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宰相崔仁师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宰相崔仁师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716 更新时间:2023/12/13 3:52:56

崔仁师,唐朝时期大臣、宰相,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崔仁师出身博陵崔氏安平房。唐武德初年,考中制举,调任管州录事参军。后升任右武卫录事参军,参与修撰梁、魏史。唐太宗贞观初年,与邓世隆、慕容善行、刘顗、庾安礼、敬播俱等为修史学士,改任殿中侍御史。贞观十六年(642年),升任给事中。征讨辽东时,任韦挺的副职主持海运事务。因运输的兵卒逃亡没有奏闻而获罪,被除官为民。唐太宗自辽东回朝,经过中山时起用为中书舍人、检校刑部侍郎。为官敢于直言上疏,伸张正义,曾以《清暑赋》讽谏太宗奢侈享乐,太宗赏赐绸缎五十匹,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迁升中书侍郎,参与主持机要事务(拥有宰相地位)。后有人伏閤上诉,没有及时上报,皇帝大怒,被流放连州。唐高宗永徽初年,拜授简州刺史,死在任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崔仁师,定州安喜人。武德初年考中制举,调任管州录事参军。武德五年(622年),陈叔达举荐崔仁师有才能可以担任史官,升任右武卫录事参军,参与修撰梁、魏史。

治狱宽仁

贞观初年,崔仁师与邓世隆、慕容善行、刘顗、庾安礼、敬播俱等为修史学士,改任殿中侍御史。当时青州有个男子图谋叛逆,有关官员逮捕他的党羽,囚犯关满了监狱,诏令崔仁师审问。刚到青州,为所有囚犯除去刑具,给他们准备食物,提供茶水,用感化的手段审讯他们,获罪的只有十多个带头作恶的人,其他的都免罪放回。大理少卿孙伏伽对他说:“免罪昭雪的人很多,谁肯承认自己有罪去死?判决时事情发生变化怎么办?”崔仁师说:“审理狱案以仁爱宽恕为主,因此谚语说“杀人断脚,也都有礼可循”。怎么会有人知道自己冤枉不申诉,为自己谋划呢?让我用一个人的身体换取十名囚犯的性命我也情愿!”等到敕使重新审讯,众囚犯都叩头说:“崔公仁爱宽恕,肯定没有冤枉的人。”都没有其他话可说。崔仁师因此出名。

支持旧说

升任度支郎中。崔仁师曾经口述支出费用数千项,唐太宗李世民觉得奇怪,诏令黄门侍郎杜正伦拿账册提问,让崔仁师回答,没有一处错误。皇帝感到惊奇。当时校书郎王玄度注解《尚书》、《毛诗》,诋毁孔颖达、郑玄的陈旧学说,请求立即废除。诏令众儒生广泛讨论,博士以下的人都难不住他。河间王李孝恭奏请与孔颖达、郑玄的学说一并流行,崔仁师认为王玄度的注解缺乏根据,列举不合大义之处上奏皇上。王玄度之议停止。

讨论刑律

贞观十六年(642年)升任给事中。当时有关官员认为法令中“谋反叛逆的人兄弟都受牵连坐罪没收家产入官”太轻,诏令高官讨论。都说汉、魏、晋三朝一人谋反诛杀三族,请求改为处以死刑。崔仁师说:“父子是直系亲属,足以劳烦其心,对这都不悯惜,哪里谈得上兄弟友爱?”房玄龄说:“祖宗有荫庇子孙的义务,所以祖孙关系亲近重要,而兄弟关系疏远。如此说来就是亲近的流放而疏远的处死,不是用刑的本意。”于是没有改变。

两度被贬

后来崔仁师秘密请求立魏王为太子,违背皇帝的旨意,降为鸿胪少卿。逐渐提升为民部侍郎。后来征讨辽东时,任韦挺的副职主持海运事务,又另外主持河南漕运事务。崔仁师认为漕运路线曲折遥远,恐怕所运物资不能及时到达,就见机行事征调近海租税充作军饷。因运输的兵卒逃亡没有奏闻获罪,被除官为民。皇帝回朝走到中山,起用他任中书舍人、检校刑部侍郎。皇帝前往翠微宫,献上《清暑赋》婉言劝谏。皇帝称赞他,赐帛五十段。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升任中书侍郎,参与主持机要事务,尤其受到皇上的恩宠礼遇。中书令褚遂良嫉妒他,适逢有人伏閤上诉,崔仁师没有及时上报,皇帝大怒,把他流放到连州。唐高宗永徽初年,拜授简州刺史,去世。

标签: 崔仁师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褚遂良?有哪些与褚遂良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褚遂良

    褚遂良,字登善,唐朝时期宰相、政治家、著名书法家,弘文馆学士褚亮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褚遂良出身河南褚氏,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期,追随西秦霸王薛举,担任通事舍人。归顺唐朝后,得到唐太宗重用,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郎,累迁中书令,执掌朝政大权。贞观二十三年(649年

  • 唐朝宰相书法家:褚遂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褚遂良

    褚遂良出身河南褚氏,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期,追随西秦霸王薛举,担任通事舍人。归顺唐朝后,得到唐太宗重用,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郎,累迁中书令,执掌朝政大权。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与司空长孙无忌同受遗诏辅政。唐高宗继位后,升任右仆射,册封河南郡公,历任同州刺史、吏部尚书,累迁右仆射,参知政事

  • 如何评价马周?有哪些与马周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马周

    马周,字宾王,唐朝时期官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马周少孤贫好学。武德中,补州助教。辞而西游长安,客居中郎将常何家。贞观三年(629年),代常何为疏,所论二十余事,皆切中时弊,唐太宗即日召见,令直门下省。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贞观十八年(644年),任中书令,兼太

  • 唐朝宰相中书舍人:马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马周

    马周,字宾王,唐朝时期官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马周少孤贫好学。武德中,补州助教。辞而西游长安,客居中郎将常何家。贞观三年(629年),代常何为疏,所论二十余事,皆切中时弊,唐太宗即日召见,令直门下省。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贞观十八年(644年),任中书令,兼太

  • 如何评价刘洎?有哪些与刘洎有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洎

    刘洎,字思道,唐朝时期宰相,南梁都官尚书刘之遴曾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洎出身于南阳刘氏。隋末曾为萧铣政权的黄门侍郎,降唐后历任南康州都督府长史、给事中、治书侍御史、尚书右丞、黄门侍郎、侍中,封清苑县男,以直谏著称。刘洎在立储之争时支持魏王李泰,并在太宗东征时辅佐太子李

  • 唐朝宰相太子左庶子:刘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洎

    刘洎,字思道,唐朝时期宰相,南梁都官尚书刘之遴曾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洎出身于南阳刘氏。隋末曾为萧铣政权的黄门侍郎,降唐后历任南康州都督府长史、给事中、治书侍御史、尚书右丞、黄门侍郎、侍中,封清苑县男,以直谏著称。刘洎在立储之争时支持魏王李泰,并在太宗东征时辅佐太子李

  • 有哪些与戴胄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戴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戴胄

    戴胄,字玄胤,唐朝初期宰相,汲县令戴承伯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仕隋朝,明经入仕,起家吏部云骑尉,迁门下录事。反对郑王王世充篡位,出镇虎牢关。归顺秦王李世民,授士曹参军,迁兵部郎中、武昌县男。唐太宗即位后,迁大理少卿、太子左庶子。生性忠直,犯言直谏,迁尚书左丞。贞观三

  • 唐朝宰相武昌县男:戴胄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戴胄

    戴胄,字玄胤,唐朝初期宰相,汲县令戴承伯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仕隋朝,明经入仕,起家吏部云骑尉,迁门下录事。反对郑王王世充篡位,出镇虎牢关。归顺秦王李世民,授士曹参军,迁兵部郎中、武昌县男。唐太宗即位后,迁大理少卿、太子左庶子。生性忠直,犯言直谏,迁尚书左丞。贞观三

  • 唐朝宰相安德郡公:杨师道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杨师道

    杨师道,字景猷,唐朝时期宰相,隋朝观德王杨雄幼子、中书令杨恭仁之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师道出身弘农杨氏观王房。为人纯粹善良。隋朝灭亡后,投奔唐高祖,迎娶桂阳公主,拜上仪同、驸马都尉。出任灵州总管,多次击退突厥入侵。历任吏部侍郎、太常卿,册封安德郡公。贞观十年(636年

  • 如何评价侯君集?有哪些与侯君集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侯君集

    侯君集,字君集,唐朝时期名将,北周平州刺史侯植之孙,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侯君集出身于上谷侯氏。跟随秦王李世民征战四方,屡立战功,拜秦王府车骑将军、全椒县子。武德九年,积极策划并参与玄武门之变。唐太宗即位后,拜左卫将军,封潞国公,迁右卫大将军。贞观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