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张辽归顺刘备,能不能算进五虎上将?

如果张辽归顺刘备,能不能算进五虎上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512 更新时间:2023/12/30 23:56:35

众所周知,张辽是曹魏“五子良将”之首,做到了曹魏外姓将领的极致。他本来是吕布手下八健将之一,在吕布殒命白门楼后,归顺了曹操。演义中,如果张辽在吕布死后,看在刘备和关羽为其求情的情分上,背离曹操,归顺刘备,他能成为五虎上将之首吗?

个人认为张辽当不上五虎上将之首,最多排第三,最少有关羽、张飞这两人能排在张辽前面,分析原因如下。

其一,关羽、张飞作为刘备的结拜兄弟,早已内定前两名,张辽最多排第三。

公元184年,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相遇于涿州,情投意合,越聊越投机,准备在张飞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结为异姓兄弟,一同参军,报效国家,平定黄巾余党。他们摆好祭品,论岁数,刘备最大,为大哥,关羽次之,为二哥,张飞最小,为三弟。他们一个头磕在地上,发誓“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们祭拜天地完毕后,杀猪宰羊,招兵买马,招募了300多人。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祭罢天地,复宰牛设酒,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就桃园中痛饮一醉。

他们也是这么做的,刘关张三人一同打黄巾,战吕布,援徐州陶谦。在打下蜀汉基业时,刘备兑现诺言,将荆州交给关羽镇守,将阆中交给张飞坐镇。公元219年,刘备取得汉中后,自称汉中时,封五虎上将,前两位是关羽、张飞。别人即使功劳再大,也得靠边站。刘备没有曹操的曹氏、夏侯氏宗亲大将,却有关羽、张飞这两位异姓兄弟,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刘关张三人好得,连顿号都没有。

关羽、张飞就如同曹操的宗亲大将,啥好事都是他俩的。如这次大封文武大臣,关羽和张飞牢牢占据前两名,剩下的三个席位给别人竞争。因此,如果张辽归顺刘备,他即使立再大的功劳,也排不在关羽、张飞任何一个人的前面。这就和他在曹魏阵营是一个道理,他在曹魏立下了超一流的战功,却只得到了二流的官职,已经做到了外姓大将的顶峰,可是无论官职、爵位,还是待遇,他和曹魏宗亲大将相比还差得太远。

其次,张辽也不一定能得到刘备的重用,成不了五虎上将之首。

我们知道,刘备出身于草莽之间,身边的朋友大多是小混混。他比较喜欢武将,尤其是在遇到关羽、张飞等万人敌后,对他们非常器重,认为天下是靠武将夺取的,那些文人谋士无关大局。这就是刘备的用人理念,他对武将特别器重,对文官特别轻视。

如刘备早期没有一个像样的谋士,只有简雍糜竺孙乾之流,直到遇到徐庶、诸葛亮,他才对人生有了清晰的规划。徐庶化名单福,帮助刘备练兵,大破曹仁的八门金锁阵,诸葛亮隆中对为刘备规划路线。这时,刘备才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才逐渐开始重用、重视谋士文臣。

张辽是五子良将之首,曹魏的五子良将,主要侧重于谋略,武功相应次要。他如果归顺刘备,应该不如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些武夫们受到重用。这从刘备没有封魏延为五虎上将可知,魏延是蜀汉少有的以谋略见长的武将。他在汉中实施“重门之策”,使曹魏不能越雷池一步。

在诸葛亮第一次伐魏时,魏延向诸葛亮提出“子午谷奇谋”,准备带领五千士兵,走子午谷,奇袭长安,在潼关和诸葛亮大军会师。可惜的是,这个千古奇谋,被谨小慎微的诸葛亮否决了。如果诸葛亮采用“子午谷奇谋”,逐鹿中原,鹿死谁手,犹未可知。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孔明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

总结:如果张辽归顺刘备,不一定能得到刘备重用,肯定排不进五虎上将之首,他能排第三,就已经是极致了。主要就是以上两个原因,第一个为刘备已经内定关羽、张飞两个结拜兄弟为五虎上将第一和第二,第二个原因为刘备重武轻文思想,不一定会重用以谋略见长的张辽。因此,张辽如果归顺刘备,他的竞争对手是赵云、马超、黄忠等人,他可能超过这些人,位列第三。

标签: 张辽三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康熙为什么会拒绝吴三桂想为清廷世代镇守云南的想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三桂,明朝,风云人物

    1657年,吴三桂以平西大将军的身份,领军南征云南,攻打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永历政权。永历帝对吴三桂进行了拉拢,多次写信给他,劝告他养贼自重,不将自己赶尽杀绝。吴三桂一概不听。在吴三桂看来,清廷统一中原的大趋势基本已成定局,自己应该“识时务者为俊杰”,为清廷卖力血拼,挣得一笔政治资本,这样才能在清廷

  • “烛之武退秦师”是郑国化解危机的最好办法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烛之武,郑国,风云人物

    事情发生的起因,就是——晋国借口与郑国有嫌隙,约同秦国联合出兵郑国。那么,晋国为何要围郑呢?在笔者看来,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当年公子重耳流亡到郑国时,郑文公未加以礼遇,因此重耳怀恨在心,待他回国继位之后,便伺机报仇;二是晋国认为郑国有背弃盟约、站队楚国之嫌,因此出兵讨伐。前者是郑文公和晋文公的私人恩

  • 世人不知曹丕文韬武略,一首情诗尽显帝王柔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丕,三国,风云人物

    三国时的魏文帝曹丕,可以说是继曹操之后,受世人争议最大的一位帝王。因为提起曹丕,很多中国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心胸狭窄,屡次迫害自己的亲弟弟曹植的故事。那首著名的七步诗为曹植赚足了世人的同情,也让曹丕成了迫害手足兄弟的代表。其实,历史上真丕的曹丕和他的父亲曹操一样,堪称是一位文韬武略的伟大人物。他在位期

  • 黄朝天为什么要把哨兵扔进鸭绿江入境?战后升军参谋长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黄朝天,近代,风云人物

    黄朝天是啥来历?咋脾气这么大?黄朝天,是江西兴国县人,1929年参加红军,当过陈毅的警卫员。他原名黄朝钿。陈毅说:“你这名字不好,钿是什么?有钱的女子插在发髻上的东西,是金银珠宝做的,这地主家的东西,咱穷人有什么用处。你为什么要朝它?”黄朝天参加红军就是打地主,一听这话困窘了,说:“军长,你给我改个

  • 严光是个什么样的人?身藏于林,一生平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严光,汉朝,风云人物

    存在或者死亡,这是一个困扰着人类的问题,在社会生活中,人总是避免不了要和其他人进行交流,但是在古代却不一样,虽然现在的人口众多,但是在古代可不是这样,古代的孩子可以安宁的长大,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了,再加上带着自然灾害的发生以及战乱,死伤人数更是数不胜数。所以说在那个时候,虽然有人一心向往着仕途,

  • 朱元璋问了刘伯温一个问题,刘伯温说了一句话最后应验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伯温,明朝,风云人物

    想必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的皇帝要么就是祖上传下来,要么就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所所得。在历史上也有着很多的皇帝是农民出身,这些农民出身的皇帝,很大一部分都是昙花一现,所建立的朝代政权时间不长,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不存在了,就成为了历史。但是明朝却是不一样,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农民出身,给地主家放过牛,

  • 上古战神刑天怎么死的?他的武器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上古,刑天,风云人物

    战神刑天,是中国流传千年的一个上古战神。战神刑天的存在,激励了许多英勇的战士与将军。战神刑天的死亡,一直是后代人们想要知道的谜。战神刑天的作战所向披靡,那么他的作战武器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图 《山海经》插画中的刑天形象上古战神刑天怎么死的战神刑天,神话故事书《山海经》里虚构的上古战神,与蚩

  • 历史上的刘备是什么样的 刘备真的是一个爱哭之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蜀汉,风云人物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的刘备到底是什么样的?刘备真的是一个爱哭之人吗?历史上刘备哭过多少次?在众人心目中,刘备是一个十分善于哭的人物,在面对属下时,他用哭锁住人心,比如在长坂坡之战时,赵云浴血奋战,在曹军中七进七出,救出了幼主阿斗,刘备接过阿斗后,将

  • 真实的刘湛是什么人?他真的重男轻女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湛,宋朝,风云人物

    刘湛是个变态的重男轻女者,史料上说他“生女辄杀之”。妻妾生产后,他先看看可是带把儿的男孩,如果是女孩,就立刻弄死,免得浪费粮食。这种人简直是豆腐渣脑子,光想要儿子,不愿要女儿,却从不剖开脑袋想想,没有女人,谁生出男人啊?没有女人,男人和谁去生儿子?就这一根筋的短路脑袋,还好意思跟着力发展人口的管仲、

  • 毕公高是什么样的人?周初四圣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毕公高,周朝,风云人物

    毕公高,原名姬高,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但不是同一个母亲。在周武王的众多弟弟中,毕公高的能力是排在第三位的,第一是周公旦,第二是召公奭。周武王死后,周公旦和召公奭辅佐周成王理政,周成王死后,召公奭和毕公高又辅佐周康王理政,并创造了中华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成康之治。毕公高三兄弟是周初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