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鲁顷公:王的前朝之末日黄昏

鲁顷公:王的前朝之末日黄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098 更新时间:2023/12/29 5:30:11

战国发展到鲁顷公时代,诸侯们大多认识到秦国的力量。再聪明的人也没有办法改变人心大势,诸侯列国们的腐朽已经是烂到了骨子里,所谓合纵连横完全被瓦解掉了,六国之余威消散殆尽,秦国自长平之战后就再无匹敌之国。周人的历史就是一种从部落酋长式政治到中央集权式政治的探索,那种分散的部落管理思维演变成所谓的分封体系和嫡长子继承制,政治制度融合到社会之中成为构架国家运转的基础体系,即是众星捧月式的管理模式。诸侯们是众星,周天子是月,这种制度保障着八百年周人政治的稳固,并在周礼中成为规则与法律,被一代代的传承下来。

而秦国人的扩张史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集权史,就是把那种基于血缘关系的分封制度转变成以皇帝为独尊的政治管理体制,只有皇帝才是能够发光的,以前的众星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诸侯彻底消失了,代之以皇帝嫡系任免的地方县令,全国之政令系出皇帝一人。而这种模式其实本身就是当年的强国们所信奉的,就是国君要有绝对的权限才可能真正逃脱国中权臣家族的控制,才可能真正推动国家体制变革的全面进步,任何阻碍变法运动的力量都是绝对错误的,都应该在国君的掌控之中。春秋战国时代很多诸侯国都推行过变法,只是大多都在保守派的反对中失败,如韩国的申不害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

当周天子的嫡系力量东周君跑到秦国朝拜,就代表着周人的集权探索已经失败。那个时代的诸侯们从思想根源上还是希望有个强权人物,能够真正意义上改变上古乱世纷争,能够统领全国之诸侯,即便后来周天子势微还是有齐桓公晋文公等人在推行“尊王攘夷”,就是在试图寻找某种平衡。可是在战国时代随着周天子集权探索的崩坏,诸侯国们很长时间内找不到能够让大家都愿意臣服的国家,秩序就不可避免的陷入混乱,各大诸侯国都开始捣乱,打打杀杀只不过抢夺国家利益的举措而已,百余年间中原都不能出现如齐桓公、晋文公这样的人物,至于掌控着最多周人政治遗产的鲁国人,则根本无法适应这种变化。

在鲁国朝堂之上还是有很多有识之士的,如三桓、孔子等人。当然这些人都是自始自终接受着周人政治教育的,这是他们能够为国君所用的关键,他们既传承着周人贵族政治的传统,又掌握着国家的核心资源,引导着社会舆论的发展;同样的问题在于,他们所接受的这种教育,导致他们不能更为彻底的改变国家的发展轨迹,不能如韩赵魏三家和后来的田齐,直接将国君驱逐而自立为王,以自我的思想来推进国家与时代的并轨运行。因此鲁国人在进入战国而后的存在感是明显要低于春秋的,这种困局持续了近两百年,后来在秦人攻灭周天子的战役中终于得以解脱。

周天子不在了的那些时日里,不知道鲁顷公会作何感想。鲁国人有着最多的周人政治制度遗存,有着最多的周人文史典籍遗存,就是周人顶礼膜拜的周礼大多数也是存储在鲁国深宫之中。作为守持着最多周人政治遗产的鲁国人,得悉秦国人攻灭周天子的事情而后,一定会在内心感叹“周天子居然不在了?”鲁国存在的意义何在?鲁国人还能与哪个国家同仇敌忾,北方的田齐国君主已经不姓姬了,南方的楚国也是异族,邻近的韩赵魏只不过是远亲,最重要的是这些国家已经不能与秦国对战。史书载:“楚考烈王伐灭鲁。顷公亡,迁於下邑,为家人,鲁绝祀”,鲁顷公能做的只是随身携带周礼,并秘密藏于墙壁之中,静静的等待着鲁国生命的终结。

标签: 鲁顷公战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朱由校登基后,为什么要先娶自己的奶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由校,明朝,风云人物

    佳丽三千一直是用来形容皇帝后宫妃嫔之多,在这里面更多的政治上的联姻,除了政治上联姻之外在这偌大的皇宫到底有没有真爱呢。今天小编要给你们讲的是明朝时期明熹宗朱由检与其奶妈之间的忘年之交。明朝时期,大家对于明熹宗朱由检的熟知仅仅是停留在他会做木匠活基础上。朱由校在登基后,为什么首先娶了自己的奶妈,其实原

  • 唐顺宗:曾中风瘫痪在床,皇帝去世后立马好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顺宗,唐朝,风云人物

    他就是唐顺宗李诵。古时候,那高高在上的皇位充满了致命的诱惑,多少人为了它前赴后继,那些皇室子弟们,为了能坐上龙椅,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不惜与亲兄弟刀兵相向。因此,各朝各代都有一套皇位继承的制度,但在至高无上的权力面前,这套制度形同虚设。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不就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才夺得原本不属于自己的皇位的

  • 正史上的姜维和邓艾是什么样的 两人谁的军事能力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姜维,邓艾,风云人物

    你真的了解姜维和邓艾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姜维和邓艾相比,两人谁的军事能力更强?正史上又是什么样的?姜维在遇到邓艾之前,北伐可谓连战连捷:收胡王,败郭淮,俘郭修,降李简,斩徐质、取河关、破王经。三国志记载称:复出陇西,守狄道长李简举城降。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维乘

  • 三国演义中汜水关前,能斩华雄的武将都有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三国,风云人物

    “温酒斩华雄”是 四大名著之一的长篇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情节。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成名之战是汜水关前温酒斩华雄,那一战之后,关羽信心爆棚,除了吕布之外,他就没瞧得起任何对手。但是我们细看《三国演义》就会发现,虽然汜水关前孙坚确实战败了,但是在讨董联军中

  • 李密掌权后,秦叔宝为什么离开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叔宝,唐朝,风云人物

    然而就是天下第一等势力,到最后却是分崩离析。其实瓦岗寨之所以比较强大,是因为有各路豪杰相助,比如秦叔宝程咬金等人,而最后瓦岗寨之所以会衰落,也和这些人离开有关。而他们之所以会离开则是和李密有关。其实最初的时候瓦岗寨的老大不是李密,而是翟让。这个翟让也是一个当时的豪杰,瓦岗寨当时掌握在翟家手中。后来李

  • 赵云曾连续做三件错事,这是不受刘备重用的原因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云,三国,风云人物

    众所周知,一般心腹最容易得到提拔。然而赵云在刘备手下一直得不到重用,既做不了封疆大吏,也封不了很高的爵位,更不能独自带兵乃至于独当一面。直到刘备去世,赵云也不过是个杂号将军。那么刘备为何不肯重用赵云呢?一开始,刘备自然是想重用赵云的,否则也不会直接将自己的家眷托付给赵云。其后刘备入蜀,赵云随诸葛亮、

  • 李宪身为嫡长子最后却让出了自己的太子之位,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宪,唐朝,风云人物

    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关于唐太宗三兄弟之间的纠葛,相信不少读者朋友对此都有所耳闻。唐高祖李渊和皇后窦氏三位成年的儿子,分别是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即唐太宗)和齐王李元吉。其中最为优秀两个儿子就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

  • 子贡是个怎样的人?善于辞令还善于做生意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子贡,春秋,风云人物

    子贡,卫国人,姓端木名赐。《左传》中记作“子赣”。他是孔子的高材生,深得其信赖。《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在病中仍盼着子贡的到来,见到子贡之后还责怪他到得太晚。孔子去世后,学生们为他守丧三年,只有子贡守丧六年,由此可见其二人情同父子

  • 秦惠文王到底有什么怪病,让他壮年吐血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惠文王,战国,风云人物

    喜欢历史的朋友都喜欢秦朝,虽然秦二世抱憾而终,庞大的帝国瞬间土崩瓦解。秦二世可能比较昏庸无道,但是秦国历史上的其他皇帝却个个都是顶尖的谋略家,这些皇帝中除了我们熟知的始皇帝之外,还有一个叫做嬴驷的皇帝也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君王,他为始皇帝后来一统华夏提供了坚定的基础。嬴驷就是秦惠文王,秦惠文王是秦孝公的

  • 孟玄喆是哪个朝代的太子?为什么说他是史上最坑爹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孟玄喆,风云人物

    孟玄喆[zhé],字遵圣,五代十国后蜀后主孟昶长子。十四岁受封秦王,二十五岁时被立为太子。孟玄喆自幼聪慧,悟性很强,擅长写隶书。历任武德军节度使、侍中、元帅等官职。广政二十八年(965年),北宋攻打后蜀,后主孟昶命大将王昭远迎战,王昭远屡战屡败,后来投降了宋军。无奈之下,孟昶任命太子孟玄喆为三军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