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晋宗室曹魏大臣太尉安平王:司马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西晋宗室曹魏大臣太尉安平王:司马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972 更新时间:2024/1/17 16:18:38

司马有八达,均仕曹魏为官,除了司马朗英年早逝外,其余皆封侯爵以上。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司马家族从先秦一直延续到两汉,两汉时累世担任两千石的官职。司马懿、司马孚的父亲是司马防,司马防有八个儿子,因每人的字中都有“达”字,而且都比较有才,故时号司马八达。司马朗是老大、司马懿是老二、司马孚是老三,他们三人在曹操时代就受到征辟,开始做官。

司马孚性格温厚廉让,以贞白自立,不与他人结怨。他还博涉经史,汉末动乱时,与兄弟在迁徙途中,仍不忘读书自学。陈留人殷武,海内闻名,曾获罪被流放,司马孚前去探望他,与他同住同食,被时人称颂。曹植清选官属,以司马孚为文学掾。曹植恃才放旷,司马孚总是诚恳地劝谏他,曹植开始并不接受意见,而后却能向他道歉。后来,司马孚又升为太子中庶子,辅佐曹丕。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 曹操去世,司马孚劝谏太子曹丕节哀,与尚书和洽等整顿秩序,准备丧事,共同拥护曹丕继位,不久代汉称帝,是为魏文帝。当时,曹丕选拔侍中、常侍等官,多用左右亲近之人,司马孚进谏,于是曹丕更改人选。司马孚在曹丕时代也和辛毗观点相同,反对伐吴,主张休养生息。

黄初七年(226年),魏文帝曹丕驾崩,魏明帝曹叡继位,欲用司马孚,问身边的人:“司马孚有他兄长的风范吗?”身边的人回答说:“和他的兄长很相似。”曹叡说:“我有司马懿兄弟二人,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于是任命司马孚为度支尚书。度支尚书,魏文帝曹丕时开始设置,掌管国家财政。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驾崩,齐王曹芳继位,曹爽、司马懿共同辅政。后来曹爽专权,李胜、何晏、邓飏等乱政,司马孚不管杂事,唯端正自己的行为避免被人陷害而已。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政变夺权,司马孚同司马师一起屯兵司马门,控制京师。曹爽一党被诛杀,司马孚因功进爵长社县侯,加侍中。

司马孚在军事方面的成就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司马孚认为要擒敌获胜,应该先有准备,每次诸葛亮入侵关中地区,边境的士兵不能抵挡,需要调集中央军队奔赴战场,仓猝间总是来不及准备,应该预先选出步骑二万部队,分为两部,以作交战之用。二是在公元253年,司马孚督诸军二十万防御吴国诸葛恪的进攻。

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不满司马昭专政,率宫人讨伐司马昭,于宫门处被杀。百官不敢奔赴,司马孚前往,首枕其股(将曹髦的头部枕于自己大腿上),失声痛哭说:“让陛下被杀是为臣的罪过。”上奏请求捉拿主谋者,正赶上太后下令以平民的礼节安葬曹髦,司马孚、司马昭同群公上表,请求改以王礼安葬,得到批准。

司马孚性格十分谨慎,司马懿执政之际,他就有意避免过多地参与权政,而后司马氏几次废立皇帝,他也未参与谋划。司马师、司马昭因司马孚是长辈,也不敢逼迫他,后来进封他为长乐公。泰始元年(265年) ,西晋代魏,魏帝曹奂被贬为陈留王,迁往金墉城。司马孚前往拜辞,握着曹奂的手,泪流满面,不能自制,说:“臣到死的那天,也是纯粹的大魏之臣。”(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

七年之后(272年),司马孚去世,享年九十三岁。临终前自述遗令:“有魏贞士河内温县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终始若一,当以素棺单椁,敛以时服。”司马孚的遗令践行了他当年对曹奂说的话至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因为司马孚的这一表现,历史上对他评价颇高,认为他是忠贞之士。

不过也有人认为,司马孚根本就是个伪君子,说一套做一套。他说的这些话根本不费任何成本,实际上他参与了高平陵政变,西晋建立后他对于高官、厚爵也都没有推辞,甚至受封王位。不过,我还是愿意相信司马孚是一个忠贞之士的!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

标签: 司马孚

更多文章

  • 东汉末三国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孙:公孙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公孙晃

    公孙晃(?238年),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三国时魏国人。乃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孙,公孙康之子,公孙渊之兄。因任子制在洛阳为官,当知道公孙渊胁逼公孙恭退位后,自己上表公孙渊必叛,希望国家能作讨伐,但没有被采纳。后连坐公孙渊之乱被赐死。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初,公孙

  • 东汉末三国大司马乐浪公燕王:公孙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公孙渊

    公孙渊(?-238年),字文懿。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省辽阳市)人。三国时辽东地方割据军阀。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孙、左将军公孙康之子。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和二年(228年),公孙渊夺其叔公孙恭位,被魏明帝拜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后遣使南通吴国孙权。青龙元年(公元

  • 东汉末三国车骑将军平郭侯:公孙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公孙恭

    公孙恭(生卒年不详),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省辽阳市)人。三国时辽东地方割据军阀,辽东太守、车骑将军。公孙度次子,公孙康之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孙度死,其子公孙康嗣位,把永宁乡侯的虚衔给了弟弟公孙恭。后来公孙康死去,其子公孙晃、公孙渊等皆年幼,于是众人推举公孙恭为

  • 东汉末三国左将军襄平侯:公孙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公孙康

    公孙康(生卒年不详),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东汉末年辽东地区割据军阀,辽东太守公孙度长子(一作庶子)、车骑将军公孙恭之兄。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孙康在其父死后继任辽东太守。建安十二年(207年),擒斩图谋不轨的袁尚、袁熙兄弟,将其首级献予曹操,被拜为左将军,封

  • 东汉末三国辽东太守:公孙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公孙度

    公孙度 (?-204年),字升济,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东汉末年辽东太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随父迁居玄菟郡。初为玄菟小吏,建宁二年(169年),继升尚书郎、冀州刺史,后被免官。初平元年(190年),经同乡徐荣推荐,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公孙度到任后,厉行严

  • 有哪些与公孙度相关的轶事典故?对公孙度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公孙度

    公孙度 (?-204年),字升济,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东汉末年辽东太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随父迁居玄菟郡。初为玄菟小吏,建宁二年(169年),继升尚书郎、冀州刺史,后被免官。初平元年(190年),经同乡徐荣推荐,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公孙度到任后,厉行严

  • 东汉隐士:袁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袁闳

    袁闳,字夏甫,东汉时期隐士,袁安玄孙,袁贺长子,袁彭之孙,隐居不仕。《后汉书》有评价:少励操行,苦身修节。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袁闳,东汉袁安玄孙,袁贺长子,袁彭之孙,隐居不仕。袁闳见当时正险恶混乱,然而家族富足隆盛,便经常对兄弟们感叹说:“我们

  • 汉末群雄袁绍的堂兄:袁遗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袁遗

    袁遗,字伯业,东汉时期历史人物,袁绍堂兄。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初为长安令,出任山阳太守,参与征讨董卓联盟。后袁绍任以为扬州刺史,为袁术所败。虎牢关之役时从军,营救了败给吕布军的王匡。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袁遗字伯业,袁绍从兄,初为长安令,后任山阳太

  • 有哪些与袁安相关的轶事典故?是如何评价袁安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袁安

    袁安(?-92年4月9日 ),字邵公(一作召公),东汉名臣。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袁安自少承袭家学,研习《孟氏易》。初任汝阳县功曹,后以孝廉获举,升为阴平县长、任城县令。他御下极严,能使官民畏爱。汉明帝时,屡迁为楚郡太守、河南尹,政号严明,断狱公平。在京畿十余年,京

  • 东汉曹魏名臣御史大夫:华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歆

    华歆,汉末三国时期名士、重臣。“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世说新语》中华歆因贪财,羡慕权贵,被管宁割席断交;因带兵入宫收系伏后,被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描写成为一个趋炎附势,助纣为虐的小人。其实历史上的华歆品德高尚,清正廉洁,没那么不堪。《世说新语》华歆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