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昭帝是如何坐稳皇位的?他又是如何发展国家各个方面的?

汉昭帝是如何坐稳皇位的?他又是如何发展国家各个方面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778 更新时间:2024/1/11 2:33:33

刘弗陵,即汉昭帝,西汉第八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政治较为安定,社会经济有所恢复,为之后的”昭宣中兴“打下基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唐朝著名大帝李世民曾言道:昔汉昭帝之保霍光,魏太祖之明程昱,朕之不德,庶几于此。

对于汉昭帝来说,他从父亲汉武帝手中接过的并不只是一个稳定发展的强大国家,反而由于多年来盛世局面逐渐暴露于世的种种弊端社会。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延续汉王朝的统治,汉昭帝必将采取一些手段来帮助国家摆脱困境,过段到下一个发展阶段。等待国内的困境基本解除之后,汉昭帝便开始将自己的目光转移到与匈奴之间的关系上来。

汉昭帝认为国家已经不能再支撑长时间的战斗,便采取再次和亲的方法,与匈奴之间建立和平往来的关系,为边疆人民赢得了短暂的安宁。在汉昭帝继承皇位之后,由于年纪尚小,因此便按照汉武帝当初的遗嘱,由霍光等人辅佐在其身旁。虽然年纪幼小,但这并不妨碍着汉昭帝判断是非的能力,在挫败了上官等人的阴谋之后,他的统治也得以更加稳固。他便开始运用一系列的手段来发展国家各个方面,首先他将目光对准了经济发展上来。

在汉武帝统治时期所推行的制度是盐铁官营,这是为反击匈奴以及国库空虚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决定。虽然使得国家财政收入大大提高,也为汉武帝创造盛世提供了物质基础,但这却使得那些财富集中于大地主、官僚阶级手中,出现了官员过分重视金钱,百姓生活困难的情况。

基于此,汉昭帝决心与民休息,他让当朝宰相田千秋以及御史大夫桑弘阳等人召集了各郡国那些有才华的士大夫,询问他们百姓生活的困苦所在。就这样,士大夫与桑弘扬就这个问题展开了一次激烈的讨论,双方意见不一,始终不能说服对方,历史上将这一次论战称为“盐铁之议”。虽然最终没有得出比较明确的结论,但对于汉王朝的统治来说还是有着积极的影响。

汉昭帝也是通过这场会议更加坚其推行与民休息的措施,将国家的土地免费给平民百姓耕作,甚至通过贷款给予农民种子,降低他们的徭役,并严格规定盐的价格,使得当时的社会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在汉武帝晚年的时候,由于多年来的对外战争以及奢侈生活,导致国力实际上在走下坡路,虽然他也发布了罪己诏,想要改变这种情况,但是悔之已晚。

对于这些情况汉昭帝早就有所了解,因此他延续了汉武帝的一些政策,积极鼓励郡县进行农业生产。他不止一次向各郡国官员强调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并为了刺激大家,他还亲自在上林苑中从事农业生产,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对于那些遭遇自然灾害的郡县,他则会免除当年摇曳,并废除了一批律外苛税,极得百姓之心。

在汉昭帝统治时期,乌恒这个少数民族也逐渐强大起来。趁着这个机会,匈奴侵犯汉朝边境。公元前87年,匈奴入侵中国北方,杀害了一批朝廷命官以及无辜的百姓。基于此,汉昭帝就募集自愿前往边疆保家卫国的士兵,让他们驻守在张掖一带,并派遣左将军上官桀前往北疆巡视。双方一直没有轻举妄动,都在等待时机的到来。直到左谷蠡王在卫律等人支持下继承匈奴单于之位,这才使得双方的关系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甚至主动将苏武释放回归汉朝。

不久之后匈奴又派遣两万骑兵掠夺汉朝边境,汉昭帝及时派兵出击,活捉其首领,使得匈奴从此之后再也不敢入侵张掖。事实上,自从汉武帝驾崩之后,原本臣服于汉王朝的西南少数民族,就开始不服从于汉朝的统治,多次发生反叛。

在公元前86年的夏天,益州等24座城池公开反抗汉朝的统治,情况太过紧急,汉昭帝就派遣朝中将领前去迎敌,最终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将这次叛乱平定了下来。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仿佛有了这个“榜样”,那些西南少数民族纷纷效仿,他们共同对益州发起了围攻。但是由于这次支援部队还没来得及抵达,就导致益州太守遭到杀害,城内官兵死伤极为惨重。为了尽快的平定叛乱,汉昭帝便命令将军王平率领军队前往讨伐,并调集了另外一支武装部队前往配合。在公元前82年的时候,汉朝方面成功俘虏三万多人,畜牲五万余头,暂时平定了西南地区。

长时间的战争也不是个办法,汉昭帝也深知战争对国家带来的危害,就索性加封钩町侯毋波为句町王,让他管理自己的封地,从而来稳定西南地区的政治局面。而对于西域方面,考虑到楼兰以及龟兹两个政权与匈奴相互联合竟然杀害了汉朝使者,汉昭帝觉得这种有损国威的行为不能纵容,于是就派遣使臣出使,前去问责,最终迫使龟兹王以及楼兰王认罪。

事情并没有这样结束,元凤四年,汉昭帝再次派遣使臣前往楼兰,使臣以发放汉朝赏赐的名义,携带了大量黄金前往,并在宴会之中突然斩杀了楼兰王并重新拥护在汉朝首都为质子的尉屠耆为王,还改国名为鄯善,成功解决了西域问题。

著名政治家李德裕曾这样评价汉昭帝:人君之德,莫大于至明,明以照奸,则百邪不能蔽矣,汉昭帝是也。周成王有惭德矣,高祖、文、景俱不如也。

在我看来,或许这汉昭帝的名号比不上他的父亲汉武帝,也比不上儿子汉宣帝,但是汉昭帝的功绩也是格外突出的。而且他与其他君主不同,他并不主张一昧的对外征战来建立起自己的丰功伟绩,而是更加的体验百姓生活疾苦,积极采取措施维护百姓的利益,这样的君主才是国家所真正需要的。而他当初对待西域挑衅国家威严的做法,也是丝毫不手软,采取措施给予西域诸国警告,让他们不敢再有异心。

标签: 汉昭帝西汉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虽然喜欢屠城,但这三种人他不会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吉思汗,宋朝,风云人物

    他是外国人眼中的圣主,是千古未见的英雄;由于他统治的国土面积过大,所以他更是中国第一个创造运输联络系统的人;而且他从未打过败仗,并一手创建了蒙古帝国。也正是因为他做出的这些功绩所以他是从古至今收到祭祀最多的人;可是也因为他的暴行而备受有些人的憎恶。没错,他就是成吉思汗。既然成吉思汗能一手创建了一个蒙

  • 荣妃的儿女都是什么下场?只有一人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荣妃,清朝,风云人物

    在清朝后宫史上,妃嫔入宫的途径主要是选秀女。除此之外,还有两种,第一种是大龄女直接入宫,比如说皇太极后宫的海兰珠、乾隆后宫的容妃(香妃),第二种是“宫中待年”,所谓“宫中待年”指的是那些不到册封年龄的幼女被直接送入皇宫,暂时抚养,等到长大了再侍寝和册封,比如说顺治后宫的悼妃、康熙后宫的慧妃、平妃与荣

  • 宋太宗嫔妃:李贤妃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贤妃,明朝,风云人物

    李贤妃 (943年-977年),女,真定人,乾州防御使李英的女儿。宋太祖听说李氏有容德,为太宗聘之。开宝年间,封陇西郡君。宋太宗即位,进封夫人。生皇女二人,皆早亡,次生楚王赵元佐。李妃曾经梦日轮逼己,以裾承之,光耀遍休,惊而悟,后来生下宋真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时年三十四岁。宋真宗即位,追封

  • 貂蝉、西施、秦桧是怎么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貂蝉,汉朝,风云人物

    近些年来,不少谍战电视剧如《潜伏》、《黎明之前》、《悬崖》等,深受广大电视剧观众们的喜爱,剧中的特工(或称间谍)们表现出极好的个人心理素质,且大都才华横溢,对于整个事件的成功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而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一些名人,他们做起间谍来,也都是极具个人魅力的,其作用不但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甚

  • 赵匡胤在开国皇帝中能排第几?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匡胤,风云人物

    赵匡胤的出生就伴随着不平常,那天傍晚祥云一直围绕着他母亲的房子,阵阵的异香飘散在屋子的每个角落,久久不能散去。出生之后的赵匡胤满身金黄,大家更以为是祥瑞之兆。最后赵匡胤不负上天眷顾,成为万人之上的一代明君。出生于军人世家的赵匡胤从小在骑马射箭上都比别人出色,堪称是文韬武略。二十岁时,赵匡胤意气风发,

  • 冯道凭什么成为官场不倒翁?他有什么诀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冯道凭,唐朝,风云人物

    在唐朝末年五代初期出现这样一位人物,让人们对他毁誉参半。有人认为他朝秦暮楚,为臣不忠,一辈子竟然服务过四个王朝十个皇帝。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说他:“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说他不知廉耻。近代著名小说家史学家蔡东藩骂他:“最号老成,实最无耻。”说他无耻之尤。但也有人认为

  • 赵破奴是什么结局?他的死跟霍去病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破奴,汉朝,风云人物

    秦朝设有九原郡,秦末之时被匈奴侵占,后来汉武帝夺回故地,改名为五原郡。赵破奴出生于此地,他年幼时逃去匈奴,后来又回归汉朝。赵破奴名为“破奴”,或许他在匈奴生活时受到了欺辱,立志要击破匈奴,其后果然如此。当初汉朝与匈奴和亲订约,约定互不侵犯,而匈奴时常毁约,侵犯边境。汉武帝决意对匈奴用兵,令大将军卫青

  • 努尔哈赤最窝囊的一个儿子,最后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巴步海,清朝,风云人物

    清朝开国之主努尔哈赤一生南征北战,东伐西讨,把偌大一个明王朝搞的是一日不得安宁。虽然,他尚未打入中原就中道而殂,但却为自己的子孙在辽东一代打下了一块不小的地盘。他的子孙皇太极、顺治帝等人正是以此作为根据地逐步向关内蚕食,最后,彻底推翻了明王朝。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

  • 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 秦始皇为什么没有分封自己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分封,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秦始皇分封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有人说过,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学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历史中学到校训,历史上惨剧和失败经常以同样的发生,就是最好的证明。但这是从大的历史尺度来看,如果我们把视线拉回到当事人本身,其实每朝每代都从前朝中吸取了教训,因为前朝的失

  • 乾隆的庆恭皇贵妃与咸丰的庆妃有哪些相似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庆妃,清朝,风云人物

    这两位庆妃虽不是同一时期的人物,但是却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个人的封号一样,都是汉人,都没有生育子女,但她们的结局却很不一样。一个得乾隆帝宠爱,抚养嘉庆帝一路晋升皇贵妃。一个本是宫女偶然得到咸丰帝宠爱,很快被忘却,历经三朝才累积到妃位。庆恭皇贵妃陆氏,陆士隆之女,清高宗妃,无子女。雍正二年六月二十四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