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牛仙客是谁?他做了什么功绩?

牛仙客是谁?他做了什么功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390 更新时间:2024/1/18 6:29:18

牛仙客,泾州鹑觚(今甘肃灵台)人,唐朝宰相。牛仙客可以说是一个炮灰,一个有才的炮灰,如果乖乖地在河西,当他的节度判官,或许后期就不会活得那么憋屈。牛仙客有才,但不是大才,他工作勤勉,以诚信待人,深得军民爱戴,在小地方能发挥他最大的作用,因为在小地方,关系网简单,有一个强硬的靠山,便能借着手中的权利,加以治理地方,不会有人不从。但是一旦到中央朝廷,牛仙客这种人就算发挥作用,也只是短暂的,最终会被纷争碾碎。

牛仙客本人并没有多大志向,这与他的性格有关,只适合当下属,不适合当发号施令之人,但是耐不住他的靠山萧嵩前任河西节度使的极力推荐,崔希逸这个继任的河西节度使也对他大加赞扬,说他在任时厉行节约,积蓄财物,政绩可观。唐玄宗以为又捡了一个人才,想要任命他为六部尚书。

但是这个举措,遭到当时的宰相张九龄的极力反对,前面都说了张九龄此人看人极稳,一眼道出日后安禄山必会反叛的事实,对于,牛仙客此人得到重任,张九龄再次大胆地上谏:“自开国以来,尚书之职只有德高望重者才可担任。牛仙客边疆小吏出身,骤然提拔到清要之位,恐怕遗羞朝廷。”此言的确精辟,按照现在的经验来说,地方官毕竟是地方官,见识不够,一次调升多级,再怎么好的地方官也会懵逼。

遭到拒绝之后,玄宗想,我不封尚书行了吧,我给他加爵位!张九龄再次反对:“封爵是为奖劝功劳。牛仙客身为边将,充实仓库,修理器械,乃是本职,不足以论大功。陛下赏赐金帛即可,不可封爵。”有理有据,玄宗没办法反驳,眼看事情要黄了,但是有一个跟张九龄有仇的人啊李林甫,十分擅于揣测皇帝心思,暗中对玄宗道:“牛仙客乃是宰相之才,张九龄书生,不知大体。”终于有一个人支持自己的决定了,玄宗很高兴,决定为了自己的面子,一定要把这件事情拿下来。

第二天,玄宗再次提出要给牛仙客加爵位,张九龄仍旧反对。唐玄宗怒道:“你嫌牛仙客家世寒微,难道你出身名门吗?”张九龄答道:“臣岭南寒门,不如牛仙客中原人士,但臣却在中枢多年,执掌文诰。牛仙客此前只是边疆小吏,目不知书,如加以重用,恐难孚众望。”退朝后,李林甫再次暗中进言:“只要有才识,何必满腹经纶。天子用人,有何不可。”

李林甫对玄宗恭维得十分顺溜,让玄宗对李林甫更加信任,正所谓自古忠言多逆耳,能听进皇帝耳朵的,让皇帝高兴的,多半是溜须拍马屁之事啊。同年十一月,张九龄终于被李林甫诬陷得罢相了,排挤出了京城官场。牛仙客被任命为工部尚书,但是他遇事不敢裁决,只是唯唯诺诺而已,政务皆由李林甫做主。皇帝赏赐的财物,也都如数存放,不敢挥霍享用。

可惜啊可惜,张九龄再一次看穿了牛仙客此人的本质,乡下飞上来的麻雀,总有一股自卑心理,京城官场岂是一边远小吏能随便往其中踏的,政务全由李林甫做主,当官当得如此憋屈。当然,他也有一定的成就,在关中地区推行“和籴法”,以比时价高二三成之价收买都畿、京畿粟各数百万斛,并停运当年江淮应输京师之租。和籴法的实行,从根本上解决了长安粮荒问题,减轻了江淮漕运的负荷,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社会矛盾。

这种充实仓库,改运粮食,解决粮荒类的本职事情,他做起来得心应手,但一到朝堂,遇到要决策国事之时,他也只有干瞪眼,连高力士此人也评价他:“仙客本胥史,非宰相器。”可笑可笑,连一个太监都看出了此人才智如何,玄宗就是看不清!

标签: 牛仙客

更多文章

  • 唐朝开元名相张说是怎样的人 张说是忠臣还是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说

    张说(yuè),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早年的张说颇有文才,参加制科考试,策论为天下第一。张说做官之时,武后专宠张易之与张昌宗两人,任命张说等学士四十七人编修《三教珠英》时,让张昌忠总领此事,但是作为一个靠着姿色爬上龙床而得重用的人,哪有什么文才,终日

  • 歧阳王李文忠是怎么死的,朱元璋和他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文忠

    元末明初,世道混乱,群雄并起,那个时候名将众多,纷纷崛起于微末之中。而李文忠也是当时极为有名的将领,明朝建国后,论赏军功,李文忠位列第三,得享太庙。歧阳王李文忠,字思本,小名保儿,祖上世代居住在泗州盱眙县,后来随父亲李贞搬到濠州东乡。李文忠是明朝著名的开国将领,在朱元璋起义时,李文忠就帮朱元璋东征西

  • 明朝万历名将李成梁是朝鲜人吗 他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成梁

    明朝辽东大将李成梁,号银城,字汝器。从小就英毅骁健,大有将才。嘉靖末年袭世代指挥佥事,后积功升参将、副总兵。隆庆四年,又为辽东都督佥事。他招募英勇之士,并选其为军中先锋,抗击蒙古、女真各部的侵扰,军威大振。万历初期,又领兵灭建州女真首领,多次将将旗插入女真王廷。后论功,进为都督同知,升左都督。后加太

  • 张九龄当上了宰相吗 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九龄

    说起张九龄,大家估计会想起李白,想起张九龄的诗歌,却没多少人知道他当过宰相,只因其诗歌造诣太高,他做宰相时的功绩反而被忽略了。张九龄,唐玄宗开元年间宰相,字子寿,一字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张九龄的诗歌当首推《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

  • 明朝辽东大将李成梁是怎么死的 他有后代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成梁

    李成梁是明后期著名将领,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便是“问题将领”。有才之人,总是存在那么些缺点的,好比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而李成梁便像《亮剑》里的李云龙一样,他的才华功绩和他的问题总是对等的。相信不论是哪个上位者,面对李成梁这样一个刺头将军都很头痛。李成梁,字汝契,号引城,是

  • 唐朝宰相元载得到重用的,元载最后的下场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载,李辅国,鱼朝恩,唐代宗

    元载,字公辅,凤翔府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人,唐朝宰相。天宝初,考中进士,后任新平尉。在历史上,元载专营私产,大兴土木,排除异己,最后被抄家而死。这么一个奸臣,他是怎么得到重用的呢?这就不得不说到他的身世了,元载的父亲名升,本来姓景,当然这个父亲还是继父,当时他的母亲带着元载改嫁给景升,景升后来帮唐

  • 唐朝宰相裴冕是有哪些功绩 裴冕的历史评价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裴冕

    裴冕(703年770年),字章甫,河中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朝宰相。裴冕此人不出名,但历史上对他的记载颇有些矛盾性。早年,裴冕无学术,但却恪守职责,而且处事果断,受到御史中丞王鉷的器重,与其交好,之后王鉷受到他弟弟谋反一事的牵连,被宰相李林甫抓住把柄,被玄宗刺死。当时李林甫权势滔天,裴冕却能不畏惧

  • 唐代名相杨绾是什么样的人 他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绾

    杨绾,生年不详,卒于公元777年,字公权,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代名相。当时,唐代论文人之才,有三层,第一层是诗才,第二层是史才,第三层是治世之才。但是杨绾是当时文人中的一朵奇葩,把自己关在家中,自己读书,孝敬母亲。可以说,杨绾完全是自学成才,但是他照样文辞,博通经史,九流七略无所不通,他痴爱

  • 唐朝宰相李勉和李渊是什么关系,关于李勉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勉,李渊,李元懿

    李勉,字玄卿,唐朝宰相、宗室,郑王李元懿曾孙,而李元懿为唐高祖李渊第十三子,所以李勉为唐高祖李渊玄孙。简单一句,皇室宗亲。自幼勤读经史,长大后沉静文雅、清正严峻,崇尚玄虚。颇有长名,官至开封尉。当时天下承平,且汴州水陆所凑,邑居庞杂,难治,李勉洞察民情,为民所信服。安史之乱后,李勉跟随唐肃宗来到灵武

  • 初唐三大家之一的虞世南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虞世南

    虞世南,字伯施,是唐朝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越州(浙江省)余姚人。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虞世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