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咸丰和恭亲王本是好兄弟,到最后为什么会反目成仇?

咸丰和恭亲王本是好兄弟,到最后为什么会反目成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803 更新时间:2024/1/10 17:16:54

到了道光这一朝,在他准备立储的时候,有两个比较合适的人选:一个是皇四子奕詝,一个是皇六子奕訢。两人的年龄不相上下,能力也在伯仲之间,道光在这两个儿子之间颇为犹豫。

道光也知道,虽然自己暂时难以抉择,但日后这两兄弟在储位上必有一番争斗。也许是为了避免雍正夺位时发生手足相残的事件,道光非常注重从小培养这两兄弟之间的感情。

《清史稿》记载,奕詝和奕訢两兄弟小时候,“(两人)同在书房,肄武事,共制枪法二十八势、刀法十八势,宣宗赐以名,枪曰‘棣华协力’,刀曰‘宝锷宣威’,并以白虹刀赐奕訢。”

两个小兄弟之间打打闹闹,弄出一套所谓的枪法和剑法,本来是平平无奇的小事,但道光对此却非常重视,专门给它们命了名。而这些名字都是有特殊含义的。其中“棣华”是兄弟的意思。道光是借这件小事教育他们,以后兄弟俩要齐心协力。

相信除了这件事之外,道光还在很多小事上对两兄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所以道光临死前,在遗诏中除了立奕詝为皇太子,继承他的皇位外,还特地交代要立奕訢为亲王。非太子的皇子干政,像这样的安排,历清朝300年,都是绝无仅有的。

在奕詝,即咸丰皇帝继位后,两兄弟一开始确实表现出同心协力的样子。“(咸丰)三年九月,洪秀全兵逼畿南,以王署领侍卫内大臣办理巡防,命仍佩白虹刀。十月,命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四年,迭授都统、右宗正、宗令。”咸丰并不是让恭亲王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而是给予了他充分的实权。

咸丰能如此信任这位弟弟,其理由与道光想的相同——道光的孝全成皇后早亡,咸丰自幼丧母。奕詝和奕訢这两兄弟,是由奕訢的生母静妃一起抚养长大的,所以两人之间有一种亲兄弟般的感情。

道光的本意是让静妃作为维系兄弟俩之间关系的桥梁,但他却没想到,静妃反而成了兄弟反目成仇的导火索。

让兄弟二人耿耿于怀的,是静太妃的身份问题。

恭亲王觉得,静太妃虽然在道光生前不是皇后,但自孝全成皇后去世后,实际上由她摄六宫事,况且对咸丰又有养育之恩。在静太妃临终前,给她一个太后的封号,让她能够瞑目,是恭亲王最大的愿望。但咸丰却认为,自己对静太妃已经够好了,如果再封她为太后,那显得对自己的母亲太不公平了。

根据王闿运《祺祥故事》的记载,在静太妃即将咽气前,心急如焚的恭亲王跑去找到咸丰,求他能在静太妃临终前尊封她为太后,了了她一辈子的心愿。当时咸丰不置可否,只“哦,哦”了两声。恭亲王以为这是答应了他,便以此作为皇帝口谕,倚仗自己军机领班的身份,给礼部传旨册封静太妃为太后。

等到咸丰发觉之时,礼部已经把册封太后的请示递了上来,这时候再反悔的话,显得他是个不孝的皇帝。不得已之下,咸丰只好被迫尊封了静太妃为太后。但由于这不是他的本意,所以降低了册封的规格,尊为“康慈皇太后”,不加道光的谥号,不祔庙。以此表示对恭亲王的不满。

其实恭亲王假传圣旨,很大的原因还是出于他的一片孝心,而且以为咸丰与他的想法相同,才会做出如此鲁莽的举动。但在咸丰看来,这却是对皇权的僭越了,也从此都恭亲王起了戒心。

因此在康慈皇太后葬礼完毕后,咸丰便解除了恭亲王的所有职务,兄弟间的关系出现了很深的裂痕。直到咸丰死前,都没有让恭亲王担任顾命大臣之职,终身都没有再原谅他。

标签: 咸丰清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刘疆作为东汉光武帝嫡长子,为何没有成为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疆,汉朝,风云人物

    太子,是中国古代对储君的一种称谓。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在中国古代,生在帝王家,就注定了一生不凡。尤其是帝王家的皇子,更是如此,因为他们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权力的顶峰——皇位。而在皇子之中最为尊贵的,莫过于太子。所谓太子,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自

  • 滕王李元婴是一个纨绔子弟游手好闲 他竟然靠什么东西名满天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元婴,李世民,风云人物

    李世民最小的弟弟乃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二子李元婴,据史书记载,李元婴恃才傲物,整日诗酒为伴,从小就无心朝政,整日只知吃喝玩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对这个弟弟不仅毫无戒备之心,并且爱护有加,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还封了李元婴为滕王。但就是这样一位游手好闲的滕王李元婴,却靠着两样

  • 揭秘:皇太极死亡之谜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太极,清朝,风云人物

    皇太极是大清王朝的创始人,关于皇太极的即位之谜在史学界颇有争论,很多人认为他的父亲努尔哈赤本来想将汗位传给十四子多尔衮,但是皇太极却逼死了多尔衮的母亲,篡夺了汗位,皇太极登基之后,积极对外扩张,一方面他巩固与蒙古的关系,实行满蒙通婚,笼络了大批的蒙古贵族,一方面他加紧对明朝的进攻,多次大败明军,甚至

  • 刘强既为长子,却三番力辞皇太子位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强,汉朝,风云人物

    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26年6月,尚在襁褓中的刘强被父皇光武帝立为皇太子。在“资性方洁”的老师和“强毅耿直之臣”的悉心教导辅助下,刘强品学兼优,成长为合格的储君,在通往帝位的道路上稳步向前。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刘强17岁时,因风云突

  • 慈禧上完厕所究竟是什么样的 为何宫女敢冲她吐口水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慈禧,风云人物

    此事不假,但此口水非彼口水,而且其意义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是吐口水,别急,我们慢慢来看。慈禧,叶赫那拉氏,咸丰的妃子,同治帝的生母,光绪帝的姨母。晚清实权者,虽未称帝,实与皇帝无异。慈禧一生极度奢华腐败,贪图个人享受,每顿饭都要100多个菜,洗一次澡都要数十人伺候,用100多条毛巾。八国联军入侵,不打

  • 刘邦为了讨好自己的老丈人都做了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邦,汉朝,风云人物

    大家好,说起刘邦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刘邦一辈子也是十分享受了很多人世间富贵的,虽然他享福的时间不算长,因为他开始起兵开创大业的时候,已经年纪不小了,他的年龄只比逝去的秦始皇小了三岁,可以说他们两人其实就是一个时代的人,只是如果只看历史事件,不看两人生辰的话,可能没有人会想到这一点。不过,别看

  • 太甲跟沃丁是什么关系?一生都跟对着干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太甲,商朝,风云人物

    沃丁在父王太甲去世后继位,沃丁在位期间,辅政功臣伊尹去世,伊尹之后,沃丁以咎单为卿士,即宰相。咎单也是商汤时老臣,他辅佐朝政,仍然采取伊尹节用宽民的政策,笃行汤法。并且也作了《沃丁》,用以警醒沃丁,发扬祖制,以德治商。商王沃丁在咎单的辅佐下,继续执行先王制定的治国方针,以仁德治理天下,以法律约束犯罪

  • 明朝唯一拥有两个年号的皇帝你知道是谁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明朝,风云人物

    明朝唯一拥有两个年号的皇帝,你知道他是谁吗?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自朱元璋建立明朝,一共经历了16位皇帝。朱元璋不愧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有特色,能够打破常规的改革家,当然,他的有些改革是被后人诟病的,可有些改革却是很实用、有实际意义的。比方说撤掉从秦始皇开始制定的丞相一职,加强了中央集权,不

  • 郑和为什么会停止下西洋?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郑和,明朝,风云人物

    其实并非戛然而止,对郑和下西洋的必要性从一开始就有争论。只不过在朱棣大力支持下,挑选出郑和施行了七次而已。郑和下西洋的停止主因是儒家思想已成为统治思想主体。朱元璋和朱棣都属于人堆里爬出来的皇帝,对儒家思想只是利用,不会被它控制。但是朱棣后的宣帝则不一样。同时,因为下西洋郑和在宦官中的地位也越来越低,

  • 北辽第一任皇帝:耶律淳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耶律淳,北辽,风云人物

    北辽宣宗耶律淳(1063年-1122年),小字涅里,契丹族,辽兴宗耶律宗真之孙,南京留守、宋魏王耶律和鲁斡之子,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堂叔,北辽第一任皇帝。耶律淳曾任彰圣军节度使、东京留守、南京留守、都元帅,封秦晋国王。保大二年(1122年),金军连续攻陷辽国的上京和中京,天祚帝逃入夹山,群臣拥立耶律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