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生数次叛唐的田承嗣,最后竟然还能善终

一生数次叛唐的田承嗣,最后竟然还能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477 更新时间:2023/12/11 1:46:26

田承嗣,唐朝中期割据军阀,一代枭雄,世为卢龙军裨校,曾于安禄山手下为将。后在藩镇林立的中唐时期,凭借智谋和狠辣,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统领七州,拥兵五万,其势力居于河北三镇之魁,即是唐代著名的藩镇世袭势力——魏博田氏家族。

▲田承嗣死后,将节度使一位传于侄子田悦,开藩镇世袭之先例,其后治理魏博一带近六十年。

田承嗣因家族世代为卢龙军裨校,故早期在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麾下担任前锋兵马使。卢龙形势险要,山如龙形,因而得名,是中原王朝的边防要地,唐代诗人戎昱作《塞下曲》(其六)曰:“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

在此边境要地,不说世为将职的田氏,就是卢龙当地的百姓都是“人性劲悍,习于戎马”。《旧唐书》中载,田承嗣的父亲田守义,及祖父田璟,皆是”以豪侠闻于辽、碣“。因此,田承嗣幼善击剑,弓马精熟,又识兵知阵,能“度山川之险易,计戎狄之勇怯”,故而在安禄山麾下时曾数次俘斩入侵的奚族、契丹军队,以此战功一月三捷,补左清道府率,迁武卫将军。

▲在唐代故事《红线》中,田承嗣就是其中的主角之一,正是因为他欲吞并潞州的野心,才招致潞州节度使薛嵩遣婢女红线盗盒。

除勇力外,田承嗣更擅治军,《新唐书·田承嗣传》中载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当时安禄山起兵反唐,引发安史之乱,田承嗣与张忠志被安禄山遣为先锋,一战攻陷河、洛。后天降大雪,安禄山为此巡视众营,发现田承嗣营中悄无声息,似无一人,后进营一看,营中却已经”擐甲列卒“,军容严整,安禄山逐个按籍查阅,竟无一人缺漏。此后,安禄山叹服田承嗣治军之能,遂令其守颍川。

▲兵书《吴子·应变》中言:“三军服威,士卒用命、则战无强敌,攻无坚阵矣”,正是强调在战争中,治军对于战局的重要性。

随着安史之乱的进行,田承嗣逐渐成为安史叛军中的主力干将,他凭借着治军、勇力,以及过人智谋和眼光,数次击败唐军。后唐将郭子仪率军平乱,用兵有法,克洛阳,声震天下。田承嗣见情势不好,遂在颍川降唐,但不久后,安禄山之子,当时的安史叛军之首,安庆绪率军退守相州,田承嗣又联合蔡希德、武令榔叛唐,三人合军北上,驰援相州。

▲安庆绪,安禄山之子,在安禄山建立大燕政权后,杀父自立,成为安史叛军名义上的首领。

田承嗣刚和安庆绪汇合,安庆绪却又被史思明所杀。此后,史思明接收安庆绪部,回军范阳,自称“大燕皇帝”,并于同年兴兵南下。田承嗣在此时又担任先锋一职,率军再度攻陷洛阳,因此功被史思明拜魏州刺史。

然而,在见证了安史叛军中的勾心斗角后,田承嗣认为叛军的分崩离析是迟早的,遂有投降朝廷之念。此后没过多久,田承嗣预想成真,杀害安庆绪,独掌大权的史思明,死于其子史朝义之手。自此之后,安史叛军内部离心,再无往日威风。与此同时,仆固怀恩率唐军再度收复洛阳,安史叛军形势岌岌可危,屡战屡败,一时只有退守之力,无奈之下,史朝义和田承嗣只得率军入莫州据守。

史朝义弑父称帝的第二年,田承嗣见唐军已收复大部分州郡,安史之乱将平,便心生一计,哄骗史朝义回幽州搬援军,自己则于莫州坚守,抵御仆固怀恩的大军,史朝义不知田承嗣已有降唐之心,从其计,率五千骑夜出莫州,直奔幽州。

▲《新唐书》载:“(史)朝义然纳,以骑五千夜出,比行,握(田)承嗣手,以存亡为托。承嗣顿首流涕。将行,复曰:‘阖门百口,母老子稚,今付公矣。’承嗣听命。”

史朝义一走,田承嗣便召集众将,先是历数自己和叛军所行之恶,“吾与公等事燕,下河北百五十馀城,发人冢墓,焚人室庐,掠人玉帛,壮者死锋刃,弱者填沟壑,公门华胄,为我厮隶,齐姜、宋子,为我扫除“,而后又以祸福无常,改过自新方能转危即安来劝说众人出降。安史叛军中将帅、士兵离心日久,为求存,遂从田承嗣之议。

就这样,田承嗣以史朝义全家和莫州作为进身之礼,成功降唐。后安史之乱平息城池残破,民生凋敝,唐廷便数次大赦天下,对田承嗣这班子安史旧将既往不咎还一再提任田承嗣,升任其为魏博节度使。

▲安史之乱的平定,郭子仪克复二京,折冲千里,居功至伟,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都对其赞誉有加。

田承嗣得封魏博节度使后,野心尽显,表面上接受朝廷命令,实则已是割据一方,于辖内收取重税、整修武备、统计户口,强拉兵丁,不过数年光景,就已有十万部众在手。

此后,田承嗣越发骄横,就连唐代宗都只能以下嫁永乐公主于其子田华来笼络其心。但是,唐代宗的“姑息之政”却让田承嗣势力愈来愈强。大历十年,田承嗣占相卫四州,起兵作乱,被唐代宗遣八镇兵马征讨,田承嗣不敌,上表请罪。后大历十一年,田承嗣又援助汴州李灵曜叛乱,不成,再度上表请罪。

两次叛乱,两度请罪,唐朝之所以都可容忍,就是因为田承嗣当时的势力之盛。在面对这个统领七州的河北三镇之魁,唐朝也只能任由其行事,让田氏家族称霸魏博六十余年。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曾言:”田承嗣首开河北三镇割据称雄之肇端,致使河北三镇‘讫唐亡百余年,卒不为王土’。田承嗣则是其罪魁祸首。“

标签: 田承嗣唐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被水淹死的乾隆妃子诚嫔,出身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诚嫔,乾隆,风云人物

    诚嫔是乾隆后宫的一名妃子,姓钮祜禄氏,父亲是二等侍卫兼佐领穆克登。其实,如果仔细分析诚嫔家世的话,那绝对是不一般。诚嫔的高祖父是康熙朝的辅政大臣遏必隆,曾祖父是康熙朝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祖父则是阿灵阿次子阿尔松阿,阿尔松阿在康熙末年同样官至领侍卫内大臣,由此可见,诚嫔的出身是非常高贵的,然而,为何诚

  • 历史上的中山靖王刘胜真的是个纨绔子弟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胜,汉朝,风云人物

    历史上的刘胜不过是个纨绔子弟,实际上他才是当时最聪明的王爷,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景帝刘启有十四个儿子,其中贾夫人生了两个,分别是赵敬肃王刘彭祖、中山靖王刘胜。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之乱被平定,可是汉景帝并没有就此取消封国制,而是继续进行分封,其中皇子刘端被封为胶

  • 定妃娘娘是什么人,她为什么能赢得了两代皇帝的尊敬?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定妃,清朝,风云人物

    人的性命有长有短,最主要是要看你怎么活,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医疗技术发达,饮食起居样样好,几乎就是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那种,在古代生活就不一样了,他们在大夏天的时候还要穿着长长的衣服,头上顶着重重的发饰。如果你是有钱人家的孩子,生活还可以过得舒心一点,如果你不是,那你的生活真的过得很惨,别人在

  • 他是战国最悲剧的名将,最后因功高震主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白起,,风云人物

    战国时期应该是中国古代战争最频繁的是一个时期,而频繁的战争虽然会死很多人,但也会涌现出很多名将,比如赵奢、乐毅等,但其中的佼佼者还要数战国四大名将,而在这四大名将中,名气最大的无疑是白起;白起的一生神秘而传奇,身经百战而无一败绩,最后却莫名被杀,当真是一大悲剧。白起所处的时期,秦国的国力已经非常强大

  • 因为长得太帅被祖母惦记上了?宋文公究竟长得有多美?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宋文公,风云人物

    人们对于长得好看的人,总是会有很大的好感的,从古至今都是如此。而就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被称为古代十大美男之一的宋国第二十四任国君,就是因为长得太帅了,被祖母惦记上了,而且还因此成为了国君,这还真的是很少见的事情。究竟宋文公有多帅,他的祖母又是谁,真的是他的亲祖母吗?中国历史数千年来,王位继承并非固

  • 清朝汪之瑞山水轴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汪之瑞,风云人物

    《清汪之瑞山水轴》是清代汪之瑞创作的中国山水画。此图作者用渴笔、焦墨,画远山疏林、小桥流水,山石有皴无染, 画风近黄公望。汪之瑞此画笔墨简淡,苍秀卓立,轮廓中锋勾勒,山作背面少皴。画坡树萧疏,水中野亭,高峰见顶。画家的作品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简”,主要以线表现,有时简练到一根线条表现一个境地,又决不因

  • 邓猛女历史上一位猛女皇后,她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邓猛女,汉朝,风云人物

    邓香很早去世,宣改嫁大将军梁冀妻子孙寿的舅舅梁纪,邓猛女便跟随母亲到梁纪家居住,因而假冒姓梁。梁冀的妻子孙寿见邓猛女容貌美丽,在汉桓帝永兴年间(153年―154年)将她送入掖庭,成为采女。邓猛女获得汉桓帝极度的宠爱,受封为贵人。第二年,汉桓帝封邓猛女的兄长邓演为南顿侯,位特进。邓演死后,其子邓康嗣爵

  • 董卓是怎么用三千兵马夺权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董卓,汉朝,风云人物

    汉末朝政崩坏,各种内忧外患爆发,各种政权明争暗抢。然而,最后是董卓领凉州军入洛阳,独揽了朝廷大权。当时董卓入京的时候,所带的兵马不过三千,但是京城中的禁军却有数万兵马,这董卓是如何夺得朝廷大权的呢?小编认为,这其中断不是三千兵马,跟那数万兵马顽强抵抗夺得大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 从没打过嬴仗,刘光世为何号称南宋第一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光世,南宋,风云人物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正常来讲,对一个将军而言,什么最重要?当然是军功。但南宋却有一位另类战神:他从来不临阵指挥,那太危险了;远远地在后方观望,派遣部将前去厮杀;胜则赚“持重”之功,败就行仓皇逃窜之举。就是这么一个家伙:打仗没赢过,升官也没停过;常年都在逃跑的路上,最后却成了南宋第一名

  • 王文韶:晚清政坛上的不倒翁,慈禧太后称其为琉璃球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文韶,清朝,风云人物

    说起中国历史上政坛中的“不倒翁”, 最为著名的末过于五代时期历任数朝而不倒的宰相冯道了,冯道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凭借着圆滑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