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王晙

王晙--唐朝宰相、名将

王晙

王晙的资料

中文名:王晙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洛阳

职 业:宰相、名将

主要成就:在临洮击败吐蕃军、平定反叛的突厥降户、讨平康待宾叛乱

官 职: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爵 位:清源县公→中山郡公

追 赠:尚书左丞相

谥 号:忠烈

王晙的介绍

王晙(653年-732年),沧州景城(今河北沧县)人,唐朝宰相、名将。

王晙明经出身,授清苑县尉,后任殿中侍御史、渭南县令,在任桂州都督时,兴修水利,开垦屯田,深得百姓爱戴。后来,王晙历任鸿胪少卿、朔方军副大总管、安北大都护、太仆少卿、陇右群牧使。

开元二年(714年),王晙率二千兵马袭破入侵的吐蕃军,因功加为银青光禄大夫,进封并州大都督府长史,赐爵清源县男。四年(716年),王晙平定突厥降户叛乱,升任左散骑常侍、朔方行军大总管,加封御史大夫。九年(721年),王晙镇压胡人康待宾叛乱,进爵清源县公,但不久因胡人再叛,被贬为梓州刺史。后起复为太子詹事,封中山郡公。

此后,王晙历任吏部尚书兼太原尹、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朔方军节度大使、蕲州刺史、户部尚书。开元二十年(732年),王晙去世,追赠尚书左丞相,谥号忠烈。

有关“王晙”的历史故事

  • 王晙

    王晙(?-732年),沧州景城(今河北沧县)人。唐朝宰相、将领。王晙明经出身,授清苑县尉,后任殿中侍御史、渭南县令,在任桂州都督时,兴修水利,开垦屯田,深得百姓爱戴。后历任鸿胪少卿、朔方军副大总管、安北大都护、太仆少卿、陇右群牧使。开元二年(714年),率二千兵马袭破入侵的吐蕃军,因功加银青光禄大夫

  • 《奉和圣制送王晙巡边应制》原文、译文及注释

    六月歌周雅,三边遣夏卿。欲施攻战法,先作简稽行。礼乐知谋帅,春秋识用兵。一劳堪定国,万里即长城。策有和戎利,威传破虏名。军前雨洒道,楼上月临营。别藻瑶华降,同衣锦襮荣。关山由义近,戎马为恩轻。丝竹路傍散,风云马上生。朝廷谓吉甫,邦国望君平。

  • 《送王晙自羽林赴永昌令》原文、译文及注释

    将星移北洛,神雨避东京。为负刚肠誉,还追强项名。白云向伊阙,黄叶散昆明。多谢弦歌宰,稀闻桴鼓声。

  • 《饯王晙巡边》原文、译文及注释

    振武威荒服,扬文肃远墟。金坛申将礼,玉节授军符。免胄三方外,衔刀万里馀。昔时吴会静,今日虏庭虚。分阃仍推毂,援桴且训车。风扬旌旆远,雨洗甲兵初。坐见台阶谧,行闻袄祲除。檄来虽插羽,箭去亦飞书。舟楫功须著,盐梅望匪疏。不应陈七德,欲使化先敷。

  • 王晙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位列宋《十七史百将传》中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晙(653年-

  • 王晙:唐玄宗时期宰相、名将,曾击破吐蕃、讨平叛胡

    王晙(653-732年),字德明,沧州景城人。唐朝时期宰相、名将,长安县尉王行果之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身太原王氏分支中山王氏。举明经进士,授清苑县尉,迁殿中侍御史、渭南县令。出任桂州都督时,兴修水利,开垦屯田,深得百姓爱戴。入为鸿胪卿、朔方军副大总管、安

  • 王晙的主要贡献 如何评价王晙

    王晙曾在临洮击败吐蕃军、平定反叛的突厥降户、讨平康待宾叛乱,为唐朝立下汗马功劳。曾经也因战功出将入相,得到唐玄宗赏识,也曾被玄宗治罪贬职,于公元732年逝世,朝廷追赠尚书左丞相,谥号为忠烈。王晙的主要贡献击破吐蕃王晙率所部两千人与临洮军会师,又挑选精兵七百人换穿吐蕃服装,分为前后两队,乘夜偷袭吐蕃军

  • 王晙生平事迹 王晙后人

    王晙是唐朝政治家、著名将领,历任安北大都护、太仆少卿、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职,封爵中山郡公。他为人正直、义气,敢为不公平发言,深得同僚和百姓敬重;他忠于大唐,为唐朝边疆稳定立下不少功劳。王晙生平事迹王晙(653年-732年),沧州景城(今河北沧县)人,唐朝宰相、名将。王晙明经出身,授清苑县尉,

  • 唐朝名将王晙是文臣武将,为官尽责受人爱戴,为臣尽忠却被猜忌

    王俊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由祖父王有芳带大。好学。王浚出任贵州巡抚时,筑城墙,撤守备,兴修水利,开垦良田数千顷,使百姓温饱。因为王俊为官清明,王俊请求调回家乡后,贵州百姓便一起上书朝廷,要求留任为官。朝廷听闻百姓心声,特下诏嘉奖王浚的功绩,让他再在贵州为官一年。王俊卸任后,贵州人民刻石立碑

  • 逆天配角王晙:指挥两千唐军,打败十万吐蕃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他出身名门,从小在爷爷的庇护下长大,一直是个勤奋好学的好青年。明经入仕后,他从县尉做起,一步步走向历史前台。面对名震天下的大正派魏元忠做错事,他照样敢顶。担任桂州都督期间,他解决了当地的粮荒,受到了百姓的真情慰留。牧守边镇时,面对吐蕃强寇的十万大

  • 与哪些与王晙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王晙(653-732年),字德明,沧州景城人。唐朝时期宰相、名将,长安县尉王行果之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身太原王氏分支中山王氏。举明经进士,授清苑县尉,迁殿中侍御史、渭南县令。出任桂州都督时,兴修水利,开垦屯田,深得百姓爱戴。入为鸿胪卿、朔方军副大总管

  • 开元儒将王晙:击破吐蕃的悍将后来成了大唐宰相

    王晙(653年-732年),沧州景城(今河北沧县)人,后徙洛阳,唐朝宰相、名将。王晙明经出身,授清苑县尉,后任殿中侍御史、渭南县令,在任桂州都督时,兴修水利,开垦屯田,深得百姓爱戴。后来,王晙历任鸿胪少卿、朔方军副大总管、安北大都护、太仆少卿、陇右群牧使。开元二年(714年),王晙率二千兵马袭破入侵

  • 配角抢戏成主角的名将王晙,王晙传

    晙间行,夜遇雪,恐失期,誓于神曰:“晙事君不以忠,不讨有罪,天所殛者,当自蒙罚,士众无罪。心诚忠,而天监之,则止雪反风,以奖成功。”俄而和霁。时叛胡分二道走,晙自东道追及之,获级三千。——《新唐书·王晙传》译文:王晙抄小路进军,不料夜遇暴风雪。王晙担心耽误时间,对神灵祷告道:“如果我侍奉君主不忠心,

  • 王晙人物生平简介,和刘幽求是什么关系?

    王晙祖籍沧州景城,后迁至河南洛阳,父亲王行果,官至长安县尉。王晙年幼丧父,由祖父王有方抚养长大,生性豪放旷达、勤奋好学。 672年(咸亨三年),王晙考中明经科,被授为清苑县尉,后任殿中侍御史。后来,朔方军元帅魏元忠出征失利,将罪责推给副将韩思忠,奏请将其诛杀。王晙却认为:“韩思忠是副将,兵权不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