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的乾隆皇帝被捕的故事

清朝的乾隆皇帝被捕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546 更新时间:2024/1/13 12:28:36

清朝的乾隆皇帝即弘历,一生治国有方,在位60年基本上为太平盛世,退位后还当了一段时间的“太上皇”,遥控国家大事。他一生深居简出,身份显赫,谁敢抓他呢偏偏他栽在自己“万分”陌生的小小部下手里,这个小小的部下就是清朝盛京将军属下的旅顺口水师营协领高勋。

高勋是山海关人,他为人忠厚耿直,忠于职守,为官清正,爱兵爱民,雍正年由外地调入旅顺水师营担任协领,当时军营内部种族歧视比较严重,汉族官兵与满族官兵同差却不同饷,他曾理直气壮地去找盛京将军要求给汉族官兵加薪,他的诸多举动深得官兵的好评。

水师营原来在荒野郊外,朝廷要在这里建水师营,按规划要建1200间营房,高勋在建营房期间因公得罪属下一个根基很硬的佐领,那佐领四下里放风要去告他贪污,挪用建房银子,使1200间营房只好建成草顶的房屋。这消息传到上司那里,上司立即派官员来水师营调查,他们严肃地审问高勋:“军队建营房为什么不建瓦房而建草房,省下的银子哪去了”来查办的官员气冲冲地审问高勋,高勋则理直气壮地回答:“这里的百姓都住草房,附近没有砖瓦窑,要建砖瓦房,一是要占地烧砖瓦,二是会引起百姓埋怨,建草房则可避免这些情况,而且也省下不少银子。”

上司派来的查办人员仔细走访了营区,在官兵中普遍搞了调查,又仔细查了账目,清点了库内剩的银子。经过查询,账目相符,库存银子与账面完全一致,高勋没有铺浪费,还处处替朝廷节省银两,上司很满意,便给高勋记了大功一次。

水师营的建立除了要组织官兵在海上巡逻,防止倭寇入侵之外,还要负责在沿海缉私,查禁朝廷规定的违禁品,高勋偏偏在严格执行公务时惹了一个大麻烦,这麻烦使水师营官兵及百姓为高协领捏了一把汗。雍正十二年1734年秋天,水师营集市上来了几个外乡买卖人,他们在贩卖长白山人参。在当时,朝廷规定,人参是贡品也是高级补品,必须由朝廷统一经营,普通百姓如敢参与人参贩卖,便要抓入大牢,按刑部法典处罚。所以,百姓来协领衙门举报后,高协领马上派人到集市上查探,当奉命前来查探的官兵赶到集市后,发现这几个外乡人竟大大方方与当地百姓讨价还价,对官兵的到来熟视无睹。官兵们刚要上前问话,那几个外乡人竟怒发冲冠对来干预的官兵不由分说抬手就打,这几个被派去的官兵虽说平时精通武功,却没遇到过这些武艺高强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便被外乡人打得连滚带爬,鼻青眼肿,幸亏在附近操练的大队官兵赶到,推推搡搡好不容易才将这几个人拿下押送到协领衙门,一路上,被捆绑的外乡人在官兵群里还伸腿打人,气焰十分嚣张。

高协领升堂审讯,问了半天他们才开口,为首的那个北京人自称姓高,问他们是干什么的,他自称是做买卖的,这伙人在公堂上昂首挺胸,怒目相视,差人命他们跪下回答协领大人的问话,他们不但不跪,还一个劲地骂着。高勋自当官差还没遇上这种不懂官府规矩的人,他猛拍公案大喝一声:“大胆歹徒,你们胆敢私贩长白山人参,犯了国法,又胆敢殴打官差,该当罪来人哪,把他们押下去……”

站在一旁察言观色的军师赶紧拉了一下高勋的袖子耳语说:“大人且慢,我看这些小子不同寻,为首的那小子气度不凡,一定是有什么背景,怕是有点来头。当然,私卖人参确是犯了大法,依我之见,不如把他们连人带货一起送往盛京,让盛京将军看着发落去吧。”高协领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他深知官场黑暗,一旦严惩了高官或皇亲国戚,说不定有什么麻烦,烧香引出鬼的事可是得不偿失。

第二天,他派得力官员和一队官兵,将这伙人捆绑起来,连人带货押往盛京。

到了盛京,押进盛京将军衙门,只见盛京将军看见押解来的人后,急忙跑下公堂,亲自替为首的那个小伙子解下绳子,并亲自送到行宫安顿下来。

这情景被前来押送的水师营官兵看得一清二楚,他们经过打听,才知被抓的为首的年轻人原来就是皇太子弘历。高协领得到这个消息后,自知惹下大祸,他做好了心理准备,等着随时被朝廷满门处斩。

雍正十三年秋,老皇帝雍正驾崩,皇太子弘历即位,改年号为乾隆元年,这消息传到水师营,高勋顿时心惊肉跳。正在他天天忐忑不安之时,一道圣旨降下,命高勋火速进京。高勋安顿好家眷,没敢把自己的“厄运”告知部下及亲属。他在军师的帮助下,把皇帝可能问罪的事儿都想好了对策,准备了一番后,他便硬着头皮进京复旨去了。

高协领刚到京城,没敢耽误,急匆匆上殿去见皇上,乾隆皇帝见了高勋劈头就问:“高勋,抬起头来,你还认识我吗”高勋抬起头来又连连叩首:“奴才该死,奴才该死……”乾隆笑容满面地问:“高勋,你有什么罪啊,有罪的是朕,朕怕是有罪之人吧”高勋一听,明明是皇上在挖苦他,反正总是一死,倒不如把心里话倒出来,如此死法也痛快一些。他把心一横,反倒镇定下来,斩钉截铁地说:“恕奴才直言,长白山人参是朝廷规定的贡品,寻常百姓私自买卖是要杀头的,长白山是我大清的发祥地,皇祖立下圣训,此乃禁区,不准进山采药、打猎,圣上私采长白山参,又私自拿到集市上贩卖,犯了国法,罪上加罪,……”乾隆听了略露赞同的脸色,只好说:“可我是皇上啊”“皇上那时没登基,应当按大清刑律与庶民同罪。”“可我是皇太子……”“你口口声声称自己姓高,是掌柜的,奴才岂知皇上的真实身份?”乾隆龙颜大怒:“大胆的奴才,高勋,你竟敢如此放肆,在你心目中还有君臣之礼吗你死到临头了,知道吗”“君让臣死,臣不敢不死,不过,死也要让臣死个明白,我不知高掌柜就是皇太子,不知者不怪罪,奴才为什么要处以死罪呢再说,大清皇祖遗训,皇家太子都不去遵守,谁还去遵守奴才身为朝廷命官,遇见违训犯法之事不去管,那才是失职有罪,如忠于职守去管犯法之徒反而有罪,以后谁还去管犯国法的事呢”

乾隆帝听了高勋在朝上一番“胆大妄为”的忠言,心里十分痛快,他决定好好提拔他。他对高勋说:“朕错怪了高协领,念你秉公执法,对朝廷忠心不二,朕要对你重用,你回去待命吧。”

高协领回到水师营不久,朝廷便下了圣旨为他擢升了官职,高协领的子女也跟着他走马上任。高勋上任那天,水师营官兵及百姓挥泪送别,百姓把高勋一直送出了二里之外才恋恋不舍地返回。高协领水师营抓皇帝的故事便代代传了下来。

标签: 乾隆被捕故事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期的君主秦穆公得“健忘症”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春秋时期,君主,秦穆公,健忘症,故事

    公元前648年,晋国闹饥荒,晋惠公厚着脸皮派人到秦国求助。当初,晋惠公争夺王位时,秦穆公可帮了大忙。后来晋惠公却背信弃义,反而派兵攻打秦国。现在闹了饥荒,反倒想起求助来了,岂不是自讨没趣?大家猜想,秦穆公一定会好好羞辱晋惠公一番。不料,秦穆公像得了“健忘症”,绝口不提往事,还

  • 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一马换一命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秋五霸,秦穆公,一马换一命,故事

    秦穆公非常喜欢马,曾不惜重金,搜罗了几匹名马养在宫中。有一天,一名负责养马的侍从神情慌张地跑来报告说,一匹白色的骏马不见了。秦穆公听了,立刻跟着跑到马厩去查看,只见半根缰绳还拴在马槽上,一定是这匹刚烈的马挣脱了缰绳跑掉的。秦穆公急得不得了,亲自带人去寻找,沿着路上若隐若现的踪迹,一直追踪到了一座山谷

  • 春秋时期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春秋时期,楚庄王,一鸣惊人,故事

    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连年互相攻伐,战事不断。这时南方的楚国却一天比一天强大,一心要跟中原的霸主晋国争输赢。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即位,做了国君。晋国趁这个机会,把几个一向归附楚国的国家又拉了过去,订立盟约。楚国的大臣们很不服气,都向楚庄王提出兵伐晋的建议。无奈楚庄王不听那一套,白天打猎,

  • 赵匡胤偷瓜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匡胤,偷瓜,故事

    赵匡胤年少时喜欢练武,总爱随身携带一根盘龙棍,可他不务正业,整天只知道傻乎乎地跟着几个赌徒混日子。一个盛夏的夜晚,赵匡胤输得身无分文,灰溜溜地提着盘龙棍,跑了出来。路过西瓜地时,他饥饿难耐,忍不住偷了个西瓜吃,结果被看瓜的王老头抓住了。王老头说:“你不是来吃瓜的吗?吃完了怎么不付钱呀?&

  • 舌尖上的唐朝:大唐美食的魔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大唐,美食,刘晏,张衡,武则天,唐宣宗,赵雄武,韦澳

    《舌尖上的中国》,俨然中华民间美食大全,惹得一帮吃货半夜起来流口水。让我们来看看唐朝美食的魔力,有的官员甚至因为路边贪小吃断送前程。宰相刘晏在路边买饼吃唐朝有位位高权重的宰相刘晏,一天,拂晓4点左右,刘晏的车驾就上街了。估计这位宰相大人还有点睡眼蒙眬,但味觉却不蒙眬,被街道边饼店飘出来的香味吸引住了

  • 唐朝“神鸡童”贾昌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神鸡童,故事,李白,唐玄宗,贾昌,陈鸿祖

    唐玄宗登基时期,迷恋一种游戏观赏斗鸡,于是京城长安各处,甚至民间各地都陆续风行这种游戏。据陈鸿祖《东城老父传》记载,开元间童子贾昌由于善养斗鸡,深得玄宗宠幸,因而“金帛之赐,日至其家”。时人既羡慕又嫉妒,嚯称其为“神鸡童”。当时京城长安流行的歌谣有:&

  • 秦始皇悟透经济学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经济学

    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凶狠的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军士气正旺,一举拿下了河套地区。匈奴残部望风而逃,远遁大漠。然而,凯旋的秦军得到的命令,却不是再接再厉,攻占漠北,而是转攻为守。30万大军以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的北方长城为

  • 伍子胥为什么被称为乞丐的祖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伍子胥,乞丐,祖师

    相传春秋时期,楚国人伍子胥因父亲被诬谋反,一家人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恰巧进山打猎方逃过大难。伍子胥欲出昭关逃向吴国,但昭关上挂有伍子胥画像的悬赏令,楚兵又严密盘查,伍子胥难以过关,一夜之间他愁得须发全白,面目全非,这才因祸得福混出了关。眼看来到吴国都城苏州,他早已身无分文,随身只带着一把箫。伍子胥只

  • 乾隆巧劝和珅和刘统勋“将相和”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巧劝,将相和,和珅,刘统勋

    1776年3月的一天,乾隆皇帝召唤他所宠爱的新任军机大臣和珅和三朝元老刘统勋一起,来到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前观景赋诗。除了游山玩水,乾隆此行还有个重要目的,就是劝和二人。因为,乾隆早已发现和珅和刘统勋不和,为了“大清事业”,乾隆便有心调和二人。正在欣赏秀丽的山川景色,乾隆问道

  • 夏侯氏的漂亮转身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夏侯氏,黄允

    那是东汉晚期时候,知识分子地位比较高,有一些所谓名士,占据着相当可观的偶像地位,常有粉丝主动扑上来,给他们高官厚禄或者自己的女儿。有个叫黄允的,就遇到了这种好事。黄允所在的时期,政治黑暗,宦官当道,知识分子出于对社会现状的反对,就拒绝做官出仕,以表达自己不与宦官同流合污的决心。慢慢的社会上形成了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