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曾大破吐蕃唐朝将领严武和杜甫是什么关系

曾大破吐蕃唐朝将领严武和杜甫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673 更新时间:2023/12/10 9:03:11

严武,字季鹰,华州华阴人。唐朝工部侍郎严挺之之子,唐朝将领,曾大破吐蕃,以功进检校吏部尚书,封郑国公。严武是一个武将,颇爱武功,但对诗歌文学笔墨之类的也十分感兴趣。

严武生性豪爽,本质上却也暴躁易怒,视人命如草芥,他八岁时,其父亲偏爱府中的小妾,忽视了自己的妻子,严武看自己的母亲忧愁不已,直接提起铁锤就去把小妾给砍死了,才八岁的孩子,就有自主意识杀人了,小编有些细思恐极。古代的女子,特别是妾,真的是没有人权。严武砍死了小妾之后,还责怪自己的父亲:“安有大臣厚妾而薄妻者?”他的父亲被他弄得很没面子,但毕竟是自己的嫡长子,还是宽容地放过他了,不过就是想禁止他学武,免得闯祸。但是屡次禁止,都被严武破解。

后来,严武直接去参军,从基层做起,由于其才能,声望爬升得很快,安史之乱后,严武随肃宗西奔,参与了灵武起兵,随后陪驾到凤翔至长安。严武抵御外患的本领高强,公元764年七月,他率兵西征,出征的原因是当时的成都尹职的高适,治蜀力不能支,里吐蕃内犯,攻陷陇右,直通长安。蜀郡西北部的松州、维州、保州等地都被包围,后来终于陷落。

七月他率兵出征,九月就破吐蕃七万余众,拿下了当狗城(四川理县西南),十月又拿下盐川城(甘肃漳县西北)。同时遣汉川刺史崔旰在西山追击吐蕃,拓地数百里,与郭子仪在秦陇一带主力战相配合,终于击退了吐蕃的大举入侵,保卫了西南边疆。

经此一役,使他名声大震,爱好诗歌的他还专门写下了记述这次战争的一首诗《军城早秋》:“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说明敌军已经进犯边关的形势;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总之全诗信心满满,杜甫称赞这诗说:“诗清立意新。”

杜甫专门称赞他?那么严武和杜甫有什么关系呢?因为严挺之和杜审言是故交,渐渐地两家也就成了世交,两个人的儿子之间的关系也必定不错。杜甫来到成都之时,严武颇为高兴,这个世交的文才他是清楚的,可惜仕途不顺,何不帮他一把,但是这时候的杜甫早已有归隐之心,但严武还是经常带着仆从和酒肉去看望杜甫,杜甫写道“竹里行厨洗玉盘,花间立马簇金鞍。”严武邀杜甫作其幕僚时写道:“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着鵔鸃冠。”大概意思就是劝杜甫不要单纯以文才自恃,应该走做官的道路,力求充当侍奉皇帝左右的近臣,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杜甫耐不住好友的多番邀请,再加上以前被贬的好友们也开始重新入仕,于是他也就跟着潮流进了严武的幕府。但是此时的严武已经不是年轻的那个了,多年在官场沙场打滚,已经彻底地蜕变为一个政客,手段果决,排除异己。杜甫见此情形之后,深感疲倦,于是多次请辞离开幕府。但是严武不开心了啊,而且据传两人关系不好时,杜甫在一次酒后失言,指着严武的鼻子骂,发泄自己对好友变了的不满。严武暴躁易怒,差点将杜甫给砍死,还好其母亲及时到来,但毕竟是好友,酒醒之后,气也就消了。

但是关于严武的易怒,还传有一件事情,他在四川任职时,梓州刺史章彝犯小事,严武竟用棍子将其打死。对于自己的儿子,常母是了解很深的,她经常担心其子骄暴被诛,甚至连坐全家。永泰元年,严武以四十岁暴卒。死后,其母泣曰:“我不担心会沦为官婢了。”连自己的母亲都对他的行为有些恐惧,其暴怒性子可见一斑。

标签: 严武杜甫

更多文章

  • 明朝十大抗倭英雄俞大猷是怎么死的,俞大猷是哪里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十大抗倭英雄,俞大猷

    说到戚继光,大家肯定都是“啊,那个抗倭名将”,若是说到俞大猷,大家脑袋里出现的肯定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个人,或者只觉得挺熟的好像在哪儿听过。但是大家对他更多的了解,相信除了历史学家或则对那段历史有所耳闻的朋友,一般人是没有的。时间是残忍的,人心也是残忍的,自古以

  • 同为抗倭名将的俞大猷为什么没有戚继光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抗倭名将,俞大猷,戚继光,出名

    戚继光与俞大猷两人并称“俞龙戚虎”,甚至从这个称号上来看,俞大猷为龙,戚继光为虎,龙比虎贵,俞大猷在当时应该是比戚继光更为勇猛的大将。他们两个一个海上,一个陆地,一个骁勇善战,一个智谋广远,同样深得百姓拥护,同样让倭寇闻风丧当,而与倭寇斗争最长,对倭寇打击最大,同时也是戚继光

  • 唐朝三代为相的刘景先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景先

    刘景先可以说是标准的官三代,家庭背景雄厚,他的祖父刘林甫在唐高祖、唐太宗年间历任内史舍人、中书侍郎、吏部侍郎,封乐平男,爵位由他的父亲刘祥道继承。刘祥道在高宗年间任宰相,封广平郡公。刘祥道于666年去世后,刘齐贤就继承了广平郡公的爵位。也就是说刘景先三代为相,爵位世袭两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长大,耳濡

  • 一代名相管仲为何被称为青楼始祖,管仲和鲍叔牙的"管鲍之交” 是什么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名相,青楼始祖,管仲,鲍叔牙,管鲍之交

    齐国的强盛管仲功不可没,他的一生经历充满传奇,功绩卓著,扶助齐桓公“九合诸候”、“一匡天下”、“尊王攘夷”,作为中国最出名的政治家之一,管仲开创了自周统一以来,中原少有的安定团结局面。管仲(约前725前645年),名夷吾,字仲,

  • 《三国志》中赵云和《三国演义》的赵云有什么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赵云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好像古代所有的名将都逃不出一个怪圈,功成名就之后,都会被君王所猜忌,而落得被宰杀的下场。三国时期,十八路诸侯纷纷起兵,群雄逐鹿,这是个英雄井喷的年代,作为蜀国的一个名将,赵云的名气虽不及诸葛、刘备之人,但他的英雄气概依旧力拔山河。赵云是刘备

  • 胡亥的母亲是谁 胡亥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胡亥

    胡亥是秦国漫长的封建王朝史上短命的一个王朝,同样短命的还有这个国家的君主。胡亥,秦始皇的少子,他像是一颗棋子,秦二世胡亥就像被人操纵的玩偶一般,被赵高用尽计谋送上王位,只不过是赵高权力操纵下的傀儡。可怜这位即位后,只知道享乐和听信小人谗言的皇帝,没过几年就在声色犬马里,匆匆逝去。胡亥,出生于公元前2

  • 秦始皇为什么喜欢胡亥 历史上的胡亥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始皇,胡亥

    曹冏:“胡亥少习刻薄之教,长遭凶父之业,不能改制易法,宠任兄弟,而乃师谟申商,谘谋赵高,自幽深宫,委政谗贼,身残望夷,求为黔首,岂可得哉!”张守节:“胡亥藉帝王之威器,残酷暴虐滋己恶,恶既深笃,以至灭亡,岂其虚哉。”司马相如:“二世持身不谨

  • 胡亥是怎样当上皇帝的 秦始皇的儿子为什么叫胡亥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胡亥

    胡亥能够当皇帝,不仅要仰仗于他的父亲秦始皇,史书上说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二十几个孩子里,最小的一个,对他尤其宠爱。于是,才会答应他东巡的时候,将他带在身边,这是胡亥能够即位的一个重要的条件,还有一个就是他胡亥身边还有一个叫赵高的权臣,这个人直接扶植了胡亥即位。在说胡亥之前,我们先看看这赵高。赵高,出

  • 胡亥是个怎样的皇帝 为什么是胡亥当皇帝而不是扶苏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胡亥,皇帝,扶苏

    胡亥是历史上一个评价并不高的皇帝,他骄纵、任性,却偏偏受到秦始皇的宠爱,他是秦始皇的幼子,父母都独爱幼子的,可见二世受宠的程度。胡亥的父亲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因为是第一个,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也就给后来做皇帝的立下了榜样,不管是好是坏,都让后世的皇帝有了可参照的模本,赢政游山玩水,胡亥学到了父亲的这一

  • 秦始皇是什么时候死的 秦始皇的死亡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创建的大秦帝国,万世基业,不仅仅只是他梦想的一个蓝图,他是追梦者,他是一个勇者。在众人都没有意识到天下可为一家的概念时,秦始皇早就把目光放到了秦以外的国家,这些国家或偏安一隅,或垂死挣扎,在秦始皇的眼里,这些国家根本就不是秦国的对手,天下已是秦国的囊中之物。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姓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