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名将吕文德简介:死后被朝廷追封为“和义郡王”

南宋名将吕文德简介:死后被朝廷追封为“和义郡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181 更新时间:2023/12/6 9:20:39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 吕文德 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吕文德 (?—1269年),字景修 ,南宋晚期名将,淮南西路安丰军霍丘县(今安徽霍邱)人。出身平民,早年被赵葵收入麾下,以抗击蒙古起家。他转战江淮、湖北、四川各地前线达30多年,多次击退蒙军,取得骄人战绩。在这一过程中,他的家族和同乡也得到提携,并与权臣贾似道相勾结,形成庞大的军事集团。南宋朝廷对吕文德极为倚重,不仅让他建节两镇(保康军、宁武军),还封他为崇国公、卫国公。1269年吕文德病死,谥号“武忠 ”,1275年追封“和义郡王”。

人物生平

克敌两淮

据1959年出土于苏州的吕师孟墓志铭记载,吕文德之父名吕深,追赠太师相国公,他有弟吕文福、吕文信等,而吕文焕则是他的堂弟。据说吕文德出身宋代名门东莱吕氏,是宋初宰相吕蒙正的后裔,但到他这一代时早已没落。关于吕文德从军前的职业,一说他是樵夫,比如《宋季三朝政要》记载:“文德,安丰人,魁悟勇悍,尝鬻薪城中。”也有一说他是土豪,如《古今纪要逸编》一书说:“文德起土豪” ,总之为一介平民。他是被宋末名臣赵葵相中而从军的。关于吕文德从军的年份,一说是宋宁宗嘉定末年赵葵在淮西安抚参议官任上时,一说是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年)赵葵在淮东制置使任上时。此后数十年间,吕文德屡建边功,位至显宦;其家族子弟也驰骋疆场,形成一股庞大的军事集团。

据估计,吕文德可能跟随赵葵参与端平入洛的战斗,到嘉熙元年(1237年)时已被擢为池州都统制。蒙古灭金后第二年开始入侵南宋,长达四十多年的宋蒙战争爆发,吕文德长期活跃于抗蒙前线,逐渐崭露头角。嘉熙元年(1237年),吕文德以池州都统制率军援安丰,与杜杲守城力战,蒙军乃退。次年,和杜庶(杜杲子)、聂斌等率精锐在要害处设伏击蒙军,连传捷报27次,尤其是他守卫仪真时,更是“仪真之民,恃以为命”。淳祐三年(1243年)二月,吕文德被提拔为福州观察使、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总统两淮出战军马,兼知蕲州,捍御边陲。这年夏季到冬季,他曾率领一支3000人的部队,乘坐战舰溯涡河而上,直捣汴梁,打得蒙军措手不及,随即撤回。淳祐四年(1244年)五月,蒙古围攻寿春府,吕文德率兵成功解围,朝廷赐给他缗钱百万以犒师。六月,朝廷命吕文德兼知濠州,节制濠、安丰、寿、亳四州军队。淳祐五年(1245年)二月,吕文德击败蒙古兵,收复五河(今属安徽),朝廷连升他三级。淳祐八年(1248年)二月,吕文德解泗州之围有功,又一次得到皇帝嘉奖。

至此,吕文德成为了南宋独当一面的主将。他在发迹过程中,依靠由自己亲族及家乡樵夫、炭农等编成的“黑炭团”(又号“吕家军”)作战,而他的亲戚故旧如兄弟辈的吕文信、吕文福、吕文焕,子侄辈的吕师夔、吕师龙、吕师道、吕师孟、吕师望,女婿范文虎,同乡夏贵等均得到提携,先后成为南宋末期的重要将臣。

转战西南

当时,蒙古对南宋采取大迂回战略,征服吐蕃、大理后包抄南宋西南边疆,西南地区战事逐渐吃紧。此时,吕文德已成为南宋抗蒙的中流砥柱,南宋朝廷便将吕文德调往西南地区。宝祐二年(1254年)七月,理宗下诏“以湖北安抚、知峡州吕文德总统江陵、汉阳、归、峡、襄、郢军马事,暂置司公安,上下应援”,次年七月,“以吕文德知鄂州,节制鼎、澧、辰、沅、靖五州”。

起初,吕文德在西南并未与蒙古正面交锋,而是透过修筑城池、安抚土著的手段来加强防备。宝祐六年(1258年),吕文德奉命入播州(今贵州遵义),联络播州杨氏为代表的土著势力,修筑黄坪等三城,并安抚贵州地区的少数民族。后来蒙古从广西而非贵州攻入南宋,可能与吕文德在此加强防备有关。开庆元年(1259年)正月,宋理宗下诏:“吕文德城黄平,深入蛮地,抚辑有方,与官三转。” 以示嘉奖。其后他被调往四川前线,于开庆元年(1259年)三月被任命为保康军节度使、四川制置副使兼知重庆府,四月又总领四川财赋,他不仅负责四川军政,还获得了宋代武将的最高荣誉——节度使头衔。五月,吕文德在达州与蒙军激战,到了六月,吕文德所部数战皆克,攻断浮桥,打通了蜀道,进入重庆,理宗听说后非常高兴,御笔题曰:“吕文德身先士卒,攻断桥梁。蜀道已通,忱可嘉尚。”六月初,吕文德率战船千余艘,沿嘉陵江而上,增援钓鱼城,连败蒙军。蒙古蒙哥汗派史天泽迎战,史天泽将蒙军分为两翼,在嘉陵江两岸“跨江注射”,蒙古水军则“顺流纵击”,吕文德失利,退回重庆。宋军主力虽未进至合州,但对于合州保卫战的影响极大。宋理宗在开庆元年(1259年)六月说:“况合州之围已解,亦其(指吕文德)应援之力”,肯定了吕文德的战功。七月,蒙哥死在合州,四川战事告一段落。

开庆元年(1259年)九月,蒙古忽必烈猛攻鄂州(今湖北武汉),吕文德又从重庆赴援鄂州,击败蒙军拔都儿部,“乘夜入鄂城”,给予鄂州有力的支援,使得鄂州“守愈坚”。闰十一月,忽必烈北撤,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鄂州之围遂解。宋廷下诏说:“吕文德援蜀之赏未足酬功,今援鄂之勋尤为显著,特赐百万,良田万顷。”可以说吕文德达到了他戎马生涯的顶峰,无疑是当时南宋首屈一指的武臣

官场活动

此时蒙古内部纷争不断,一时无暇南顾,数年间边境没有大的战事。而南宋内部的窝里斗也开始了,吕文德在这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时刘整功勋很大,吕文德很妒忌他,每逢刘整出谋划策就置若罔闻,建立功勋也不予上报,又因俞兴与刘整有矛盾,吕文德让他做四川制置使来收拾刘整。刘整愈发感到不安,最后于景定二年(1261年)六月以泸州十五郡投降蒙古,四川局面大坏。[16] 俞兴出兵进剿刘整,反被刘整所败。败报传来后,宋廷急派吕文德率军进攻泸州,“水陆并进,雨雪载涂,或筑堡以逼其城,或巡江以护吾饷,或出奇以焚其积粟,或进锐以剿其援师”,终于在景定三年(1262年)正月收复泸州,吕文德亦因功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尽管泸州被成功收复了,但吕文德逼反刘整却给南宋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另一方面,吕文德还阿附权相贾似道,比如在开庆元年(1259年)鄂州之役时,作为节制诸路军马的统帅贾似道措置乖戾,无法赢得诸部的尊重,更无法协调诸部的关系,因此高达、曹世雄等将领都与贾似道有矛盾,唯独吕文德“谄似道,即使人呵曰:‘宣抚(贾似道)在,何敢尔邪?’”。贾似道拜相以后,吕文德更是与他过从甚密,景定五年(1264年)宋理宗驾崩时,贾似道为得到新皇宋度宗的信任,一方面在理宗下葬后假意辞官,另一方面指使吕文德谎报军情,使度宗急召贾似道,借机巩固自己的权势。正因为权相贾似道的扶持,吕文德及其家族的军事集团得以存续多年,吕文德曾在度宗年间举荐96人入朝,许多人都是他的亲朋。这种扶持也可以从后来贾似道对吕文焕的态度中看出。

晚年错误

从开庆元年(1259年)闰十一月到咸淳五年(1269年)十一月,吕文德一直担任京湖制置使,开府鄂州,率军驻防京湖边境,并修筑多个城池,加强京湖一线的防务,并任湖广总领财赋、管内劝农营田使;又在景定二年(1261年)刘整降蒙之际一度兼任四川宣抚使,翌年辞去,仍兼四川策应使。以武臣身份出任封疆大吏连续十年之久,这在宋代是绝无仅有的例子。吕文德也不断加官进爵:景定二年(1261年)超授太尉,景定四年(1263年)兼宁武军节度使,咸淳元年(1265年)授少保[22] ,咸淳三年(1267年)加授少傅,咸淳五年(1269年)受封崇国公。史称他“开荆南之制阃,总湖北之利权……专立己威,爵赏由心,刑戮在口”,可见其权势之如日中天。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是拜贾似道的奥援所赐。

然而,迈上巅峰的吕文德却犯了两个严重的战略错误,景定四年(1263年)七月,刘整向忽必烈献计,在襄阳城外设置榷场,以掩护其军事行动。刘整还指出,宋将吕文德“可以利诱”。蒙古向吕文德行贿玉带,吕文德竟同意建榷场。但是蒙古人又借口“南人无信”,要求建筑城墙以保护其货物。吕文德见蒙古人得寸进尺,感到很不爽,没有同意,此时又有人建议说:“榷场成,我之利也,且可因以通和好。”于是吕文德转变态度,奏请朝廷开设榷场。蒙古人借机筑土墙于鹿门山(今湖北襄阳东南),外通“互市”,内筑堡壁,以阻宋南、北之援,吕文焕早就识破这是蒙古的阴谋,两次捎信向吕文德说明,但被吕文德的亲吏陈文彬藏匿起来。其后蒙古又在白鹤城增筑第二堡,吕文焕再次向吕文德申诉才被得知,吕文德深悔,叹曰:“误国家者,我也!”第二次失误是在咸淳四年(1268年),此时蒙古卷土重来,大举入侵南宋,已围困襄樊。当负责守城的吕文焕派人向吕文德报告蒙军修筑鹿门、白河等寨、襄樊被重重围困时,吕文德却不以为然,反而斥责吕文焕道:“汝妄言邀功。设有之,亦假城耳。襄、樊城池坚深,兵储支十年,令吕六(即吕文焕)坚守。果(刘)整妄作,春水下,吾往取之,比至,恐遁去耳!”这种轻敌的思想加剧了南宋守护襄樊的困难,因此“识者窃笑之”。

咸淳五年(1269年)十一月末,吕文德致仕,特授少师,改封卫国公。由于吕文德晚年犯的错误给国家带来严重后果,所以他一直深感愧疚,以致在同年十二月二日(一说为十二月一日 )因疽发背而卒,谥号“武忠”,追赠太傅。德祐元年(1275年)十二月,南宋朝廷追封吕文德为“和义郡王”。后来吕文德的家族除吕文信外集体投降蒙古。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良妃出身低微,最后却险些成为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良妃,清朝,风云人物

    在清朝的皇宫当中有一个叫做辛者库的地方,那里的奴才们跟外面的相比身份更加低一些,但他们并不是有罪的人,只不过是因为身份比较低位而已。在清朝不少妃子他们就出生于包衣,也就是辛者库。今天小编给大家讲的这位清朝的妃子就是出自于辛者库的。在康熙统治的前期,在他的嫔妃当中,以共有五个是妃子,其中一个被封为良妃

  • 汉末三国时期曹操的五大谋士分别是哪些人?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华夏史上,武将和谋臣最为光辉的时期就是汉末三国时期。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汉末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五大谋士,他们是荀彧、荀攸、贾诩、郭嘉和程昱,这五个人,基本代表了曹操谋士的最高水平,可以说是顶级的,这五个人,有的被逼自杀,有的英年早逝,他们当中,谁混得最好呢?这五人当中,最厉害的,应该是荀

  • 恪妃:清朝第一位汉妃,顺治还为她打破祖制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恪妃,清朝,风云人物

    大家都知道,清朝皇帝纳娶妃嫔的主要途径是选秀女,分别有八旗选秀与宫女选秀。不过,康雍乾时期,有一位不在旗的民籍汉女却被送入宫中,她们便是我们所说的“汉妃”。那么,你知道清朝第一位汉妃是谁吗?她就是顺治后宫的恪妃。早在顺治初年,孝庄太后就曾命令:“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然而,令孝庄太后没想到的是,

  • 南宋状元余复简介:常学习至“笔枯手成胝,眼稀目生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历史上的周瑜是怎么死的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周瑜,三国,风云人物

    对周瑜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周瑜到底是什么样的?周瑜真的是被气死的吗?真相究竟是什么样的?被歪曲的历史人物有人说曹操在三国演义被黑的很惨,一个好端端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文学家。硬生生的给黑成,一个阴险狡诈,诡计多端的奸雄。可比起曹操有一个人被黑的更惨,起码曹

  • 在中国古代,那些至高无上的君主有哪些落得饿死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萧衍,南北朝,风云人物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作为中国古代的君主,他们的生活水平也是出于整个国家的最顶端的,但是就是这样的君主们,往往也会有难得善终的情况,而其中甚至包括最不可能的死法——被饿死。那么中国古代被饿死的君主有哪些呢?梁武帝萧衍梁武

  • 朱元璋登基后,在政治与军事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朱元璋,即明太祖,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后因灾变入皇觉寺为僧,25岁(1352年)时,参加红巾军反抗蒙元政权。他先后击败了众多诸侯军阀,统一南方,后北伐灭元,建立了明朝,年号洪武。朱元璋在位期

  • 12岁娶妻到21岁病逝 刘弗陵为什么连一个孩子都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刘弗陵孩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昭帝刘弗陵12岁娶妻,为何直到21岁病逝也没有孩子?历史上,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只说是上官氏,并没有留下名字,所以我们暂且称她为上官皇后吧。由于父亲上官安和祖父上官桀的运作,上官皇后6岁就进宫了,她被封为了仅次于皇后的婕妤,没过

  • 慈禧和光绪死后,同治帝的遗孀瑜妃为何大闹皇宫?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瑜妃,清朝,风云人物

    在等级森严的皇宫里,妃子们都是规规矩矩,不敢说错一句话,不敢走错一步路,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否则稍不小心触犯祖宗规矩,就会遭到责罚,既然如此,在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死后,为何同治帝的遗孀瑜妃不顾礼仪,大闹皇宫呢?瑜妃并不是个不懂规矩的女子,她本是同治帝的妃子,是知府崇龄的女儿,满洲镶蓝旗人,赫舍里氏,通

  • 诸葛亮的儿子忠心耿耿,诸葛京为什么会大相径庭?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京,三国,风云人物

    诸葛亮的儿子并不是太差,很多人都以为他的儿子只是一个庸才。就是因为这个人忠心耿耿,继承了他父亲诸葛亮的意志,为蜀国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最后宁死不投降,最后下场实在是太惨了。而他的孙子并不是能够比得上他的父亲,完全是侮辱了诸葛亮他们一家的名声。这个“生猛”应该就是责骂诸葛亮孙子投降了司马昭,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