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皇帝的秘书-杨亿

皇帝的秘书-杨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918 更新时间:2024/1/25 0:56:50

北宋文臣杨亿很有才。举个例子吧,宰相寇准喜欢出对子玩情调,有次出了个上联:水底日为天上日。满朝文武竟全给难住了,只有杨亿对出了下联:眼中人是面前人。一时传颂,连真宗皇帝赵恒也对他刮目相看,不久就提拔杨亿为翰林学士兼知制诰。知制诰就是皇帝的秘书,专门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每次杨亿起草的诏令,赵恒都很满意,几乎一字不改地一次性通过。不简单哪,这个杨亿。

那年,杨亿当上了大宋科考的主考官,就很有些飘飘然了。开考前夕,他竟主动邀请来京应试的同乡举子,请客吃饭。推杯换盏间,就有胆大的询问考题。杨亿勃然变色,说了句骂人的话“丕休哉”,甩袖而去。众人目瞪口呆,但也有暗自叫好的。开榜,卷子中用了“丕休哉”三字的那几位,全被录用了。

此事传到赵恒耳朵里,赵恒有些不高兴,但转念一想,谁没有得瑟的时候?何况这么个大才子,偶尔得瑟一回也不碍事。就原谅了杨亿。

景德二年,赵恒任命杨亿、钦若为总主编,编纂《册府元龟》。作为国家天字第一号重大工程,赵恒非常重视,每编成一卷,他就要亲自审阅,凡有错误的地方就贴着小纸条。看到这些贴有突兀纸条、需要返工的案卷,杨亿汗颜不已,头疼、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可一细想,不对呀。凭皇上的学问,哪能看出这些微小错误呢?必有枪手在替皇上审阅!明察暗访后,果真如此赵恒每次都将案卷转给陈彭年,由陈代为审阅。

这个陈彭年可不是一般的角儿,学问大得很,历史典故、生僻问题张口即来,核对资料,竟无一出错。赵恒对他信任有加。有次,举行祭祀大典,陈彭年负责在前给皇帝引路,没想一时疏忽,引偏了路。有关部门的领导想上前纠正,陈彭年脸一绷,眉一皱,说错不了。

陈爱卿说错不了那就错不了。事后,赵恒仅轻描淡写地说了这一句。

原来幕后把关的人是这个姓陈的,看来皇上还是对自己不放心啊。杨亿心里很不是滋味。心里很不是滋味的杨亿就想办法了。不几日,杨亿联合王钦若等其他编纂人员,集体签名上奏,为了使这国家第一号工程做得更快、更高、更强,强烈要求陈彭年也加入编纂队伍。

赵恒不知是计,准奏了。

从此,那些可恶生厌、飘舞示威的小纸条渐渐地少了,直至彻底消失。杨亿心里乐开了花。赵恒也甚是开心,连夸这工程搞得好。群臣皆曰,皇上知人善任,真乃一代明主也!赵恒龙颜大悦,重赏了相关人员。

杨亿的知制诰生涯过得风生水起,他越发得意,走路,把路面踩得崩崩响,头抬得高高的,胸也挺得直直的。

他现在最讨厌的就是别人修改他的文字。可惜百密一疏,有次还是让赵恒找出了破绽。这是一份答复辽国的诏书,赵恒对杨亿在其中使用的“临壤交欢”很不满意,审批时,在“临壤”二字旁边连用了“朽壤、鼠壤、粪壤”三个贬义词。诏书被发回重写,看到这三个词,杨亿面如土色,半天没回过神来。最后,杨亿费尽思量,把“临壤”改为“临境”,才勉强过关。这个打击太大,杨亿有些伤不起了。

伤不起的事儿还有呢。

有次,杨亿写了份奏表,其中有句“伏惟陛下德迈九皇”,以此来歌颂赵恒,讨赵恒欢心,提升下自己已在皇帝心中严重下坠的位置。对这奏表,杨亿很是得意。没想赵恒看了后,眉头紧锁,这个杨亿,咋这么气人呢,朕乃堂堂一国之君,他竟让朕卖韭黄!真是岂有此理!原来“九皇”与“韭黄”同音,难怪赵恒会动怒了。杨亿吓得不轻,终成疾卧床,几日未能上朝。

好在赵恒没有忘记他。一夜,赵恒来探望杨亿。寒暄后,赵恒拿出一叠文稿给杨亿,说这是朕写的一些诗文手稿,朕的笔迹你是认得的,没有找人代劳哦。你有空帮朕看看,写得怎样?

赵恒走后,杨亿心乱如麻,坐立不安。皇上好久未见,今天怎么突然来了?一定是有人在皇上面前说我坏话了,自己以前不是怀疑过皇上找人捉刀作诗而当做自己的原创,还有皇上让陈彭年审阅《册府元龟》那事儿……

杨亿越想越害怕,惊出了一身冷汗。接下来的日子,杨亿整天无精打采,远没了往日的精气神,还不到四十的人,仿佛小老头一个。

怎么这么快就成老头了呢?赵恒很是惋惜,就不再让杨亿起草诏令。

杨亿的皇帝秘书生涯,走到头了。

标签: 赵恒杨亿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喜得“翡翠虾环”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始皇,翡翠虾环

    秦始皇晚年想长生,召了一批方士术士为他炼丹治膳。这可急坏了方士术士们,他们清楚,尽管说得天花乱坠,但真正要炼取长生的药食并不可能。有一天,秦始皇见他们天天给自己进食的金丹没有效果,发了脾气,要杀方士术士们。领头的徐福一看急了,连忙跪下,说,陛下,不是金丹没有效果,金丹丸要和翡翠环配着食用,请陛下息怒

  • 徐福为秦始皇的寻找不死神药竟是猕猴桃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不死药,猕猴桃,徐福

    徐福渡海为秦始皇寻找不死药的传说,由来已久。日本方面有研究说,不死药名叫“千岁”,就出产在地处濑户内海的祝岛,更令人惊讶的是,今天它正在进行人工种植。徐福,在中国古籍中,是一个头脑聪明、胆大心细的骗子,因为当过“方士”,大约还是个早期化学家。秦始皇完成

  • 乾隆皇帝和大姑娘坐轿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乾隆,皇帝,大姑娘,坐轿

    早先,不论是大家闺秀出阁,还是小家碧玉出嫁,都不坐轿,而是骑着毛驴去夫家成亲。大姑娘出嫁坐花轿的习俗,是清朝乾隆二十年后的事了。乾隆皇帝巡视河南中牟县留下了“大姑娘坐轿头一回”的千古美谈。清朝乾隆二十年,因巡视黄河的筑堤情况,乾隆皇帝来到了河南。在郑州市东面的中牟县,乾隆满面

  • 清朝的乾隆皇帝被捕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乾隆,被捕,故事

    清朝的乾隆皇帝即弘历,一生治国有方,在位60年基本上为太平盛世,退位后还当了一段时间的“太上皇”,遥控国家大事。他一生深居简出,身份显赫,谁敢抓他呢偏偏他栽在自己“万分”陌生的小小部下手里,这个小小的部下就是清朝盛京将军属下的旅顺口水师营协领高勋。高

  • 春秋时期的君主秦穆公得“健忘症”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春秋时期,君主,秦穆公,健忘症,故事

    公元前648年,晋国闹饥荒,晋惠公厚着脸皮派人到秦国求助。当初,晋惠公争夺王位时,秦穆公可帮了大忙。后来晋惠公却背信弃义,反而派兵攻打秦国。现在闹了饥荒,反倒想起求助来了,岂不是自讨没趣?大家猜想,秦穆公一定会好好羞辱晋惠公一番。不料,秦穆公像得了“健忘症”,绝口不提往事,还

  • 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一马换一命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秋五霸,秦穆公,一马换一命,故事

    秦穆公非常喜欢马,曾不惜重金,搜罗了几匹名马养在宫中。有一天,一名负责养马的侍从神情慌张地跑来报告说,一匹白色的骏马不见了。秦穆公听了,立刻跟着跑到马厩去查看,只见半根缰绳还拴在马槽上,一定是这匹刚烈的马挣脱了缰绳跑掉的。秦穆公急得不得了,亲自带人去寻找,沿着路上若隐若现的踪迹,一直追踪到了一座山谷

  • 春秋时期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春秋时期,楚庄王,一鸣惊人,故事

    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连年互相攻伐,战事不断。这时南方的楚国却一天比一天强大,一心要跟中原的霸主晋国争输赢。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即位,做了国君。晋国趁这个机会,把几个一向归附楚国的国家又拉了过去,订立盟约。楚国的大臣们很不服气,都向楚庄王提出兵伐晋的建议。无奈楚庄王不听那一套,白天打猎,

  • 赵匡胤偷瓜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匡胤,偷瓜,故事

    赵匡胤年少时喜欢练武,总爱随身携带一根盘龙棍,可他不务正业,整天只知道傻乎乎地跟着几个赌徒混日子。一个盛夏的夜晚,赵匡胤输得身无分文,灰溜溜地提着盘龙棍,跑了出来。路过西瓜地时,他饥饿难耐,忍不住偷了个西瓜吃,结果被看瓜的王老头抓住了。王老头说:“你不是来吃瓜的吗?吃完了怎么不付钱呀?&

  • 舌尖上的唐朝:大唐美食的魔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大唐,美食,刘晏,张衡,武则天,唐宣宗,赵雄武,韦澳

    《舌尖上的中国》,俨然中华民间美食大全,惹得一帮吃货半夜起来流口水。让我们来看看唐朝美食的魔力,有的官员甚至因为路边贪小吃断送前程。宰相刘晏在路边买饼吃唐朝有位位高权重的宰相刘晏,一天,拂晓4点左右,刘晏的车驾就上街了。估计这位宰相大人还有点睡眼蒙眬,但味觉却不蒙眬,被街道边饼店飘出来的香味吸引住了

  • 唐朝“神鸡童”贾昌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神鸡童,故事,李白,唐玄宗,贾昌,陈鸿祖

    唐玄宗登基时期,迷恋一种游戏观赏斗鸡,于是京城长安各处,甚至民间各地都陆续风行这种游戏。据陈鸿祖《东城老父传》记载,开元间童子贾昌由于善养斗鸡,深得玄宗宠幸,因而“金帛之赐,日至其家”。时人既羡慕又嫉妒,嚯称其为“神鸡童”。当时京城长安流行的歌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