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坚得天下到底是什么样的 杨坚真的有那么容易吗

杨坚得天下到底是什么样的 杨坚真的有那么容易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414 更新时间:2023/12/29 23:23:31

还不了解:隋文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隋文帝杨坚得天下真的是很容易吗?

清代赵翼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隋文帝像

杨坚身出权贵之家,其父杨忠位列跟随北周文帝宇文泰,因功官至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属于关陇贵族中的核心人士。

杨坚在杨忠死后,继承了他的爵位,又多次在战斗中立功,地位逐渐显贵,周武帝宇文邕把杨坚的长女杨丽华纳为太子妃。宇文邕雄才大略,但命不长久,年轻的周宣帝继位。杨坚的长女杨丽华顺势被封为皇后,杨坚因为是皇后之父又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

周宣帝继位的时候,十九岁,这个年龄在古代并不算小,何况周武帝在生前已经开始让他学习掌管朝政。

周宣帝与齐后主最大的差别是,他懂得权力。他剪除了众多的权臣,帝国的权力紧紧的攥在自己手里。他在六月初二登基,六月二十八就伏杀了当时势力最大的宇文宪,中间还有十天是在给周武帝守孝,可见宣帝虽然年纪轻,但手段还是有的。

周武帝对周宣帝的教育是极其严苛的,动不动就棍棒伺候,想来也没少给周宣帝传授帝王的权术。

杨坚这个时候其实很危险,周宣帝掌管权力的欲望随时有可能要了他的命。

而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皇后杨丽华不小心得罪了周宣帝,周宣帝怒骂杨丽华的同时,并召杨坚入见,并对左右侍卫说:“杨坚的脸色稍有变化,就杀了他。”不料杨坚到了宫内,神情和脸色自若,周宣帝暂时放过了他。

逃过一劫的杨坚立即想到了避祸,通过内史上大夫郑译向周宣帝透露出自己有出藩之意。这正合周宣帝的心意,当即任命他为亳州总管。

杨坚将任亳州总管时,庞晃劝他就此起兵,建立帝王之业,杨坚握着庞晃的手说:“时机还不成熟啊。”至此,杨坚取周自代的愿望溢于言表。

虽然没有任何的证据,但个人认为:周宣帝死于杨坚之手。

在杨坚将要去亳州的时候,这个时候杨坚生病了,什么病?足疾,所以没走。

这件事情很蹊跷。

第一,足迹并不是大病,对于急于出京避祸的杨坚来说,完全可以出行,他这个级别的人物,难道还需要自己走么?

第二,在杨坚“足疾”期间,周宣帝去世。而且这件事来得非常突然,一发病就说不出话来,而且很块就去世。周宣帝得了什么病?心脑血管疾病?急性胰腺炎?其实更像是中毒吧。史书上说最后给周宣帝的归于酗酒,酗酒的人多了,但没有见过这种死法的。

而杨坚下毒的机会是存在的,毕竟他女儿,就是皇后。

在杨坚因“足疾”滞留的这一段时间,他若想要的,都实现了。一个“足疾”,成就了一个大统一王朝。合理的解释是,杨坚因为周宣帝对自己即将下手,而恐惧,先下手为强,利用女儿,毒死了周宣帝。

在周宣帝之后,刘昉、郑译伪造诏书,让随国公杨坚接受遗命,辅佐朝政。看起来好像这个责任是刘昉、郑译所为,其实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

独揽大权的杨坚立即做了第二件事:招五王进京。

这一步太关键了。试想,如果五个藩王盘踞地方,杨坚想要代周,五王必起兵反对。杨坚想要同时战胜五位地方藩王,难度可想而知。五王进京之后,就被杨坚掌控,最终肉体消灭。

第三件事,武力镇压。

对于杨坚辅政,持有反对意见的人并不少。代表人物就是相州总管尉迟迥起兵。这个尉迟迥,是宇文泰的外甥,在周的地位和威望都是很高的,历任太保,太傅,太师,并久经沙场,屡立战功。所以,他一起兵,跟随者很多。尉迟迥所管辖的相、卫、黎、毛、洺、贝、赵、冀、瀛、沧各州,尉迟勤(尉迟迥弟弟的儿子)所管辖的青、胶、光、莒各州,全都跟随尉迟迥,拥有大军数十万。并北联系突厥,南联系南朝,许以利益。而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相继起兵响应。一时间,对杨坚来讲,形势是十分危机的。杨坚最终派高炯和韦孝宽武力镇压,最终在这一场生死之战中取得胜利。

在消灭藩王,以及打击地方实力反对派之后。杨坚代周的时机成熟,先封隋王,继而接受“禅让”为帝。

杨坚在为帝的日子里,多疑是前所未有的,儿子,大臣很多都死于他的多疑。这也许跟他的经历和不信任有关。

毕竟他也是这么走出来的。

说杨坚得国易,其实不尽然,从一个权臣走上帝位,难度可想而知,稍有不慎,则身首异处。隋文帝看上去的得国很容易,但在容易的背后充满了杀戮和血腥。真实的权力之争,绝不会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轻松。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郑灵公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会引来杀身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郑灵公,春秋,风云人物

    郑灵公,担任郑国国君不到一年,就被大臣子公杀了。而且子公杀死郑灵公的原因特别的让人无奈,就是因为郑灵公在群臣面前对子公开了一个玩笑,心眼小的子公心怀不满,就谋反弑君,行大逆不道之事。在一次的宫中宴会中,子公的右手小拇指动了一动,他就对旁边的子家说,我的小指刚才一动,说明咱们将能够品尝珍馐了,旁边听到

  • 王翦有哪些成就与作为?后世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凭借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王翦年少的时候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攻破燕国都城蓟,又消灭楚国。王翦与其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

  • 杨恽是怎么因为一封信就死了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杨恽,汉朝,风云人物

    不知道您知道不知道,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并不是一写出来就风靡大汉朝的。司马迁写完之后,并没有胆量将它公开发表,而是将其“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因为里面有太多不被统治者所容的东西。前文中大鹏也说过,受司马迁因言被废的影响,司马迁的女婿杨敞一直谨小慎微,但他二小子杨恽却是

  • 戴胄:唐初时期宰相,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戴胄,字玄胤,唐朝初期宰相,汲县令戴承伯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仕隋朝,明经入仕,起家吏部云骑尉,迁门下录事。反对郑王王世充篡位,出镇虎牢关。归顺秦王李世民,授士曹参军,迁兵部郎中、武昌县男。唐太宗即位后,迁大理少卿、太子左庶子。生性忠直,犯言直谏,迁尚书左丞。贞观三年

  • 益州名将张任,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张任,三国,风云人物

    张任,益州蜀郡人。张任出身贫寒之家,从小就以胆大勇敢著称。成年以后的张任,有气节志向远大。张任凭借自己的本领,进入州府官拜从事。从事,刺史的属官。建安十三年,刘璋派别驾从事张松出使曹魏。他因为受到曹操的冷落,动员刘璋与曹操断交。张松权刘璋说:刘备同为汉室宗亲,应该结为盟友。后来曹操攻击刘备时,刘璋还

  • 武则天最信任的大臣除了狄仁杰还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唐朝,风云人物

    武则天重用酷吏,也重用能臣,而武则天最信任的能臣里,除了狄仁杰,那就是李昭德了,李昭德个性特别,敢直言,能力也非常强,武则在非常信任他,即使女皇的侄儿武承嗣诋毁他,武则天都不为所动,据说有一次,武承嗣说李昭德的坏话,武则天却道:“自从我任用李昭德为宰相,常能睡得安稳。他能为我分忧,不是你所能比的。”

  • 为国拓边两千里,北宋名将王韶为何不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为国拓边两千里,北宋名将王韶为何不出名?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自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北宋重文轻武使得王朝几乎没出过什么名将。在我们印象中北宋能称得上名将的只有狄青、种师道等寥寥可数的几人。却很少有人知道王韶这位为北宋王朝立下赫赫战功,使得北宋形成对西夏战略包围的大将。凭借着自己对西夏的了

  • 李渊被逼退位后,想出一个“毒计”来对付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渊,唐朝,风云人物

    在皇室之中,父子之情、兄弟之谊大都比不上龙椅的诱惑,最好的证明便是唐朝初年的“玄武门之变”。公元626年7月2日,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伏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这两个人分别是李世民的大哥和四弟,而且还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李建成和李世民都非常优秀,二人都形成了自己的势力。李建成常年辅佐李渊

  • 曹操接回汉献帝后为什么要迁都 所谓洛阳破败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曹操迁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迎接天子汉献帝后,为什么选择将都城迁往许昌,其原因何在?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洛阳残破”为由,强迫献帝及文武百官迁都于许昌,即许都。迁都许昌,原因真在于“洛阳破败”吗?非也。洛阳,虽因董卓的一把大火,昔

  • 世人只知卧龙凤雏,司马懿的绰号你知道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懿,三国,风云人物

    一提到《三国演义》,想必大家首先就会想到“卧龙”诸葛亮的名号,毕竟在全书中,诸葛亮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卧龙”和“凤雏”可谓都是三国数一数二的大谋士了。在民间早有传闻,二者得其一便可安天下,但是刘备一人独得其二,为何却未能统一天下呢?这其中恐怕和一个人有很大的关系。这个人自然就是司马懿了。司马懿出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