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公辅一生有哪些成就?姜公辅留下了哪些作品?

姜公辅一生有哪些成就?姜公辅留下了哪些作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274 更新时间:2023/12/18 15:15:58

姜公辅(730-805年),字德文,爱州日南(今越南清化)人,祖籍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甘谷)。唐朝时期宰相、“南安四贤”之一。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出身九真姜氏。进士及第,起家校书郎,授右拾遗。召入翰林学士、京兆户曹参军。颇有才干和器识,敢于言事,深得唐德宗信任。建中四年,发生泾原兵变和朱泚之乱。姜公辅护驾献策有功,授谏议大夫、同平章事。言辞触怒皇帝,罢为太子右庶子,再贬泉州别驾。唐顺宗即位,授吉州刺史,未及上任,卒于泉州九日山,追赠礼部尚书。

主要成就

唐德宗(公元778-805年在位),时登进士第,为校书郎。应制策科高等,授右拾遗,召入翰林院为学士,兼京兆尹户曹参军。《旧唐书》本传说公辅“才高有器识,每对见言事,德宗多从之”。《新唐书》本传也说“公辅有高材,每进见,敷奏详亮,德宗器之”。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卢龙留守朱滔反叛。其兄朱泚为泾原节度使,因此被剥夺军权,废居京师,心情郁愤。公辅谏德宗:“陛下若不能垣怀待泚,不如诛之,养虎无自诒害。”德宗不从。翌年,泾原兵受命东征,讨伐李希烈之叛,过长安,军士以无赏食劣而哗变,德宗自苑门仓皇出逃。公辅又叩马谏德宗:“泚尝帅泾原,得士心。向以滔叛夺之兵,居常怫郁不自聊。请驰骑捕取以从,无为群凶得之。” 德宗仓卒不及听。果然不出公辅所料,在京师哗变的泾原兵推朱泚为大秦皇帝,朱滔为皇太弟。德宗欲驻凤翔倚靠节度使张镒,公辅又劝德宗说,张镒虽然忠诚可靠,但毕竟是个文吏,他所率领的军队都是朱泚部曲,驻凤翔是十分危险的!德宗这才转移到奉天(今陕西干县)。果然不到几天,凤翔将领李楚琳杀死张镒,发动叛乱,依附朱泚。通过这一事件,德宗称赞公辅有“先见之明”,更加器重他的才智谋略,于是在奉天拜公辅为谏议大夫,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在姜公辅担任宰相期间,正是唐王朝与藩镇割据势力矛盾尖锐化的时期。德宗时爆发的“二帝四王”之乱,是唐代历史的重大事件。在这一斗争中,姜公辅坚决站在中央王朝一边,拥护国家政令统一,反对分裂割据。

姜公辅不但精通儒典,有经论之才,而且睿智有谋,忠贞鲠直。德宗由奉天再奔梁州(今陕西汉中),至城固县时唐安公主病死于途中。唐安公主是德宗最钟爱的长女,德宗非常悲痛,下诏予以厚葬。公辅进谏:“非久克复京城,公主必须归葬,今于行路,且宜俭薄,以济军士。”德宗悼女情切,大怒,斥公辅为“卖直取名”,罢为左庶子,以母丧解。后授右庶子,久不得迁。后又贬公辅为泉州(在福建)别驾。顺宗即位,拜公辅为吉州(在江西)刺史,未就官而卒。宪宗时,赠礼部尚书。公辅卒于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但其生年不详。

公辅在泉州居住十四年,筑室于南安县九日山麓长隐。这时,会稽人秦系亦隐居九日山。两人时相过从,徜徉山水,酒诗唱和,友情甚笃。《新唐书·秦系列传》记载:“姜公辅之谪,见系辄穷日不能去,筑室与相近,忘流落之苦。公辅卒,妻子在远,系为葬山下。”秦系善诗,隐居山林注《老子》,弥年不出,为人所重,被称为高士。“年八十余卒,南安人思之,为立子亭,号其山为高士峰云。”可知公辅只身来泉州,其妻小没有随同南下。又知秦系亦富文才,志趣高洁。刺史薛播数往见之,岁时致羊酒,而秦系未尝至城门,不改隐逸山林之志。但他和当时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的著名诗人刘长卿相友善,常以诗相赠答。刘长卿号称“五言长城”,他很看重秦系。秦系又与公辅志趣相投,公辅死后为之营葬,料理后事。

人物评价

姜公辅为相仅半年即遭罢斥,时间短促,未能充分施展其才华抱负。但此时恰逢唐王朝迭发重大事变,藩镇叛乱,危及京师。他是在皇帝逃奔途中被任命为宰相的,可以说是奉职于国家多事之秋,受命于危难之际。而且他尽心辅弼德宗,一腔忠悃,嫉恶如仇,料事如神,政绩可述,不愧“名相”称号。

主要作品

姜公辅所撰作品大都亡佚,遗存至今的只有一赋一策,即《白云照春海赋》和《对直言极谏策》,均收录于《全唐文》卷四四六。

《白云照春海赋》后半篇阙文,仅存前半篇三百余字。此赋以鲜碧空镜春海为韵,描写白云春海的景物之美,气势之盛,抒发了作者的志趣情感。文笔流畅,词藻华丽,视野开阔,体物写志,各尽其妙。姜公辅这篇有阙文的赋,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鸟颉颃以追飞,鱼从容以涵泳。莫不各得其适,咸悦乎性。”“色莫尚乎洁白,岁何芳于首春。惟春色也,嘉夫藻丽;惟白云也,赏以清贞。”融体物与写志于一体,情景交融,从中可以看见作者的志趣与怀抱。《白云照春海赋》在越南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安南千古文宗。”

如果从思想学术史的角度来看,那么《对直言极谏策》的价值要远高出《白云照春海赋》之上。从此《策》不但可以看出姜公辅汉文的功力之深,而且可以窥见他的政治思想和学术观点,还可以从中了解唐德宗即位初期的某些心态以及全国形势的部分侧面。此《策》既是姜公辅硕果仅存的完整作品,又是迄今所见越南人撰写的最早的一篇政论。

标签: 姜公辅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刘从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从一

    刘从一(742年-785年),字从一,广平郡(今河北鸡泽县)。唐朝时期宰相,礼部侍郎刘令植之孙,京兆少尹刘孺之之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进士及第,授校书郎、渭南县尉。得到宰相常衮信任,迁监察御史。宰相卢杞执政时,他迁侍御史、刑部员外郎。建中末年,授吏部郎中、普王元帅判官。

  • 唐朝宰相御史大夫、同平章事:乔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乔琳

    乔琳(?~784年),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人,匈奴族。唐朝时期宰相。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进士及第,授成武县尉,迁监察御史、巴州司户,历任南郭县令、果绵遂怀四州刺史,进入郭子仪、张献诚、鲜于叔明的幕府。唐德宗继位后,授御史大夫、同平章事,成为宰相。缺乏宰相之才,迁

  • 唐朝宰相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萧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萧复

    萧复(732年788年),字履初,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唐朝宰相,玄宗朝宰相萧嵩之孙。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出身兰陵萧氏齐梁房,初为宫门郎,累官为太子仆。唐代宗时期,担任歙、池、常三州刺史,与萧定、张镒并列天下政绩第一。唐德宗即位之后,拜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

  • 如何评价关播?有哪些与关播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关播

    关播(719年-797年),字务元,卫州汲县(今河南省卫辉市)人。唐朝宰相,自称汉寿亭侯关羽之后。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关播进士及第,历任淮南节度从事、卫佐评事、右补阙、河南府兵曹、淮南节度判官、滁州刺史、六部员外郎、河中少尹、给事中、刑吏二部侍郎等职,后迁刑部尚书。建中三

  • 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关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关播

    关播(719年-797年),字务元,卫州汲县(今河南省卫辉市)人。唐朝宰相,自称汉寿亭侯关羽之后。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关播进士及第,历任淮南节度从事、卫佐评事、右补阙、河南府兵曹、淮南节度判官、滁州刺史、六部员外郎、河中少尹、给事中、刑吏二部侍郎等职,后迁刑部尚书。建中三

  • 对马燧的评价如何?马燧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马燧

    马燧(726年-795年9月4日),字洵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人,祖籍扶风郡(今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唐朝中期名将,岚州刺史马季龙之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出身扶风马氏。少时博览群书,攻读兵法战策,颇多谋略。安史之乱时,力劝范阳留守贾循倒戈,事泄逃脱,历任

  • 唐朝中期名将河东节度使司徒兼侍中:马燧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马燧

    马燧(726年-795年9月4日),字洵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人,祖籍扶风郡(今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唐朝中期名将,岚州刺史马季龙之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出身扶风马氏。少时博览群书,攻读兵法战策,颇多谋略。安史之乱时,力劝范阳留守贾循倒戈,事泄逃脱,历任

  • 卢杞对政治、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有哪些与卢杞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卢杞

    卢杞(?-785年),字子良,滑州灵昌人(今河南滑县西南),唐朝宰相。 出身范阳卢氏,卢怀慎之孙。唐代著名奸相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卢杞初官拜清道率府兵曹,后被召入京城,任鸿胪寺丞,迁殿中侍御史、六部员外郎,出任忠虢二州刺史。 唐建中二年(781年),授御史大夫、京畿观

  • 唐朝宰相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卢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卢杞

    卢杞(?-785年),字子良,滑州灵昌人(今河南滑县西南),唐朝宰相。 出身范阳卢氏,卢怀慎之孙。唐代著名奸相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卢杞初官拜清道率府兵曹,后被召入京城,任鸿胪寺丞,迁殿中侍御史、六部员外郎,出任忠虢二州刺史。 唐建中二年(781年),授御史大夫、京畿观

  • 如何客观评价曹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爽

    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发动了历史赫赫有名的高平陵之变,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曹真是曹魏名将,也是曹魏宗族大将,诸葛亮北伐,曹真就是诸葛亮的劲敌,率军抵挡诸葛亮,是魏军的重要统帅。曹真勇武过人,但是,他的儿子却软弱无能,在高平陵政变中,放弃抵抗夺权的司马懿,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