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匡章在军事方面有哪些成就?有那些与匡章相关的轶事典故?

匡章在军事方面有哪些成就?有那些与匡章相关的轶事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761 更新时间:2023/12/5 0:38:05

匡章(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齐国名将,人称章子或者匡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初学于魏国,是孟子的学生。齐威王末年,成为齐军将领,率军打退秦国进攻。齐宣王六年(公元前314年),趁燕国子之之乱,率兵十万,直破燕都。齐宣王八年(公元前312年),在濮水上游抵御秦军,作战失利。齐宣王十九年(公元前301年),联合韩国、魏国攻打楚国,在垂沙(今河南唐河县)大败楚军,杀死楚将唐昧。齐闵王三年(公元前298年),率齐、魏、韩三国联军 (后加入赵、宋两国)攻破秦国函谷关,迫使秦国求和。

军事成就

匡章作为齐国大将,历仕齐威王至齐闵王三世,是齐国霸业的奠基者。匡章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唯一可惜的是司马迁并未对其列传。其事迹主要从先秦诸子典籍中查考。虽然匡章打的仗不多,但都是改变战国格局的名役。

桑丘之战

桑丘之战是匡章指挥的第一次大战,也是商鞅变法后秦国与邹忌变法后齐国的首次交锋,匡章运用间谍战术打得秦惠文王自称西藩之臣。此后二十年齐秦二国再无交兵。

灭燕之战

齐宣王六年(公元前314年),匡章利用燕国人心离散的机会,北上五十天灭掉燕国(战国策记载三十天),此战过后燕国丧失大片领土,直至燕昭王继位才恢复元气。

垂沙之战

在垂沙之战中,匡章利用地形战略,南下大破楚军精锐,诛楚相唐昧。垂沙之战以后,联军乘胜攻占垂丘(今河南省沁阳县北)、宛(今河南省南阳县)、叶(今河南省叶县)以北的大片土地。楚国宛、叶以北的土地为韩、魏两国夺取。唐眛死后,部将率领军队叛变并引发人民起事,起事队伍一度攻下楚国郢都(今湖北省江陵市北),将楚国的统治区域分割成几块。

函谷关之战

匡章在齐闵王五年(公元前296年)率军大破巅峰时期的秦国,攻入函谷关(战国时期唯一入秦关的将领),秦昭王遂归韩河北及武遂、归魏河外及封陵以求和。

轶事典故

尊王之辩

匡章对惠子说;“您的学说主张废弃尊位,现在却尊齐王为王,为什么言行如此矛盾昵?”惠子说:“假如有这样一个人,迫不得已,一定得击打自己的爱子之头,而爱子之头又可以用石头代替”匡章接过来说:“您是拿石头代替呢,还是不这样做呢?”惠子说:“我是要拿石头来代替爱子之头的。爱子之头是重要的,石头是轻贱的,击打轻贱之物使重要之物避免受害,为什么不可以呢?”匡章又问:“齐王用兵不休,攻战不止,是什么缘故呢?”惠子说:“因为这样做功效大的话可以称王天下,次一等也可以称霸诸侯。现在可以用尊齐王为王的方法使齐王罢兵,使百姓得以寿终,免于死亡,这正是用石头代替受子之头啊!为什么不去做呢?”

责难惠施

匡章在魏惠王面前对惠子说:“螟虫,农夫捉住就弄死它,为什么?因为它损害庄稼。如今您一行动,多的时候跟随若几百辆车、几百个步行的人,少的时候跟随着几十辆车、几十个步行的人。这些都是不耕而食的人,他们损害庄稼也太厉害了。”惠王说:“惠子很难用言辞回答您,虽然如此,还是请惠子谈谈自己的想法。”惠子说:“如今修筑城墙的,有的拿着大杵在墟上捣士。有的背着畚箕在城下来来往往运土,有的拿着标志仔细观望方位的斜正。象我这样的,就是拿着标志的人啊。让善于织丝的女子变成丝,就不能织丝了,让巧匠变成木材,就不能处置木材了,让圣人变成农夫,就不能管理农夫了。我就是能管理农夫的人啊。您为什么把我比做螟虫呢?”

不辱死父

匡章在桑丘之战的时候,开战前夕,让双方使者多次互相来往。匡章借机变更了部分齐军的旗帜标记,混杂到秦军当中,等待配合齐国的主攻部队破敌。齐威王派往前线的探子不明白匡章的用意,悄悄向齐威王回报说:“章子让齐军加入秦军。”齐威王听了置之不理。过了不久,又有前线回来的探子向齐威王回报:“匡章让齐军向秦军投降。”齐威王仍旧不理会。如此反复多次。朝廷众大臣见此情景,向齐威王请求说:“说章子失败降秦的探子,人不相同而言辞相同,大王为何还不发兵前去讨伐他呢?”齐威王胸有成竹地回答:“这很明显的不是背叛寡人的行动,为何要讨伐他呢!”不久之后,匡章的战术大获成功,秦军被混进军营的齐军士兵和匡章的大部队内外夹攻,原本战意就不甚坚决的秦军一触即溃。齐国朝中得知前线传来齐军大胜的捷报。左右大臣吃惊,询问齐威王何以有此先见之明。齐威王告诉“章子的母亲,由于得罪他的父亲,就被他的父亲杀死埋在马棚下,当寡人任命章子为将军时,寡人曾勉励他说:‘先生的能力很强,过几天率领全部军队回来时,一定要改葬将军的母亲。当时章子说:‘臣并非不能改葬先母,只因臣的先母得罪先父,而臣父没有允许改葬先母而去世。臣没得到父亲的允许而改葬母亲,岂不是等于背弃亡父的在天之灵。所以臣才不敢为亡母改葬。由此可见,作为人子不敢欺辱死去的父亲,难道他作人臣还会欺辱活着的君王吗?”

标签: 匡章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齐国名将:匡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匡章

    匡章(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齐国名将,人称章子或者匡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学于魏国,是孟子的学生。齐威王末年,成为齐军将领,率军打退秦国进攻。齐宣王六年(公元前314年),趁燕国子之之乱,率兵十万,直破燕都。齐宣王八年(公元前312年),在濮水上游抵御秦军,作战失利。

  • 南朝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范缜

    范缜(约450515)字子真,南乡舞阴人,南朝杰出的无神论者。人物生平早年经历范缜出生于南阳舞阴一个士族家庭,先祖为西晋名臣范晷,至东晋安北将军范汪,始移居江南。南北朝后,南阳范氏家族开始衰落,几乎无人有高官显爵。祖父范璩之,刘宋时官至中书郎。父亲范濛,刘宋时奉朝请,在范缜生下后不久就病故,故范缜

  • 中国南北朝时期天文学家、数学家:祖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祖暅

    祖暅(456年-536年),又名祖暅之,祖冲之之子,中国南北朝时期天文学家、数学家。个人简介祖冲之父子总结了魏晋时期著名数学家刘徽的有关工作,提出“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即等高的两立体,若其任意高处的水平截面积相等,则这两立体体积相等,这就是著名的祖暅公理(或刘祖原理)。祖

  • 南北朝时期诗人、佛学家、旅行家:谢灵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谢灵运

    谢灵运(原名公义,385年-433年),字灵运,世称谢客,他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秘书郎谢瑍之子,同时也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佛学家、旅行家。说起谢灵运,他开创的山水诗不得不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衰”“白云抱

  • 五胡十六国之西秦开国之君:乞伏国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乞伏国仁

    乞伏国仁(?388年),十六国时期西秦国的建立者,385年-388年在位,陇西鲜卑人。人物简介公元376年(太元元年),乞伏司繁去世,乞伏国仁接替其父镇守勇士川。公元383年(太元八年),前秦苻坚任命乞伏国仁为前将军、先锋骑。公元385年(太元十年),乞伏国仁逐叛前秦,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

  • 商鞅留下了哪些作品?如何评价商鞅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他改革了

  • 商鞅带来了哪些影响?有哪些与商鞅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他改革了

  • 战国时期秦国思想家改革家:商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他改革了

  • 东晋权臣桓楚皇帝:桓玄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桓玄

    桓玄(369年-404年6月19日),字敬道,大司马桓温之子,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东晋将领、权臣。人物简介形貌瑰奇,风神疏朗,袭爵南郡公,世称"桓南郡"。先后消灭殷仲堪和杨佺期,除掉执政的司马道子父子,把持朝权。历任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领徐州刺史,相国、大将军,晋封楚王。大

  • 淮南王刘安有哪些成就?有哪些刘安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安

    刘安(前179年~前122年),沛郡丰县人,生于淮南国寿春县,西汉时期文学家、思想家, 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安初封阜陵候,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封淮南王。好书鼓琴,招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内书》(即《淮南子》)21卷,《外书》甚众。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