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有贞-参与策划夺门之变

徐有贞-参与策划夺门之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590 更新时间:2023/12/19 3:50:15

徐有贞,初名珵,字元玉,又字元武,晚号天全翁,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明朝中期大臣、内阁首辅,因受封武功伯,世称徐武功。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侍讲,土木堡之变爆发后曾提议南迁,遭受朝野內外的一致斥责。景泰年里出任佥都御史,到山东治理黄河水灾,因功晋升副都御史。

景泰八年(1457年),明代宗重病,徐有贞与石亨、曹吉祥等策划发动夺门之变,拥护明英宗复辟,被拜为华盖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封武功伯。他谗杀于谦、王文,又与石亨、曹吉祥争权,最后被构陷罪行,贬为广东参政,后又流徙云南金齿卫。石亨败亡后被放归。

早前经历

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年)五月十一日生,原名徐珵,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年)进士及第,评为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他个子矮小,但聪明干净利索,颇有谋略,并且喜爱功名,对天文学、自然地理、兵法、水利工程、阴阳五行等学问都是有研究。

明英宗当政期内,天下承平已久,边防守备松驰,而西南地区却年年用兵。徐珵对于此事甚为焦虑,他在正统七年(1442年)上疏朝廷,明确提出有关兵政的五条提议,获得了明英宗的嘉许,但却未被选用。

倡议南迁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亲征瓦剌,最后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西南)兵败被俘虏。二十万精兵全军覆灭,世称土木堡之变。瓦剌头领也先进逼北京市。孙太后(即孝恭皇后)命郕王朱祁钰监国,总理国政,集结臣子商议战守防范措施。徐珵托言星象发生变化,提议迁都南京市,以避兵戈,遭受宦官金英的斥责。兵部侍郎于谦坚决不赞同,道:“建议南迁的人理应斩头!”礼部尚书胡濙、户部尚书陈循等大臣均附合于谦。徐珵非常沮丧,害怕再言。

同一年九月,朱祁钰被臣子拥立为皇上,是为明景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他选任于谦等,组织北京保卫战,明军历经多次抵御,总算迫使也先撤兵北归,获得了北京保卫战的成功。徐珵向来追求名利,但却因南迁之议遭受内廷的讪笑,以至长期不可升职,只能继而讨好阁臣陈循,期待获得其引荐。那时候,朝廷用人多在于于谦。徐珵便通过于谦弟子,向于谦求得国子祭酒之职。于谦向明景帝引荐徐珵。但景帝却不同意,并道:“就是那个建议南迁的徐珵吗?这人天性狡诈,出任国子祭酒会败坏监生心术。”徐珵不知道原因,认为是于谦从中作梗,对他深怀憎恨。之后,徐珵遵从陈循的提议,更名为徐有贞。

治理黄河

景泰三年(1452年),徐有贞晋升右谕德。那时候,黄河沙湾流域(在今山东阳谷)决口已经有七年。官府依次派多名高官整治,但却自始至终无法平复河患。景泰四年(1453年),明景帝集结廷臣朝议,让他们推荐治理优秀人才。臣子都强烈推荐徐有贞。景帝不知道徐有贞就是徐珵,遂任职他为左佥都御史,使他到张秋(在今山东阳谷)治理黄河。

徐有贞经过参观考察,觉得应设定水门、开掘支河、疏通运河,以疏塞浚多管齐下的方式平复河患,获得景帝准许。他征发民夫,亲自督率建设工程,在张秋到黄河、沁水中间开掘水渠(即广济渠)、建造水闸(即通源闸)。那时候,工部尚书江渊提议派五万京军前往援助,期待能在三个月内竣工,尽快处理漕粮装运难题,却被徐有贞回绝。徐有贞经历五百五十余日的艰辛努力,总算完满的实现治河工程项目。

景泰七年(1456年),山东地区产生洪水灾害,地区河提多有损坏,只有徐有贞承担修建的河提仍然完好无损。明景帝便命徐有贞再到山东省整治水灾。徐有贞修补旧堤决口,在临清到济宁市中间设定好几处减水闸门,取得成功平复水灾。

参加复辟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帝重病。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軏、太监曹吉祥以求不世之功,有心迎英宗复辟。曹吉祥到后宮拜访孙太后,密告复辟一事,获得太后支持。石亨与张軏则去寻找太常寺卿许彬的协助,并在许彬的提议下,当晚拜会徐有贞。徐有贞大喜过望,立即与他们一同合谋。

正月十六日晚,石亨、徐有贞等奔向南宮,因宫门紧闭,便撞出宫墙而入。太上皇英宗忙出去查看。徐有贞等都跪伏在地,请英宗再次即位,随后令人抬来乘舆,拥簇英宗前去大内。英宗在中途了解诸人名字,以表铭记元勋,随后由东华门进到大内。东华门兵力本欲往前阻止,但因英宗说明身份,皆返身而逃。徐有贞等将英宗送进举办朝会的奉天殿,将其扶上御座,然后跪拜道贺,高喊“万万岁”。正月二十一日,明英宗宣布复皇帝位,改元天顺。

出任首辅

明英宗复辟当日(十七日),便对夺门之变的元勋倍加册封。徐有贞担任翰林学士,进内阁制参预机枢政务,又加兵部尚书。另外,兵部尚书于谦、大学士王文被拘捕下狱,诬以“更立东宫”、“谋迎立襄王子”等罪行,列入造反,被判死刑。英宗觉得于谦曾有大功,不忍心将其杀害,因此犹豫不定。但徐有贞却谏言道:“不杀于谦,复辟之事师出无名。”英宗这才下决心,于正月二十三日将于谦、王文处斩。

天顺元年(1457年)三月,英宗封徐有贞为奉天翊卫推诚宣力守正文臣、武功伯,担任华盖殿大学士,掌文渊阁事,赐诰券,子孙后代世袭锦衣卫指挥使(《皇明人物考》作武学卫指挥使)。那时候,陈循、萧鎡、商辂等阁臣皆被斥遂。徐有贞变成内阁首辅,尽掌阁权,朝野內外为之侧目。而明英宗对徐有贞也是倾心委派,容许他能够随时随地进见。

连遭贬徙

明英宗那时候正宠信徐有贞,常屏退左右仆从,两者之间密谈。曹吉祥便让小太监偷听二人交谈,随后再有意把听见的內容泄漏给英宗。明英宗十分诧异,了解他怎样获知。曹吉祥道:“我是在是徐有贞那边听闻的。皇上哪天告诉他过啥事,外边沒有不清楚的。”明英宗深信不疑,此后慢慢疏远徐有贞。

同一年六月,御史张鹏等上疏罢免石亨,最后奏章还未呈上,便被给事中王铉泄漏给石亨、曹吉祥。石曹二人到英宗眼前诉苦,称是由内阁在背后挑唆。英宗大怒,将诸御史下狱,并以“图擅威权,排斥勋旧”的罪行拘捕徐有贞。这时候天象突然变化,雷雨交加,雹子大作,疾风吹折花草树木。英宗觉得它是老天爷警示,便释放徐有贞,将他贬为广东省参政。

七月,徐有贞在德州被追上,抓回北京,与马士权一同关入诏狱。但历经审问,却查无实据。没多久,明英宗因承天门起火,大赦天下。石亨害怕徐有贞出狱,对明英宗道:“徐有贞封爵时,自撰诰券辞文,在其中有‘缵禹成功’之句,并且他还挑选武功县为封邑。大禹曾受禅即位,而武功县曾是曹操封邑。他这是以炎帝、曹操自喻,有非份之望。”刑部侍郎刘广衡觉得应将徐有贞斩首弃市。最后,明英宗将徐有贞贬为庶人,流徙金齿(在今云南省)。

晚年生活

天顺四年(1460年),石亨因罪庾死牢中。英宗又想到徐有贞,对李贤、王翱道:“徐有贞有什么大罪?全是被石亨等诬陷的。如今可饶恕其罪,让他回到乡下。”徐有贞回到家乡吴县,此后忘情山水。

明成化元年(1465年),徐有贞批准“冠带闲住”,恢复官员身份,仍赋闲在家。他自傲文武全才,常哀叹不获信用,但因谗杀于谦,遭受世人的敌视,因而自始至终无法获得起复。明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十五日,徐有贞病故,享年六十六岁。

标签:徐有贞

标签: 徐有贞明朝历史

更多文章

  • 李贤明朝名臣-治世良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贤,明朝历史

    李贤,字原德,邓(今河南邓州市)人。明朝名臣。宣德八年(1433年),李贤登进士第,授吏部验封主事,历考功、文选郎中。“土木之变”时,李贤脱难回京。景泰二年(1451年),上正本十策,受代宗器重,晋升兵部右侍郎,转户部侍郎,第二年又迁吏部右侍郎。英宗复辟后,迁翰林学士,入内阁制,升吏部尚书。天顺五年

  • 石亨明代将领一步步将自己“作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石亨,明朝历史

    石亨,陕西渭南南志道里(今渭南市临渭区官路镇)人。明代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早前抵御瓦剌,颇有军功。后于景泰八年(1457年)发起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辟,进而权倾朝野。天顺四年(1460年),石亨大张旗鼓培植同党,干涉朝政。朱祁镇无法承受,罢其位,得罪瘐死牢中,尽诛其同党。后又以亲属图谋不

  • 曹吉祥-明代权宦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吉祥,明朝历史

    曹吉祥,明朝权宦,永平滦州人。曾归属于王振门下,参加出征兀良哈。1452年,参与分管京营,累官至司设监太监。之后又与将军石亨、内阁首辅徐有贞等合谋,引兵迎明英宗复辟。天顺初年,领命总督三大营。1461年,曹吉祥的嗣子曹钦起兵叛变,曹吉祥被英宗设计拘捕,之后被磔刑处决。稍有战功正统初年(1436年),

  • 曹吉祥之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吉祥,明朝历史

    明朝大太监曹吉祥发起叛乱失败大明天顺五年(1461年)8月7日,司礼监大太监曹吉祥妄图称帝,发起了一场宫廷政变。曹吉祥由于协助明英宗复位有功,授命执掌司礼监,总督京城三大营,把握京都的军政实权,权势滔天,恶迹斑斑(著名重臣他便是被他所害)。因此,这名曹公公拥有一个宦官也可以称帝的“崇高”理想。为了更

  • 明代宗-朱祁钰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代宗,朱祁钰,明朝历史

    明景帝朱祁钰,明宣宗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吴贤妃。大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年―1457年当政),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朱祁钰出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长兄明英宗登基后被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瓦剌俘虏。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王直等

  • 商辂-明朝唯一“三元及第”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商辂,明朝历史

    商辂,明代中期臣子,字弘载,号素庵,浙江省严州府淳安县(今杭州淳安县)人。商辂从小天资聪慧,才思过人。于宣德十年(1435年)乡试、正统十年(1445年)会试及殿试均为第一名,是明朝近三百年科举制度中第二个“”。郕王朱祁钰监国时入内阁,参预机务。夺门之变后被削籍开除。成化三年(1467年)再一次入阁

  • 明代宗朱祁钰的功绩解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祁钰,明朝历史

    明代宗朱祁钰古代历史的点评是褒贬不一的,有些人说他挽救大明江山于危难之际,是一个好皇上,也有些人说他监禁哥哥、迫害侄儿,是一个乘人之危的坏蛋,那么朱祁钰到底是怎么样的人,有关他的功绩得失,又该怎样评定。《明史》赞曰:景帝当倥偬之时,奉命居摄,旋王大位以系人心,事之权而得其正者也。笃任贤能,励精政治,

  • 历史上第一位六首状元黄观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六首状元,黄观,明朝历史

    “六首状元”含意便是在乡试、会试、县试、府试、院试、殿试六个环节均位居第一的学生,能保证“连中六元”者有史以来少见,民间有“三元天下有,六元世间无”的叫法。“连中六元”纪录的保持者有史以来仅有两个人,即明朝状元黄观、清朝状元钱棨。黄观,字澜伯,又字尚宾,早前从许姓,明洪武二十九年恢复黄姓。池州府贵池

  • 明宪宗-朱见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宪宗,朱见深,明朝历史

    明宪宗朱见深,本名朱见深,后改名为朱见濡。明朝第八位皇上,明英宗朱祁镇大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当政二十三年(1464至1487年),年号成化。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后,父亲朱祁镇被瓦剌掳去,叔父朱祁钰授命监国,朱见深被立为皇太子。到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将朱见深废为沂王,改立朱见济

  • 明宪宗朱见深所作《一团和气图》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一团和气图,明宪宗,朱见深,明朝历史

    《一团和气图》是成化帝朱见深的工笔人物画,为北京故宫馆藏瑰宝。此图作于1465年,明宪宗十八岁时。粗看似一笑面弥勒盘坐而坐,体形丰腴,仔细观看则是三人合一。左为一着道冠的老人,右为一戴方巾的儒生,二人各执经书一端,团膝相连,相对微笑,第三人则手搭两个人肩膀,露出光光的头顶,手捻佛串,是佛家人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