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疆作为东汉光武帝嫡长子,为何没有成为皇帝?

刘疆作为东汉光武帝嫡长子,为何没有成为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493 更新时间:2024/1/9 0:43:20

太子,是中国古代对储君的一种称谓。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在中国古代,生在帝王家,就注定了一生不凡。尤其是帝王家的皇子,更是如此,因为他们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权力的顶峰——皇位。而在皇子之中最为尊贵的,莫过于太子。所谓太子,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自古以来,为了太子这个位置,各代的皇室成员无数次同室操戈,兵戎相见,著名的事件有:唐太宗三兄弟的玄武门之变、康熙各皇子的九子夺嫡等等。

这些事例无不在向人证明着:太子之位是皇子一生最重要的追求。但是,凡事总有例外,有人为了太子之位可以对至亲兄弟挥下屠刀,也会有人主动辞让,甘愿退出。今天我们要说到的这位人物,他本是开国皇帝的嫡长子,一出生就是太子,并且才能也非常出众,皇帝也并没有表示过对他有反感,但他却多次要求辞去太子之位,将皇位让给了别人。他就是汉光武帝的儿子刘疆

刘疆的一生本来一开始相当幸运。他的母亲是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任皇后郭圣通,虽然郭圣通一开始是因为舅舅真定王刘扬的原因嫁给了刘秀,以此换得刘郭两家的政治联姻。但在婚后,刘秀并没有对郭圣通另眼相待,反而对其非常宠爱。当刘秀称帝后,虽然本来想立原配夫人阴丽华作为皇后,但在阴丽华以刘秀和郭圣通共过患难且有子嗣的原因拒绝后,郭圣通顺利的成为了皇后。

而在刘秀称帝的同一年,他和郭圣通的第一个儿子刘疆出生了,在建武二年(公元26),刘疆被册立为皇太子。这时的郭氏母子风头一时无二,哪怕在同一年的年初郭圣通的舅舅真定王刘扬因为谋反被诛杀,也没有影响到郭氏成为皇后,以及刘疆成为太子。可见当时刘秀对于郭氏母子的宠爱。

刘秀对于刘疆的培养,也一直按照储君的标准在进行着。刘疆出生后不久,刘秀就已经忙着为他选拔贤能的人才作为其老师,甚至在建武十五年(39),还将刘疆的另外两个同母弟弟分别封为左翊公和右翊公,体现出刘秀希望这两个皇子能够成为太子刘疆的左膀右臂的期盼之意。

不过,世事难料,建武十七年(41),汉光武帝刘秀以“怀执怨怼”和“吕霍之风”的理由,将郭圣通废除了皇后之位,并将阴丽华册封为皇后。虽然在同一年他就将郭圣通的儿子,原本的右翊公刘辅封了中山王,还封郭圣通为中山王太后,并多划了一个郡给中山王,以两个郡来奉养郭氏,而且刘疆的太子之位也没有受到影响。

虽然刘秀一直没有表现出试图废储的想法,但生性聪慧的刘疆自己却很清楚,自己之前当了十六年的储君,是因为自己是作为皇后的郭圣通的嫡长子,所以于情于理他都应该作为储君。但现在他的母亲已经不再是皇后了,而依照礼法,他也不再是嫡长子。虽然自己没有过失,但作为庶子而居于储君之位是不合礼法的。那么若是再继续呆在这个位置上难免会成为众矢之的。

于是,刘疆在母亲被废后,就多次通过诸王向父亲刘秀传达自己想要退居藩王的意愿,希望得到刘秀的允许。但刘秀并没有同意。刘秀也明白,自己废后一事本来就有些牵强,而太子一方面生性谦恭,另一方面并没有过错,自己若是就这样将太子一并废黜,难免显得不近人情。

刘疆虽然没有被废掉太子之位,但在这个位置上他也难以呆得踏实。他一直希望能够得到一个能够让汉光武帝同意自己辞位的机会。两年后的建武十九年(43),刘疆等待的机会来了。这一年,之前被诛杀的卷人维汜的弟子再次妖言惑众,聚集乱兵,攻入了原武城,汉光武帝派人前去围剿,但因为叛军粮草充足,久攻不下,反而自己一方伤亡众多。

于是汉光武帝向群臣寻求歼敌的策略。这时,阴丽华长子,东海王刘阳主动站了出来,表示这些妖巫只不过一时蒙骗了百姓而已,叛军中必然在这种情况下有后悔想要逃走的人,但因为城外的围攻过于激烈,所以跑不了。因此应该减缓攻势,让这些人有逃跑的机会,等人跑得差不多了,一个小小的亭长就可以将乱军制服。

汉光武帝听后表示赞同,就采用了刘阳的意见,结果果不其然,正如刘阳所说,最后大胜而归。而这件事后,刘疆觉得自己的位置更危险了,于是接受了讲师郅恽的建议,再次向光武帝请求辞位。这一次,刘秀不再反对,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下诏将东海王刘阳封为太子,改名刘庄,即后来的汉明帝,而太子刘疆则退居东海王。

刘疆辞位后,汉光武帝因为他并没有过失,且辞位有礼,就扩大了他的封国,让他同时享受鲁郡的作为食邑的待遇,下辖一共二十九个县,并赐给了他很多礼器。刘疆多次表示想要退还东海郡,还让刘庄帮他向刘秀辞让。刘秀表示了拒绝。刘疆之后一生谦恭,和汉明帝刘庄也维持着良好的关系,刘庄不但让刘疆之子承袭了爵位,还让他的几个女儿也获封“小国侯”。刘疆病重时,刘庄还专门让太医诊治,并让其他亲王兄弟一起前去探病。刘疆死后,刘庄非常难过,虽然以很高的规格为其发丧,但因为尊重刘疆生前意愿,于是葬礼一切从简。

标签: 刘疆汉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滕王李元婴是一个纨绔子弟游手好闲 他竟然靠什么东西名满天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元婴,李世民,风云人物

    李世民最小的弟弟乃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二子李元婴,据史书记载,李元婴恃才傲物,整日诗酒为伴,从小就无心朝政,整日只知吃喝玩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对这个弟弟不仅毫无戒备之心,并且爱护有加,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还封了李元婴为滕王。但就是这样一位游手好闲的滕王李元婴,却靠着两样

  • 揭秘:皇太极死亡之谜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太极,清朝,风云人物

    皇太极是大清王朝的创始人,关于皇太极的即位之谜在史学界颇有争论,很多人认为他的父亲努尔哈赤本来想将汗位传给十四子多尔衮,但是皇太极却逼死了多尔衮的母亲,篡夺了汗位,皇太极登基之后,积极对外扩张,一方面他巩固与蒙古的关系,实行满蒙通婚,笼络了大批的蒙古贵族,一方面他加紧对明朝的进攻,多次大败明军,甚至

  • 刘强既为长子,却三番力辞皇太子位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强,汉朝,风云人物

    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26年6月,尚在襁褓中的刘强被父皇光武帝立为皇太子。在“资性方洁”的老师和“强毅耿直之臣”的悉心教导辅助下,刘强品学兼优,成长为合格的储君,在通往帝位的道路上稳步向前。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刘强17岁时,因风云突

  • 慈禧上完厕所究竟是什么样的 为何宫女敢冲她吐口水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慈禧,风云人物

    此事不假,但此口水非彼口水,而且其意义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是吐口水,别急,我们慢慢来看。慈禧,叶赫那拉氏,咸丰的妃子,同治帝的生母,光绪帝的姨母。晚清实权者,虽未称帝,实与皇帝无异。慈禧一生极度奢华腐败,贪图个人享受,每顿饭都要100多个菜,洗一次澡都要数十人伺候,用100多条毛巾。八国联军入侵,不打

  • 刘邦为了讨好自己的老丈人都做了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邦,汉朝,风云人物

    大家好,说起刘邦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刘邦一辈子也是十分享受了很多人世间富贵的,虽然他享福的时间不算长,因为他开始起兵开创大业的时候,已经年纪不小了,他的年龄只比逝去的秦始皇小了三岁,可以说他们两人其实就是一个时代的人,只是如果只看历史事件,不看两人生辰的话,可能没有人会想到这一点。不过,别看

  • 太甲跟沃丁是什么关系?一生都跟对着干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太甲,商朝,风云人物

    沃丁在父王太甲去世后继位,沃丁在位期间,辅政功臣伊尹去世,伊尹之后,沃丁以咎单为卿士,即宰相。咎单也是商汤时老臣,他辅佐朝政,仍然采取伊尹节用宽民的政策,笃行汤法。并且也作了《沃丁》,用以警醒沃丁,发扬祖制,以德治商。商王沃丁在咎单的辅佐下,继续执行先王制定的治国方针,以仁德治理天下,以法律约束犯罪

  • 明朝唯一拥有两个年号的皇帝你知道是谁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明朝,风云人物

    明朝唯一拥有两个年号的皇帝,你知道他是谁吗?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自朱元璋建立明朝,一共经历了16位皇帝。朱元璋不愧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有特色,能够打破常规的改革家,当然,他的有些改革是被后人诟病的,可有些改革却是很实用、有实际意义的。比方说撤掉从秦始皇开始制定的丞相一职,加强了中央集权,不

  • 郑和为什么会停止下西洋?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郑和,明朝,风云人物

    其实并非戛然而止,对郑和下西洋的必要性从一开始就有争论。只不过在朱棣大力支持下,挑选出郑和施行了七次而已。郑和下西洋的停止主因是儒家思想已成为统治思想主体。朱元璋和朱棣都属于人堆里爬出来的皇帝,对儒家思想只是利用,不会被它控制。但是朱棣后的宣帝则不一样。同时,因为下西洋郑和在宦官中的地位也越来越低,

  • 北辽第一任皇帝:耶律淳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耶律淳,北辽,风云人物

    北辽宣宗耶律淳(1063年-1122年),小字涅里,契丹族,辽兴宗耶律宗真之孙,南京留守、宋魏王耶律和鲁斡之子,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堂叔,北辽第一任皇帝。耶律淳曾任彰圣军节度使、东京留守、南京留守、都元帅,封秦晋国王。保大二年(1122年),金军连续攻陷辽国的上京和中京,天祚帝逃入夹山,群臣拥立耶律淳

  • 陈宫被赐死后,曹操为什么又要将他的妻儿带回许都?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陈宫,三国,风云人物

    三国时期是个群雄并起的时代,但是这群豪杰之中,功绩最大的曹操却是名声最差的。其实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曹操不过是一个敢于说出自己真性情的人,为了自己的大业他可以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至亲。而导致曹操名声差的关键人物其实是陈宫,陈宫是一个和曹操完全相反的人,可以说通过陈宫同曹操的对比,更显出了曹操的不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