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十大抗倭英雄俞大猷是怎么死的,俞大猷是哪里人?

明朝十大抗倭英雄俞大猷是怎么死的,俞大猷是哪里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850 更新时间:2023/12/10 9:02:43

说到戚继光,大家肯定都是“啊,那个抗倭名将”,若是说到俞大猷,大家脑袋里出现的肯定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个人,或者只觉得挺熟的好像在哪儿听过。但是大家对他更多的了解,相信除了历史学家或则对那段历史有所耳闻的朋友,一般人是没有的。时间是残忍的,人心也是残忍的,自古以来有许多为这片土地做过贡献的人,都随着时间的消逝,而被人们遗忘在过去。俞大猷就是这样一位被历史遗忘了的将领,就算他与戚继光齐名,但知道他的人寥寥无几。那么这位抗倭将领,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俞大猷,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字志辅,又字逊,号虚江。公元1503年出生在晋江,公元1579年去世,是明代抗倭名将。只对这位大将有所耳闻的朋友,大多都认为,俞大猷是一个粗俗的汉子,只是打仗勇猛,再多的也就没有了,实际上这是个毫无根据的说法。虽然俞大猷小时候家贫,不仅要靠母亲编发网维生,同时还需要亲友资助,才能维持生计。但他却很好的接受了教育,他曾经拜宣、林福、赵本学等人为师,学习儒学、《易经》及由此推演出的兵法,武学则师从南少林高手李良钦,学习剑(棍)术和骑射。因此与明朝的多数将领不同,这位福建泉州出身的武将身上,混合着一种允允武的气质。俞大猷允文允武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俞大猷与倭寇斗了一生,立下赫赫战功,他所率领的“俞家军”,就算没有出现也能将敌人吓退,由此可见俞大猷及“俞家军”的勇猛气势。

嘉靖二十八年,安南国大臣范子仪领兵北上,在南疆大肆劫掠,围攻廉州城。傍晚,一明过使臣,飞骑而来,对范子仪的军队大声喝道:“大明福建备倭都督指挥俞大猷有令,命尔等速速归降,否则不日天兵来到,将尔等化为齑粉。”范子怡听了后,散兵而去。不战而屈人之兵,可见俞大猷的智计谋略。他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以及趁机作乱的伪倭寇。俞大猷创立兵车营,设计创造了用兵车对付骑兵的战术。官授平蛮将军,死后被追谥为武襄。著有《兵法发微》、《剑经》、《洗海近事》、《续武经总要》等军事、武术作品,后人将俞大猷生平所作诗词等编汇成《正气堂集》。以上种种是俞大猷,在武略上的功绩。作为允文允武的能臣,这位将领文人的气质,也不可忽视。俞大猷是一位诗人,一生创作极多,表明积极济世报国的人生理想有《秋日山行》、《双千里马于甬道试行》等。描绘沙场征战的动人场面,歌颂战士的丰功伟绩的有《舟师》、《与展推府》等。通过抒写真挚的友情,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有《杨西洲南征赠以战袍》、《哭陈高峰》等。还有其他如《咏牡丹诗》、《试剑石》等,俞大猷的诗大多感情豪迈,气势雄伟,抒情与议论相结合,语言风格浑厚质朴,后人将俞大猷生平所作诗歌汇编成《正气堂集》。他喜欢写诗,“欲写心中无限事,不论工拙不论多”?。

咏牡丹俞大猷

闲花眼底千千种,此种人间擅最奇。

国色天香人咏尽,丹心独抱更谁知。

此诗尽显他志存高远的情怀。

公元1579年,这位将领病死在家中。在这之前,他连续三次上书请求高老还乡,皆没有被同意,最后死于家中。据说俞大猷直到死前还在领兵训练,死后被赐祭葬,赠左都督,谥武襄。

更多文章

  • 同为抗倭名将的俞大猷为什么没有戚继光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抗倭名将,俞大猷,戚继光,出名

    戚继光与俞大猷两人并称“俞龙戚虎”,甚至从这个称号上来看,俞大猷为龙,戚继光为虎,龙比虎贵,俞大猷在当时应该是比戚继光更为勇猛的大将。他们两个一个海上,一个陆地,一个骁勇善战,一个智谋广远,同样深得百姓拥护,同样让倭寇闻风丧当,而与倭寇斗争最长,对倭寇打击最大,同时也是戚继光

  • 唐朝三代为相的刘景先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景先

    刘景先可以说是标准的官三代,家庭背景雄厚,他的祖父刘林甫在唐高祖、唐太宗年间历任内史舍人、中书侍郎、吏部侍郎,封乐平男,爵位由他的父亲刘祥道继承。刘祥道在高宗年间任宰相,封广平郡公。刘祥道于666年去世后,刘齐贤就继承了广平郡公的爵位。也就是说刘景先三代为相,爵位世袭两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长大,耳濡

  • 一代名相管仲为何被称为青楼始祖,管仲和鲍叔牙的"管鲍之交” 是什么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名相,青楼始祖,管仲,鲍叔牙,管鲍之交

    齐国的强盛管仲功不可没,他的一生经历充满传奇,功绩卓著,扶助齐桓公“九合诸候”、“一匡天下”、“尊王攘夷”,作为中国最出名的政治家之一,管仲开创了自周统一以来,中原少有的安定团结局面。管仲(约前725前645年),名夷吾,字仲,

  • 《三国志》中赵云和《三国演义》的赵云有什么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赵云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好像古代所有的名将都逃不出一个怪圈,功成名就之后,都会被君王所猜忌,而落得被宰杀的下场。三国时期,十八路诸侯纷纷起兵,群雄逐鹿,这是个英雄井喷的年代,作为蜀国的一个名将,赵云的名气虽不及诸葛、刘备之人,但他的英雄气概依旧力拔山河。赵云是刘备

  • 胡亥的母亲是谁 胡亥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胡亥

    胡亥是秦国漫长的封建王朝史上短命的一个王朝,同样短命的还有这个国家的君主。胡亥,秦始皇的少子,他像是一颗棋子,秦二世胡亥就像被人操纵的玩偶一般,被赵高用尽计谋送上王位,只不过是赵高权力操纵下的傀儡。可怜这位即位后,只知道享乐和听信小人谗言的皇帝,没过几年就在声色犬马里,匆匆逝去。胡亥,出生于公元前2

  • 秦始皇为什么喜欢胡亥 历史上的胡亥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始皇,胡亥

    曹冏:“胡亥少习刻薄之教,长遭凶父之业,不能改制易法,宠任兄弟,而乃师谟申商,谘谋赵高,自幽深宫,委政谗贼,身残望夷,求为黔首,岂可得哉!”张守节:“胡亥藉帝王之威器,残酷暴虐滋己恶,恶既深笃,以至灭亡,岂其虚哉。”司马相如:“二世持身不谨

  • 胡亥是怎样当上皇帝的 秦始皇的儿子为什么叫胡亥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胡亥

    胡亥能够当皇帝,不仅要仰仗于他的父亲秦始皇,史书上说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二十几个孩子里,最小的一个,对他尤其宠爱。于是,才会答应他东巡的时候,将他带在身边,这是胡亥能够即位的一个重要的条件,还有一个就是他胡亥身边还有一个叫赵高的权臣,这个人直接扶植了胡亥即位。在说胡亥之前,我们先看看这赵高。赵高,出

  • 胡亥是个怎样的皇帝 为什么是胡亥当皇帝而不是扶苏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胡亥,皇帝,扶苏

    胡亥是历史上一个评价并不高的皇帝,他骄纵、任性,却偏偏受到秦始皇的宠爱,他是秦始皇的幼子,父母都独爱幼子的,可见二世受宠的程度。胡亥的父亲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因为是第一个,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也就给后来做皇帝的立下了榜样,不管是好是坏,都让后世的皇帝有了可参照的模本,赢政游山玩水,胡亥学到了父亲的这一

  • 秦始皇是什么时候死的 秦始皇的死亡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创建的大秦帝国,万世基业,不仅仅只是他梦想的一个蓝图,他是追梦者,他是一个勇者。在众人都没有意识到天下可为一家的概念时,秦始皇早就把目光放到了秦以外的国家,这些国家或偏安一隅,或垂死挣扎,在秦始皇的眼里,这些国家根本就不是秦国的对手,天下已是秦国的囊中之物。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姓嬴

  • 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什么没有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他将中国统一为一个大的国家,首次在中华大地上有了国家这样的概念,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的首次提出,恐怕是空前绝后的提法,没人敢想也没有人敢做,只要秦始皇,他迈出了这一步。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姓嬴,名政,人称嬴政、吕政或者是赵政,生于邯郸(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