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九龄当上了宰相吗 他是怎么死的

张九龄当上了宰相吗 他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874 更新时间:2023/12/28 14:54:24

说起张九龄,大家估计会想起李白,想起张九龄的诗歌,却没多少人知道他当过宰相,只因其诗歌造诣太高,他做宰相时的功绩反而被忽略了。张九龄,唐玄宗开元年间宰相,字子寿,一字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

张九龄的诗歌当首推《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海上生明月”紧扣“望月”字,“天涯共此时”扣住“怀远”,起句自然,紧扣题目。颔联写,多情人怨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这里写出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颈联写,灭烛望月,清光满屋,露重更深,久久伫立,思念远方的人。尾联,写因思念远人而不得相见,故面对月华情不自禁地产生把月赠送远人的想法。诗中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把月写得那么柔情,把情写得那么沉着,诗的情意是那么缠绵而不见感伤。张九龄的写诗功力由此可见一斑。当然,他的《感遇诗》十二首也写得相当不错。

说起张九龄的身世,这来头就大了,他自称是西汉刘邦手下的名士张良之后,到底是不是真的,无从考据。少时就很聪慧,七岁就开始写文章,中宗时期开始做官,到玄宗开元年假,拜宰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这大概是由于他出身岭南书生,耿直温雅,风仪甚整,时人誉为“曲江风度”。也合乎他所说的张良后人,想西汉留侯张良之姿,温文尔雅。

当上宰相之后,张九龄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利,选贤任能,提拔了一批有才干的人,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当时唐朝虽然是开元之治,但仍存在许多弊病,直言向玄宗谏言,要求以王道之治,代替霸道之治,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既然要开创一个像太宗那般的盛世,就必须严管刑罚,反对穷兵黩武,减轻徭役,扶持农业,使百姓生活富足,心灵满足,任用贤德之人,及时汇报各地情况,他的一系列政策管制,对开元盛世的拉开起了不可或缺的奠基作用。

在朝堂之上,多次劝谏玄宗要居安思危,后宫中武惠妃得到专宠,多次想要废太子李瑛而立己子,派人去游说张九龄,被张九龄据理力争骂退,维持了后宫中一段平息的时间。对于安禄山的谋反,张九龄可谓是最早预见到的人,开元二十四年,安禄山任平卢将军,在讨伐契丹时失利,张守珪奏请朝廷斩首。此前安禄山入朝奏事,宰相张九龄对侍中裴光庭说:“乱幽州者,必此胡也。”这次作战失利,他遂提笔批示奏文说:“穰苴出军,必斩庄贾;孙武行令,亦斩宫嫔。守珪军令若行,禄山不宜免死。”

由此可见,张九龄在很早前就看出了安禄山是奸诈之徒,以后必然会作乱,建议早点杀了,但是玄宗最终不信,为了以示皇恩,反倒将其无罪释放。后来安禄山果然掀起了安史之乱,盛唐迅速由盛转衰,玄宗逃往成都,途中思及昔日张九龄所言,追悔莫及。可惜,张九龄在李林甫的谗言之下,并未坚持多久,玄宗的轻易听信谗言,致使张九龄被罢相,之后更是贬为荆州长史。历史上很多名人宰相,要么死在流放途中,要么在流放地因病而死去。

张九龄也未逃脱这个圈,公元740年,张九龄因病在韶州曲江逝世。纠其根本原因,小编觉得是皇帝的不信任,导致积火难消,终日愁苦,毕竟大臣们辛辛苦苦为国家大事操劳,贬斥贪官污吏,不顾性命地经常谏言,结果却因为皇帝偏信谗言,一朝被贬,流放他乡。任何文人在听闻时有感触,但都及不上亲身经历时的愁苦,那感觉估计就像是养了一只养不熟的白眼狼一般,辛辛苦苦教育,最后还是被咬了。因此,积郁难消,久思成疾。

标签: 张九龄

更多文章

  • 明朝辽东大将李成梁是怎么死的 他有后代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成梁

    李成梁是明后期著名将领,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便是“问题将领”。有才之人,总是存在那么些缺点的,好比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而李成梁便像《亮剑》里的李云龙一样,他的才华功绩和他的问题总是对等的。相信不论是哪个上位者,面对李成梁这样一个刺头将军都很头痛。李成梁,字汝契,号引城,是

  • 唐朝宰相元载得到重用的,元载最后的下场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载,李辅国,鱼朝恩,唐代宗

    元载,字公辅,凤翔府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人,唐朝宰相。天宝初,考中进士,后任新平尉。在历史上,元载专营私产,大兴土木,排除异己,最后被抄家而死。这么一个奸臣,他是怎么得到重用的呢?这就不得不说到他的身世了,元载的父亲名升,本来姓景,当然这个父亲还是继父,当时他的母亲带着元载改嫁给景升,景升后来帮唐

  • 唐朝宰相裴冕是有哪些功绩 裴冕的历史评价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裴冕

    裴冕(703年770年),字章甫,河中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朝宰相。裴冕此人不出名,但历史上对他的记载颇有些矛盾性。早年,裴冕无学术,但却恪守职责,而且处事果断,受到御史中丞王鉷的器重,与其交好,之后王鉷受到他弟弟谋反一事的牵连,被宰相李林甫抓住把柄,被玄宗刺死。当时李林甫权势滔天,裴冕却能不畏惧

  • 唐代名相杨绾是什么样的人 他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绾

    杨绾,生年不详,卒于公元777年,字公权,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代名相。当时,唐代论文人之才,有三层,第一层是诗才,第二层是史才,第三层是治世之才。但是杨绾是当时文人中的一朵奇葩,把自己关在家中,自己读书,孝敬母亲。可以说,杨绾完全是自学成才,但是他照样文辞,博通经史,九流七略无所不通,他痴爱

  • 唐朝宰相李勉和李渊是什么关系,关于李勉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勉,李渊,李元懿

    李勉,字玄卿,唐朝宰相、宗室,郑王李元懿曾孙,而李元懿为唐高祖李渊第十三子,所以李勉为唐高祖李渊玄孙。简单一句,皇室宗亲。自幼勤读经史,长大后沉静文雅、清正严峻,崇尚玄虚。颇有长名,官至开封尉。当时天下承平,且汴州水陆所凑,邑居庞杂,难治,李勉洞察民情,为民所信服。安史之乱后,李勉跟随唐肃宗来到灵武

  • 初唐三大家之一的虞世南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虞世南

    虞世南,字伯施,是唐朝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越州(浙江省)余姚人。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虞世南算

  • 秦武王为什么没有传位于他儿子却传位于弟弟秦昭襄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昭襄王,秦惠文王,秦武王,宣太后

    秦武王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以武力为主的君王。他对身高体壮,力气极大,争强好胜喜与人比试角力。秦武王是秦惠文王赢驷的儿子。秦武王,嬴姓,赵氏,名荡,他是历史上的秦惠文王之子,又被称为秦武烈王。秦惠文王赢驷有两个儿子,长子秦武王嬴荡,次子秦昭襄王嬴稷。作为长子的嬴荡,从小就被寄予了重望,他在年幼的时候,的

  • 司马错算不算是个伟大的军事家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司马错

    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有着纵横家的头脑,能够在朝堂上舌战张仪,让张仪这个擅长争辩的人才都哑口无言。而他又是一个能够带兵打战的神勇将军,不管在政治领域还是在军事领域,司马错都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只不过,可能司马错出生得不是时候,春秋时期是个喜欢纵横的年代,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在纵横家的身上,对司马错这样不擅长

  • 楚怀王是什么样的人 楚怀王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楚怀王

    在春秋时期,作为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别陶朱公范蠡所发现,并把她献给了吴王夫差,成就了一段红颜祸水的佳话。到了战国后期,郑国被楚国吞灭,郑国的美丽女子在危难之中过着清苦的生活,这众多的悲情女子里,一个貌美又多情的女子打动了楚国的大臣。最终郑袖被楚国令尹昭眦发现,并把她献给了楚怀王,谁知道却是另一个亡国故

  • 楚怀王与楚威王是什么关系 楚怀王身上真的有异味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楚怀王,楚威王

    楚怀王是从小生长在溺爱的环境里,他是嫡长子,楚国未来的君王。他也想在有生之年有所施展,也想做一个有为的好君主,但是奸臣、宠妃这些人,围绕在他的身边,让他迷失了自己,最终在昏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越来越堕落,最后把自己的江山拱手让人。楚怀王叫熊槐,芈姓,熊氏,名槐,楚威王之子,楚顷襄王之父,战国时期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