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子贡是个怎样的人?善于辞令还善于做生意

子贡是个怎样的人?善于辞令还善于做生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477 更新时间:2023/12/12 9:11:43

子贡,卫国人,姓端木名赐。《左传》中记作“子赣”。他是孔子的高材生,深得其信赖。《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

孔子在病中仍盼着子贡的到来,见到子贡之后还责怪他到得太晚。孔子去世后,学生们为他守丧三年,只有子贡守丧六年,由此可见其二人情同父子,感情之深。

子贡天资聪颖,善于辞令,常能将孔子的言语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也最能使用技巧,运用不同的方式去问出孔子真正的意思。

《论语·述而》云:“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卫出公即位之后,拒绝其父亲蒯瞶回国。那么,到底孔子的立场是帮父亲还是帮儿子呢?他的弟子们都不清楚。子贡干脆直接去问,但是问得非常有技巧:相对于卫出公与蒯瞶父子俩的争执,子贡引相让君位的伯夷、叔齐来发问,从而得知孔子并不会帮卫出公的忙。

荀子·子道》云:“子路问于孔子曰:‘鲁大夫练而床,礼耶?’孔子曰;‘吾不知也。’……子贡问曰:‘练而床,礼耶?’孔子曰:‘非礼也。’”

“练而床”是非礼的,但是孔子因为身在鲁国,所以不愿意对鲁国大夫有所评价,因此造成了子路的误会,以为自己的老师孔子也有不知道的事情。待子贡出马,即问出结果。可见子贡的问话技巧是要比其他的弟子高明许多,也难怪他在孔门中会列于“言语科”。

子贡还有另一项专长——善于货殖。他因为做生意而结交了许多达官贵人,可想而知,孔子之名能够名扬天下,多少得归功于子贡的宣扬。

《史记·货殖列传》云:“子赣既学於仲尼,退而仕於卫,废著鬻财於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

子贡小孔子三十一岁,应在孔子去鲁之卫后从游之,而后仕于鲁国展现外交长才,其“废著鬻财於曹、鲁之间”可能就是在仕鲁的这段时期。他对市场经济了若指掌,非常精明,一边从政,一边从商——而且是赚大钱的巨商,他开着“豪华轿车”周游于各诸侯国之间,所到之处,国君皆礼遇倍至。其地位崇高,非常人可望其项背。

正因如此,如果不是子贡宣扬,一般人可能只知道有子贡而不知道有仲尼,甚至认为子贡具有较为优秀的贤能。

一般人认为子贡贤于仲尼,但是子贡对于孔子的钦佩确实相当极致。当别人称赞他贤于孔子时,他善于运用比喻法,让人们知道孔子的伟大。他说孔子之美如“万仞宫墙”,如果不知道怎么进门,那么就无法窥见其奥妙;他也将孔子比作“天”,因为“天”是无法让人沿着台阶往上走的。

有一次,齐景公想要听听子贡口中的圣人老师是什么样子的。子贡以“不知”天有多高,“不知”地有多厚,“不知”江海有多深,来表示他“不知”该怎么形容自己的老师。这一番言论让齐景公瞠目结舌,齐景公认为这样的赞誉似乎太过分了。没想到子贡继续说,我对老师的赞誉,就好像两手捧着土,加在泰山之上,并不会使它增高;就算我不称赞老师,也好像两手挖泰山土,不会使它有所减损。

子贡是一个生意人,《史记》中说他“好废举,与时转货赀”,指的就是他非常精通“物贵而卖之,物贱而收买之”这一套做生意的法门,他会随时将货物流通到最需要的地方。

子贡更是个标准的生意人,而生意人为追求利润,必会“与时追逐”,所以他对于现实的变化颇为敏锐。鲁国自文公后就不再实行“告朔之礼”,但是每月仍备有供奉的饩羊,子贡觉得这么做不切实际,所以想要废止。

《论语·八佾》云:“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孔子是非常注重“礼制”的人,可想而知,子贡的行为当然得不到老师的认同。子贡注重现实,还表现在另外一件事情上。我们都知道,现实生活中都是以物多为贱,物少而贵,子贡自然也秉持着这样的想法。

《荀子·法行》云:“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

所谓“物以稀为贵”,正因为玉温润而泽,稀少而尊贵,所以君子爱之。虽然孔子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但试想玉若普遍通有,庶民、小贩皆可有之,会被认为尊贵吗?君子还会对它另眼相看吗?

可见孔子是一个非常注重道,讲究礼的人,偏偏子贡追求现实、讲求实际。孔子说他“臆则屡中”就是赞许他有生意头脑,商场上臆度之事,都能判断正确而赚大钱。所以也不可否认子贡是一个卓越之才。

标签: 子贡春秋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秦惠文王到底有什么怪病,让他壮年吐血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惠文王,战国,风云人物

    喜欢历史的朋友都喜欢秦朝,虽然秦二世抱憾而终,庞大的帝国瞬间土崩瓦解。秦二世可能比较昏庸无道,但是秦国历史上的其他皇帝却个个都是顶尖的谋略家,这些皇帝中除了我们熟知的始皇帝之外,还有一个叫做嬴驷的皇帝也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君王,他为始皇帝后来一统华夏提供了坚定的基础。嬴驷就是秦惠文王,秦惠文王是秦孝公的

  • 孟玄喆是哪个朝代的太子?为什么说他是史上最坑爹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孟玄喆,风云人物

    孟玄喆[zhé],字遵圣,五代十国后蜀后主孟昶长子。十四岁受封秦王,二十五岁时被立为太子。孟玄喆自幼聪慧,悟性很强,擅长写隶书。历任武德军节度使、侍中、元帅等官职。广政二十八年(965年),北宋攻打后蜀,后主孟昶命大将王昭远迎战,王昭远屡战屡败,后来投降了宋军。无奈之下,孟昶任命太子孟玄喆为三军统帅

  • 门客拐走小妾他没反对,落难时门客就报恩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古代,风云人物

    清乾隆二十五年的状元名叫毕沅,曾任河南巡抚、湖广总督等职。他在学术方面也很有造诣,号称“经史小学金石地理门门皆通”。毕沅府中有一位门客名叫赵长青,竟与毕沅的小妾李氏私通。后来两人担心时间一长会被人发现,就偷偷逃走了。没想到他俩刚出门不久,这件不齿之事就传入毕沅耳中,这让他勃然大怒,当即拿出一把刀,喝

  • 一生数次叛唐的田承嗣,最后竟然还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田承嗣,唐朝,风云人物

    田承嗣,唐朝中期割据军阀,一代枭雄,世为卢龙军裨校,曾于安禄山手下为将。后在藩镇林立的中唐时期,凭借智谋和狠辣,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统领七州,拥兵五万,其势力居于河北三镇之魁,即是唐代著名的藩镇世袭势力——魏博田氏家族。▲田承嗣死后,将节度使一位传于侄子田悦,开启藩镇世袭之先例,其后治理魏博一带

  • 被水淹死的乾隆妃子诚嫔,出身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诚嫔,乾隆,风云人物

    诚嫔是乾隆后宫的一名妃子,姓钮祜禄氏,父亲是二等侍卫兼佐领穆克登。其实,如果仔细分析诚嫔家世的话,那绝对是不一般。诚嫔的高祖父是康熙朝的辅政大臣遏必隆,曾祖父是康熙朝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祖父则是阿灵阿次子阿尔松阿,阿尔松阿在康熙末年同样官至领侍卫内大臣,由此可见,诚嫔的出身是非常高贵的,然而,为何诚

  • 历史上的中山靖王刘胜真的是个纨绔子弟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胜,汉朝,风云人物

    历史上的刘胜不过是个纨绔子弟,实际上他才是当时最聪明的王爷,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景帝刘启有十四个儿子,其中贾夫人生了两个,分别是赵敬肃王刘彭祖、中山靖王刘胜。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之乱被平定,可是汉景帝并没有就此取消封国制,而是继续进行分封,其中皇子刘端被封为胶

  • 定妃娘娘是什么人,她为什么能赢得了两代皇帝的尊敬?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定妃,清朝,风云人物

    人的性命有长有短,最主要是要看你怎么活,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医疗技术发达,饮食起居样样好,几乎就是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那种,在古代生活就不一样了,他们在大夏天的时候还要穿着长长的衣服,头上顶着重重的发饰。如果你是有钱人家的孩子,生活还可以过得舒心一点,如果你不是,那你的生活真的过得很惨,别人在

  • 他是战国最悲剧的名将,最后因功高震主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白起,,风云人物

    战国时期应该是中国古代战争最频繁的是一个时期,而频繁的战争虽然会死很多人,但也会涌现出很多名将,比如赵奢、乐毅等,但其中的佼佼者还要数战国四大名将,而在这四大名将中,名气最大的无疑是白起;白起的一生神秘而传奇,身经百战而无一败绩,最后却莫名被杀,当真是一大悲剧。白起所处的时期,秦国的国力已经非常强大

  • 因为长得太帅被祖母惦记上了?宋文公究竟长得有多美?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宋文公,风云人物

    人们对于长得好看的人,总是会有很大的好感的,从古至今都是如此。而就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被称为古代十大美男之一的宋国第二十四任国君,就是因为长得太帅了,被祖母惦记上了,而且还因此成为了国君,这还真的是很少见的事情。究竟宋文公有多帅,他的祖母又是谁,真的是他的亲祖母吗?中国历史数千年来,王位继承并非固

  • 清朝汪之瑞山水轴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汪之瑞,风云人物

    《清汪之瑞山水轴》是清代汪之瑞创作的中国山水画。此图作者用渴笔、焦墨,画远山疏林、小桥流水,山石有皴无染, 画风近黄公望。汪之瑞此画笔墨简淡,苍秀卓立,轮廓中锋勾勒,山作背面少皴。画坡树萧疏,水中野亭,高峰见顶。画家的作品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简”,主要以线表现,有时简练到一根线条表现一个境地,又决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