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宰相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郑国公:魏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宰相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郑国公:魏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456 更新时间:2023/12/29 5:53:45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56]),字玄成,下曲阳县人。[1][3-4]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4-5]

魏徵早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但不得重用。武德元年(618年),归降唐朝,并说服李密旧部李勣献地归唐。后授太子洗马,辅佐太子李建成,献策平定刘黑闼。玄武门之变后,归于唐太宗李世民麾下,初授谏议大夫,奉命安抚河北的前太子、齐王旧部。贞观元年(627年),升授尚书左丞。贞观三年(629年),迁为秘书监,参预朝政,校定古籍。贞观七年(633年),改任侍中,负责门下省事务。累授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封郑国公。他多次直言进谏,推行王道。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主张“薄赋敛”,“轻租税”,“息末敦本”,“宽仁治天下”等,对李世民的行动及施政给以极有益的影响,辅佐李世民共创“贞观之治”。[23]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去世,享年六十四岁。[6][56]获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6-7]随后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魏徵曾参与修撰《群书治要》及《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今存《魏郑公文集》与《魏郑公诗集》。

魏徵(现作“魏征”,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祖籍在今河北省晋州市,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家世

按唐太宗贞观六年十一月立的《魏公先庙碑》载,魏徵祖父名魏钊,父名魏琬。魏徵夫人河东裴氏。

生平

魏徵少年时贫困,隋末投奔瓦岗军,兵败,归唐。后为窦建德所俘,建德念其才而收之。建德兵败,复归唐,拜太子洗马,事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以其耿直,不杀,且升谏议大夫,后迁秘书监、侍中等职,犯颜直谏太宗二百余次。

长孙皇后派人告诉魏徵:“闻公正直,今才得实。愿公常守此志,勿少变更。”一次,李世民“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贞观六年(632年),李世民在一次罢朝后回到内宫,怒不可遏:“会须杀此田舍翁。”长孙皇后好言劝慰太宗才免除这次灾难。十七年(643年)元月十七日,魏徵病逝。太宗悲恸之极,亲自到魏徵灵前祭奠痛哭,并罢朝五日为魏徵举哀,又命文武百官前往送葬,赠魏徵为司空,谥曰文贞,陪葬昭陵。又谓侍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俎逝,遂亡一镜矣!”

魏徵虽然位居高官,但终生俭朴,家中甚至没有正堂,唐太宗得知后特地将宫中营造便殿的材料移去为他建造正堂,并赐予素屏风、素被褥、几、杖等家物。而在其过世后,其夫人遵照魏徵遗愿,婉拒太宗所赐羽葆、鼓吹等物,只以布车盛载灵柩。

唐太宗原将女儿衡山公主许给魏徵的长子魏叔玉为妻。魏徵死后,太宗亲赋诗一首,且为之树碑。魏征生前曾向唐太宗秘密推荐当时的中书侍郎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说他们有宰相之才,但魏征死后杜正伦获罪被罢黜,侯君集谋反被斩首,使得唐太宗怀疑魏征实际上私下结党。唐太宗又发现魏徵生前每有谏书,必留副本于家中并且曾经出示给史官褚遂良,太宗疑此举有留为自赏及博取清名之用,大怒之下,下令推倒他亲自书写的魏徵墓的墓碑。太宗亦下旨解除婚约,衡山公主不再嫁往魏家。陈寅恪写道:“幸其事发觉于徵已死之后,否则必与张亮、侯君集同受诛戮,停婚仆碑犹是薄惩也。”

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亲征高丽受挫,发出了“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的感慨,于是又下令将毁坏的魏征墓碑重新树立起来并慰问魏征的遗属。

子孙

魏叔玉,光禄少卿

魏叔瑜,职方郎中

魏叔琬

魏叔璘

魏氏,嫁李元轨

魏徵孙魏殷为汝阳令,有三子:

魏明,监察御史

魏隋,蓬州刺史

魏万,兼御史中丞

传说中的魏徵

小说《西游记》里记载了“魏徵斩龙”的故事:魏徵白天为大臣,晚上灵魂出窍,担任天庭的仙官。长安附近的泾河老龙王与一个算命先生“袁守诚”(袁天罡叔父)打赌,为了赌胜,胡乱施放雨水,犯了天条,玉帝要将他斩首,派魏徵在午时三刻监斩老龙。老龙于前一天托梦,恳求唐太宗为他说情,唐太宗满口答应。第二天,唐太宗宣魏徵入朝,并把魏徵留下来,同他下围棋。不料正值午时三刻,魏徵打起了瞌睡,梦中灵魂出窍斩了老龙。老龙阴魂不散,怨恨唐太宗言而无信,天天到宫里来捣乱,闹得唐太宗六神不安。魏徵知道皇上受惊,就派了秦琼、尉迟恭这两员大将,守在宫门保驾,果然,老龙就不敢来在前门闹了。可没过几天,那老龙又在宫殿后门来找唐太宗算帐,魏徵于是抱剑为唐太宗守后门,这样老龙才再也不敢来闹了。唐太宗体念他们夜晚守门辛苦,就叫画家画了秦琼、尉迟恭两人之像贴在宫前门口,画了魏徵画像贴于后门,结果照样管用。此举也开始在民间流传,秦琼、尉迟恭与魏徵便成了门神,双门左右贴秦琼和尉迟恭,单门贴魏徵。

籍贯的争论

历史大都记载魏徵是巨鹿人,但馆陶和晋县却记载魏征是“巨鹿下曲阳人”。下曲阳属于巨鹿,遍观从隋朝、唐朝到今天,历代政府所设巨鹿郡的辖境都在邢台市范围。而且唐时的馆陶和晋县不属于巨鹿郡管辖,且馆陶和晋县的县志中也没有魏征任何记载。

吴兢《贞观政要》中记载:魏徵,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欧阳询书《唐京兆开元寺钟铭》碑刻铭文中记载: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魏徵撰。杜淹《文中子世家》中记载:门人自远而至,河南董常、太山姚义、京兆杜淹、赵郡李靖、南阳程元、扶风窦威、河东薛收、中山贾琼、清河房玄龄、巨鹿魏徵、太原温大雅、颕川陈叔达等,咸称师,北面受王佐之道焉。

五代

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魏徵本传》中记载:生于周大象庚子,名徵,字玄成,巨鹿曲城(今河北巨鹿)人。

《太平寰宇记》中记载:魏徵钜鹿人

虞集所撰《顺德路魏文贞公宋文贞公祠堂记》说记载:魏文贞公徵,巨鹿人。王守正所编《道德真经衍义手抄》中记载:宰相魏徵,钜鹿人也。时上疏谏之。

魏相祠记》中记载:此巨鹿为公桑梓,铜马之墟,印垄榛莽。《顺德府志》、《巨鹿县志》记载魏徵为巨鹿人

《魏氏宗谱》记载魏徵为顺德府巨鹿人,“魏徵厥里居固直隶顺德府钜鹿县人”,直隶顺德府钜鹿县即为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

近代

民国时期,邢台巨鹿古城发掘出的唐代时期的魏徵祠堂和魏徵铁像也证明魏徵是邢台巨鹿人。

标签: 魏征

更多文章

  • 日本室町幕府第一任征夷大将军:足利尊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足利尊氏

    足利尊氏(1305年-1358年),室町幕府的第一代征夷大将军(1338年-1358年)。人物生平早年生活足利高氏于嘉元3年7月27日(1305年)出生,幼名又太郎,出生在镰仓幕府的有力御家人的家庭,是足利贞氏的次子。其出生地有绫部说(一作汉部,位于京都府绫部市上杉庄)、镰仓说、足利庄说(栃木县足

  • 日本镰仓幕府第九代执权:北条贞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北条贞时

    北条贞时(1272年1月14日-1311年12月6日)是日本镰仓时代镰仓幕府第九代执权,1284年继承父位,1301年退位出家,1311年病逝。北条贞时在位期间平息霜月骚动,确立专权统治,出家后依然在幕后继续握有幕府的实权。家督相续与霜月骚动北条家灭绝一些有力的御家人,只剩下安达一族。安达一族素来

  • 唐朝名将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平阳郡公:薛仁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薛仁贵

    薛仁贵(名礼,614年-683年3月24日),字仁贵,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唐朝初年名将。生平应征入伍薛仁贵,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于世。他生于隋炀帝大业九年(614年),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房,是南北朝时期刘宋、北魏名将薛安都的后代。其曾祖父薛荣、祖父薛衍、父亲薛轨,相继在北魏、北周、隋朝任官。薛

  • 东汉末大臣议郞扬州刺史:郑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郑泰

    东汉王朝是中国自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后由刘秀建立的以洛阳为首都的王朝。经过汉明帝、汉章帝时期的“明章之治”,东汉进入盛世。事物的繁荣达到了顶点,就会转为衰落。汉和帝之后的东汉,开始走向衰弱之路,自桓灵二帝,到了东汉末年,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大乱世。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因灵

  • 十六国时期南燕将领:公孙五楼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公孙五楼

    公孙五楼,五胡十六国时期南燕左卫将军、武卫将军、征虏将军、屯骑校尉、侍中、尚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公元405年,南燕皇帝慕容超把他过去的亲信公孙五楼当做心腹。北地王慕容钟、段宏等都在心里感到不安,请求去外地任职。慕容超任命慕容钟为青州牧,段宏为徐州刺史。又任命公

  • 十六国时期南燕将领左仆射:段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段晖

    段晖,南燕左仆射,左将军,南燕将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南燕主慕容超即位后,欲迎回在后秦的母亲公孙氏和妻子呼延氏,但后秦要南燕称藩并送上燕国的太乐及诸伎。慕容超犹豫不决,召大臣商议。左仆射段晖道:“太上囚楚,高祖不回。今陛下嗣守社稷,不宜以私亲之故而降

  • 十六国时期南燕大臣并州刺史、辅国将军:贺赖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贺赖卢

    贺赖卢,生卒年不详,亦称贺卢,北魏时期,鲜卑人,贺赖(贺兰)部落将领,贺讷之弟,拓跋圭之舅,北魏辽西公、广川太守,南燕并州刺史、辅国将军、广宁王。入南燕后,又称慕容贺赖卢、南燕贺赖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公元396年十二月,北魏辽西公贺赖卢统率骑兵二万人,会同东平

  • 十六国时期南燕大臣尚书令:韩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韩范

    韩范,籍贯、字号不详,其祖父曾经做前燕的司空。初仕前秦太子舍人,与姚兴有故。后来出仕后燕,为中书侍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397年,韩范自中山投奔慕容德,多有献策,南燕建立后,官至尚书令。409年,刘裕北伐南燕,韩范出使后秦请求援兵,后秦未能出兵,南燕灭亡,韩范投奔刘裕。

  • 十六国时期南燕大臣尚书左仆射:封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封孚

    封孚(337年~407年),字处道,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十六国时期南燕宰相。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河北门阀渤海封氏,年幼聪敏,有君子之称。后燕慕容宝时,累官吏部尚书。后燕大乱时,南奔投晋,为渤海太守。慕容德占据山东后,任尚书左仆射,常外总机事,内参密谋,虽位任

  • 十六国时期南燕宗室大臣车骑将军桂林王:慕容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慕容镇

    慕容镇,十六国后燕、南燕将领、宗室。最初效力后燕,为中垒将军,封桂林王,参与了灭翟魏之战。后在范阳王慕容德麾下,东征西讨,及慕容德建立南燕,封车骑将军,讨平泰山叛首王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公元392年,后燕慕容垂讨伐翟钊,中垒将军桂林王慕容镇奉命暗中率兵从黎阳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