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历史上真实的郭嘉是什么样的?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郭嘉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820 更新时间:2023/12/10 11:38:09

郭嘉,号称三国第一鬼才谋士,在三国演义中出场不多,却拥有大量的粉丝,很多粉丝力捧郭嘉,还有了“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言论。

今天就来剥皮一下郭嘉,这位是人,不是神。

郭嘉21岁的时候在袁绍手下做谋士,他后来了解袁绍为人好谋寡断,刚愎自用,于是选择离开了袁绍。曹操正在招贤纳士,荀彧向曹操推荐了郭嘉。辅助曹操11年后,38岁因病去世。

经常有人说史书上称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可见是天下奇才,第一谋士。可是说这话的人根本不知道这句话出自哪里。

原话出自《三国志》陈寿: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意思是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这五个人在曹营是奇谋善断,不是说郭嘉一个人,明白了不?这句话是说这五个人的,啊有ok?

网络上的郭嘉群众们一开始很喜欢,绝大多数是出于《三国演义》和其他周边小说及游戏或者三国杀等等;先入为主之后,就爱屋及乌的喜欢正史上的郭嘉。至于之后的优点,都是喜欢上之后,从史传细节里发掘出来的。喜欢一个人之后,什么都是他们优点;连正史里荀彧清雅高洁、荀攸忠厚智慧,都不如郭嘉的不拘小节显得有魅力。所以大多数郭嘉迷经常提起赤壁之战后,曹操因为失败说道“惜哉奉孝,痛哉奉孝”的怀念,却通常不喜欢毛宗岗那句“曹操前哭典韦,而后哭郭嘉;哭虽同,而所以哭则异——哭典韦之哭,所以感众将士也;哭郭嘉之哭,所以愧众谋士也!”这一部分人大部分是只看《三国演义》或者道听途说而来。

真正曹营的谋士是二荀和贾诩。

谋士分两种,一种出主意,一种帮忙拿主意。曹操前期五大谋士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这五个人里面四个人是善于出主意的,只有郭嘉是善于帮着拿主意的。

曹操召开的军事会议大概是这么个模式:

曹操:如今刘备小儿来攻,诸位看这个事儿该怎么办呢?

荀彧:事关重大,此事需从长计议,牵一发而动全身,刘备虽小,其后有刘表刘璋暗中支持,不可小觑。

贾诩:应该用反间计,让刘表和刘备反目成仇,两狗相斗,我们坐享其成。

程昱:刘备虽然小,但是关张都是当世虎将,应该迅速消灭,不能让其做大。

荀攸:让夏侯谆,曹仁出战,徐晃张合从侧翼包夹。

孟德:马勒个把子,说了半天我到底该怎么办啊?

郭嘉:主公,以臣愚见,当前用荀攸的计策胜算最大,应该立即进兵。

嗯,曹营的军事会议大概就是这个模式。你说郭嘉聪明吗?他没出过什么主意,但是他对军情和人物心理的判断绝对准确,牛掰吧?这也是天赋技能。

正史里面,曹操的首席军师是荀攸。南打张绣、东征吕布、破文丑、烧韩猛,离间袁家兄弟,都是荀攸的计策。官渡前线荀攸是军师。曹操说过“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意思就是说只要打仗荀攸每次都跟随着我出谋划策。

第二个军师就是贾诩。曹操说道“使吾信重于天下者,子也。”官渡之战中他和荀攸一起画谋;夺取了荆州,他劝曹操不要伐吴;对付马超,是他提出的离间计;陈寿说道:“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意思就是曹操的谋士里面荀攸贾诩这两个人算无遗策,有张良姜子牙的风采。

郭嘉跟这两位比,不属于一个类型,更偏判断型。比如劝曹操打袁绍、打吕布、料中孙策之死,后来对袁谭兄弟的间隙、奔袭乌丸等事,仅论判断的表现,郭嘉不在荀攸贾诩之下。但在“出策”方面,比那二位秘策不断的,明显少了一点。打个比方,李世民说“房谋杜断”,荀攸贾诩好比房玄龄,有谋;郭嘉就倾向杜如晦,房玄龄。意思就是郭嘉属于拥有超强判断力的人才,在出谋划策上面是逊色于贾诩和荀攸的。这里就不提全能人才荀彧了。

郭嘉跟了曹操11年,为什么没有得到更高的提拨,这就很明白了,因为曹营人才辈出,将星如云谋臣如雨,这种情况下,郭嘉充其量和贾诩,荀攸平分秋色而已。只能说是三足鼎立。郭嘉的头上还压着两个大BOSS。这样郭嘉只能和平发育。

郭嘉跟随了曹操后,其实待遇根本就不低,一开始就做了军师祭酒,这是一个很自由但是权力不低的好位置,拥有部分决断权可以首先查看军情信息。军师祭酒相当于首席参谋长,虽然没有实际军权,但是属于曹操的核心智囊团之核心。

不久后的205年曹操又给郭嘉封了封洧阳亭侯,要知道武圣人关羽也才只是个汉寿亭侯而已。

郭嘉还有另一个超越曹营谋士的特点就是他不拘小节,大大咧咧,好色好酒,这一点和年轻放浪不羁的曹操很想,所以郭嘉和曹操是臭味相投,两个人互相了解,亲密的跟朋友一样,一同吃饭睡觉,曹操非常喜爱郭嘉的这种随性,鲜明,透彻,锋锐。陈群多次检举郭嘉的不检点行为,曹操都是一笑了之。

所以说郭嘉的官职不低,曹操给他的也不少。

标签: 郭嘉汉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秦二世对自己的兄弟姐妹那么狠 为何会留下子婴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朝,秦二世,风云人物

    秦二世为何会留下子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血腥秦朝始皇帝三十七年(西历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于沙丘。秦始皇死后,皇子胡亥继承了秦始皇的皇位,是为中国历史上的秦二世。关于秦二世为什么得以继承皇位,近年来历史学界分歧较大:因为按照《史记》记载,

  • 历史上的张任真实实力如何?诸葛亮是如何捉住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风云人物

    张任,蜀郡人。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璋的属下。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刘备攻取益州,遇到很大一个麻烦,就是刘璋手下大将张任,这个张任可不简单,是川中名将,不仅武艺高强,而且,颇有智谋,非常难对付,张飞几次和张任交手,也没把张任解决掉,而且,在这之前,张任还在落凤坡射死了刘备的军师庞统,折了

  • 李茂贞封妻子为皇后,自己为什么不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茂贞,唐朝,风云人物

    在中国古代,凡是动乱的时期,那些割据一方的军阀通常都会称帝,不管成败与否,至少要先过几天皇帝瘾。然而在唐末五代时期,出现了一位非常奇葩的军阀,他称霸一方,封自己的妻子为皇后,自己也“假天子之制”,然而他却依然称王,而不敢称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位堪称中国古代最奇葩的军阀就是李茂贞!根据史书记载

  • 杨敷:铁骨铮铮的北周名将,最后战死沙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风云人物

    他是南北朝的大臣兼名将,出身官宦世家,一生战功赫赫,最后兵败而死,此人就是杨敷!今天小编来说说杨敷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杨敷出身官宦之家,父亲是华州刺史,自己承袭了祖父的爵位,食邑四百户,当了员外羽林监。杨敷年少时便胸有大志,立志长大后干出一番事业。西魏恭帝继位后,杨敷凭借自己本领官职

  • 项羽眼高于顶看不起韩信 项羽最后为什么会向韩信求和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项羽一度小瞧的韩信,为什么最后要去跟他求和呢?汉四年,韩信率军攻下齐地,而后被汉王刘邦立为新的齐王。楚已亡龙且,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曰:“……”——《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羽不是西楚霸王吗?不是横扫天下的霸王吗?不是眼高于顶的

  • 孔子为什么要说子路不得善终?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孔子,春秋,风云人物

    子路性格爽直,为人勇武,他信守承诺,忠于职守,在众多的门生中,深受孔子青睐。公山弗扰是季氏的宰相,在费邑(今山东费县)叛乱,让人请孔子前去。当时孔子一直没有稳定的仕途,一见有人请,就想前往。大家都觉得公山弗扰是个叛乱分子,孔子去不好,但碍于面子,谁都没吭声。只有子路当面反讥老师:“没有人用你就算了,

  • 曹操知道留不住关羽 曹操当初为什么不杀还要放走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对曹操和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看出关羽不会久留在自己阵营,为何不杀关羽?关羽是汉末三国名将,勇武绝伦,不仅武艺高强,更能统兵作战,独当一面。关羽一生效忠刘备,至死不渝。曹操曾生擒关羽,曹操也看出关羽不会为自己所用,留不住他的人,曹操为何不杀关羽?为何还放关羽走?建

  • 在蜀汉五虎上将中,真正能称得上是帅才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帅才是指能统帅全军具有杰出指挥才能的人。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刘备手下最得力的五位将领,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在演义中,他们武艺高强,号称“五虎上将”。在正史记载中,这五人也并为一传,他们代表了刘备手下武将的最高水平,在整个汉末三国时代,也都是名列前茅的,绝对碾压曹操和孙权手下的所

  • 历史上康熙帝为何要亲征噶尔丹?他们之间有何纠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年号康熙。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所谓“棋逢对手难藏幸,将遇良才好用功”,一个人的潜能或许只有在他遇到自己最大的敌手之后才能够被激发出来。所以在许多人看来,一辈子能够有一个棋逢对手的敌手既是惹人苦恼的一件事,也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有人会因为有一个强大的

  • 一代文豪曹植是什么结局?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植,三国,风云人物

    相比于打战称帝,曹植更明显的应该是个文学家,他写下了非常多的传世名篇,让无数的人感到赞叹和惊艳。曹植是建安八子之一,也是魏武帝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曹植在文学方面有非常高的造诣,是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文学家,他的“七步诗”至今仍然广为流传。曹植是怎么死的?他死后又被安葬在了哪里?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