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四大古都是哪四个城市,中国四大古都排名

中国四大古都是哪四个城市,中国四大古都排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52 更新时间:2023/12/16 3:03:37

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朝代更替方面,中国可以说是世界第一。在这么多的朝代更替中,不断地有城市变成都城,成为那个时代的文明河繁华的代表,有些得到了传承至今还是繁华的都市,有些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里,在哪里都已经无从寻找踪迹了。

北京

北京是一座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之一。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上,燕国、辽国、金国、元朝、明朝、清朝等朝代都在这里建都。

从西周到唐朝,北京被称为"冀"。自西周燕国以来,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这片肥沃的土地盛产一种奇特的草,叫蓟,尤其是在西北山区,蓟很茂盛,被称为蓟山,所以人们习惯在这里叫蓟。从周末的集秋到盐都,从唐代的幽州到辽代的燕京,从晋中到元都到北平和北京,再到八朝古都,几百年的盛衰交替出现在这一风水中。

明清时期北京城市地图:西汉时期,北京被称为燕国、燕都、卓君、幽州、广阳、广阳。东汉时期,它也被称为上谷县。隋代叫幽州、藩阳,唐代叫榆阳。在辽朝,它正式更名为燕京。在晋代,北京被称为圣都和中都,而在元代,它被称为中都和大都。在明朝,它被称为北平和北京,在清朝,它被重新命名为燕京。在民国时期,它被称为京都和北平。1949年以后,它被称为北京。

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长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由此,西安有“十三朝古都”之称。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还与意大利罗马、希腊雅典、埃及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

南京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南京是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众所周知,南京为“六朝古都”,历史上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在此建立国都。

洛阳

洛阳,古称洛京、神都、洛城等,同时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当然,洛阳还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夏、商、西周、东周、东汉、三国时期魏、西晋、北魏(493年才自大同迁都至此)、隋、唐、后梁、后晋、后唐均以洛阳作国都(见解释)。洛阳历史上的情况比较复杂,容易引起误解。

1。夏、商、周、汉、魏诸朝都有多次迁都的历史,这些朝代的都城从历史纵向上看可能不只一个,洛阳是其中的一个。例如商就先后多次迁都,所以安阳、郑州、洛阳都自称是商的都城。

2。还有的朝代其首都不只一个。出于战略上和经济上的需要,一些巨大王朝会设立陪都,例如唐,举世公认其首都为长安,洛阳之所以称为其都,是因为唐代统治者定洛阳为其行宫和巡幸之地,故有“东都洛阳”之称。虽然在影响和地位上不能和长安相提并论,但毕竟有别于一般的地方行政单位,所以一般上还是应该认为是都城。

为什么会有“东都洛阳,西都长安”的说法?

长安与洛阳,在我国古代历史的中前期,往往被视为东西两大片区的统治重心,王朝统治者往往在长安与洛阳之中选择一个作为帝都(统治中心),并把另一个设置成【第一陪都】(第一统治重心)。

在周、秦、汉、唐的近两千年间(公元前1046年-公元907年),整个华夏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都在黄河流域,整个华夏天下的格局,也便以关东(又名关外)、关陇(又名关西、关中)两大片区为重心。在这样的军政经济格局下,以周汉唐三个大一统王朝为主的两千年便始终尽量以长安为西都坐镇西方关陇、以洛阳为东都坐镇东方关东。下面,寒鲲为您梳理一番东西双都并称的王朝。

西周王朝:宗周与成周

西周以宗周丰镐为统治关中平原、陇山东西乃至汾河下游的核心,并且将大量畿内诸侯分封在这片区域,强大的王师也驻扎在此处,周室宗庙也在岐山、丰镐有所设置,构成了西周统治的核心力量与信仰核心。西周又在周公东征前后营造了成周洛邑,供周王室凭借“殷八师”的武装力量控制关东诸侯,并且为关东诸侯的朝觐天子、缴纳贡赋提供一个更方便、更短途的场合。

莽新东汉:长安与洛阳

秦与西汉始终没有把洛阳设置为东都,但西汉中后期便由儒生掀起了一波迁都洛阳的舆论势头,洛阳被视为天下之中,符合儒生心中的理想国都。这一思潮最终影响了王莽所建立的新朝,王莽再度抬高洛阳地位,以洛阳为“新室东都”,并一度准备迎合儒生迁都洛阳,奈何王莽施政过于理想,无法解决西汉末年的社会矛盾,这才作罢。

刘秀建立东汉之时,一方面考虑到当时尚未稳定控制西部地区的形势,一方面也考虑到儒生对于洛阳的推崇,也便干脆把帝都定在了洛阳,并以长安为西汉帝都、帝陵所在,而尊为“西京”,并保留“京兆”设置。与此同时,刘秀还把家乡南阳设置为南都,与东西二都并立,构成东汉三都。

曹魏:洛阳与四都

曹魏政权继承了东汉的帝都以及东汉对于陪都的设置,并且在东汉三都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把与曹操霸业相关的许昌、邺城都算了进来,外加一个曹魏帝乡谯,构成了曹魏五都(洛阳、长安、谯、许昌、邺)。对于曹魏而言,许昌、邺与长安分别是曹魏在南、北、西三个方向上的军政重镇,谯都的象征意义更浓一些。

隋唐:长安与洛阳

经过魏晋南北朝的三百年乱世,隋唐与武周,先后营造了久经战乱破坏之后的新长安与新洛阳,并且先后正式定都在长安与洛阳,比如隋炀帝武则天就曾正式以洛阳为帝都。唐朝除过尊崇洛阳为神都、尊崇长安为上京的时期,往往直接给长安、洛阳上个“西京”、“东京”的名号,与东汉时期相仿,东西并称为京。

长安与洛阳的一同衰落

唐末五代的战乱导致长安与洛阳的一同衰落,加上开封占据大运河漕运的便利,导致宋金二代往往以开封作为黄河流域的统治核心。随着宋金战争与蒙元南下,黄河流域在几番拉锯苦斗中进一步衰落,长安与洛阳乃至开封的政治地位也便只得拱手让给北京与南京,经济地位则彻底让给了南方的长江流域。

标签: 中国四大古都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的东京、西京、南京、北京、中京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东京,西京,南京,北京,中京

    “京”这个词有个特指的含义,就是指国都。中国历史上做过都城的城市以地理位置相区分,所以有“北京”、“南京”、“西京”、“东京”。前两个好理解,现在还保持了这个称呼,即现在的北京市和

  •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哪些附属国,哪个朝代的附属国最多?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附属国,朝代

    附属国是指名义上拥有主权,实际上在外交、金融经济和军事等方面依附于强国并受其控制的国家。在封建社会阶段,强大的封建帝国王朝用自己的武力征服周边小的国家,让其臣服且每年向帝国纳贡。中国的附属国与西方的附属国不同,只是在名义上为中国的属国,其实在政治、经济、外交上都是独立的。所谓附属主要体现在:统治者不

  • 中国历史上那些不被正史承认的朝代或政权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正史,朝代,政权,王莽,刘玄,侯景,王世充,武则天,黄巢,李自成,方腊,黄巢

    中国历史朝代讲求正朔,正统,因此一些朝代因为种种原因并不被官方承认的朝代(多为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下面罗列中国历史上这些不被承认的朝代。王莽“新”8年至23年王莽(公元前45年12月12日23年10月6日),字巨君,政治家,改革家,魏郡元城人(今河北邯郸大名县),新显王王曼

  • 中国古代朝代的国号都是什么含义及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国号,含义,来历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亦即政权之号。《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宋代及宋代以前,大小国家的国号都是依照地望取的。春秋国家诸如秦、晋、齐、

  • 没人敢娶的奇丑女如何当上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钟离春,齐宣王,钟无艳

    钟离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丑女,但她却是战国时齐宣王的王后。齐宣王是战国时齐国比较有政绩的君王,他虽然没有采纳孟子的政治主张,却仍然愿意高薪把孟子留在身边。齐宣王非常爱养士,他常常将天下的名士聚集在自己身边,如淳于髠、田骈、接予、慎到、环渊皆赐列第,为上大夫。齐宣王还最爱听这些名士讨论自己的学术和政治

  • 李斯最后是怎么死的 李斯是被赵高害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斯

    在中国历朝历代里,丞相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职位。它在宫廷扮演的角色很复杂,他是皇帝的助手,与皇帝把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却又不能使自己的权力凌驾于皇帝之上。伴君如伴虎,就算是位高权重,如果擦枪走火,最后的结果通常也比较凄惨。李斯应该算是中国历代丞相里,死得比较凄惨的一个。在公元前208年的某一天,行刑场

  • 历史上的蒙恬是谁 蒙恬在秦国很厉害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蒙恬,秦国

    司马贞:“蒙氏秦将,内史忠贤。长城首筑,万里安边。赵高矫制,扶苏死焉。绝地何罪?劳人是稥。呼天欲诉,三代良然。”“内史忠贤”是历朝历代对蒙恬的看法,这位大将军原居齐国,后来跟随家人来到了秦国,为秦国驱逐匈奴,维护秦国的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史记》蒙

  • 真武大帝是谁?真武大帝的由来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真武大帝,玄武,祖师,将军,加封

    真武大帝是谁?真武大帝的由来真武大帝是谁: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无量祖师,全称真武荡魔大帝,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现在湖北武当山信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民间

  • 颛顼是谁?颛顼是什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上古,帝王,孙子,楚王,本纪

    颛顼是谁?颛顼是什么死的?颛顼是谁:颛顼[zhuānxū](公元前2514年―公元前2437年),本名乾荒,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居帝丘(今河南濮阳县),号高阳氏,又称黑帝或玄帝。是“五帝”之一,在天神传说中是主管北方的天帝。《国语·楚语》里说颛顼继少昊之后主政

  • 东王公是谁?东王公的来历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东王公,帝君,圣母,真人,天尊

    东王公是谁?东王公的来历是什么东王公与西王母共为道教尊神,东王公,又称“木公”,“东华帝君“,东华紫府少阳君”。究其源,可追溯到战国时。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男神,后来道教继承增饰奉为男仙领袖,南、北二宗则奉为祖。郭沫若在《卜辞中的古代社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