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长孙皇后到底有多受宠?一生经历如何

历史上长孙皇后到底有多受宠?一生经历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371 更新时间:2023/12/20 12:18:41

作为一代帝王,唐太宗后宫佳丽并不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但要论他最爱的女子是谁,毫无疑问,应该就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以豆蔻年纪嫁给李世民之后,夫妻二人相伴长达二十多年,一起经历了隋末动乱、储君之争,乃是真正的患难夫妻。虽然长孙皇后在贞观十年便早早去世了,但毫无疑问,她在李世民心里的地位,是其他后宫嫔妃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的。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

夫妻相伴二十三载,真正的患难夫妻

长孙皇后乃是将门之后,其家族从北魏到隋朝一直都是能人辈出,其父长孙晟更是有一箭双雕的美誉。长孙皇后乃是长孙晟的幼女,在其伯父长孙炽的劝说下,长孙晟在其小时候便与李渊家定下了姻亲。

长孙皇后13岁便嫁给了李世民

虽然两家定亲后不久,长孙晟便去世了,但幸好长孙皇后的舅父高士廉对其一家极为照顾,因此在父丧期满之后,最终促成了这桩婚事。大业九年(613年),李世民与长孙氏完婚,这一年李世民16岁,长孙皇后13岁。两人成婚后不久,李世民的母亲窦氏因病去世,长孙皇后的舅父高士廉则因杨玄感的谋反而被贬地方,在这段艰难的时期内,两人相互安慰、彼此激励,关系日渐融洽。

隋末天下大乱之后,李渊父子高举义旗,很快便在众多乱世之中异军突起。义宁二年(618年),李渊受禅登基为帝,李世民受封秦王,长孙氏顺理成章成为秦王妃。唐朝建国之初,天下尚未平定,因而李世民经常带兵在外征战,而长孙皇后则一边牵挂丈夫,另一面则积极维护李世民和李渊之间的关系,为其免除后顾之忧。

长孙皇后在储君之争中出力甚巨

不久之后,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之间矛盾开始不断加剧,太子、齐王通过后宫嫔妃经常在李渊面前进谗言,眼看丈夫与公公之间关系逐渐疏远,长孙皇后便担负起了这个责任,她常常出入桓公,孝顺高祖李渊,同后宫嫔妃交往,尽最大能力弥补李世民与李渊之间的关系。

然而无论长孙皇后如何努力,兄弟之间最终还是彻底决裂了,玄武门事变最终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在这个关键时刻,经常站在李世民身后默默出力的长孙皇后,坚定的站在了李世民的身边,《旧唐书·长孙皇后传》有载“及难作,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长孙皇)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此时的长孙皇后不再是个柔弱的王妃。

贞观之治也有着长孙皇后的一份功劳

玄武门之变后,长孙皇后则顺理成章的先后成为太子妃、皇后。成为皇后之后,长孙皇后不仅以身作则限制外戚势力,更是极力避免后宫参政,但却经常使用自己的方式来护慰朝廷贤良,魏征、房玄龄等人均受其恩惠,可以说“贞观之治”也有长孙皇后的一份功劳。

贞观十年(636年)六月,陪伴了李世民二十三年的长孙皇后崩氏于太极宫立政殿,终年36岁。长孙皇后出殡,李世民“亲临宵载,义追深远”,更亲自为长孙皇后撰写碑文。之后更是另建宅舍,另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在李世民心里,长孙皇后永远是活着的。

长孙皇后的恩宠,后宫无人比拟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感情到底有多深,从长孙皇后的各种待遇便不难得出结论。

长孙皇后的待遇绝对是冠绝后宫

1、历史上第一位复谥皇后。历史上,一直到唐高祖李渊的妻子窦氏,之前的所有皇后都只有单字本谥,只有在丈夫死后才可以从皇帝的谥号之中选一字加进去,这便是所谓的“从谥”。例如唐高祖李渊即位之后,追谥窦皇后为“穆皇后”,直到唐高祖死后,才给窦皇后再加上了一个“太”字,窦皇后的谥号才变成“太穆皇后”。而李世民在长孙皇后去世之后,便直接给其上了复谥“文德”,而不论是“文”字、还是“德”字,都是毫无疑问的美谥。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思念无以复加

2、望陵毁观”,思念无以复加。在长孙皇后入葬昭陵后,由于李世民经常思念她,于是便派人在宫中建起了层观,为的便是能够经常眺望妻子的陵墓,甚至经常让大臣们陪同悼念。要知道,在那个以孝为先,“夫不祭妻”的时代里,李世民这么做可是完全违背礼教传统的,然而李世民作为一位帝王,却能够不顾这种理念,只能说明其用情过深。后来,直到魏征进谏,层观这才被拆除。然而层观虽然拆除了,但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思念却并未停止,以至于他竟然在一次回诏中,公然向大臣倾诉自己在丧偶之后,心虑恍惚,当食忘味,中宵废寝的悲苦情境。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追思直至自己病逝

3、追思直至病逝。从长孙皇后病逝,一直到唐太宗自己病逝,他对于长孙皇后的追思可以说一直从未停止。贞观十年(636年),因哀痛妻子去世,唐太宗搜访道林,度人出家,为长孙皇后祈福。贞观十四年(640年),又将供奉在太庙的长孙皇后的长孙氏神主和祖考们同享天子七庙乐。贞观十五年(641年),李世民又命高僧宣为长孙皇后造供养经。贞观十六年(642年),李世民命人在太平观内为长孙皇后造原始天尊像。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李世民又支持李治建造大慈恩寺纪念长孙皇后,还令苏方士为长孙皇后造《妙法莲花经》以追福。

长孙无忌等多受恩泽

4、恩泽宗族。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感情,还体现在他对待其亲属的态度上。长孙皇后的兄长长孙无忌就不比说了,唐太宗对其的恩宠简直无以复加。而对待促成自己两人的高士廉,李世民一生都对其极为感激,在其病逝之后,更是不顾病体和大臣劝谏而前去临丧。长孙皇后的族子长孙祥,虽然其父长孙安世曾为王世充效命,但因长孙皇后的缘故,长孙祥还是得以在唐朝为官,甚至做到了刑部尚书。而长孙敞因受贿被免官后,又重新起复甚至升任宗正卿。而长孙皇后的异母哥哥长孙安业即使参与谋反,李世民也还是免了他的死罪,甚至最终官拜兵部尚书,封薛国公。

标签: 长孙皇后唐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张飞那么厉害为什么会被一个不知名的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飞,三国,风云人物

    曾看过描写张飞波澜壮阔而又光辉灿烂一生的一首诗。作者是谁就不得而知,诗名叫《猛将》:豹头环眼急性人,虎须钢髯黑煞神。赤胆忠心真豪气,丈八蛇矛摄人魂。庶几早取董贼首,温侯(吕布)也需惧三分。云长常赞翼德勇,阿瞒袖中留墨痕。当阳桥头人独立,百万到此亦逡巡。一声断喝良将死,丢盔弃甲不成军。义释严颜人称颂,

  • 有关于胡铨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他的文学成就及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胡铨,风云人物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人物评价总评胡铨的—生忠诚正直,始终不渝,正如他在《乾道三年九月宴罢》一诗中所写:“久将忠义私心许,要使奸雄怯胆寒。”胡铨被流放

  • 朱元璋封小舅子大官,最后此人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郭德成,明朝,风云人物

    郭德成这个名字鲜为人知,但不能不知道郭山甫,用现在的话说郭山甫是朱元璋的老丈人,郭山甫可了不得,非常有文化,还懂得一些相面术,那时候朱元璋还没当皇帝,出行时路过郭山甫的家乡,朱元璋遇到了郭山甫,郭山甫第一次见到朱元璋就觉着他气度不凡,将来能成大事,有帝王相,郭山甫还很高兴的请朱元璋在自己的家里吃饭。

  • 多尔衮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为何无缘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多尔衮,清朝,风云人物

    对于多尔衮多次与皇位擦肩而过,却无缘继承大位,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既有政治上的原因,也有实际上客观原因导致。时光让我们穿越到清朝,鲜花给大家讲解为何多尔衮,无缘继承大位。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生于1612年,清初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大清帝国入关统一天下的关键人物,为清朝定鼎中原,立下汗

  • 郑厉公是什么下场?王子颓为什么要诅咒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郑厉公,春秋,风云人物

    在东周时期发生过一件比较荒唐的事情,周惠王因为霸占臣子府邸,贪污厨子俸禄等一系列荒唐的行为,最终导致了被人联合推翻,被赶出了王畿。郑厉公尝试和新上任的王子颓进行交涉,看能不能让天子回到王室去,结果被拒绝,郑厉公就一直在关注王室的动态。于是年底的时候,郑厉公发现了王室的破绽,就是王子颓和支持他的五位大

  • 孙权接管王位之后 孙权是怎么对待嫂子大乔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权,大乔,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孙权和大乔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权接管孙策的位置后,孙权是怎么对待嫂子大乔?大乔的结局又是什么?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先是董卓进京把持朝政,袁绍,孙坚等十八路勤王之师一同前往洛阳驰援。孙坚由于轻敌冒进,被董卓击败,孙坚只能退回江东,休养生息。而后他又攻打荆州黄

  • 同样是一品官职,两广总督和军机大臣谁更大?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古代,风云人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历朝历代都会有不同的官职,比如刺史、太守、知府等等。而很多人对于清朝的官职是不甚了解,军机大臣、两广总督,又或者是直隶巡抚,大部分人都觉得这些官职挺高的,但具体官职的等级和权力是如何划分的,很多人是一脸茫然。那么两广总督和军机大臣,从官职上划分都是一品,但到底哪个权力更大呢?总督的

  • 在当初如此大好的形势下 为何吴三桂最后还是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吴三桂,风云人物

    吴三桂起兵造反的时候,全国形势一片大好。王辅臣在甘肃起兵,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尚之信在广州起兵,孙延龄在广西起兵,吴之茂在四川叛变,蔡禄在河北叛变,郑经在台湾响应。另外,还有四川的少数民族土司造反,察哈尔蒙古布尔尼造反,青海墨尔根台吉造反,包括清朝的属国朝鲜也开始造反。可以说,大半个中国都造反了,清朝

  • 刘秀为什么会打赢昆阳之战?他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秀,汉朝,风云人物

    在各路英雄反对新朝王莽的过程中,来自南阳郡的农夫刘秀,他的地位在早期是不高的。而太学生刘秀之所以能最终脱颖而出,开创了大一统的东汉帝国,与一场著名战役有关。这场战役,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昆阳之战。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天下已定。可王莽盲目崇古,推行的革新不切实际,触动了上至豪强、下及平民的利益。

  • 卫武公是什么人?卫国的爵位从侯爵提升到了公爵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卫武公,周朝,风云人物

    卫国,周朝的姬姓诸侯国,首都朝歌,帝丘。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对于卫国来说,第一代国君康叔是周武王的弟弟。卫国立国前后共计907年,传41君,是众多姬姓诸侯国中最后灭亡的国家,也即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后,才彻底灭亡卫国。卫国先后建都于楚丘(今河南滑县)、帝丘(今河南濮阳)、野王(今河南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