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欧阳修智救狄青的故事

欧阳修智救狄青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236 更新时间:2023/12/13 13:18:57

北宋仁宗时期,欧阳修与狄青同朝为官。欧阳修才华横溢,文章冠绝天下,狄青骁勇善战,打起仗来所向披靡。这一文一武,表面看,好像没什么相同之处,但那一份忠君爱国的情结,爱民如子的情怀,却都是一样的。也正是因为这些,他们才惺惺相惜,结成了挚友。

狄青出身行伍,说话办事直来直去,不太会逢迎人。有一回,狄青打了胜仗归来,宰相陈执中为了拉拢他,亲自率文武百官前来祝贺。狄青很高兴,连忙摆了盛宴款待大伙。但他并没有特别恭维陈执中,敬酒的时候,反而先与欧阳修碰杯。这小小的无意之举,就激怒了陈执中。他认为,狄青这是居功自傲,没把当朝宰相放在眼里,于是怀恨在心。

待众人散去后,欧阳修劝告狄青,如今怠慢了宰相,要当心祸从天降。狄青一愣,随即哈哈一笑说:“我哪里怠慢他了?皇上英明,我心正身正,何惧之有?”事实上,狄青也确实光明磊落,后来的日子里,尽管陈执中总想伺机报复,却苦于抓不到他的把柄,而不得不作罢。

宋仁宗皇佑四年,狄青奉命征讨西夏。西夏兵将听说是狄青来了,吓得惊慌失措,还没怎么打,就溃不成军了。西夏王李元昊没有办法,只好送来降书顺表,真正向北宋称臣。这一下,狄青的威名便更加响亮地传开了。班师还朝的时候,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堵在路上,来看他们心目中的大英雄。狄青马不能行,他感动得热泪盈眶,不停地向大伙儿拱手致意……

哪料想,这场面却被陈执中知道了!他立刻进宫对仁宗说:“狄青已深得民心,如果不除,必成大患!”仁宗一惊,慌道:“此话怎讲?”这样,陈执中就把狄青受到百姓拥戴的情形,添油加醋说了一番。仁宗听后,摇摇头说:“狄青是忠臣。”陈执中当即回道:“恕臣直言,太祖何尝不是周世宗的忠臣!”这话戳中了仁宗的痛处。当初,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后周的一员虎将,周世宗死后,因小皇上年幼,赵匡胤就在手下将士的簇拥下黄袍加身,夺了周家的天下。那时候,赵匡胤曾痛哭流涕,对后周众臣说:“实在是万不得已啊!”……这个狄青,会不会也“万不得已”而黄袍加身呢?仁宗不由得打了个激灵,暗暗有了惩治狄青的念头。

可问题是,狄青现在并没有罪,而且还有赫赫的战功。仁宗找不到合适的借口,正犹豫不决的时候,国家又出了大乱子。原来,岭南有一个叫侬智高的,因不服大宋统治,便煽动部分少数民族起来造反。他们的声势很大,当地的宋军抵挡不住,一退再退,没多久,叛军就控制了好几个州县。消息传来,朝野上下顿时慌作一团。这时候,仁宗想到了狄青,但又不太放心,就与陈执中商议,先命陈曙带兵十万,前去迎敌。

这陈曙是陈执中的心腹,奸诈而有心计,尽管精于吏道,却不会打仗。遇到侬智高的叛军,头一阵,就被打了个落花流水。陈曙慌了,忙重整队伍再打,可还是一个败,实在顶不住了,他只好向朝廷紧急求救。仁宗也没有办法,只好再次起用了狄青。陈执中心里虽然不快,却因陈曙不争气,没什么好说的。但他怕狄青再立大功,就派人密令陈曙说:狄青大军一到,侬智高必败,这头功你一定要抢在手!

狄青临走前,欧阳修来为他饯行。欧阳修忧心忡忡地说:“这一去,你可得小心些。你要冷落百姓,如果他们再围观你,你就用鞭子狠狠打他们,尽量让他们恨你。”这算什么话?狄青不解。欧阳修说:“当初,韩信领兵在外,遭到刘邦的怀疑,曾问计于张良,张良告诉他要‘自污。韩信听了张良的话,行军打仗的时候,对百姓们大肆掳掠,以至于百姓们都怨声载道,大骂狗韩信。刘邦知道后,嘴上虽然对韩信严加斥责,心里却不再怀疑他了。你现在与韩信有何区别?”狄青恍然大悟,出了一身的冷汗。

不出欧阳修所料,狄青带着大军,离开京城还没走多远,便遇上了一群百姓来看他。狄青想到了自己的处境,便狠狠心下令说:“给我乱棒打散!”于是,狄青的兵将就一齐动手,把这些百姓打得四散而走,这样一连打了几次,狄青的名声彻底坏了,都说他是个没良心的,升了官就忘了本。士兵们也觉得狄青变了,都敢怒不敢言。

这些事儿,很快传到了仁宗耳朵里。仁宗大喜,对陈执中笑道:“狄青这个莽夫,怎能如此对待百姓?朕一定要严惩他。”陈执中点头称是,心里却暗暗嘀咕:狄青怎么变聪明了?

到了阵前,狄青安营扎寨后传出命令,无论谁都不许贸然进兵,违者一律斩首。他的意思是,先想查清敌情,再一举破敌。可陈曙却误以为,狄青这个命令,是怕他抢功,再加上他有陈执中的密令,胆子也大,就暗暗带兵出来偷袭侬智高。谁知,又是大败不说,还被敌兵牢牢困住,一下子搅乱了狄青的计划!狄青大怒,连忙亲率精兵,冲进敌营救出了陈曙的部队。陈曙跪下,正要谢恩,哪想狄青却大吼一声:“给我绑了!拉出去斩!”陈曙素知狄青无情,料想不能活命,忽然心生毒计,对众士兵高声笑道:“狄将军是真龙天子,死在他手下,我没有怨恨!你们还不快拜?”说罢,就对着狄青叩头,并山呼万岁。有一些士兵,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也赶紧随着他跪下,山呼万岁。

狄青惊得浑身发冷,脸都白了。他一刀杀了陈曙,怒道:“狗贼!你怎敢逼我犯上?”又对跪着士兵流泪道,“诸位这是干什么啊?”这时,众人才醒悟过来,连忙站起来,愣愣地看着狄青,说不出话来。

接下来,狄青很快平定了叛军,逼死了侬智高。可是,凯旋而归的时候,他却仍然很紧张,陈曙喊他万岁一事,总是沉沉地压在心头。

欧阳修出城迎接狄青,最早知道了这件事,不禁大惊失色:“你怎么能杀了陈曙?这不是有杀人灭口的嫌疑吗?那时,你应该随着陈曙转身跪拜啊,就当是你们一同拜皇上的……”狄青怔在哪里,不知该如何是好。欧阳修低头想了一会儿,忙说,“再迟就来不及了。”便骑上狄青的宝马,飞速跑回京城,找到好友刘敞,请他赶快打点一份厚礼,送到陈执中家里,目的是想方设法缠住陈执中,为自己先陈执中一步见到皇上争取时间。

这时,对于陈曙喊狄青万岁一事,陈执中也是刚刚知道。他高兴坏了,暗道:狄青啊狄青,活该你满门抄斩!哪想,他正要出门去见皇上,刘敞却突然来了。刘敞是监察御史,陈执中不想得罪他,况且刘敞是来送礼的,他更得陪陪人家了。于是,两个人就慢慢拉起家常来……

欧阳修匆匆来到宫里,见了皇上就说:“陛下,臣请罢了狄青的官职。”仁宗一愣,说:“狄将军刚打了胜仗,怎好罢官?”欧阳修说:“狄青虽忠,但臣夜观天象,发现狄青这个将星属阴,西夏也属阴,叛贼也属阴,这些年的大洪水也属阴,彼此牵连,相辅相成。如果罢了狄青的官职,这一切灾难便会自然消退。”

仁宗非常迷信,而且很敬重欧阳修的《易经》才学,就说:“这个理由罢免狄青是很充分可是,以卿之意,狄青该到什么地方去?”欧阳修说:“陈州属阳,可让狄青执掌陈州。”仁宗当即颁旨,大意是:狄爱卿有功,但其性有违天意,回京后可稍作休息,前去陈州上任。

见太监拿着圣旨出了皇宫,欧阳修心里这才踏实了一些,长出了一口气。这时,陈执中终于摆脱了刘敞,也来朝见皇上。他气喘吁吁地说:“臣请处置狄青。”仁宗笑道:“处置过了,让他到陈州去了。”陈执中得知圣旨已下,一切已不可挽回,就说了句“陛下英明”,又看了一眼欧阳修,悻悻地告辞皇上,回家去了。

后来,狄青到了陈州,再也没有受到皇上的猜忌,安安乐乐地度过了晚年。他很清楚,他之所以能够得以善终,全凭挚友欧阳修的大智慧。

标签: 欧阳修狄青故事

更多文章

  • 诸葛亮“艺高人胆小”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艺高人胆小,故事,赵云,项羽,关羽

    都说艺高人胆大,艺高如诸葛亮者,也有失策。有一回,诸葛亮命令赵云率军攻取一座城池,他连赵云的军队何时出发、何时吃饭、何时行军、何时攻城,都排了一个计划表,结果赵云出发后,他才发现出问题了。进攻途中,有条河正涨水呢,若按原定的计划行军,整个行动将功亏一篑。诸葛亮正急得不行,却传来喜讯,城池已破。原来,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背后的惨痛代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惨痛代价

    乍一看来,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好像很潇洒,令人真有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似乎不费什么劲,手腕多多的赵匡胤便将这件原本应该非常棘手的事情给搞定了。实际上,赵匡胤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史载,在“杯酒释兵权”时,赵匡胤

  • 中国历史上唯一走完金婚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金婚,皇后,宋高宗赵构皇后吴氏,宪圣慈烈皇后

    如果说古代最危险的职业是皇帝,那么最最危险的职业就是皇后。因为皇帝只要警惕自己的位子,而皇后不仅要面临全天下女人的竞争,还要面对一个变心比变脸还快的丈夫。所以在中国历史上,长时间在位的皇帝很多,长时间在位的皇后却很少,能走完金婚的皇后就更少,少到了只有一个,她就是赫赫有名的宋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吴氏

  • 家有丑女-南宋皇后谢道清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家有丑女,南宋,皇后,谢道清,故事,谢渠伯,谢道清,宋理宗

    南宋理宗年间,江州城谢家有个女儿,名叫谢道清。她生来相貌丑陋,又黑又瘦不说,而且左眼还是斜着的,看东西老是看不清楚。尽管这样,父母却非常疼爱她。谢道清的父亲谢渠伯是个地方官员,每天公务忙完以后,他都会马上来到闺房,教女儿读书明礼。这年,谢道清已满十四岁。一天,谢渠伯正在看女儿的文章,忽听外面一声高喊

  • 大唐初年鹤舞东宫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唐,鹤舞东宫,故事,李世民,唐高祖,李建成

    大唐初年,天下太平。这天恰逢东宫太子的寿诞,太子便在正殿内请父皇唐高祖和兄弟秦王李世民欣赏歌舞。随着一阵悠扬的乐声响起,两个身穿白衣的女子自屏风后飘然而出。两人的舞姿轻盈曼妙,犹如一对高洁美丽的白鹤。这两个女子原是长安一家乐坊的舞伎,年龄稍长的名叫银雪,因家境贫寒从小被卖入乐坊。稍年幼的女子名叫白玉

  • 西施: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西施,吴王,夫差

    公元前473年的冬天,吴国首都姑苏城被奔袭而来的越国大军攻破。吴国灭亡。春秋时期的大美女、吴王夫差的宠妃西施的人生轨迹戛然而止,似乎随着灰飞烟灭的吴国没入了黑暗的历史之中。吴国灭亡了,西施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她的后半生又是怎么度过的?后世评价历史人物的眼光常常是苛刻、不公正的,往往只注意他们最为辉煌的

  • 情路坎坷之蔡文姬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蔡文姬,蔡邕,曹操

    蔡文姬,名琰,字昭姬,为避司马昭的讳,改为文姬,她是我国东汉末年女诗人和琴家,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其父蔡邕,是汉末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此外,蔡邕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是洛阳文坛的领袖。其父和当时的许多名门望族之士都有交往,像一代枭雄曹操就经常出入蔡府,

  • 历史上“第一女秘”上官婉儿的爱海沉浮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上官婉儿,武则天

    提到上官婉儿,则无法回避武则天,因为是武则天残酷地改写了上官一家的命运,更直接影响了上官婉几的一生。当年,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因起草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则天所杀,上官一族被满门抄斩。不过,武则天却对不满周岁的婉儿及其母亲郑氏网开一面,将她们赶进掖庭宫当了奴隶。史书记载,上官婉儿天性聪明伶俐,善于写文

  • 做一只刺猬或一条鱼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蒙恬,秦始皇,扶苏

    蒙恬是秦始皇的大将,战功卓著,属于不可多得的复合型人才,蒙恬征战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秦始皇想调他回京城,给他更大的官儿。有人说,西北边塞不能没有蒙恬,再说您的公子扶苏也在西北,有蒙恬在,扶苏的安全就有保障。此事就放下了。西北的气候,夏天赤日炎炎似火烧,冬天风吹石头遍地跑。但俩人都知道这是组织上对他

  • 皇帝的秘书-杨亿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赵恒,杨亿

    北宋文臣杨亿很有才。举个例子吧,宰相寇准喜欢出对子玩情调,有次出了个上联:水底日为天上日。满朝文武竟全给难住了,只有杨亿对出了下联:眼中人是面前人。一时传颂,连真宗皇帝赵恒也对他刮目相看,不久就提拔杨亿为翰林学士兼知制诰。知制诰就是皇帝的秘书,专门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每次杨亿起草的诏令,赵恒都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