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厂厂公-汪直

西厂厂公-汪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934 更新时间:2023/12/20 20:32:04

汪直,广西省大藤峡瑶族人,明朝权宦之一,从小进宫,曾伺奉明宪宗万贵妃。历任御马监掌印太监、西厂提督。因监军辽东有功,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开明朝禁军掌于内臣之先例。后因久镇辽东,与宪宗慢慢生疏,失去了宠信,被东厂提督尚铭等弹劾,贬往南京市。此后撤出历史的舞台。

初期历经

汪直是大藤峡叛变中瑶民子孙后代,成化三年(1467年)以幼童身份被俘虏入宫。最开始在昭德宫服侍万贵妃,后晋升御马监太监。成化十二年(1476年),有黑眚发生在宫里,妖人李子龙用法术串通宦官韦舍私自进到大内,案发后被诛杀。明宪宗心里很反感这件事情,急切想掌握外面的事儿。汪直为人奸诈聪慧,明宪宗因此令他更换服装,带一两名校尉密秘出来侦查。大家都不知道,仅有都御史王越与他相交甚欢。汪直将所闻所见,所有汇报明宪宗,明宪宗大悦。

执掌西厂

成化十三年(1477年)正月,明宪宗创建西厂,由汪直统领,钦定校尉总数超过东厂一倍。二月,过世少保杨荣重孙、福建省建宁卫指挥同知杨晔(也是有写作”业“)与父亲杨奏(一作泰)暴横乡里,惨害人命,被仇人所检举,因此进京贿赂,被汪直所发现,关入西厂牢房严刑拷问,并拖累多名大臣,一时西厂“权宠赫奕,都人侧目而视”。五月,内阁首辅商辂等上疏,言西厂“伺察太繁、权利法案太急、刑网过密”,并协同六部九卿请罢西厂。明宪宗无可奈何同意,令汪直回御马监。一月后,西厂获得机会再开,内阁首辅商辂等离职。

同一年,南京市镇监覃力朋赴京朝贡后回来,用一百艘船舶运载私盐,骚扰所经州县。武城县典史问责他,反而被覃力朋击打,牙被切断,另有一人被射杀。汪直察访获知,汇报给明宪宗,結果覃力朋被拘捕,被判斩刑。覃力朋后来心存侥幸得免,而明宪宗根据这事觉得汪直能探索奸情,便更为宠爱他。汪直因此选任锦衣卫百户韦瑛做为亲信,屡兴大狱。

同一年,商辂弹刻西厂奏折上说“今汪直年幼,未谙世事,止凭韦瑛等主使”,在外面监军阶段怀恩点评“直年少喜功”,按古时候规范合乎这一标准的,再以进宫时间推算,应该是提督西厂时候仅有十五六岁,被贬南京时候二十出头。

成化十四年(1478年),三月,建州女真犯边,汪直欲前往招抚,为司礼监掌印怀恩、大学士万安等所阻。五月,汪直奏请设立武举,设科科举、会试、殿试,欲悉如举人恩例,诏命实施多年,俟行之有效。六月,宪宗令汪直领通事百户王英往辽东处理边务,并赐汪直敕曰做事可便宜行事。

平定祸乱

成化十五年(1479年),汪直偏信辽东巡抚陈钺言,下兵部侍郎马文升于锦衣卫狱,后谪戍重庆,到此汪直威势倾天下。建州女真头领伏当加声言重犯边,宪宗令汪直监军,抚宁侯朱永为总兵官,陈钺提督军务前往征伐建州三卫。汪直起先招诱了郎秀等四十人构成的入贡使团,将他们密秘械送京中。而建州之役的实际全过程,因为清朝对于此事太多隐晦,无法寻找详细信息。《彰瘅录》记述,明军先派鸿胪典礼官诱开过大门,进而官校忽然冲出夺得大门,女真人不意大军突至,多被杀戮。录平建州功,封朱永为保国公,陈钺升为右都御史,汪直加食米三十六石,后总督十二团营,开明朝禁卫军专掌于内臣之先例。

成化十六年,鞑靼派军进到河套,宪宗令汪直监军,兵部尚书王越提督军务,保国公朱永为总兵前往御虏。王越说动汪直奏请朱永率精兵从大道北走,自身与汪直沿边境往榆林。后探索蒙古王庭在威宁海,因此尽调大同宣府两镇精兵2万,昼伏夜行二十七日至猫儿庄。时从天而降大风雪,王越汪直率精骑当晚奔袭至威宁海,敌寇犹未发现,明军纵兵掩杀,获完胜。达延汗巴图蒙克(小王子)仅以身逃,达延汗的妻子,蒙古传奇英雄人物满都海阵亡。此役后,王越功封威宁伯,变成明朝仅有的三位以军功封伯的文臣之一,汪直加食米四十八石。

成化十七年,鞑靼军入大同市境剽掠,汪直等分布官军截杀,追至黑石崖等处获得胜利。论大同功加汪直食米三百石。太监无秩能升,只有加食米,以年十二石为一级,宪宗给汪直一下子加了三百石,史无前例,创有明一朝记录。七月,宪宗命汪直总督军务,威宁伯王越佩平胡将军印充总兵官,统京军精锐征剿鞑靼,并赐制敕曰各地驻守、总兵、督抚俱受其控制,有不遵命令者可先以军纪外理,随后奏闻。虏退,汪直王越请班师,宪宗不允。

成化二十年,大同败战泄漏,宪宗大怒,命锦衣卫执大同市都指挥使许宁、督抚郭镗、驻守太监蔡新于午门前门,后免了他们的死罪,改成各降官六级,绝不用。汪直走后,许宁等消极抵挡,后又中了小王子的诱兵之计,明军伤亡数千人,差点儿丢弃了大同。朝中当路者都了解败在不该调走汪直王越,担心宪宗指责,只推说是由于调兵未集,与当朝科道官一起把败仗瞒了下来。直至一年后,终归人心高低不平,才有些人将实情报给了宪宗。

之后史书上就少有关汪直的记述了,仅有零星提及。弘治年间,南京户部员外郎周从时上奏说应追责前朝遗奸汪直、钱能等,抄其室以济边用,孝宗以奏章格式错误为由将周从时下狱没多久又释放,原先奏请的事也没有下文。弘治十一年左右,孝宗召回汪直、梁芳等,满朝哗然,吏部员外张彩愤而辞官。

标签:汪直,西厂

标签: 汪直西厂明朝历史

更多文章

  • 成化犁庭-明宪宗干过最狠的一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化犁庭,明宪宗,朱见深,明朝历史

    成化犁庭,别名丁亥之役。成化指的是发生在明代成化年间,实际是1467年。犁庭则是描述此次战绩的激烈,如同全部土地资源被犁过一样完全,语出《汉书·匈奴传下》:“固已犁其庭,扫其闾,府县而置之。”这场明宪宗朱见深发动的战争中,建州女真部伤亡惨重。自正统初年,建州女真聚居地在浑河上游、苏子河流域以后,与明

  • 明朝那些事儿-你值得一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那些事儿,明朝历史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是叙述的是以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有关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历史资料为基础,以时代和具体人物角色为主导线,并添加了小说的笔法,语言表达幽默搞笑。对明朝十六帝和别的侯王权势和平凡人的命运开展全景展示,特别是在对官场政冶、战事、帝王心术着墨数最多,并添加对那时候政治经济规章制度

  • 明宪宗三大弊政,给明朝后世带来深远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大弊政,明宪宗,朱见深,明朝历史

    明宪宗,在当时在位期内,当时他的三大弊政影响到明代后世很多年!假如说起在当时可以充分影响到明代后世的比弊政得话,那么在当时明宪宗当政期内可以说他的是数最多的。并且这种弊政全是感觉针对在当时明代后世来说全是一种不可逆的影响,并且便是这些弊政的发生加快了在当时明朝的灭亡,而从整个王朝上而言,能够说成直接

  • 项忠-明朝中期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项忠,明朝历史

    项忠(1421年-1502年),字荩臣,号乔松,浙江嘉兴人。明朝中期名臣。正统七年(1442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景泰年里任广东省副使,曾前去镇压瑶民起义。天顺初期,任陕西省按察使,正值陕西省饥荒,项忠开仓放粮,赈济灾荒。天顺七年(1463年)召为大理寺卿,因当地人要求他留任而改成右副都御

  • 张敏明朝宦官,明孝宗能出生多亏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敏,张敏明朝宦官,明朝历史

    张敏(1434年-1485年),字太德,或字辅德,明朝宦官,福建同安县绥德乡翔风里十七都(今金门县金沙镇青屿社)人。曾因违反万贵妃意,而私底下维护并未出生、及其年幼的明孝宗。《明史》记载张敏在呈明明宪宗这事没多久后,怕万贵妃疯狂报复吞金而亡,可是在《同安县志》与《金门县志》中,记载张敏是在成化乙巳年

  • 怀恩明朝著名宦官,乃是明朝三大贤宦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怀恩,明朝三大贤宦,明朝历史

    怀恩,明朝著名宦官。本姓戴,因族人犯罪而受到牵连,很小就干了宦官,赐名怀恩。明宪宗时被提高为宦官机构中的最大管理者:司礼监掌印太监。他廉洁自律不贪、刚正不阿忠实;明孝宗幼年时期多次危难,怀恩调护得到保护。宣德初年,其族兄兵部侍郎戴纶被杀,父亲戴希文时为太仆卿,受祸及被籍没。他以幼童进宫,被阉割为宦官

  • 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一任皇后-吴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吴皇后,朱见深第一任皇后,明朝历史

    吴氏,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人,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一任皇后。天顺八年(1464年)七月二十日立为皇后,天顺八年(1464年)八月因杖刑万贵妃,而激怒明宪宗,被废为庶人。明孝宗在冷宫出生后,吴氏曾悄悄抚养过几年。孝宗继位念及吴氏的养育恩,命服膳皆如母后礼。英宗选淑父亲吴俊是羽林前卫指挥使;舅舅孙镗

  • 彭时明朝名臣,历仕三朝,尽心辅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彭时,明朝历史

    彭时,字纯道,又字宏道,号可斋。庐陵安福(今江西吉安市安福县)人。明朝名臣、内阁首辅。彭时历仕英宗、代宗、宪宗三朝,为天顺、成化年间正直阁臣的杰出代表之一。他一生勤奋、忠于职守,辅政近三十年,持正不阿,与商辂齐名。《明史》评价道:“有明贤宰辅,自三杨外,前有彭、商,后称刘、谢。”彭时生于明成祖永乐十

  • 明孝宗-朱祐樘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弘治中兴,明孝宗,朱祐樘,明朝历史

    明孝宗朱祐樘,1487年-1505年在位,年号弘治,大明朝第九位皇上,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母亲为孝穆纪太后。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朱祐樘为人正直厚道善良,躬行节俭,不近女色,勤于政事,高度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廷腐败情况,驱逐奸人,勤于政务,励精图治,选任王恕、刘大夏等品行端

  • 弘治中兴,短暂而辉煌的时代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弘治中兴,明孝宗,朱祐樘,明朝历史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明宪宗病逝。皇太子朱祐樘于九月壬寅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弘治”,是为明孝宗,又被称为弘治皇帝。当时,明宪宗交给儿子的朝廷局势并不开朗。最先便是财政的亏损,为了更好地镇压成化年里,声势浩大的荆襄流民起义和大藤峡地域瑶族和壮族起义,财政支出日益提升,国库存款降低。内战同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