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为什么屠城 常遇春为何英年早逝

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为什么屠城 常遇春为何英年早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49 更新时间:2023/12/4 23:53:25

常遇春,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大将,出生于1330年安徽。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常遇春世代务农,家庭条件不好,常遇春自小习武,望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他先是投靠刘聚,但刘聚是个强盗,并没有雄图大志,1355年他便投身于朱元璋,从此追随朱元璋南征北伐十四年。

他作战勇猛异常,据传一生从无败仗。朱元璋称其为“虽古名将,未有过之”,“计其开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这样一个开国名将,威武将军,人们提到他时,总离不开“屠城”、“早死”的字眼。人们都说他早死,是因为杀了太多的人,遭了报应。

那么常遇春到底杀了多少人,屠了多少城呢?据说他,几乎每占领一座城池就忙着屠城,杀降更是常有的事儿。一次在睡梦中梦到平民们极力反抗自己,并被平民侮辱,于是愤怒的喊道“此地刁民,是在该杀”,当时手下的将士以为这是常遇春下达的命令,立刻进行了屠城。等他醒来,发现军士都不在军中,常遇春马上惊出一身冷汗,急令收兵,这时大军已屠城20里,戮杀平民无数,血流成河,满城尸横遍野。后世说,朱元璋与陈友谅的大战导火索就是因为常遇春活埋了陈4000人。

另传1359年,常遇春在攻克九华山时,陈友谅军队近4000人被常遇春生擒。当时常遇春违背了徐达的意愿,私自将降兵杀了,埋在大坑里。他这样屠城、杀降的做法还曾遭到过朱元璋的劝告。据说,朱元璋曾劝过常遇春,如果每到一个城池都进行大规模的杀戮,那就算这个城市再多的人口,再广阔的土地,里面没有人,这也只能是一座废城。常遇春有没有将这些劝告听下去,就不得而知了。

常遇春为什么屠城、杀降呢?也许是因为他生性好杀,也许是因为为了摧毁敌军的军心,加速战争胜利。但是我们有一点能够明确的是,常遇春的确英年早逝,甚至还来不及享受政局稳固后的成果便在战争途中死去。

有人说他是因为四处征战,拖垮了身体,最终暴病而亡风,也有人猜测他是被朱元璋杀害的。还有人说,他相比于其他将领,死的如此之早,是因为他太过嗜杀,造下了严重的杀孽。纵观一部中国史,不管是白起也好,项羽也好,胡宗宪也好,都杀过投降之人,最终死的都很奇怪,所以民间有他的早死是报应的说法。

标签: 常遇春朱元璋

更多文章

  • 长孙无忌为何他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他是不是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长孙无忌,李世民,李恪,许敬宗,武则天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为长孙无忌。为何他占首位?而不是魏徵,房玄龄杜如晦之类?就才能而论,他在谋臣猛将、良宰贤相中绝对算不上突出。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高氏为汉族,文德皇后同母兄。最开始,长孙无忌本只是李世民身边的一个脑子算得上

  • 神童刘晏是是哪个朝代的,刘晏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晏,唐代宗,唐德宗,元载,杨炎

    刘晏幼年才华横溢,号称神童,名噪京师。进士及第,出任夏温二县县令,迁度支郎中、侍御史。至德年间,参谋平定李璘反叛,用心治理宁州、陇州、华州、豫州、雍州。迁户部侍郎,管理度支、铸钱和盐铁等事务。实施榷盐法、漕运改革和常平法等一系列的财政改革措施,增加中央收入,为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魏徵为什么是后门的门神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魏徵,魏征,李世民,秦琼,尉迟恭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祖籍河北巨鹿(今河北省晋州市)。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注意了魏徵=魏征,”征“和”徵“本来是两个意思的字,后来新中国

  • 柴绍是谁,他和李渊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柴绍,李渊,平阳公主

    柴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谓谯国襄公,生于公元588年,死于公元638年。字嗣昌,汉族,晋州临汾(今山西临汾)人,唐朝大将。他和李渊的关系嘛,就得说到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了。平阳公主的名讳在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她是李渊嫡妻窦氏(窦皇后)的爱女。李渊将其嫁给了柴绍,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见得,柴绍此人地

  • 郭子仪和李光弼是什么关系,他们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郭子仪,李光弼

    郭子仪出身官宦人家,但大器晚成,安史之乱的前一年还只是一个兵马使,直到第二年安史之乱爆发,朝廷缺乏带兵打仗之人,郭子仪才得以充朔方节度使,独当一面。李光弼(708764)本是契丹族,他的父亲原本是契丹酋长,归唐之后英勇战死。李光弼从军后,得到了名将王忠嗣的青睐与器重,常说:“光弼必居我位

  • 屈突通是哪个民族的人,他为何会归顺李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屈突通,李渊,李世民

    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屈突通是少有的少数民族。蒋国忠公屈突通(557628),长安人,隋唐时期名将,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长卿之子。先世为库莫奚种人,依附鲜卑慕容氏。所以,屈突是一个鲜卑人。屈突通闻名于隋文帝杨坚时期,那时,屈突通官拜亲卫大都督,领着皇帝的命令,去陇西一带巡查直属朝廷的牧群。这种事情,在

  • 萧瑀是什么样的人,他和李世民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萧瑀,李世民

    萧瑀(575年648年),字时文,南朝梁明帝萧岿第七子,梁末帝萧琮异母弟,萧皇后之弟。这样说,你们估计也云里雾里,萧瑀是唐高祖李渊身边的能臣。李渊在世时,一直被重用。他和李渊的关系更复杂:萧瑀的妻子是独孤皇后的娘家侄女,李渊是独孤皇后的亲外甥,李渊与萧瑀之妻是姑舅表兄妹…&hellip

  • 马周是谁,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会四请马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马周,唐太宗,李世民

    唐朝的谏臣,世人皆知魏徵,却少有知道马周的,马周是唐初大臣,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贫,他饱读诗书,且头脑灵活,为人不迂腐,按道理说,马周这样的人理应能够得到赏识。但是他生性豪放,豪放得有些怪异,周围的人都有些看不起他。唐高祖武德初年,马周终于当了一个官儿,可惜,这个官儿很小,小到什么地步呢?其实就

  • 刘弘基是怎样的人,他为大唐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弘基,李渊,李世民

    刘弘基于隋朝开皇二年,早年没有什么建树,但是他有一个好眼光,看中了那时候还没有起事的李渊,所谓乱世将至,各谋明主。与李渊一起开国干事业,征战四方。据说刘弘基少年时期,也有一颗行侠仗义的热心肠,为人落拓不羁,颇有侠士风范,但是不事生产,不管家业,因此,他的生活渐渐变得一贫如洗。那时候没钱,可以去从军啊

  • 殷开山是谁 殷开山和唐玄奘真的有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殷开山,唐玄奘

    殷开山,生年不详,卒于公元622年,名峤,汉族,山东巢州户县涝峪殷家坡人。殷开山与刘弘基一样,颇有眼光地很早就投在李渊府下,跟着李渊父子打江山。武德元年,殷开山为元帅府司马,跟随李世民征讨薛举。但是就是在这场战役中,殷开山吃了败仗,当时李世民得了病,体质虚弱,不宜亲自上战场,就嘱托殷开山、刘文静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