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躁公是什么样的人?安于享乐,奢侈无度

秦躁公是什么样的人?安于享乐,奢侈无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11 更新时间:2024/1/13 17:01:31

秦厉共公一世,这位国君以有限的能力为秦国谋取了最大化利益。不过秦厉共公也明白,自己几乎不可能再将秦国恢复到穆公时代的盛世,他只能依靠稳定的国势,为秦国赢得应有的声望。

他的东边邻国晋国,原先的六卿执政如今已经变成了魏、赵、韩三家掌国,三家的权势和领地都超过了国君,逢年过节,晋国国君还得主动提溜着礼物去给这三家拜年。

秦躁公元年,最靠近秦国东部领土的是魏家,其领袖为侯。魏文侯选用贤能,革故鼎新,其势蒸蒸日上,对比之下,由于秦躁公的懦弱,此时的秦国已经连秦厉共公时的余威也已不复存有。

就在秦躁公即位的当年,魏文侯决定给自己的家族再拓展一些领地,他的矛头投了秦国。公元前440年,魏军趁着夜色,突破了与秦国传统上的界限,侵入黄河以西的秦国领土,并迅速占领了少梁城。

少梁城是秦国与晋对峙的最前哨,也是防御山东六国窥侵秦国的第一道防线,此城失守,不仅暴露了秦国武备的松弛,更失去了一道险要的屏障,他国尽可以在河西之地驰骋。

丢失少梁后,秦躁公并没有立刻发兵收复失地,而是“后撤一城”。魏文侯自然不会傻兮兮等着秦躁公自己跑来纳图称臣。公元前433年,魏文侯再一次发动了对秦国的战争,目标还是河西之地。

此战,魏军攻陷了繁城和庞城,把城中百姓悉数掠夺到魏境。居于雍城蕲年宫内的秦躁公从内侍手中接过边关送来的奏报后,只是呆呆地愣了一会,随后仍旧下令后撤一城,以求苟安。

秦躁公“后撤一城”的行为以及频频送于魏文侯手中的求和书,没能让魏文侯收敛寒光闪闪的利齿,反而让他更加无所顾忌。

三年后,就在秦躁公以为魏文侯不会再举兵犯境时,魏文侯又派兵攻占了秦国河西之地临晋、元里两城。没等久居深宫的秦躁公反应过来,次年,文魏文侯又以太子为主将,率兵攻占洛阴与合阳,将秦国在河西的国土又占去一份。

想当年,秦穆公“三置晋君”,将秦国势力引向河西,并在那里修筑城池,迁民戍边,这才使秦国历代的东进政策有了真正实施的场所。

凡事得来不易,失之如潮,短短十余载,祖宗辛苦开拓的河西之地就在秦躁公的手中葬送大半,不仅脸上无光,而且河西之地的丢失也使得秦国失去了与强邻的缓冲地带,加之国政为艰,导致秦国积贫积弱的局面越发危重。

对魏文侯的一再侵犯始终保持柔弱姿态的秦躁公万万没想到,虎豹起了杀心,跳蚤也想占个便宜。

原本臣服于秦的小国南郑一见风水转了,急忙改换门庭,投向了蜀国的怀抱,而在秦厉共公时期一度被压服的义渠此刻也不甘寂寞似地向秦国发起了挑战,并很快攻到了渭水之南,最后在重利诱惑下才退兵。

秦躁公在外交内政上毫无建树,在享乐方面却不甘人后。败德之君的劣性,秦躁公全都占全了。

就在这位国君享受着奢侈无度的生活时,秦国疲惫凋敝的境况日甚一日。

标签: 秦躁公战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宋徽宗宠信的六个奸臣,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徽宗,宋朝,风云人物

    宋徽宗时期有六个他很宠信的大奸臣,这六人朝庙之上结党营私、贪赃枉法、荒淫无度、排除异己,私下滥使职权以鱼肉百姓为乐,将民间弄得乌烟瘴气,满目涂炭,是导致当时江南方腊起义和金国入侵中原并导致“靖康之耻”的罪魁祸首。这六人被称为“北宋六贼”。我们来看看是哪六个奸臣: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

  • 唐朝名将来瑱:大将军来曜之子,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来瑱,唐朝,风云人物

    在安禄山叛乱的时候,南线战场上有三个非常著名的将领,这三个人在当时取得的功绩大致相当。一个是在雍丘、睢阳苦战的张巡;一个是在南阳、襄阳苦战的鲁炅;一个是在颖川、南阳苦战的来瑱。史书说起张巡的功绩时,都说如果没有张巡,叛军就会深入江南;说起鲁炅和来瑱的功绩时,其实也是这样的。张巡之所以之比鲁炅和来瑱的

  • 和珅死前说出了贪污原因,他说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和珅,乾隆,清朝,风云人物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和珅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和珅作为清朝的大臣,贪污这么多的钱,让很多人不理解,明明花不完,为什么还要继续贪污,贪污的话,自己不但良心上不安,整天过的应该也是提心吊胆。一箱一箱的金银财宝,让嘉庆皇帝十分生气,也十分不理解,

  • 王弼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明朝有何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弼,明朝,风云人物

    俗话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有句话叫:猛将常在阵上死,善泳终会江中亡。元末明初,猛将如云,诸如花云、丁普郎、徐达、朱文正等辈,个个都武艺超群,武勇过人,有万夫不挡之勇。可惜的是,这些“战神”级的人物,有的英勇就义,有的被开国皇帝诛杀,得到善终者寥寥无几

  • 宋朝著名宰相寇准:促成澶渊之盟,最后客死雷州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寇准,北宋,风云人物

    寇准在电视剧中一直都是一个清廉的官员,同时在宋朝激烈的政治斗争中。最后居然能够急流勇退,得到一个很好的结局。但是这些都是编剧的美好期望,在真实的历史中,他的结局并不是很好。可以说是相当的糟糕。寇准在少年的时候就考中了进士,成名很早,但是并没有停止学习,成为仲永。而是不断的进取,最后成了宋朝的宰相,但

  • 玄烨为什么清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他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玄烨,清朝,风云人物

    爱新觉罗·玄烨,即清圣祖、康熙帝,他是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入关后第一位皇帝是他的父亲顺治帝。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清朝第一位皇帝是努尔哈赤,第二位皇帝就是皇太极,不过这两位皇帝都没有完成满清入主中原的夙愿。皇太极死后,满清陷入了皇位的争夺当中,皇太极的长子

  • 良妃与德妃同为包衣女子出身,一个生下雍正的敌人,一个生下一代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良妃,清朝,风云人物

    清朝的女子们想要进宫去伺候皇帝,一个就是出身好一点的,通过妃嫔的选秀进宫,另外一种就是可以成为一个皇宫里面专门用来伺候皇室的宫女,只要能够和皇帝生活在同一片屋檐下,指不定哪天就可以飞黄腾达了呢。不过清朝初期的皇帝们都是需要用蒙古的势力来稳固自己,所以身边也就不会有什么类似于宫女们出身的妃子,等到了康

  • 为什么说曹髦的死毫无意义?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髦,三国,风云人物

    公元260年5月初六的夜里,魏帝曹髦因为他的权力与威势长期受到司马家的压迫与而感到愤恨,他深知司马昭有篡位之心,只是碍于名分与颜面这才一直将他充当傀儡。在这样的情况下,热血上涌的年轻帝王曹髦召集侍中王沈、尚书王经等人入宫协商,他希望与这些大臣们一同去讨伐司马昭。或许曹髦认为他自己毕竟是魏国名义上的皇

  •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被权臣当众殴打,被骂不回口的窝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善见,南北朝,风云人物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孝文帝元宏曾孙,清河王元亶之子。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即位,东魏武定九年(551年)禅位给权臣高洋。《魏书》记载:元善见,仪表堂堂,温文尔雅,素有大志,时人赞誉他有孝文帝元宏的风范。文武兼备,喜好吟诗作赋的同时,还精于骑射,箭无虚发,每射必中,力气很大,能夹着石狮子翻越城墙。元善

  • 汉武帝器重的霍去病,为什么年仅23岁就暴毙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霍去病,西汉,风云人物

    据史料记载,霍去病在远征匈奴,并且大获全胜之后,回到汉朝后不久就突然暴毙,年仅23岁,着实让人感到意外,也让汉武帝十分扼腕叹息,那么深受汉武帝器重的霍去病,为何年仅23岁暴毙?其中必定有深层次的原因,大家都知道,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杰出的军事将领,公元前140年出生,舅舅也是著名名将卫青,因为出身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