、别部司马张修后

  • 东汉末镇东将军平阳侯:张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济

    张济(?-196年),武威郡祖厉县(今甘肃省靖远县)人。东汉末年割据军阀,破羌将军张绣的叔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为董卓部将,骁勇善战。董卓被杀后,联合李傕攻破长安,出任羽林中郎将。初平三年(192年),升任镇东将军,册封平阳侯,屯兵于弘农。张济支持汉献帝东迁,升任骠骑

  • 东汉末建忠将军宣威侯:张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张绣

    张绣(?207年),武威郡祖厉(今甘肃省靖远县)人也。骠骑将军张济的从子。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曹魏时期,与段煨、贾诩、明元郭氏皇后是同乡,也是凉州豪族集团的代表人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随张济征伐,张济死后与刘表联合。后降曹操,因不满其言行而突袭曹操,

  • 东汉末军阀益州牧:刘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璋

    刘璋(?-220年),字季玉,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之一。简介刘璋刘璋为人懦弱多疑。汉中张鲁骄纵,不听刘璋号令,于是刘璋杀张鲁母弟,双方成为仇敌,刘璋派庞羲攻击张鲁,战败。后益州内乱,平定后,又有曹操将前来袭击的消息。在内外交逼之下,刘璋听信手下张松、法正之言,迎接刘备入益州,想借刘备之力,抵抗曹操。不

  • 晋元帝司马睿生母:夏侯光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夏侯光姬

    夏侯光姬(?~307年),小字铜环,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征西将军夏侯渊的曾孙女,兖州刺史夏侯威的孙女,淮南太守夏侯庄之女,琅琊恭王司马觐的王妃,晋元帝司马睿的生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夏侯光姬年幼时便颇为聪慧,因而被聘娶为琅邪恭王司马觐的王妃,公元276年生晋元

  • 夏侯湛留下了哪些作品?如何评价夏侯湛的文章?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夏侯湛

    夏侯湛(243年-291年),字孝若,谯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西晋文学家。东汉征西将军夏侯渊曾孙,曹魏兖州刺史夏侯威之孙,淮南太守夏侯庄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夏侯湛少为太尉掾。晋武帝泰始年间,举贤良,对策中第。后为中书侍郎、南阳相,不久升任太子仆,但他还未就职,晋武

  • 西晋文学家中书侍郎、南阳相:夏侯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夏侯湛

    夏侯湛(243年-291年),字孝若,谯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西晋文学家。东汉征西将军夏侯渊曾孙,曹魏兖州刺史夏侯威之孙,淮南太守夏侯庄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夏侯湛少为太尉掾。晋武帝泰始年间,举贤良,对策中第。后为中书侍郎、南阳相,不久升任太子仆,但他还未就职,晋武

  • 三国曹魏将领夏侯渊第四子:夏侯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夏侯威

    夏侯威(生卒年不详,)字季权,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征西将军夏侯渊第四子,右将军夏侯霸之弟。夏侯威性格任侠,历荆、兖二州刺史,并与曹丕、曹植等相友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夏侯威少年已有侠义风范,更深具鉴人之能。他身为魏国将领夏侯渊的第四子,与当

  • 对夏侯渊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夏侯渊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夏侯渊

    夏侯渊(?-219年),字妙才,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东汉末年名将,太仆夏侯婴后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夏侯渊早年跟随曹操征伐四方,先后任骑都尉和陈留、颍川二郡太守。参加官渡之战,负责督运粮草。擅长千里奔袭,作战出其不意,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叛乱。

  • 东汉末三国曹魏将领征西将军博昌亭侯:夏侯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夏侯渊

    夏侯渊(?-219年),字妙才,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东汉末年名将,太仆夏侯婴后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夏侯渊早年跟随曹操征伐四方,先后任骑都尉和陈留、颍川二郡太守。参加官渡之战,负责督运粮草。擅长千里奔袭,作战出其不意,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