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承乾被废后,长孙无忌支持李治而非李泰是为何?

李承乾被废后,长孙无忌支持李治而非李泰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347 更新时间:2023/12/9 1:25:49

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翻开中国古代史你会发现,历朝历代皇位之争都是一件大事,胡亥为了皇位和赵高等人密谋,杀死了公子扶苏;曹丕为了巩固皇位,逼弟弟曹植七步成诗;隋炀帝杨广为了皇位杀父弑兄;李世民则策划了玄武门之变。皇位之争很少有不流血的时候。

贞观17年,唐朝太子李承乾被废,太子之位在李治和李泰两人之间旋即展开,当然,一场腥风血雨不可避免。两个人为了皇位各施手段,各位大臣也紧随其后。但唐朝这场储位之争中,长孙无忌的站位很值得深思,两个皇子都是他的外甥,长孙无忌却站在了李治的背后,而没有选择跟李泰站在一起,这又是为何呢?

一言以蔽之,在长孙无忌看来,不论是李承乾或是李泰继位,都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有自己成熟的党羽,只有年纪尚轻的李治,日后可以为自己所掌控。我们细说开来!

一、唐朝李氏太子之位之争

在古代,在皇家大院,嫡长子在没有特殊情况下被立为太子、世子是老祖宗立下的规矩,立长不立贤一直是不容置疑的铁律。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黄袍加身,虽说在历史上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但是权力和地位的争夺就是生死之战,这种利益冲突突破了亲情甚至伦理。李世民上位以后,确立太子也是一件大事,自古君王在位立储,都是要首先解决的大事。所以作为李世民嫡长子的李承乾自然被确立为太子不在话下。

要说这位太子李承乾,可能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加上他对老师为师不尊,对父亲阳奉阴违,面前一套背后一套,甚至干出了“逼宫”的事情,想让李世民早点把位子给他,这不免让李世民凉风背后起、寒从心底生。由于李承乾的心术不正,所以李世民决定撤换太子。但是鉴于自己的切身经历,他不想把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弄僵,一直在思考权衡利弊。

二、长孙无忌的“金点子”

李世民在思忖良久之后,想到了四皇子李泰来继承太子。李泰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他很有才华,也很聪明。但是李泰在李承乾逼宫事件中,有谋害亲嫡的举动,而且对于李泰任太子,也遭到褚遂良等大臣们的极力反对。李世民最终觉得青雀李泰杀子传弟的承诺不过是一句谎言而已,所以李泰最终也被否定。

储君之争,从来都不是兄弟间的事,一定都有各自划分了派别的大臣插手其中。就在李世民为立新太子绞尽脑汁的时候,长孙无忌替李世民想了一个点子。长孙为李世民推荐一人,那就是日后的唐高宗李治。长孙为何要推荐李治呢?一来为了解决主子李世民废立太子造成的尴尬处境;二来为了缓和皇子们之间的敌对情绪,不至于彼此交恶,让历史重演;第三,长孙出于私心使然。因为当时李承乾和李泰都有自己的一班人马,唯独李治没有,因为李治年纪尚轻,还没有成熟的党羽,日后若能当得了皇帝,李治肯定会感谢他这个舅舅,长孙无忌也好控制李治、控制皇室。

三、唐太宗李世民的进退与立废

在历史上,立储向来是皇室上演的一幕大剧。因为立储事件关乎国家命运、人民福祉,同样也牵扯到很多王公大臣的切身利益。可以说,这些大臣站对了队伍,就意味着新皇帝的加官进爵,但如果站错了队伍,即将面临的是流亡,甚至是灭族。所以,谁当太子,都会暗藏着腥风血雨、电闪雷鸣。

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选择李治,包括在废立太子上如此慎重、费心思,主要是他联想到自己玄武门发生的种种事情,对于他自己来说,这是以前的人生污点,但他不想让类似的残酷事件在孩子们中间重演,不得不说在废立太子这件事上,李世民终于干了一件大事、正事。后来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承袭了大唐盛世,虽然没有大的功绩,但也没有什么大过,总的来说大唐比较风平浪静。

总之,长孙无忌对李治的看法,实际上也得到了李世民的认可。唐太宗曾说过两个字来评价李治——仁懦。李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枚小白,他是十足的好人,但是太懦弱。而这两个字恰恰就是长孙无忌支持李治的理由。

标签: 长孙无忌唐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李渊是什么样的?不仅胸无大志,而且胆小如鼠?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渊,唐朝,风云人物

    “晋阳起兵”又叫“太原起兵”,发生在隋朝末年。当时的形势是全国农民都动起来了,他们纷纷起义造反,意图推翻隋炀帝的暴政。被隋炀帝杨广任命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的李渊,其任务之一本来是镇压山西境内的农民起义,可是他看到大家都在搞事,我不搞事似乎对不起这大好形势,于是,“李渊觉得时机成熟,乃于公元6

  •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诞生了多少位国君?说得上是最为贤明、杰出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楚庄王,春秋,风云人物

    楚国是先秦时期一个重要诸侯国,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早的动荡时期,那段时期,原本被分封来拱卫周天子的各国逐渐将共主抛到脑后,一心发展壮大自己。随着接连不断的纷争,天下局势逐渐被几大强国主导,后世将其称之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其中,春秋五霸是指五位春秋时期最

  • 兰陵公主为什么会跟自己的丈夫分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兰陵公主,南北朝,风云人物

    我们今天提起到兰陵,可能想到的只是那个在战场上杀人无数的俊美将军,但是还有一个兰陵公主,他是短暂隋朝的一朵花,非常的纯洁,但是柔弱的身躯又有一些倔强,她的爱情故事也被记录在史书中,大家看到现在还是唏嘘不已,为她情不自禁的惋惜。这一天在皇宫外面是太子的党羽,聚在一起,还有杨勇的一些旧部也在商量着重新来

  • 贾诩为什么会被称为“毒士”?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贾诩,三国,风云人物

    要说东汉末期那个谋士最毒,那么非一言挑动天下乱的贾诩莫属。初平三年,董卓被王允联合吕布诛杀于长安,女婿牛辅、李儒等也全被一窝端了,之前身经百战不可一世的凉州军,都一副爹死娘嫁人的样子,顷刻间树倒猢狲散,纷纷逃离长安城,总而言之,谁也不敢带头反抗。眼看本来已经是大厦将倾的东汉帝国从此就将咸鱼翻身,再造

  • 贾似道带蟋蟀上朝议政,皇帝不管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贾似道,南宋,风云人物

    《宋史》是这样记载贾似道的:“贾似道字师宪,台州人,制置使涉之子也。少落魄,为游博,不事操行。以父荫补嘉兴司仓。会其姊入宫,有宠于理宗,为贵妃,遂诏赴廷对,妃于内中奉汤药以给之。擢太常丞、军器监。益恃宠不检,日纵游诸妓家,至夜即燕游湖上不反。理宗尝夜凭高,望西湖中灯火异常时,语左右曰:‘此必似道也。

  • 秦昭襄王为什么用不下70多岁的白起?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昭襄王,战国,风云人物

    古人想要从政一般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勤勤恳恳读书,经过很多年的学习,逐渐进入朝堂上,二是投笔从戎,进入军队,在每一场战争中积累经验,渐渐崭露头角,利用军功进入朝堂。这两种方式是平民百姓入仕途的主要手段了,至于贵族什么靠关系、走门路取得的机会,那咱们就另当别论了。白起是如何从平民成为战国四名将之首

  • 韩信到底有多厉害?率领3万人歼敌20万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韩信,汉朝,风云人物

    有一句众所皆知的话,叫做“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说的是韩信很会打仗,用兵如神。汉代大将韩信到底有多厉害?他曾背水一战,以3万弱军打败20万强敌。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公元前205年,刘邦率主力同项羽成皋激战。为了解除侧翼威胁,他派大将韩信率军到黄河以北,进攻项羽的同盟国——魏、代、赵等国。韩信用兵如神,

  • 孙权晚年为什么会性情大变昏庸无道?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权,三国,风云人物

    公元200年,孙策遇刺身亡!19岁的孙权孙仲谋继位江东!在《三国志》里边的记载,孙权的人格魅力的最低的那个,但是孙权也有着相当大的能力,在春秋之后,江东都被称之为不毛之地,在孙氏家族的三代建立下来,已经变成了富庶之地,而且孙权还要面对当地士族的干扰!可谓是内忧外患!孙权的才能,到底怎么样呢曹操说:“

  • 循嫔为什么没有留下子嗣?今画像成传世宝物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循嫔,清朝,风云人物

    古代的皇帝们,那就是所有女人眼中的高富帅,甚至她们这辈子的共同愿望就是自己可以嫁给皇帝,过上一个荣华富贵的生活。不管皇帝是年轻还是已经年迈了,身边还总不会缺少年轻貌美的面孔,先不说她们自己愿意这件事情,即使是非常的不乐意,皇帝的话又怎么敢轻轻松松就违抗呢。就比如清朝的乾隆,后宫有多少妃嫔的年纪都要比

  • 靖难之役中朱高煦有什么贡献?最后的下场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靖难之役,明朝,风云人物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中国明朝建文年间发生的内战。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在朱棣的四个儿子当中,朱高煦可能是最像自己的那一个。靖难之役中,他曾跟随朱棣南征北战,甚至救过朱棣的命,或许正因如此,才导致他对储君之位有了觊觎之心,夺位失败之后朱高煦并不死心,在自己的侄子朱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