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灭亡时,锦衣卫去哪里了?

明朝灭亡时,锦衣卫去哪里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855 更新时间:2023/12/15 13:02:35

明朝灭亡时,锦衣卫去哪里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寒月化五龙,飞鱼瞻玉京。诏狱丧易牙,绣春照雪明!”

一说起绣春刀、飞鱼服、典诏狱,大家脑海里是不是不由自主地就会浮现出一群人的身影?

不错,正是在中央集权高度发达的大明王朝里,存活了整整290年之久的——锦衣卫!

锦衣卫到底是因为什么目的而设定?锦衣卫是否真有影视剧作品里那样权势滔天?

为何大明覆灭时,尚有15万之众的锦衣卫,却不曾出现?

直到满清当政,反清复明势力当中,为何又只有“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的天地会,

却不见锦衣卫这些正规军的行踪呢?

看到这里的朋友,想必已经对了解锦衣卫有了更进一步的希望,

咱们留个悬念,且听我慢慢道来。

1、朱元璋是天上的太阳,锦衣卫是地上的影子

如今,已经很难说清,

到底是政治的需要,催生了特务部门的诞生;还是因为特务部门的诞生,促进了刺探政治情报的需要。

锦衣卫是大明王朝,独创的军政情报搜集部门,整个部门经历了拱卫司、亲军都尉府、仪鸾司、锦衣卫的演变过程。

创建初期,按照《明史》的记载,该岗位的主要职责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

通俗一点来说,就说英国007,美国FBI一类的部门,这一点在电影《绣春刀》里也有体现,不论是密谋策反,还是宵禁期间喝了花酒,锦衣卫都掌握的一清二楚。

当然,如果只是打探这些生活八卦,那锦衣卫未免有些大材小用。

和平年代,锦衣卫还有充当皇帝保镖的职责。

明朝皇帝,当时会在一个叫做奉天门的地方,举行御门听政,锦衣卫分左右持刀而立,是距离皇帝最近的安保力量。

至今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出警入跸(bì)图》中,就有明确记载,甚至连出警一词,也和当代的安保术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而在战争期间,比如万历年朝鲜战争之中,锦衣卫刺探了大量的日本剧情,相当于当时的人肉雷达和行走的间谍卫星。

最后的结果,熟悉大明历史的朋友想必也都知道了,日本丰臣秀吉战败后元气大伤,直接催生了日本长达675年的幕府时代的崛起,当然,这是后话。

按理说,既然锦衣卫拥有这样的功绩,怎么说也能留个传颂千古的好名声,但实际上,为满足朱元璋的权力需求,

锦衣卫从创办之初,就只听从朱元璋一个人的命令。

除了刺探情报,还有逮捕和审问的权力,也就是说,

锦衣卫不仅有皇帝颁发的杀人执照,而且还同时兼有尚方宝剑和先斩后奏两大特权,

哪怕是皇亲国戚,三朝元老或者朝中重臣,值得关注的是,锦衣卫抓人,还不会进行公开的审讯,威逼利诱,屈打成招的人之多,甚至还专门修建了关押犯人的监狱机构——诏狱。

最著名的胡蓝之狱,受株连被锦衣卫杀害的,就高达4万5千余人

所以说,锦衣卫的职责,主要分为三点:

第一,保护皇上;第二,情报收集刺探;第三,典诏狱审讯犯人。

可为什么大明王朝泱泱276载,人人谈锦衣卫色变,想必大家已经有了一个基础的认识。但世间万物,永远逃不出盛极而衰的规律。

权力催生了它,也正是因为权力,毁掉了锦衣卫。这样一个恐怖的机构,自始至终只听命于皇帝一人,一旦皇上驾崩,那还有谁能挟制呢?

2、针对锦衣卫的三权分立

锦衣卫的全盛时期,到底有多恐怖?史书中有著名的两处记载:

第一个记载,

是说有名官员抱怨早朝上朝太早,跟不上朱老板的节奏,结果第二天朱元璋当着众人的面,

一个字一个字的对着他念出了抱怨的原话,一字不差!

第二处记载,是说有另一名官员因为在家中酒后起舞,结果第二天上朝,

朱元璋直接给他看了锦衣卫的当时画下的素描图,连面部神态,衣着发饰,分毫不差。

到了朱棣时期,作为皇子长大的朱棣,虽然未能享受到锦衣玉食的生活,但也算得上是励精图治的皇帝。可是对比朱元璋这个当过乞丐、和尚、农民的父亲,工作能力可就差远了。

正因如此,朱棣对锦衣卫的控制,无法像朱元璋一样得心应手,也就催生了对其削弱的想法。另一方面,从政治角度出发,

胡蓝之狱一案,锦衣卫株连4万多人,弄得人心惶惶,而朱棣是起兵夺取到的皇位,削弱锦衣卫,对于稳定庙堂人心,也有积极作用。

朱棣之后,随着明王朝的国力变化,

和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而演化出的政治斗争,锦衣卫也走向了由盛转衰的下坡路。

明成祖永乐18年,设立东缉事厂,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东厂,开始由皇帝的亲信宦官,分离锦衣卫的权力。明宪宗时期,又设立西缉事厂,也就是西厂,再次分化锦衣卫的权力。

明中叶后期,东西两厂开始和锦衣卫并列,合称厂卫。但东厂的权力在融合过程中,已经凌驾于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一人负责,彻底代替了锦衣卫本有的职能,开了明朝宦官干政的时代。

大名鼎鼎的“九千岁”魏忠贤,就是颇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锦衣卫的地位虽然不断下降,但刺探军情,收集情报的工作终究是需要人来做的。

于是,在宦官干政的背景下,锦衣卫听命东厂,人员不断扩招,根据有关学者统计,

到了明朝末年,锦衣卫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5万之众,而曹操在赤壁之战期间的实际军队人数,也不过才20万人。

可离奇的是,直到李自成破城而入,逼得崇祯皇帝自缢而亡,

这15万锦衣卫,却不曾出现,他们当时,是听谁指令,又在做着什么呢?

3、咒水之难为290年的历史画上句号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锦衣卫其实并未合在一处,而是以三股势力,各自为政。

锦衣卫提督李若琏,是记载中,锦衣卫最后的辉煌。

李自成破城而入时,大臣皆散,李若琏手下士兵寥寥,却为保护崇祯,为其争取时间,舍生取义,直面李自成几十万的起义大局,但终究寡不敌众,嫡系人马全体阵亡后,自刎而死。

也算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死得其所了。

锦衣卫当中,另有一人,却和李若琏截然相反,名叫骆养性。明朝倾覆时,他手下尚有最多的锦衣卫大军,可却携带三万两白银,向李自成投诚。后来吴三桂与多尔衮在关外合兵后,

他又再次叛逃,投奔满清,做了三姓家奴,却于顺治六年,寿终正寝。

至于锦衣卫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也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任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

京城城破之后,马吉翔带着自己的心腹部队,保护明朝宗室向南部迁移,并建立了新的政权——南明。

根据“永明之有吉翔,犹福王之有士英矣”的记载,

也可从中略窥马吉翔对明朝宗室的重要性。但等清军入关,站稳脚跟后,

在决战中,锦衣卫最后的指挥使马吉翔也在咒水之难中被杀。

至此,明朝政权彻底终结,

延续了290年的锦衣卫历史,也至此画上了句号。

4、尾声

由于锦衣卫的影响极大,功能作用也非常突出,在明朝灭亡后,清朝和周边国家,

如越南一带的锦衣卫,黎朝、阮朝等,都有效仿过锦衣卫,并设立相关部门,配饰也颇具飞鱼服和绣春刀的精髓。

但随着时代更替,锦衣卫因为皇权的存在而存在,如今,锦衣卫已经彻底成为了历史,在皇权消失的时代,这群人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命根,这也成了他们消失的原因。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贪官污吏敢明目张胆的贪污,却因为没有证据,但朱元璋一句话直接判刑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风云人物

    一般来说,古代皇帝乃是九五之尊,高高在上,坐在金銮宝殿上,听听百官意见,治理天下的。不过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却十分有趣,竟然像县官一样竟然断起了案子,结果还令人拍案称绝。明朝初年之时,国家运粮时常要走水路,那么自然就需要许多船只。朱元璋在朝期间,每年都会制造许多又高又大的运船。古往今来,朝廷的采购和建

  • 吕后和审食其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两人真的是情人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吕后和审食其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后和宠臣审食其是否情人关系?吕后名叫吕雉,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结嫡妻子,也是唯一的皇后。吕后陪着刘邦打天下,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吃了很多苦头。吕后还给刘邦生下了一儿一女,鲁元公主和汉惠帝。汉惠帝刘盈即位后,吕后被尊为皇太后,

  • 明朝太子太保戴珊简介:历浙江按察使,福建左右布政使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金乡公主是什么身份?她为什么会嫁给自己的亲哥哥?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金乡公主,三国,风云人物

    魏武帝曹操子嗣众多,有记载的儿子足有二十多个,女儿也有六名以上,金乡公主是其中之一。即使身为曹操的女儿,也改变不了古代女性地位低下的问题,关于金乡公主的记载很少。然而好在女性虽不可能成为史书的主角,却总能在其相关人物的史料中寻得蛛丝马迹。魏末传曰:晏妇金乡公主,即晏同母妹。公主贤,谓其母沛王太妃曰:

  • 北宋大臣孙仅简介:与其兄孙何闻名一时,先后成为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仅,北宋大臣,孙何的大弟。孙仅少时勤奋好学,在荆门东山书院攻读时,与其兄孙何闻名一时,宋真宗咸平元年中

  • 韩安国为什么能死灰复燃?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韩安国,汉朝,风云人物

    文帝与淮南王,景帝与梁孝王,虽然是两代人,但故事都大致相似。开始兄弟关系好得不得了,到后来虽不能说是仇敌,但所谓的兄弟感情也几乎荡然无存了。刘恒对刘长一开始过于宠,对他的违法乱纪不及时制止,刘长死了,刘恒又觉得自已很委屈,民间流传“一尺布,尚可缝:一斗果尚可春。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对他刺激很大刘恒觉得

  • 后世如何评价萧何?他有哪些成就与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萧何,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也是西汉建立后的第一位相国,史称“萧相国”。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为刘邦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楚汉战争

  • 崇祯为什么不抄了大臣的家?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崇祯为什么不抄了大臣的家?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正常发展的大一统王朝,比如西汉、李唐、明朝、满清等,帝国运转到最后直至灭亡,归根结底就是三个字——没钱了!钱都到哪里去了呢?都给既得利益群体侵吞了。就崇祯年间的明朝来说,既得利益群体就是皇室藩王、文官集团、地主缙绅等社会财富

  • 明朝后期大臣李三才简介:善笼络朝士,结交者遍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朱元璋登基称帝之后,他的哥哥和姐姐是什么待遇?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明朝,风云人物

    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为皇室姓朱,又称为朱明,定都于应天府,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其坐上皇帝宝座后,虽然曾大肆屠戮功臣,但他在位期间,政绩确实卓著,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朱元璋作为皇帝,富有天下,确实很尊贵,不过作为开国皇帝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