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女历史学家班昭生平介绍 班昭的作品有哪些

中国女历史学家班昭生平介绍 班昭的作品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256 更新时间:2024/1/19 3:55:45

班昭(约45年-约117年),又名姬,字惠班,是东汉著名的女史学家和文学家。她曾经接替长兄班固续写《汉书》,晚年作了《女诫》流传后世,此外她还擅长散文和赋,以《东征赋》、《上邓太后疏》等作品较为出名。

班昭出身于显贵的儒学世家,可谓名门之后。祖父曾任太守,父亲班彪和长兄班固都是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而二兄就是出使西域的班超。受他们的影响,班昭从小就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她在十四岁的时候嫁为人妻,不过丈夫很早就去世了,可班昭一直坚守妇道。据说,班超后来能够回国,也是这个妹妹上书感动了皇帝才达成的。

因为学识渊博,在班固未完成《汉书》就撒手人寰后,皇帝就下旨让班昭到东观臧书阁进行续写。之后,皇帝又多次召其入宫,让其教导自己的后妃,因为她丈夫姓曹,所以称她为“曹大家”。每次有珍宝献上,皇帝都会让班昭作赋,比如《大雁赋》。等到太后临朝听政,班昭就深受她的器重,被允许参与政事。有次太后的哥哥想要辞官还乡,就是因班昭上疏谏言才得到太后的同意。

晚年,班昭见家中女子都到了出嫁的年龄,就写了《女诫》七章来教导她们妇女的礼节。而这本书流传越来越广,逐渐成了后世古代女子的行为规范。班昭去世时已七十有二,据说太后都穿上素服来表示哀悼。

班昭图片

班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人之一,不像祸国殃民的妲己等妖女,不像权势滔天的武则天等女皇,也不像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貂蝉等美人,她流传千古的是文采与操守。因此,班昭的画像一般也可以分为两类,各自要突出的就是她有才和有德这两点。

班昭画像

班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才女之一。她擅长作赋,每次有珍宝献上,皇帝都会让她来写;她也擅长写散文,两次上疏,一次帮兄长班超请求回国,一次劝太后让人辞官回乡,都成功地感动了对方。由此可见班昭文采不凡,不过真正能体现她才华的还是她续写的《汉书》的八表,以及她作的《女诫》。因此,在这类画像上,班昭或手持书卷或手握毛笔,甚至有些画上,她头戴的是古代书生才戴的帽子。

班昭除了有才,更是有德,主要表现在坚守妇道上。班昭十四岁嫁为人妇,丈夫很早去世,她守寡几十年,言行一直合乎礼仪。她晚年所著的《女诫》七章更是能完全体现她的女性价值观: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此外,班昭是名门之后,从小博览群书,所以气质是大家闺秀的那种。因此,在这类画像上,班昭穿着得体大气,时常手拿团扇,最出名的就是明朝唐伯虎所作的《班姬团扇图》。

此外,在2015年的电视剧《班淑传奇》里,班昭也是重要的配角,由香港女演员恬妞饰演。因此,也有一些班昭的图片是这些剧照。

班昭《女戒》

班昭是东汉著名的女史学家和文学家,她晚年见家中女子都到了出嫁的年龄,就写了《女诫》来教导她们身为妇女的礼节和道理。当时这本书不仅广为传抄,甚至连后宫女子也竞相阅读,后来成为古代女子的行为规范,尤其是对于读书的女子,更是蒙读物。

班昭的《女诫》并不长,只有两千多字,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篇文章。全文共八段,第一段为解释作此文章的原因和目的。班昭十四岁嫁到曹家,虽然丈夫早亡,但一直坚守妇道,已经四十多年。如今家中女子正当出嫁的年纪,可是没有受过好的教诲,不懂妇女的礼仪。班昭担心她们以后会令夫家失面子,更辱没了自己家族,于是在闲暇之余写了这篇文章,希望她们各自抄写一份,能够所有帮助。

后七段是真正论述的内容,被称为是《女诫》的七章,分卑弱、夫妇、敬顺、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比如,第一章讲的是妇女要谦卑待人、手脚勤快、完成祭祀,如此才能有好的名声;第二章讲的是丈夫有德才能驾驭好妻子从而有威严,妻子贤惠才能侍奉好丈夫从而符合道义;第五章讲的是男人可以再娶,女人不能再嫁,丈夫是妻子的天,所以要正色专心。

由此可见,班昭的《女诫》强调的是男尊女卑,是妻子要对丈夫顺从。因此,虽然该书在古代非常重要而且文采不凡,现在一般还是认为它禁锢限制了过去中国妇女的思想和自由。

班昭续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二十四史”之一,是东汉时期著名史学家班固所著,据说是在他父亲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花了二十余年,等到班固受政治牵连死在牢狱里,《汉书》仍然没有完成,所以之后由他的妹妹班昭整理并续写。

班固死后,《汉书》还剩下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完成。班固的妹妹班昭自小受父亲和长兄的熏陶,博览群书,在史学和文学方面也颇有造诣。因此,当时的汉和帝就下令由班昭继续兄长未完成的事业。她来到东观臧书阁,也就是当时汉朝的皇家藏书楼,在里面续写《汉书》。

班昭续汉书,主要是做了三件事,一是整理稿件,二是完成八表,三是传播书籍。班固死时,他所写的书籍稿件都还没有整理,散乱地摆在那里,所以班昭必须先完成整理和校对。“表”,即表格,这八篇表,包括了记载汉朝的各诸侯王的表、记载百官公卿的表、记载古今人物的表等。所谓传播书籍,是因为《汉书》刚刚面世的时候,当世人有许多不懂之处,这需要班昭来解答。而她甚至曾经教导过当时的大儒马融等人,而后来《汉书》最后剩下的《天文志》就是他的哥哥马续接替班昭完成。

《后汉书》中就记载了班昭续汉书,应该说这一段历史包含在班昭的传记中,名为《曹世叔妻传》。全文只有百来个字,简单地介绍了班昭的出生和经历。

标签: 班昭

更多文章

  • 刘福通是怎么死的 刘福通攻占汴梁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福通

    刘福通是元末农民起义中最先起义的将领,曾经被北方的红巾军称之为共主,因此一向被人们认为是当时非常重要的红巾军领袖。然而,对于刘福通是怎么死的历史却少有记载,也有史书记载但十分模糊,后人为此都纷纷猜测,争议颇多。刘福通根据《明史·韩林儿传》上记载,刘福通是因为抗击吕珍而死的,死在了安丰,

  • 屈出律厉害吗 屈出律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屈出律

    屈出律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古出鲁克,是一位蒙古人,在1208年的时候投靠了直鲁古,并且在得到直鲁古的欣赏之后求娶了他的女儿。对于这个人物历史上也记载的比较清楚,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许多人并不知道屈出律是哪个朝代的皇帝,甚至连他的生平事迹了解的也非常少,那么屈出律是哪个朝代的皇帝呢?屈出律图片如果想要知

  • 画家康定斯基生平介绍 康定斯基的艺术思想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康定斯基

    画家康定斯基生于格里历的1866年,出生于俄罗斯,他不仅仅是一个出色的画家,还是一个理论家。康定斯基去世于1944年的12月13日,后人将他评为是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康定斯基图片康定斯基的家里是知识分子家庭,所以他从教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中学时代的他不仅成绩优异,还是个非常优秀的大提

  • 孟尝君是谁?孟尝君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孟尝君

    孟尝君在历史上就是在战国时期的四公子之一,而孟尝君同时也是有着野心的人,而在历史上的孟尝君都是怎样的人呢,那么孟尝君是谁?孟尝君是个怎样的人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孟尝君是谁?孟尝君是个怎样的人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田文(?公元前279年),

  • 赵惠文王是谁?赵惠文王为什么没救赵武灵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惠文王

    赵惠文王是战国时期的国君,而也是赵武灵王的次子,但是为什么赵惠文王为什么没有救赵武灵王的呢?那么赵惠文王是谁?赵惠文王为什么没救赵武灵王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赵惠文王是谁?赵惠文王为什么没救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惠文王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国君,他是

  • 赵武灵王是谁?为什么没人救赵武灵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是谁?为什么说赵武灵王再死的那刻都没有人救他呢?而赵武灵王的死,是否是政治上的原因还是什么,那么赵武灵王是谁?为什么没人救赵武灵王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赵武灵王是谁?为什么没人救赵武灵王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赵武灵王赵武灵王赵雍(约公

  • 名将蒙恬结局悲惨:横扫匈奴成宫廷斗争牺牲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蒙恬

    提起蒙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毛笔和万里长城。虽然蒙恬是是一介武夫,但是他的文化素养非常高。他在行军打仗过程当中受到动物毛发的启发,创造性的使用动物毛发代替竹签当做写作工具,是毛笔的发明者。图片来源于网络蒙恬眼光卓越,为抵御外敌侵略,他将秦、齐、赵三个国家的长城连接起来,抵御了匈奴了侵犯,维护了安定局面

  • 弗洛伊德的构想是什么 弗洛伊德爱情幸福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弗洛伊德

    弗洛依德的构想主要分成三个基本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他把人的动机总结为睡、饿、渴、性等,这其中性欲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在现实生活中本我往往受到道德以及社会法规等超现实条件的制约和约束,受到的压抑得不到缓解释放的冲动,从而透过梦、失语等人格形式来寻求心理上的满足。弗洛依德始终相信一个人如果因为以前的

  • 冯道不倒宰相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冯道为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冯道

    冯道所处的年代为五代十国,他一生共经历了四个朝代,期间为十位皇帝建言献策。因为频繁换皇帝这一现象,所以,冯道也有了不倒宰相的称号。冯道画像后来,史学家认为冯道频繁易主这一现象,是为不忠的体现,后人欧阳修评价冯道为不知廉耻。但是,就冯道本人而言,他有很高的政治见解,这也是在他一直受到各位皇帝重视的原因

  • 三国毒士贾诩是怎么死的?贾诩为什么叫毒士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贾诩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是三国时曹魏的著名谋士。曾在东汉年间历仕于董卓、李傕、段煨、张绣、曹操等人,后官至太尉,谥曰肃侯。年轻时声名并不显赫,唯独受到汉阳的名士阎忠高度评价。后来成为董卓部下,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后升为讨虏校尉,在牛辅帐下。董卓灭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