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齐妃李氏为何再也没得到雍正晋封?

齐妃李氏为何再也没得到雍正晋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329 更新时间:2023/12/30 8:30:11

齐妃李氏为何再也没得到雍正晋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章介绍。

在雍正皇帝的后宫中,有这样一位后妃,她的“起点”非常的高,早在雍正尚未登基的时候,她就是府中的侧福晋,并且这时的她也是深得雍正的宠爱,先后为雍正诞育了三儿一女,是为雍正诞育子女数量最多的后妃之一。然而,在雍正登基之后,她却开始了停滞不前,直至雍正去世,都没有得到过任何的晋封,而她在后宫中的地位也就此被之前远不如她几人超过。

而雍正之所以要如此对待李氏,更多的还是出于政治统治的需要,同时,他这样做实际上也是在为日后乾隆皇帝弘历的登基,做着准备和铺垫。

李氏,曾是雍正非常宠爱的侧福晋。

李氏,生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知府李文烨之女,她比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的雍正要年长两岁。

由于父亲的官职较低,使得她的出身并不高,因而她是在内务府的选秀中,被“分配”给当时尚未被册封的雍正,成为了一名侍妾。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李氏为雍正生下了次女和硕怀恪公主;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李氏生下了雍正之子弘昐,但因幼年早殇,并未进入齿序;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生雍正次子弘昀;到了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的时候,李氏又为雍正诞下了三子弘时。

而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李氏从侍妾成为了雍正府上的侧福晋,就此从“下人”,跃升为了半个“主子”。

然而,雍正对于李氏的宠爱的,似乎就是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前后的这段时间里,戛然而止了。

而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状况,是因为两件事情。

由于是康熙指婚安排,年氏也自然而然地压过了李氏一头,成为了府上地位仅次于雍正嫡福晋乌兰那拉氏的存在,更为关键的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年氏几乎得到了雍正的“独宠”。

由此可见,年氏的到来,让李氏就此开始失宠。

其二,也就是在这一年,雍正的四子弘历出生了。

康熙六十年(1722年),弘历被康熙皇帝招入宫中亲自调教,这让雍正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是愈发的宠爱,因而他也就此爱屋及乌,对弘历的生母钮祜禄氏另眼相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儿子弘时的牵连,李氏开始为雍正所厌恶。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雍正皇帝顺利登上了皇位。

登基之后的雍正将嫡福晋乌拉那拉氏册封为皇后,侧福晋年氏册封为贵妃。而同样是侧福晋的李氏,并没有像年氏那样成为贵妃,而是与弘历的生母钮祜禄氏一起,都只被封为了妃,其中李氏被封为了齐妃,而钮祜禄氏被封为了熹妃。

当然,雍正之所以要这样做,更多的还是为了弘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雍正便在为弘历日后的登基做着铺垫和准备,这其中,打压李氏和弘时母子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于是雍正通过打压李氏的方式,限制了弘时的出身和地位,这样无疑就给弘历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舆论环境。

只不过,雍正为弘历做的远不止这一项。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将其过继给康熙皇帝的八阿哥胤禩,雍正五年(1727年)又将其削除宗籍,革除黄带子。而这也导致了弘时在雍正五年(1727年)的时候就郁郁而终了,终年只有二十三岁。

当然,雍正之所以要用如此决绝的方式对待自己的亲儿子弘时,不仅仅是要为弘历扫除未来登上皇位的障碍,同时,这其实也是弘时咎由自取的结果。

早在“九子夺嫡”期间,弘时就与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等人保持了非常微妙的关系,到了雍正登基之后,弘时依旧与他们为伍,甚至屡次在雍正面前替胤禩等人说好话,并且还表现出了对于皇位强烈的觊觎之心。而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举动,让雍正最终下定决心,以最为严厉而又绝情的方式处置弘时。

然而, 由于弘时的过错,使得雍正对于李氏也产生了极大的不满和厌恶情绪,于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李氏便再也没有得到雍正的晋封,名号始终都只是齐妃。

反观年氏,在她病重期间,雍正为了给他“冲喜”,不惜违背“祖制”,在皇后尚且在世且能够统御后宫的情况下,将其晋封为皇贵妃。至于弘历的生母钮祜禄氏,也在雍正八年(1730年)的时候,被晋封为了熹贵妃。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去世,乾隆皇帝弘历登上了皇位。

登基之后的乾隆为他的哥哥弘时进行了“平反”,并恢复其宗籍,也算是给了李氏一丝宽慰。然而,在晋封李氏的问题上,他的做法和雍正一样,那就是维持现状。

就这样,在弘昼的生母耿氏从裕妃,成为了皇考裕贵妃的时候,李氏依然只是齐太妃,曾经在王府中地位远不如自己的钮祜禄氏和耿氏,也就这样全部超过了她。

乾隆四年(1739年),李氏去世,而她最终也只是以齐妃的名号和级别,葬入了雍正的泰陵之中。

李氏通过选秀到了雍正府上,从一介侍妾升到了王府侧福晋,还为雍正诞育了三男一女,可见她自身的条件是非常好的,只不过她确实少了一份“运气”。先是由于年氏的到来,让她开始失宠,后又因为自己的儿子弘时,而被雍正“恨屋及乌”,对其充满了厌恶。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无论是雍正皇帝,还是之后继任的乾隆皇帝,都没有对李氏进行晋封,这也使得她直至去世,始终都只在“妃”一级。

于是乎,用“高开低走”来形容齐妃李氏的人生轨迹,无疑也是非常合适的。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如果投奔曹营,他处于什么位置?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三国,风云人物

    众所周知,诸葛亮在演义当中可以说是稳稳的第一谋士,无论是大局观还是对于人心的揣摩,都可以说是三国谋士当中最强悍的存在。除此之外,诸葛亮在治理内政方面也是一把好手,单看其全能程度可以说是三国当中稳稳的第一谋士。无论是东吴的周瑜,或者是曹魏的司马懿可以说都不是他的对手。而唯一有可能对他的地位造成威胁的郭

  • 王世贞是谁?他有哪些文学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世贞,明朝,风云人物

    明代文学家。字符美﹐号凤州﹐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自幼有才华。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初任刑部主事﹐与李攀龙﹑谢榛﹑宗臣﹑梁有誉﹑吴国伦﹑徐中行等相唱和﹐继承并鼓吹前七子复古理论﹐史称"后七子"。屡迁员外郎﹑郎中。为官正直﹐不附权贵。杨继盛下狱﹐时进汤药﹐又代杨妻写申疏﹐杨死又备棺殓尸

  • 姜维作为一代名将 姜维当初背叛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姜维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代名将姜维,为何惨死魏国,背叛他的到底是谁?三国时代,人才辈出,很多人青史留名,比如武将中的关羽、张飞、赵云、吕布,谋士中的诸葛亮,几乎成为神话。但是,作为诸葛亮的唯一接班人,姜维下场比较悲凉,让人感叹。刘备虽然武有关羽等五虎上将,

  • 为什么明代皇帝都在寻找张三丰 他们寻找张三丰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张三丰,风云人物

    张三丰,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不一样的地位。尤其是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之后,张三丰在中国的民间更是成为了少有的神话人物之一。张三丰,武当开山祖师,名君宝,字符元。身体高大健砚,颈细腰粗腹圆,耳长目大,不喜修边幅胡须如刚,常年穿一纳衣,下雨落雨蓑衣裹体,因此世人又常称其邋遢道人,武功高深,极其长寿,生于1

  • 海瑞曾上书大骂嘉靖皇帝,为什么没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海瑞,明朝,风云人物

    我们可以说,海瑞的官职是他骂皇帝骂出来的,同样也是因为他骂嘉靖皇帝,才使他一生的事业达到了巅峰,这也是他一生事业的开始。海瑞在骂皇帝之前,只不过是户部主事,而这个官职也只是一个六品芝麻官。假如海瑞没有骂皇帝这件事,那他一生能否得到升迁恐怕还很难说,因为他这个人十分正直,不会溜须拍马更不会趋炎附势,所

  • 雍正好不容易夺嫡成功 雍正为什么只在位十三年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清代雍正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雍正好不容易坐上了皇位,为什么仅仅在位13年?有何功勋?在清代,有这么一个皇帝,有这么一个王朝,它处在两个时间跨度最长的朝代的夹缝之间。与两个时间长度越过半个世纪的王朝(康熙1654年—1722年,在位61年;乾隆1711年—17

  •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英雄活得英勇无双,但结局最是悲惨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吕布,三国,风云人物

    东汉末年分三国:曹魏、蜀汉、孙吴,战火纷飞,英豪迭起。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有道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好男儿要想建功立业,战死沙场在所难免,可那未必不是一种荣耀。然而并非每个英雄的死亡都是可歌可泣的,今天就来给大家说说《三国演义》中死得最憋屈窝囊的三位人物

  • 明朝初年名臣铁铉简介:靖难之变时,不肯投降造反的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刘廷让:赵匡胤的结义兄弟,最后绝食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廷让,宋朝,风云人物

    他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为何却绝食自尽?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此人名叫刘廷让,原名刘光义,出身将门,他的曾祖刘仁恭在唐末五代时期割据一方,占据着幽州地区。后来,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光发动政变,囚父杀弟,于是年幼刘廷让跟随父亲刘延进逃到了中原地区。成年后的刘廷让身强体壮,且武艺高强,因此得到了郭威

  • 清朝皇帝早晚一次用膳,程序有多复杂?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古代,清朝,风云人物

    在古代皇帝与王公贵族在吃饭上还是非常丰富的,并且在吃饭上有很多的讲究,他们身份高贵,吃得自然也与平常老百姓大有不同,那他们究竟是如何吃饭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皇帝吃饭的头等大事:要安全我们常常所说的一句话:“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有时候我们误吃了一些不干净、不卫生的食物,就会导致我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