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翦有哪些成就与作为?后世如何评价他?

王翦有哪些成就与作为?后世如何评价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414 更新时间:2023/12/7 10:09:23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凭借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王翦年少的时候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攻破燕国都城蓟,又消灭楚国。王翦与其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统一中国后,急流勇退,没有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主要成就

计杀魏齐

范雎是先秦时期著名的谋士,以“远交近攻”的谋略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坚实基础,与魏国丞相魏齐是仇人。范雎曾扬言要魏国交出魏齐,否则将举兵伐魏。形势迫使魏齐弃相印逃到赵国,投在平原君赵胜门下。

长平之战后,王翦向秦昭王献计,由昭王修书一封,约平原君来函谷关赴宴。昭王依计而行,诱使平原君上钩。待平原君来时,借机扣留,将其押解至咸阳。再传讯邯郸,称不得魏齐,就不释放平原君。

长平之战刚过,赵孝成王正惊魂未定,赶紧派兵围住平原君府,擒拿魏齐。魏齐逃到魏信陵君那里,信陵君不敢收留。魏齐走投无路,拔剑自刎。赵孝成王得魏齐之首,星夜派人送往咸阳,秦王才释放了平原君归赵。王翦未费秦国一兵一卒而得魏齐之首,解了相国范雎多年的心头之恨。

平定叛乱

秦王政八年(前239年),秦王政命王弟长安君成蟜为主将,樊于期为副将率军攻打赵国,不料,长安君在樊于期的唆使下临阵倒戈,举兵反叛。

嬴政派王翦前往平叛。王翦派说客混进叛军,见到了长安君,递送了劝降书信,情理并用,恩威并施。长安君归降,叛乱平息。樊于期逃奔燕国。但可惜的是,长安君后来并没有保住性命。

铲除吕氏

秦王政即位之初由于年少,国政由相邦吕不韦所把持。吕不韦权倾朝野,又与太后偷情,见秦始皇日渐年长怕东窗事发想离开太后,又怕太后怨恨,所以献假宦官嫪毐给太后。

嫪毐与太后在秦故都雍城(今陕西凤翔)生下了两个私生子,以秦王假父自居。在太后的帮助下,嫪毐封长信侯,领有山阳、太原等地,自收党羽,在雍城长年经营,建立了庞大的势力。

秦王政九年(前238年),嬴政前往太后所在的雍城行郊礼。王翦领兵镇压咸阳,派三万精锐保护秦王西行。秦王离开后,吕不韦在国都咸阳把持国政,王翦不动声色,调遣兵力,严阵以待,以防吕不韦伺机生变。嫪毐因淫乱宫闱的罪行败露,发动兵变,进攻秦王嬴政所在的蕲年宫,史称“蕲年宫之变”。秦王及时察觉了这一阴谋,抢先发兵平定叛乱,追斩嫪毐,在咸阳清洗了嫪毐集团数百人,因此事涉及吕不韦,不久就免去了其相邦之职。不久,在王翦的建议下,将其赐死,秦始皇全面掌握了国家权力。

评价

总评

王翦是秦国杰出的军事家,也是继白起之后,秦国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材。作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王翦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一生征战无数,他智而不暴、勇而多谋,在当时杀戮无度的战国时代显得极为可贵。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国兼并了所有的诸侯国,统一天下,王翦和蒙恬立的战功最大[6]。王翦是唐朝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历代评价

司马迁:“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王翦为秦将,夷六国,当是时,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筊身。”

班固:“若秦因四世之胜,据河山之阻,任用白起、王翦豺狼之徒,奋其爪牙,禽猎六国,以并天下。穷武极诈,士民不附,卒隶之徒,还为敌仇,猋起云合,果共轧之、急城杀人盈城,争地杀人满野。孙、吴、商、白之徒,皆身诛戮于前,而国灭亡于后。报应之势,各以类至,其道然矣。”

司马贞:“白起、王翦,俱善用兵。递为秦将,拔齐破荆。赵任马服,长平遂阬。楚陷李信,霸上卒行。贲、离继出,三代无名。”

杜牧:“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恭、虞诩、段颎,魏有司马懿,吴有周瑜,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公元凯,梁有韦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国朝(唐)有李靖、李勣、裴行俭、郭元振。如此人者,当此一时,其所出计画,皆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於内,功后成於外。”

苏轼:“善用兵者,破敌国,当如小儿毁齿,以渐摇撼,而后取之,虽小痛而能堪也。若不以渐,一拔而得齿,则取齿适足以杀儿。王翦以六十万人取荆,此一拔取齿之道也。秦亦惫矣,二世而败,坐此也夫。”

李复:“少李轻兵去不回,荆人胜气鼓如雷。将军料敌元非怯,能使君王促驾来。”

陈元靓:“周凤不鸣,秦虎方视。将争善战,图一得志。破赵匪难,取燕孔易。战乃既败,频伤无愧。秦兵载授,祖龙服义。菩田亟读,深谋自遗。六十万卒,恒恒暨暨。乃献负过,终平楚地。”

《十七史百将传》:“孙子曰:‘识众寡之用者胜。’翦谓伐荆当用六十万人。又曰:‘谨养勿劳,并气积力。’翦坚壁休士,投石超距而后用是也。”

黄道周:“王翦事秦,论荆明果。六十万人,缺一不可。李信少年,以毛赴火。兵败再兴,其计已左。空国伐人,其不疑我。美宅田园,故请琐琐。大国虽伤,其中犹夥。士卒投超,尚思闪躲。兵去追奔,万全方妥。为将阴残,一世坎坷。三世不详,王离被虏。”

邓廷罗:“古之善用众者,莫如王翦、韩信。”

《千字文》:“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杨恽是怎么因为一封信就死了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杨恽,汉朝,风云人物

    不知道您知道不知道,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并不是一写出来就风靡大汉朝的。司马迁写完之后,并没有胆量将它公开发表,而是将其“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因为里面有太多不被统治者所容的东西。前文中大鹏也说过,受司马迁因言被废的影响,司马迁的女婿杨敞一直谨小慎微,但他二小子杨恽却是

  • 戴胄:唐初时期宰相,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戴胄,字玄胤,唐朝初期宰相,汲县令戴承伯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仕隋朝,明经入仕,起家吏部云骑尉,迁门下录事。反对郑王王世充篡位,出镇虎牢关。归顺秦王李世民,授士曹参军,迁兵部郎中、武昌县男。唐太宗即位后,迁大理少卿、太子左庶子。生性忠直,犯言直谏,迁尚书左丞。贞观三年

  • 益州名将张任,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张任,三国,风云人物

    张任,益州蜀郡人。张任出身贫寒之家,从小就以胆大勇敢著称。成年以后的张任,有气节志向远大。张任凭借自己的本领,进入州府官拜从事。从事,刺史的属官。建安十三年,刘璋派别驾从事张松出使曹魏。他因为受到曹操的冷落,动员刘璋与曹操断交。张松权刘璋说:刘备同为汉室宗亲,应该结为盟友。后来曹操攻击刘备时,刘璋还

  • 武则天最信任的大臣除了狄仁杰还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唐朝,风云人物

    武则天重用酷吏,也重用能臣,而武则天最信任的能臣里,除了狄仁杰,那就是李昭德了,李昭德个性特别,敢直言,能力也非常强,武则在非常信任他,即使女皇的侄儿武承嗣诋毁他,武则天都不为所动,据说有一次,武承嗣说李昭德的坏话,武则天却道:“自从我任用李昭德为宰相,常能睡得安稳。他能为我分忧,不是你所能比的。”

  • 为国拓边两千里,北宋名将王韶为何不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为国拓边两千里,北宋名将王韶为何不出名?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自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北宋重文轻武使得王朝几乎没出过什么名将。在我们印象中北宋能称得上名将的只有狄青、种师道等寥寥可数的几人。却很少有人知道王韶这位为北宋王朝立下赫赫战功,使得北宋形成对西夏战略包围的大将。凭借着自己对西夏的了

  • 李渊被逼退位后,想出一个“毒计”来对付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渊,唐朝,风云人物

    在皇室之中,父子之情、兄弟之谊大都比不上龙椅的诱惑,最好的证明便是唐朝初年的“玄武门之变”。公元626年7月2日,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伏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这两个人分别是李世民的大哥和四弟,而且还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李建成和李世民都非常优秀,二人都形成了自己的势力。李建成常年辅佐李渊

  • 曹操接回汉献帝后为什么要迁都 所谓洛阳破败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曹操迁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迎接天子汉献帝后,为什么选择将都城迁往许昌,其原因何在?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洛阳残破”为由,强迫献帝及文武百官迁都于许昌,即许都。迁都许昌,原因真在于“洛阳破败”吗?非也。洛阳,虽因董卓的一把大火,昔

  • 世人只知卧龙凤雏,司马懿的绰号你知道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懿,三国,风云人物

    一提到《三国演义》,想必大家首先就会想到“卧龙”诸葛亮的名号,毕竟在全书中,诸葛亮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卧龙”和“凤雏”可谓都是三国数一数二的大谋士了。在民间早有传闻,二者得其一便可安天下,但是刘备一人独得其二,为何却未能统一天下呢?这其中恐怕和一个人有很大的关系。这个人自然就是司马懿了。司马懿出生于

  • 赵构为什仫会变成南宋最能逃跑的皇帝?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赵构,宋朝,风云人物

    他是南宋的开国皇帝,却因宠幸秦桧,杀害岳飞,让后人诟病他懦弱胆小,卑鄙无耻。他偏安一隅,不仅不收复失地,还向金国称臣纳贡。然而登基前的他,却是天生神力,勇猛无敌。他是宋高宗。《宋史·高宗本纪》记载: (宋高宗)资性朗悟,博学强记。读书日诵千余言,挽弓至一石五斗。宣和四年,始冠,出就外第。一石五斗,这

  • 明武宗朱厚照:明朝第十位皇帝,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朱厚照,即明武宗,明朝第十位皇帝,在位共16年,年号正德。他是明孝宗朱佑樘之子,生母是孝成敬皇后张氏。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厚照是明朝极具争议性的皇帝。他少时聪慧却玩物丧志,称帝后任情恣性,荒淫无度,宠信宦官,以致朝政败坏。在位时曾御驾亲征大败蒙古,平定宁王叛乱。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