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想刺杀董卓的人都有谁?谁最有可能会成功?

历史上想刺杀董卓的人都有谁?谁最有可能会成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769 更新时间:2023/12/18 22:06:55

在三国风云中,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必然是董卓,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董卓是不是死于吕布的方天画戟之下,这一点已经无从考证,因为正史中吕布的兵器好像是长矛而不是长戟。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吕布那杆专捅义父的方天画戟确实是无敌的,一对一单挑,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为什么是吕布刺董卓而不是其他人,看了正史我们才发现,也就是号称“飞将”的吕布有能力刺杀董卓。在吕布之前,也曾有三人想刺杀董卓,这三人正面单挑,可能只有一人有希望成功。

董卓确实是死于吕布之手,这一点《后汉书》、《三国志》、《三国演义》的记载完全相同,只不过在正史中吕布用的是长矛而非方天画戟。在那场变乱中,有人用长戟去刺董卓没有奏效,是吕布用长矛发出致命一击,剩下的事情都交给手下去办了:“李肃(吕布同乡,董卓麾下虎贲中郎将,后被吕布斩杀)以戟刺之,卓衷甲不入,布持矛刺卓,趣兵斩之。”

在《九州春秋》中,吕布为了刺杀董卓,可不仅仅是埋伏了一个用戟的李肃,他还找了另外三个杀手:事先让秦谊、陈卫、李黑等三个人假扮宫门卫士,拿着长戟对着董卓的车马一通乱戳,这才给了吕布一击得手的机会。

抛开正史不提,咱们还是来看看野史和演义中,在吕布之前也想刺杀董卓的三位好汉,看看他们有没有成功的希望。

“孟德献刀”的故事,读者诸君耳熟能详,咱们无需讲述细节,就看他能不能成功。

在正史和演义中,曹操的武功都很高强,他能在马超手底下逃掉,说明他的骑术不在西凉马超之下,而刺杀张让失败,凭着一把手戟杀出重围跳墙逃跑,说明曹操身手矫健可能不在刘备之下。

正史中的董卓是一个大高手:“以健侠知名,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带着两副弓箭),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

正因为董卓不好对付,所以演义中的曹操见了董卓也肝儿颤:“欲拔刀刺之,惧卓力大,未敢轻动。”

董卓不愧是当过带头大哥的狠角色,他的防范意识极强,睡床旁边挂着大镜子,不管他脸朝哪边,别人都很难在他背后下手,所以即使吕布不闯进来,曹操也只能乖乖交出七星宝刀之后开溜——曹操知道,即使自己手中有刀,也打不过赤手空拳的董卓。

这样看来,在吕布之前想刺杀董卓的三个人中,尽管曹操武功不错,但成功的概率应该为零。

曹操之所以对董卓如此忌惮,是因为在他之前,已经有一个人行刺失败了,那刺客可是一位正牌武将,武功可能还在曹操之上,这个人就是越骑校尉伍孚。

越骑校尉的地位比西园八校尉高得多,“越骑”的意思不是由“内附越人”组成,而是“取其材力超越”,也就是精锐中的精锐,越骑校尉是两千石高官。

《三国演义》中的伍孚刺董卓不太惊险,只是说伍孚力气不如董卓大,所以才行刺失败,被吕布当场拿下。

在《三国志》中,伍孚可不是善茬子,此人“质性刚毅,勇壮好义,力能兼人。”伍孚刺杀董卓,时机选得很好,比荆轲刺秦王更容易得手:伍孚拜见董卓,说完话告辞,董卓很亲热地勾肩搭背相送(卓起送,以手抚其背),在董卓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伍孚拔刀便刺,结果是“不中,卓自奋得免,急呼左右执杀之。”

这样看来,董卓不但身材魁梧力大无穷,其身手也十分矫健,能够躲过近距离刺杀,同样有兼人之力的伍孚还真不是他的对手。

典军校尉曹操刺杀董卓不会成功,越骑校尉伍孚刺杀董卓也不会成功,在曹操董卓之前,还有一位猛将想刺杀董卓——此人刺杀董卓有可能成功,但是按照他的方式,成功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这位最有可能刺杀董卓成功的,就是张飞张翼德。

既然称其为“翼德”而不是“益德”,那么依据当然是《三国演义》而不是《三国志》。

《三国演义》中的张三爷刺杀董卓,一开始是有十成把握的:当刘关张从黄巾军天公将军张角大军中救出董卓,而董卓又傲慢无礼的时候,张飞丈八长矛刺过去,已经丢盔弃甲精疲力尽的董卓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只能被从前胸到后背添一个透明窟窿。

但是张飞犹豫了一下,董卓回到了自己的中军大帐,张飞再想提刀闯帐行刺,那就万万难以成功了:董卓已经缓过气来,身边还有诸多高手侍卫,没了丈八长矛的张飞想凭一把钢刀斩杀董卓,那些强悍的西凉勇士岂能不一拥齐上?

所以刘备和关羽一起伸手将张飞拉住,给出的理由似乎根本就不成立:“他是朝廷命官,岂可擅杀?”

在汉末乱世,“朝廷命官”已经一文不值了,那个督邮也是高级朝廷命官(二千石以下,六百石之上,传达教令,督察属吏,案验刑狱,检核非法,无所不管),被打了二百大杖,活命的机会几乎没有。

刘备关羽之所以拦阻张飞,是因为刺杀的机会已经失去,如果在乱军之中张飞一矛把董卓挑落马下,完全可以上报董卓力战身亡,张角也是愿意把这件“功劳”揽在自己身上的——这其中只有一个问题:如果正面硬刚,张飞有把握在一合之下把董卓干掉吗?

标签: 张飞三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外卖的历史和发展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苏轼,宋朝,风云人物

    吃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民以食为天,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吃货苏东坡可见苏轼是一个动手能力极强的吃货,不但是讲述了怎么弄,还自管自的吃了个饱。要知道当时的苏轼正在被贬期间,哪一个诗人不是在喝着酒抒发心中苦闷,唯独他还在嫌弃别人不知道吃,不如做自己动手来的痛快。所以吃货的心和嘴,

  • 循贵妃进宫就得盛宠,无儿无女被封贵妃,比乾隆小47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循贵妃,清朝,风云人物

    乾隆是一个多情天子,当了60年的皇帝和4年的太上皇,后宫也有过不少的妃嫔。从早期、中期到后期,每一个时间段都会有不同的人争宠、得宠、失宠、生子、晋升。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选秀,会有新人进宫。但选秀也是有限制的,乾隆晚年时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新人进来,最后一批秀女应该是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这一批,而其中最

  • 秦孝文王是怎么坐上皇位的?中国最惨的太子,苦等五十二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孝文王,战国,风云人物

    做太子好吗?那必须好呀,等老皇帝去世,他就是新的皇帝了。不过若是遇到一个高寿的皇帝,那就有些悲剧了。就好比说嘉庆帝,乾隆活的时间太长,以至于后来传位给嘉庆帝当太上皇,也牢牢的掌控者权利。嘉庆帝登基之初,就是傀儡,一直等到乾隆去世,才真正亲政。不过嘉庆帝还不算惨,历史上有一个太子,等了五十多年,好不容

  • 他是刘备心腹谋士,也和夷陵之战的爆发有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法正,三国,风云人物

    想必现在大家都喜欢看三国演义,对于许多三国迷来说,将其三国可能比罗贯中都要详细,而小编对于三国的认识,三国在创业者手中就是一部成功的创业手册,在军事家手中就是一部宝贵的兵书,在帝王手中就是则变成了一本权术宝典,在说书先生手上就变成了一本故事书。三国是一个尔虞我诈的社会形态,他们不是上马杀敌那样简单,

  • 李君羡一生战功赫赫,为何被处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君羡,唐朝,风云人物

    李君羡战功赫赫,为何被处死了?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648年,李世民设宴招待群臣,大将李君羡说错话,随后便被斩首示众,并抄没全家。李君羡没有喝多,也没有乱说话,他很清醒,却还是“躺枪”,被皇帝处死。对此,康熙皇帝为他打抱不平,直言:“唐太宗以疑诛李君羡,既失为政之体而又无益于事”,说李世民

  • 爱新觉罗.福全跟康熙时什么关系?最放心的一位亲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爱新觉罗.福全,清朝,风云人物

    康熙大帝8岁就做上了皇帝,是在位最长的皇帝之一, 在他在位期间使得大清的疆土再一次的扩大。清史中,我们对于雍正怎么当上这位皇帝的争议颇多,然而对于康熙怎么当上这个皇帝的争议其实相对比较少。其实当初,也有一个人是皇帝的人选,顺治还是偏向于喜欢福全多一些,但最终顺治帝还是选了只有8岁的爱新觉罗.玄烨来当

  • 明朝开国大臣李善长手握免死金牌,最后却被朱元璋满门抄斩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善长,明朝,风云人物

    历史上有这样一句话,一将功成万骨枯,它意味着一代帝王的崛起都免不了众多臣子将士的牺牲,他们或许战死沙场,或许死于自己效忠的帝王之手。众所周知李善长是帮助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开国六公之首,朱元璋为了表彰李善长,加封他为韩国公,并且还赐予了他免死金牌。不久后,朱元璋特意将自己的大女儿临安公主许配给了李善长的

  • 和卓·伊帕尔罕香妃的“香”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香妃, 和卓·伊帕尔罕,风云人物

    看古装剧和古代小说时,发现人们常常用“遍体生香”来描述美女,印象最深的当属还珠格格里的香妃,在花园里跳舞就能引来无数蝴蝶。那么,香妃的“香”到底是什么呢?1.体香就是狐臭?很多人认为狐臭就是人与生据来的体味,其实不然,狐臭是由于人体腋窝处汗腺较多且汗液不易蒸发,积聚在腋窝的汗液经过细菌分解而散发出一

  • “禽兽王朝”之称的北齐,继承人为何大多是疯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齐,南北朝,风云人物

    北齐(550年—577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割据政权,由东魏权臣高欢次子高洋所建,建都邺城。因皇室姓氏为高氏,故又称“高齐”。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六帝,于577年被宿敌北周攻灭,享国祚仅二十八年。对于北齐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那是一个荒淫无道、

  •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的妃嫔之一:成贵妃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贵妃,清朝,风云人物

    成贵妃(1813年-1888年)钮祜禄氏,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的妃嫔之一。生于嘉庆十八年二月八日,道光八年入宫,初赐号为成贵人,道光二十五年,晋封成嫔。道光二十九年,降为成贵人。道光三十年,咸丰帝尊封成贵人为皇考成嫔。咸丰十一年,同治帝尊封成嫔为皇祖成妃。同治十三年,光绪帝晋尊成妃为成贵妃。光绪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