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对马燧的评价如何?马燧有哪些成就?

对马燧的评价如何?马燧有哪些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948 更新时间:2023/12/7 21:29:25

马燧(726年-795年9月4日),字洵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人,祖籍扶风郡(今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唐朝中期名将,岚州刺史马季龙之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出身扶风马氏。少时博览群书,攻读兵法战策,颇多谋略。安史之乱时,力劝范阳留守贾循倒戈,事泄逃脱,历任赵城县尉、左武卫兵曹参军。大历十年(775年),出任河阳三城节度使。大历十四年(779年),迁河东节度使。建中二年(781年),奉诏讨魏博叛将田悦,诛杀田悦部将杨朝光,大破田悦于临洺。贞元元年(785年),率军连败李怀光,平定河中府。贞元二年(786年),抵御吐蕃寇边。平凉劫盟之后,失去兵权,授司徒兼侍中。贞元五年(789年),随太尉李晟绘像于凌烟阁。

唐贞元十一年(795年),马燧病逝,获赠太尉(一作太傅),谥号“庄武”。

主要成就

马燧少时博览群书,又攻兵书战策,多谋略。安史之乱爆发时,曾劝范阳留守贾循倒戈,事泄逃脱。建中二年(781年),奉诏讨魏博叛将田悦。马燧先斩田悦部将杨朝光,又于临洺大破田悦。贞元元年(785年),率军连败李怀光,平定河中。 [60] 贞元二年(786年),吐蕃寇边,马燧率军出击。

个人作品

《全唐文》收录有马燧的作品一篇:《谕晋隰慈州檄》。

人物评价

浑瑊:予尝谓马公用兵与予不相远,但警怪累败田悦;今观其行兵料敌,吾不迨远矣! (《旧唐书》引)

尚结赞:唐之名将,李晟与马燧、浑瑊耳,不去三人,必为我忧。(《旧唐书》引)

李泌:李晟、马燧有大功于国,闻有谗之者,虽陛下必不听,然臣今日对二人言之,欲其不自疑耳。(《资治通鉴》引)

李适:①诚美夙著,宏略载宣,克扬经武之规,实重安人之寄。属河朔干纪,磁邢当寇,而能忠义奋发,奉辞问罪。出师之际,宣布明诚,誓将资产,分给战士。故得三军之众,相与感激;百胜之绩,於兹竞劝。 (《还马燧家资诏》)②岐山粹灵,桢我王国,明谋炳於著蔡,雄略极乎韬钤。文武在躬,刚柔备体,钦崇一德,斯协阿衡。故能受赈专征,作我心膂,扬旌仗钺,外镇雄都。正师律以宁边,宣国风而抚俗,华夷式叙,朔塞无虞。崇其大勋,谦德弥著;懿兹茂范,实简子衷。(《册马燧司徒文》)③操业端亮,器宇宏达,秉难夺之节,负不羁之才。常持至公,深识大体,感激而三军有勇,弥纶而庶绩允谐。威声所临,郡邑皆复,殿于北土,隐若长城。 (《马燧浑瑊副元帅招讨河中制》)④卿二人与朕休戚是同,各赐图形麟阁。 (《司徒兼侍中上柱国北平郡王赠太傅马公行状》引)

郑叔规:公(马炫)介弟司徒、兼侍中、北平郡王以宏略靖寇,虐以大猷,辅□□化,出为上将,入践元台。(《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兵部尚书上柱国汉阳郡公赠太子少保马公墓志铭》)

权德舆:①太傅英郎特达,刚方中正。体苞五常,致其用以赞皇极;国有二柄,壮其猷以合神武。终始盛烈,为唐宗公。(《司徒兼侍中上柱国北平郡王赠太傅马公行状》)②勤劳王家,功德茂盛。其谋猷合於君,其忠利加於人,用登公相,以殿邦国。(《司徒兼侍中上柱国北平郡王赠太傅马公行状》)

刘昫:①燧雄勇强力,常先计后战,又善誓师,将战,亲自号令,士无不慷慨感动,战皆决死,未尝折北,谋得兵胜,冠于一时。然力能擒田悦而不取,纳蕃帅之伪款而保其必盟;平凉之会,大臣几陷,关畿摇动,此谓才有余而心不至,议者惜而恨之。(《旧唐书》)②马司徒之方略,浑咸宁之忠荩,各奋节义,为时名臣。然元城之师,失策于田悦;平凉之会,几陷于吐蕃,此亦术有所不至也。缅思建中之乱,四海波腾,贼泚窃发之辰,宗祀不绝如线,苟非忠臣致命,化危为安,则李氏之宗社倾矣。(《旧唐书》)③北平之勋,排难解纷。咸宁蹈义,感慨匡君。再隆基构,克殄昏氛。回天捧日,实赖将军。 (《旧唐书》)

宋祁:唐史臣称燧沈雄忠力,常先计后战。每战,亲令于众,无不感概用命,斗必决死,未尝折北,名盖一时。然力能得田悦而不取,虏不可信而决信之,故河北三盗卒不臣,平凉大臣奔辱,燧之罪也。虽然,燧贤者也,天下以为可责故责之,不以功掩罪,亦不可以罪废功。瑊亲与结赞盟,不能料虏诈,但以如诏为恭,殆有猛志而无英才乎?李晟谓虏不可与盟,则燧、瑊固出晟下远甚。功名大小,信其然乎! (《新唐书》)

陈亮:以燧之才而不思伐交之术,乃复请济师使李怀光尽统神策之兵以往。卒以骄众失律而盗,且乘间起于萧墙矣。遂使李氏不见中州之大定,而诸镇世为不讨之贼,燧之罪可胜诛哉? (《酌古论》)

孙甫:德宗建中中,以两河乱,锐意平定,时得马燧、李抱真、李晟辈数名将任之,竟不能平魏博、淄青之乱,反致大变者,相不得人也。……然马燧、抱真、李晟之为将,亦过于高崇文、李光颜、李愬之徒也。(《唐史论断》)

张预:孙子曰:“先为不可胜。”燧教骑士造车甲以修战具。又曰:“卑而骄之。”燧贻书示好而骄田悦。又曰:“取敌之利者,货。”燧约众胜则以家赀赏。又曰:“致人而不致于人。”燧趋魏州以致田悦。又曰:“大吏怒而不服。”燧与抱真私忿而功不立。又曰:“无约请和者,谋也。”燧不悟结赞之计是也。 (《十七史百将传》)

王世贞:马北平材力,亦陶士行(陶侃)、李临淮(李光弼)流亚也。知有身,不知有社稷,是故与西平(李晟)霄壤焉。(《王弇州崇论》)

谢肇淛:古今名世公卿,皆上应列宿,如诸葛武侯、祖逖、马燧、武元衡之属,皆将卒而星殒。 (《五杂俎》)

王夫之:德宗抑有李晟、浑瑊、马燧之赤心为用,故李怀光虽叛不敢逼上而屏迹于河中。(《读通鉴论》)

朱轼:燧沉勇多算,善誓师,能得人死力。故所向未尝挫衂,与李晟共享大名,遭时眷,宜矣。史以与抱真交恶及不禽田悦、信吐蕃为燧惜,亦《春秋》责备贤者意乎?然抱真睚眦,闻晟一言,即和好如初,此不足为盛徳累。田悦有河朔群助,未易轻取。奉天忽狩,诏趣还军。谓力所能而故纵,燧何至于此极也?轻信吐蕃,乃其一时之悮,亦尚结赞狡黠计去三贤之计深,君子当原燧之心而谅之。(《史传三编》)

郑观应:古之所谓将才者,曰儒将、曰大将、曰才将、曰战将。孙膑吴起白起耿弇杨素慕容绍宗、李光弼、马燧等,才将也。(《储将才论》)

蔡东藩:若夫李晟、浑瑊、马燧,为唐德宗时三大名将,晟知吐蕃之难信,不宜与和,而瑊与燧皆未曾料及,是晟之智烛几先,固非二人所可逮者。(《唐史演义》)

轶事典故

据《旧唐书》记载:马燧逝世前,司天台多次报告出现荧惑太白犯太微上将(火星金星移近太微垣大星)的异象,过了一月后,马燧果然去世。

标签: 马燧

更多文章

  • 唐朝中期名将河东节度使司徒兼侍中:马燧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马燧

    马燧(726年-795年9月4日),字洵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人,祖籍扶风郡(今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唐朝中期名将,岚州刺史马季龙之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出身扶风马氏。少时博览群书,攻读兵法战策,颇多谋略。安史之乱时,力劝范阳留守贾循倒戈,事泄逃脱,历任

  • 卢杞对政治、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有哪些与卢杞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卢杞

    卢杞(?-785年),字子良,滑州灵昌人(今河南滑县西南),唐朝宰相。 出身范阳卢氏,卢怀慎之孙。唐代著名奸相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卢杞初官拜清道率府兵曹,后被召入京城,任鸿胪寺丞,迁殿中侍御史、六部员外郎,出任忠虢二州刺史。 唐建中二年(781年),授御史大夫、京畿观

  • 唐朝宰相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卢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卢杞

    卢杞(?-785年),字子良,滑州灵昌人(今河南滑县西南),唐朝宰相。 出身范阳卢氏,卢怀慎之孙。唐代著名奸相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卢杞初官拜清道率府兵曹,后被召入京城,任鸿胪寺丞,迁殿中侍御史、六部员外郎,出任忠虢二州刺史。 唐建中二年(781年),授御史大夫、京畿观

  • 如何客观评价曹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爽

    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发动了历史赫赫有名的高平陵之变,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曹真是曹魏名将,也是曹魏宗族大将,诸葛亮北伐,曹真就是诸葛亮的劲敌,率军抵挡诸葛亮,是魏军的重要统帅。曹真勇武过人,但是,他的儿子却软弱无能,在高平陵政变中,放弃抵抗夺权的司马懿,最终

  • 南宋理学家程朱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熹

    朱熹(尊称:朱子,又称:紫阳先生、朱文公,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仲晦,南宋理学家,程朱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思想体系,是在继承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基础上,顺应历史的发展,综合吸收前代、当代思想家的思想精华而逐步建立起来的,是在尊儒、论道、排佛的论辨中不断修正而完善起来的,

  • 南宋词人:辛弃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人物生平早年经历辛弃疾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年(金熙宗天眷三年)的五月十一日(1140年5月28日

  • 金朝宗室名将梁国王:完颜宗弼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完颜宗弼

    完颜宗弼(女真名:兀术,汉名:王宗弼,?-1148年11月19日),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母元妃乌古伦氏,金朝名将、开国功臣。人物简介宗弼初从完颜宗望追击辽天祚帝于鸳鸯泺。天会三年(1125年),他随军攻宋,克汤阴,参加围攻东京。天会六年(1128年),他率军攻山东,击败宋军数万,连克青州、临朐

  • 明朝开国将领征虏右副将军荣禄大夫柱国永嘉侯:朱亮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亮祖

    早年经历朱亮祖早年曾召聚乡兵,保御乡里,因战绩出众,被元廷授为义兵元帅。后因形势所迫,率军南下江东,驻守于宁国府(治今安徽宣城)。归降太祖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克宁国,俘获朱亮祖,因其骁勇善战,仍让他担任原职。但朱亮祖在朱元璋麾下仅效力几个月,便叛归元朝,而后数次击败朱元璋的军队,再次

  • 有哪些与贾耽相关的轶事典故?对贾耽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贾耽

    贾耽(730年-805年10月26日),字敦诗,沧州南皮(今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人。唐朝中期宰相,地理学家、政治家。是唐朝玄、肃、代、德、顺、宪宗6朝元老。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天宝十年(751年),贾耽走上仕途。乾元元年(758年),贾耽出任贝州临清县县尉,转任绛

  • 在政治与地理方面贾耽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贾耽

    贾耽(730年-805年10月26日),字敦诗,沧州南皮(今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人。唐朝中期宰相,地理学家、政治家。是唐朝玄、肃、代、德、顺、宪宗6朝元老。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天宝十年(751年),贾耽走上仕途。乾元元年(758年),贾耽出任贝州临清县县尉,转任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