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承宗是谁 孙承宗能挽救明朝吗

孙承宗是谁 孙承宗能挽救明朝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244 更新时间:2023/12/6 0:19:59

大明末年的时候,各种奸臣宦官络绎不绝,不过重臣将领也众彩纷纭,帝师孙承宗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一位。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他所制定的谋略,为大明王朝末年的延续和发展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堪称大明王朝栋梁之才,肱骨之臣。孙承宗发迹与帝王之师,地位逐步提升,深处内阁,又手握辽东军务大权,以至后来成为把持明朝末年朝政的走向和核心政策的决策人。

孙承宗知人善用,选拔了一大批明朝末年能征善战的高级将领,其中包括了后来的蓟辽督师,兵部尚书扥高级职位负责统领大明末年半数兵马的袁崇焕将军。

他军事眼光极为毒辣,在接手辽东边务后,立即看出被传首就边的熊延弼在军事改革上的错误,从而仔细研究,细心考证,制定出了一系列符合明朝当时明王朝国情,又有利于军事打仗的军事改革政策。使得辽东边防军士上下为之一清,战力大大提升,以至于只要辽东有孙承宗在,满清军队就不敢来犯。他清军士,整边务,修宁远城,备军需,御敌于外,一手缔结了护得大明王朝的关宁防线。

这样一个传奇帝师,他的才能远在崇焕之上,是一个真正的战略家,却有一个不能忽视的硬伤,那就是过于圆滑。

因为圆滑,他在魏忠贤一步一步向朝政大权伸出爪牙的时候,刻意忽视,导致魏忠贤最终掌控朝政,独揽大权,到了他都无法抗衡的地步。

因为圆滑,他在阉党冤枉袁崇焕的时候,明明史那个唯一可以拯救袁崇焕的人,却因为不做没有把握的事,容忍皇帝冤杀袁崇焕。

并不是说孙承宗的这个性格不好,而是他这种性格不适合乱世,乱世是需要勇气和担当的。因此他错过了许多次,能将历史改变的机会。

孙承宗有不世之才,他能文能武,能料理政务,也制定军事战略。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又熟知官场之道,但是因为他圆滑,所以他不敢。

孙承宗,本来有很多能力挽狂澜的机会,但是他都错过了。如果他平息了阉党,保住了袁崇焕,甚至只是抓紧自己的权力,只要做成了一件,一切都有可能变得不同,可惜错失了这样的机会后,他再也不能抵抗历史的洪流了。69岁时,在大凌河战役失败后,他彻底告别政治舞台。

后来再次被起复,可是那个时候的大明的结局已经注定了,已经76岁的他能做什么呢?

已经76岁高龄孙承宗率全城军民与之血战。三天后,城破被俘。多尔衮听说抓住了孙承宗,想到他的一身之才,希望为自己所用,于是亲自来劝说。孙承宗不从,拒不投降。有清军向他索要金银,还喝到:“狗臊奴,不知道天朝有个没有金银的孙阁老?”最后因为宁死不降,被清军活活勒死,全家五十余口人也一同壮烈殉国。

孙承宗死的壮烈,死的凌然!《明史》评价他:“承宗以宰相再视师,皆粗有成效矣,奄竖斗筲,后先齮扼,卒屏诸田野,至阖门膏斧鑕,而恤典不加。国是如此,求无危,安可得也。夫攻不足者,守有余。度彼之才,恢复固未易言,令专任之,犹足以慎固封守;而廷论纷呶,亟行翦除。盖天眷有德,气运将更,有莫之为而为者夫。”

标签: 孙承宗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宇文融是怎样的人,他为大唐做了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宇文融

    宇文融,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县)人。文融出身于官僚家庭,其祖父在贞观时期任过尚书右丞,其父后来任过莱州长史。可以说,宇文融的仕途是走得很顺利的。在当宰相的时候,还举荐宋璟为右丞相、裴耀卿为户部侍郎、许景先为工部侍郎,对于好几个大人物都有引荐之恩,可惜他只在相位上当了百日就被罢免。宇文融的功绩,

  • 唐朝宰相陈希烈晚节不保 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陈希烈

    陈希烈,宋州人(今河南商丘),唐开元年间,自从皇太子侍读老师褚无量、元行冲死后,陈希烈以其在经籍方面令人叹服的学术修为,与另两位经学大师康子元、冯朝隐同时入宫,给皇太子讲课。都说道教是唐朝的国教,因此精通道家学说的陈希烈被玄宗给注意到了。被召进宫赐官儿,开始一步一步往上走,但是仔细观察他的经历,就会

  • 唐朝宰相路随是什么样的人 路随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路随

    路随,又称路隋,字南式,唐朝官员,唐文宗年间任宰相。路随生于唐代宗年间的776年,祖上阳平人氏,高祖路节为唐高宗兄越王李贞府东阁史祭酒。可惜的是,他的父亲路泌,在公元787年,陪浑瑊与吐蕃大相尚结赞缔盟,但是这场结盟只是吐蕃的阴谋,在结盟时,吐蕃设计伏击,想要俘虏浑瑊,但是阴差阳错,浑瑊逃跑了,幕僚

  • 裴度是什么样的人 以全德始终的大唐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裴度

    裴度,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被时人比做郭子仪,他由一个书生凭辞章辩才、对答策问考中制科,贤良方正,他平定淮西,打击宦官,推荐贤臣事四朝,以全德始终。他在宪宗朝为相时,秉公执政,不避权贵,因而常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反对和打击宦官势力,维护宰相、朝臣的政治权力,发挥三省的作

  • 唐朝宰相苏良嗣简介 苏良嗣和狄仁杰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苏良嗣,狄仁杰

    苏良嗣(606年690年),雍州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朝宰相,巴州刺史苏世长之子。出身于武功苏氏,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周王府司马、洛州长史、冀州刺史、荆州长史、雍州长史、工部尚书。武则天临朝,苏良嗣拜相。苏良嗣是武则天时的宰相,他刚正不阿,擅于纳言,遵循法度,并且不畏惧权势。比如说那时的薛怀义,武

  • 唐代宰相宗楚客简介 宗楚客最后的结局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宗楚客

    宗楚客,字叔敖,河南南阳人,山西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生年不详,卒于唐隆元年(710年)六月二十一日,被李基隆驻守城门的士兵所杀。唐代大臣、宰相、诗人。武则天的侄子。从他的死因来看,宗楚客此人并不是什么好人。《旧唐书》是这样描述他的:“宗楚客,系武则天从姊子,伟岸白净,明达聪慧。&rdq

  • 唐朝宰相崔涣简介 崔涣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崔涣

    崔涣(707年769年),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唐朝宰相,博陵郡王崔玄暐之孙,礼部侍郎崔璩之子,出身于北朝时期“卢、崔、郑、王、李”五大家族之博陵崔氏大房。他年轻时博学多才,尤其擅长经书子集和辩论,官至司门员外郎。但由于性情耿直,不愿意依附杨国忠,天宝末年被贬为刺史。直到

  • 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有哪些功绩 李善长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善长

    李善长,生于公元1314年,卒于公元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定滁州后,便跟随朱元璋四处征战,出生入死,其功绩可比肩汉代丞相萧何。李善长小的时候就体现了智计谋略上的长处,学习法家著作,对事实的推断论述上,常常都是对的。他向朱元璋建议要重视民心的作用,不要乱杀人,这样才易成就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李善长 他和刘伯温谁的功劳更大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善长,朱元璋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李善长长谋略,善用人。无论是政治军事上,还是经济民生上,李善长对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付出的功绩不可谓不大,堪称明朝开国功臣第一位。朱元璋曾说:“朕起自草莽间,提三尺剑,率众数千,在群雄的夹缝中奋斗,此时善长来谒军门,倾心协谋,一齐渡过大江,定居南京。一二年间,练兵

  • 大唐名将李嗣业的陌刀队有多牛 李嗣业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嗣业,陌刀

    说到李嗣业,就不得不提到陌刀,这种刀是中国长刀的一种。陌刀为一种两刃的长刀,较重,大约50斤。为现今武士刀(日本刀)的原形之一。唐代军中大量配备,为唐刀的一种,唐代以后陌刀逐渐消失。唐刀中的陌刀是作为军队重要的战争物资装备的,并且在唐中期作为军用器物,严禁民间私造和私藏,其传承应为汉之长剑,唐朝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