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索额图助康熙帝除掉鳌拜,晚年为清朝“第一罪人”

索额图助康熙帝除掉鳌拜,晚年为清朝“第一罪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555 更新时间:2023/12/27 13:56:45

顺治十八年(1661年),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驾崩,由其母亲昭圣皇太后(后人习惯称其谥号为孝庄皇太后)主持,由顺治皇帝第三子,年仅8岁的玄烨继皇帝位,次年改年号“康熙”,这就是大清王朝最具备雄才大略的一位君主——圣祖康熙皇帝。

当然,雄才大略是后来的事情。就眼前而言,8岁孩童并不具备独立执掌朝政的能力,选择能力强且可靠之大臣辅政乃必要之举。大清王朝此时刚刚问鼎中原不久,“家族天下”的观念影响依然深远,所以辅政之臣应该从众近枝宗室皇亲中选拔,但是多尔衮的飞扬跋扈之行为依然历历在目,令昭圣皇太后依旧心有余悸。于是还是在昭圣皇太后的主持下,以异姓大臣代替宗室辅政,遂选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四人辅政,史称“辅政四大臣”。

抛了这么多“砖”,为了就是引本文主人公这枚“玉”。本文要讲述的人物并不是这“辅政四大臣”,而是首辅索尼之子索额图

索额图是如何登上朝堂之巅,又如何跌下神坛成为乱臣贼子的一生。

图1 索额图(1636年-1703年),赫舍里氏

索额图乃索尼第三子,索尼在“天命”期间就身为一等侍卫,什么概念?就是说索尼是跟努尔哈赤混的,是努尔哈赤的贴身小弟,这资历硬吧!这也是他成为首辅大臣,那些小字辈的宗室皇亲都不敢造次的原因之一。进入康熙朝,索尼已经年事已高,他的首辅之位只是象征性意义,所以索尼并没有过多参与朝政。权力这个东西吸引力是极强的,索尼告老退居二线,正好给相对年轻力壮之人腾出地方,这个时候鳌拜凸显出来。鳌拜之所以能够以第四位辅政大臣而成为权倾朝野之人,诸多原因之一还是这四个人“配置”有问题。关于这个话题我们择期再谈,言归正传讲述索额图的初露峥嵘。

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有了老子索尼这棵大树,索额图仕途之路自然有了很多捷径,但索额图深知,自己想要染指权力之巅绝非易事。作为一名政治家,索额图有着天生的政治敏锐性,鳌拜的专权,以及与年少康熙皇帝之间日益激化的矛盾,在索额图的眼中,就是一次人生飞跃的大好机会。倘若自己能够帮助皇帝扳倒鳌拜,自己不就成了皇帝身边的第一功臣了吗?再加之,自己的亲侄女又是皇帝的正宫皇后结发之妻,不愁没有好前程,超过其父索尼也并非无有可能。

图2 鳌拜(?—1669年,满语:Oboi)

这就是年轻时候索额图,一个极有理想,又胆大心细的满洲贵族之后。由于受到影视剧的影响,我们印象中的索额图是一位老谋深算,心计城府深不可测之人,这都是上了年纪之时的索额图形象。也许,年轻小伙时期的索额图,除了少年老成,更多了几分满洲人的血性。

但是扳倒鳌拜谈何容易,别说他一个小字辈,就是其父索尼生前对鳌拜都无可奈何,怎么办?放弃吗?当然不能!索额图明白对付鳌拜,只能智取,不可强攻,不然只能是以卵击石,鳌拜没倒,自己先翘了辫子。于是,那出闻名于世的“娃娃练布库”,智擒鳌拜的大戏,在索额图的运量中产生了。终于在康熙八年将不可一世的鳌拜擒获,不久鳌拜死于囚所,归政康熙皇帝。

这个时候,索额图只有34岁,可谓是年轻有为,智勇双全。

助康熙皇帝除去心腹大患的索额图,迅速成为康熙皇帝倚重之肱骨大臣,不久索额图就官至保和殿大学士,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群臣之首。

处在朝堂之高的索额图成为朝廷核心领导班子之一,参与国家各类军政大事之决意,也发挥了不了替代之作用。“削三藩”索额图起初是反对的,因为削藩必反,结果康熙皇帝乾纲独断,决意削藩。果不其然,吴三桂等人起兵造反,声势之浩大令康熙皇帝始料不及。这个时候,还是索额图等一班中流砥柱之大臣运筹帷幄,最终才能够化险为夷,成就了康熙皇帝一大功绩。

随着索额图的权力越大,相继依附之人也就越多,“索党”也就因此而形成。当然,索额图结交之人并非都是溜须拍马之徒,也有志同道合之友,清初理学名臣,武英殿大学士熊赐履就是其一。

对于索额图权力的日益隆盛,依附结党已不言而喻。康熙皇帝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但是康熙皇帝又得倚重索额图,那怎么办呢?

那就是另提拔一人制衡之。纳兰明珠这位索额图的老对头,官职几乎和索额图一同晋升,所以对索额图是一个很好的制约,同时索额图也制约着纳兰明珠。而如何控制这两人之间的平衡和此消彼长,就要看康熙皇帝高超的驭人之术了。尽管康熙皇帝已经在均衡二人权力之事,做到极致,但是索额图和纳兰明珠毕竟不是牵线玩偶,老奸巨猾形容之都不为过之人,岂能甘心任人摆布?

不肯任人摆布又能如何?答案就是攀附“皇二代”。前文简述,索额图的侄女为康熙皇帝结发之妻,第一位正宫皇后,也就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康熙皇帝对赫舍里氏感情甚笃,但可惜的是赫舍里氏年纪轻轻,留下了刚刚出生儿子就撒手人寰,也就是后来的太子胤礽。这么一算,这索额图就是胤礽的三姥爷,此等关系再加之索额图的地位,自然成为了“太子党之党魁”。

令索额图意想不到的是,在他与太子之间日子增进之时,恰是自己步入深渊之际。

对于索额图与太子之间的关系,相信康熙皇帝早就知道,毕竟二人的血缘关系在那,并且这个时候索额图对康熙皇帝还是耿耿忠心,倘若索额图仅是悉心教导太子自身修为或是朝政处理准则等事,相信康熙皇帝不会对索额图与太子“走得”太近加以阻止。但是两人一旦突破底线搞什么密谋,这对于康熙皇帝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而索额图恰恰触了这个霉头。

很多人认为索额图如此铤而走险,是因为纳兰明珠之倒台,认为康熙皇帝下一步就会对自己下手。实际上,纳兰明珠早在康熙二十几年之时就已经失势,而且很可能是中了索额图布的反间计大局而致使,而索额图事情败露是在康熙四十一年,所以索额图并非因为害怕康熙皇帝对自己夺权而暗中谋事,那么究竟是为何呢?

笔者认为,索额图之所以铤而走险,是因为担心太子东宫之位不保。

太子胤礽由于从小养尊处优,再加之众星捧月,性格上出现了很多缺陷,这导致在行为上目无尊长,飞扬跋扈之事没少干。这种已然形成的性格上之缺陷,绝非索额图的一两句劝说,或者是所谓的教导而能够改变的。而胤礽的种种与合格继承人不符之行径,也被康熙皇帝所知,在一些时候,某些场合也对胤礽进行敲打,可惜胤礽本性难移,不以为然。

康熙皇帝为了对太子胤礽进行进一步敲打,在希望其能改过自新之同时,也想要削弱一下太子胤礽的势力,避免一些“不可控”之事发生,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皇帝第一次大封皇子。这次皇子大封,大阿哥胤禔和三阿哥胤祉都封郡王。要知道,封了郡王就会有自己的佐领属人,这对于人才的笼络是有帮助的。尤其是这位大阿哥胤禔的封王,对于胤礽来说绝对是一个特大坏消息。胤禔年龄居长,只是因为胤礽乃嫡出就幸运地封为太子,然而以往的大清皇帝哪个是真正意义上的嫡出?所以,胤禔也憋着一股劲,想方设法要取而代之。胤禔的这次封王,对胤禔本人来说绝对是个鼓励,正所谓此消彼长,对胤禔的鼓励就是对胤礽的打击,所以对于胤礽来说,这绝对是一次危机。

“高处不胜寒”的道理相信索额图比谁都清楚。他知道,一旦太子不能够继位,那么自己的地位甚至是身家性命都难保,他已经将自己的命运与太子栓在了一起。如此看来,索额图与太子图谋不轨也就“顺理成章”了。

那么康熙皇帝对索额图和太子是什么态度呢?

康熙皇帝大封皇子确实是为了敲打太子(前文有述),也仅仅是为了敲打而已,这一点在索额图与太子之事泄露之后,康熙皇帝仅严惩了索额图而未对太子动手就可以印证。当然了此时未动手不代表将来就一定不动手,所以索额图之担心并非庸人自扰。这是康熙皇帝对太子之态度,对待索额图就不一样了。

太子对索额图言听计从已经让康熙皇帝十分不满了,大清王朝的太子,将来的皇帝竟然对外戚大臣百依百顺,这还了得?你索额图莫非真想成为长孙无忌,真想把持朝政,真想权倾朝野?这对于对外戚篡权防微杜渐的康熙皇帝来说是绝不能容忍的。

最后也是最严重的一点,图谋不轨这种事儿你索额图也敢干?这不仅是大逆不道,简直就是藐视皇帝,甚至藐视爱新觉罗家族。图谋之事且不说结果如何,仅要是发生了,这对康熙皇帝来说都是自己执政生涯的极大污点,所以你索额图图谋之事根本就不会让你发生,因此在“似是而非”阶段就“下死手”严惩不贷,就要治你的罪,将你打入十八层地狱。

这也就是索额图成为康熙皇帝口中“当朝第一罪人”的主要原因。

这位显赫一时的当朝宰相,最后的下场是被冠以大罪在囚所中病死(一说是饿死)。索额图倒台后,清除“索党”也同时进行,目的都是为了警告太子,只是依据之后的发展来看,“警告”之效果不是很理想。既然索额图彻底垮台,也就没有必要赶尽杀绝了,康熙皇帝还是网开一面地放过了索额图家族之人,毕竟索额图也曾是有功之臣,孝诚皇后也曾是大清王朝的正宫皇后,这些都不能不考虑。

索额图的一生留给笔者一个重要示,这里与各位读者朋友共勉之:在职场上,你永远不要轻视了“友善而有亲和力”的领导,更不要“蹬鼻子上脸”地试探他的底线,否则,结局最悲剧的可能就是你自己。

标签: 索额图清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建文帝为什么会输给朱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建文帝,明朝,风云人物

    朱棣在跟随父亲大哥打仗时,也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一天会登上帝位,而命运就是如此神奇,它不仅成功翻盘了,而且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勤于政务,编撰《永乐大典》为中华民族留下许多珍贵文献、派遣郑和七下西洋宣扬国威、五次亲征蒙古基本肃清北元残存势力为大明提供了一个安定的外部环境等等,总体来说朱棣是一个有作为的明

  • 朱元璋清洗旧臣的次序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风云人物

    一、明初诸侯的派系分野洪武三年(1370)底,明朝封六公、二十八侯、二伯,公、伯数量较少,不足以言派系。二十八侯依次为汤和、唐胜宗、陆仲亨、周德兴、华云龙、顾时、耿炳文、陈德、郭子兴、王志、郑遇春、费聚、吴良、吴祯、赵庸、廖永忠、俞通源、华高、杨璟、康茂才之子、朱亮祖、傅友德、胡美、韩政、黄彬、曹良

  • 薛仁贵真的很厉害吗?三箭定天山!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薛仁贵,唐朝,风云人物

    说起薛仁贵我们很释然的想到一个面容英俊的便白袍小将,也不会忘记李世民的一句话“何人来救朕”。那么薛仁贵一生到底有多少功劳呢,为何会被李世民封为一字并肩王?要真说起来,薛仁贵的三箭定天山是被那个时代的人所传唱额。661年,发生让人意外的人情况,一向与唐友好的回纥首领婆闰突然就死掉了,继位的比粟不但没有

  • 历史上长孙皇后到底有多受宠?一生经历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长孙皇后,唐朝,风云人物

    作为一代帝王,唐太宗后宫佳丽并不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但要论他最爱的女子是谁,毫无疑问,应该就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以豆蔻年纪嫁给李世民之后,夫妻二人相伴长达二十多年,一起经历了隋末动乱、储君之争,乃是真正的患难夫妻。虽然长孙皇后在贞观十年便早早去世了,但毫无疑问,她在李世民心里的地位,是

  • 张飞那么厉害为什么会被一个不知名的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飞,三国,风云人物

    曾看过描写张飞波澜壮阔而又光辉灿烂一生的一首诗。作者是谁就不得而知,诗名叫《猛将》:豹头环眼急性人,虎须钢髯黑煞神。赤胆忠心真豪气,丈八蛇矛摄人魂。庶几早取董贼首,温侯(吕布)也需惧三分。云长常赞翼德勇,阿瞒袖中留墨痕。当阳桥头人独立,百万到此亦逡巡。一声断喝良将死,丢盔弃甲不成军。义释严颜人称颂,

  • 有关于胡铨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他的文学成就及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胡铨,风云人物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人物评价总评胡铨的—生忠诚正直,始终不渝,正如他在《乾道三年九月宴罢》一诗中所写:“久将忠义私心许,要使奸雄怯胆寒。”胡铨被流放

  • 朱元璋封小舅子大官,最后此人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郭德成,明朝,风云人物

    郭德成这个名字鲜为人知,但不能不知道郭山甫,用现在的话说郭山甫是朱元璋的老丈人,郭山甫可了不得,非常有文化,还懂得一些相面术,那时候朱元璋还没当皇帝,出行时路过郭山甫的家乡,朱元璋遇到了郭山甫,郭山甫第一次见到朱元璋就觉着他气度不凡,将来能成大事,有帝王相,郭山甫还很高兴的请朱元璋在自己的家里吃饭。

  • 多尔衮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为何无缘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多尔衮,清朝,风云人物

    对于多尔衮多次与皇位擦肩而过,却无缘继承大位,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既有政治上的原因,也有实际上客观原因导致。时光让我们穿越到清朝,鲜花给大家讲解为何多尔衮,无缘继承大位。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生于1612年,清初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大清帝国入关统一天下的关键人物,为清朝定鼎中原,立下汗

  • 郑厉公是什么下场?王子颓为什么要诅咒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郑厉公,春秋,风云人物

    在东周时期发生过一件比较荒唐的事情,周惠王因为霸占臣子府邸,贪污厨子俸禄等一系列荒唐的行为,最终导致了被人联合推翻,被赶出了王畿。郑厉公尝试和新上任的王子颓进行交涉,看能不能让天子回到王室去,结果被拒绝,郑厉公就一直在关注王室的动态。于是年底的时候,郑厉公发现了王室的破绽,就是王子颓和支持他的五位大

  • 孙权接管王位之后 孙权是怎么对待嫂子大乔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权,大乔,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孙权和大乔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权接管孙策的位置后,孙权是怎么对待嫂子大乔?大乔的结局又是什么?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先是董卓进京把持朝政,袁绍,孙坚等十八路勤王之师一同前往洛阳驰援。孙坚由于轻敌冒进,被董卓击败,孙坚只能退回江东,休养生息。而后他又攻打荆州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