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正史上的姜维和邓艾是什么样的 两人谁的军事能力更强

正史上的姜维和邓艾是什么样的 两人谁的军事能力更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098 更新时间:2024/1/2 23:18:52

你真的了解姜维邓艾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姜维和邓艾相比,两人谁的军事能力更强?正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姜维在遇到邓艾之前,北伐可谓连战连捷:收胡王,败郭淮,俘郭修,降李简,斩徐质、取河关、破王经。三国志记载称:

复出陇西,守狄道长李简举城降。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民还,后十八年,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於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三国志

尤其是洮西之战,姜维一举击溃雍州数万军队,对魏国西线造成重创,这是诸葛亮时期都未曾有过的大捷,北伐似乎迎来的希望。然而洮西之战以后不到一年,姜维就经历了北伐以来的最大失败——段谷之战,这场失败让刚刚看到希望的北伐再度陷入低谷,蜀汉民众开始埋怨姜维,陇西地区骚动不宁,这迫使姜维不得不效仿当初第一次北伐失败的诸葛亮自求贬职,姜维与邓艾的初次交手,偏以姜维失败告终,之后姜维与邓艾多次交手,结果却没有一次获胜,难道姜维真的要发出 “既生维,何生艾”的感叹么?

段谷之战——胡济失约

十九年春,就迁维为大将军。更整勒戎马,与镇西大将军胡济期会上邽,济失誓不至,故维为魏大将邓艾所破於段谷,星散流离,死者甚众。——三国志

这一年是洮西大捷之后的第二年,洮西之战以后,虽然姜维最终未能攻克狄道,并且被陈泰吓退,但是姜维毕竟是乘胜之师,因此并没有彻底退兵,而是率军驻扎在钟提,准备进一步扩大战果。第二年姜维被蜀汉朝廷册封为大将军,修整兵马以后向上邽进军,为了弥补兵力不足,他请求朝廷增兵,和蜀汉镇西大将军约定在上邽汇合,其实姜维的想法并没有错,当初关羽在擒于禁、斩庞德以后也是增兵围攻樊城。当时姜维率军不到3万,他想要进一步扩大战果,彻底摧毁魏国西线的抵抗力量,必须增调兵力。原本姜维的计划是围点打援,以自身为诱饵将魏军吸引到上邽,然后让胡济绕到魏军背后夹击魏军,然而胡济却没有按照约定的日期到达预定的地点,这直接导致姜维部被邓艾包围却一直没有等到胡济的援军,姜维虽然见情势不妙拼死突围,但依然损失惨重。

秦川之战——望艾不应

又过了一年,魏国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淮南起兵,魏国为平定诸葛诞叛乱,调遣了大量西线兵马到西线,姜维乘西线空虚,率领数万兵马进军秦川,出洛谷到沈岭,准备进攻长城,当时长城守军兵力不足却积累了大量粮草,这意味着一旦让姜维夺取长城,蜀军可以获得大量补给,这将会对魏国造成很大的威胁,但是长城粮草众多同时意味着邓艾有足够的资源让他去坚守待援。因此,面对姜维的进攻,邓艾选择坚守,无论姜维怎么挑衅,邓艾都不回应,这时候姜维也感受到了当年其恩师诸葛亮面对司马懿时的无可奈何,后来诸葛诞败亡以后,姜维也就撤退了。

侯和之战——姜维受挫

大概是姜维自身对北伐已经心灰意冷,再加上朝堂上把持朝政的黄皓对姜维的排挤,在秦川之战以后,姜维整整五年没有发动北伐,此时的姜维已经在沓中屯田避祸,侯和之战是姜维最后的一次努力,他其实心里了解北伐几乎不可能成功,但是他忘不了诸葛亮的知遇之恩,于是年事已高的姜维义无反顾的发动最后一次北伐,就像当年诸葛强拖着病体再度出征一样,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罢了,由于兵力悬殊,不出意外,这一次北伐再度失败。

从姜维这3次北伐对阵邓艾的结果来看,邓艾三战三败,姜维完全是被碾压,但是我们并不能仅仅以成败认为姜维的军事才能要低于邓艾,其实姜维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廖化说的“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蜀汉的国力限制了姜维的发挥,假如姜维和邓艾对调,邓艾并不能做的比姜维更好。

综述,笔者认为姜维和邓艾军事能力是旗鼓相当的。

参考文献:

《三国志》

标签: 姜维邓艾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中汜水关前,能斩华雄的武将都有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三国,风云人物

    “温酒斩华雄”是 四大名著之一的长篇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情节。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成名之战是汜水关前温酒斩华雄,那一战之后,关羽信心爆棚,除了吕布之外,他就没瞧得起任何对手。但是我们细看《三国演义》就会发现,虽然汜水关前孙坚确实战败了,但是在讨董联军中

  • 李密掌权后,秦叔宝为什么离开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叔宝,唐朝,风云人物

    然而就是天下第一等势力,到最后却是分崩离析。其实瓦岗寨之所以比较强大,是因为有各路豪杰相助,比如秦叔宝程咬金等人,而最后瓦岗寨之所以会衰落,也和这些人离开有关。而他们之所以会离开则是和李密有关。其实最初的时候瓦岗寨的老大不是李密,而是翟让。这个翟让也是一个当时的豪杰,瓦岗寨当时掌握在翟家手中。后来李

  • 赵云曾连续做三件错事,这是不受刘备重用的原因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云,三国,风云人物

    众所周知,一般心腹最容易得到提拔。然而赵云在刘备手下一直得不到重用,既做不了封疆大吏,也封不了很高的爵位,更不能独自带兵乃至于独当一面。直到刘备去世,赵云也不过是个杂号将军。那么刘备为何不肯重用赵云呢?一开始,刘备自然是想重用赵云的,否则也不会直接将自己的家眷托付给赵云。其后刘备入蜀,赵云随诸葛亮、

  • 李宪身为嫡长子最后却让出了自己的太子之位,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宪,唐朝,风云人物

    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关于唐太宗三兄弟之间的纠葛,相信不少读者朋友对此都有所耳闻。唐高祖李渊和皇后窦氏三位成年的儿子,分别是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即唐太宗)和齐王李元吉。其中最为优秀两个儿子就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

  • 子贡是个怎样的人?善于辞令还善于做生意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子贡,春秋,风云人物

    子贡,卫国人,姓端木名赐。《左传》中记作“子赣”。他是孔子的高材生,深得其信赖。《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在病中仍盼着子贡的到来,见到子贡之后还责怪他到得太晚。孔子去世后,学生们为他守丧三年,只有子贡守丧六年,由此可见其二人情同父子

  • 秦惠文王到底有什么怪病,让他壮年吐血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惠文王,战国,风云人物

    喜欢历史的朋友都喜欢秦朝,虽然秦二世抱憾而终,庞大的帝国瞬间土崩瓦解。秦二世可能比较昏庸无道,但是秦国历史上的其他皇帝却个个都是顶尖的谋略家,这些皇帝中除了我们熟知的始皇帝之外,还有一个叫做嬴驷的皇帝也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君王,他为始皇帝后来一统华夏提供了坚定的基础。嬴驷就是秦惠文王,秦惠文王是秦孝公的

  • 孟玄喆是哪个朝代的太子?为什么说他是史上最坑爹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孟玄喆,风云人物

    孟玄喆[zhé],字遵圣,五代十国后蜀后主孟昶长子。十四岁受封秦王,二十五岁时被立为太子。孟玄喆自幼聪慧,悟性很强,擅长写隶书。历任武德军节度使、侍中、元帅等官职。广政二十八年(965年),北宋攻打后蜀,后主孟昶命大将王昭远迎战,王昭远屡战屡败,后来投降了宋军。无奈之下,孟昶任命太子孟玄喆为三军统帅

  • 门客拐走小妾他没反对,落难时门客就报恩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古代,风云人物

    清乾隆二十五年的状元名叫毕沅,曾任河南巡抚、湖广总督等职。他在学术方面也很有造诣,号称“经史小学金石地理门门皆通”。毕沅府中有一位门客名叫赵长青,竟与毕沅的小妾李氏私通。后来两人担心时间一长会被人发现,就偷偷逃走了。没想到他俩刚出门不久,这件不齿之事就传入毕沅耳中,这让他勃然大怒,当即拿出一把刀,喝

  • 一生数次叛唐的田承嗣,最后竟然还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田承嗣,唐朝,风云人物

    田承嗣,唐朝中期割据军阀,一代枭雄,世为卢龙军裨校,曾于安禄山手下为将。后在藩镇林立的中唐时期,凭借智谋和狠辣,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统领七州,拥兵五万,其势力居于河北三镇之魁,即是唐代著名的藩镇世袭势力——魏博田氏家族。▲田承嗣死后,将节度使一位传于侄子田悦,开启藩镇世袭之先例,其后治理魏博一带

  • 被水淹死的乾隆妃子诚嫔,出身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诚嫔,乾隆,风云人物

    诚嫔是乾隆后宫的一名妃子,姓钮祜禄氏,父亲是二等侍卫兼佐领穆克登。其实,如果仔细分析诚嫔家世的话,那绝对是不一般。诚嫔的高祖父是康熙朝的辅政大臣遏必隆,曾祖父是康熙朝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祖父则是阿灵阿次子阿尔松阿,阿尔松阿在康熙末年同样官至领侍卫内大臣,由此可见,诚嫔的出身是非常高贵的,然而,为何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