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开元名相张说是怎样的人 张说是忠臣还是奸臣

唐朝开元名相张说是怎样的人 张说是忠臣还是奸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467 更新时间:2023/12/21 22:28:04

张说(yuè),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早年的张说颇有文才,参加制科考试,策论为天下第一。张说做官之时,武后专宠张易之张昌宗两人,任命张说等学士四十七人编修《三教珠英》时,让张昌忠总领此事,但是作为一个靠着姿色爬上龙床而得重用的人,哪有什么文才,终日只知道高谈阔论,举办宴会享乐,编修期间,张昌宗完全没起到任何作用,反倒是张说与徐坚出力最多。

武则天于公元700年,外出避暑,实则是玩乐,早已没有刚登上皇位时的魄力,到了秋天还不回京,张说直言进谏,并列举了四条不能留下的理由,可惜,武则天不是一个能听谏言的人,完全不理会。

武后晚年,张昌宗与张易之专权更加严重,但是在他们面前,有一个大石头魏元忠,魏元忠这个人性情耿直,颇看不起张氏二人,对于他们专权的行为更是深恶痛绝,于是张氏兄弟想将这颗大石头给打碎了,诬陷魏元忠谋反,但是诬陷需要证人,一个有可信力度的证人。巡视朝廷上下,张易之逮住了张说,张说当时是魏元忠的手下,以高官为诱饵,希望他出来作证,证明魏元忠谋反。当时,张说答应了,没错,答应了……

第二天进去作证之时,宋璟警示他“一个人的名誉是最可贵的。千万不要为了保全自己,去附和奸臣,陷害好人啊!为这个得罪了朝廷,被流放出去,脸上也光彩。”史官刘知几也在旁边提醒张说:“不要玷污你的历史,连累后代子孙啊!”之后张说,并未为张易之作证,而是咬定魏元忠没有谋反,被武则天贬斥。但是他的确实现答应了为张易之作证,为人所共知,只是迫于同僚的压力最终倒戈,这段经历始终不精彩,他有一天看《则天实录》,读至魏元忠案时,很不愿意宋璟等人对自己的激劝之言也被记载下来,他就恳求编著者稍加修改,吴兢始终不答应,说:“若徇公之请,则此史不为直笔,何以取信于后!”张说亦无可奈何。由此前科,你们还信他是一个纯正的忠臣么?

武后过世,中宗复位,重新任用张说,但由于母亲去世,离职守孝,丧期未满,被中宗频繁召请,张说坚持守满孝期,在当时颇受赞誉,在这里又可以看出他德行高尚的一方面,睿宗时期,审查李重福谋反一案,迅速查清,该定罪的定罪,该放的放,因公担任李隆基的侍读。

在这儿之后,结局显而易见,张说站于李隆基一方,李隆基当时又与太平公主争夺权力,玄宗刚即位,权力不稳,太平公主趁机拉拢张说,张说不肯,被罢相。但是张说此人却不是大度之人,在前面能为权力答应作证,姚崇与他关系不和睦,玄宗打算任命姚崇为相,张说便指使御史大夫赵彦昭弹劾姚崇。玄宗不予理睬,张说又让殿中监姜皎提议,任命姚崇为河东总管,以阻止姚崇入朝拜相。其实说白了,也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换作任何一个不是自己的人来做宰相,相信他都不会高兴,只不过姚崇和他不和,排挤表现得格外明显。

只不过,张说在平定叛胡一事上又有大功劳,做官也能做出建设性的提议,在平定叛胡一事之后,张说的地位更加崇高,但是在泰山封禅之时,他将跟随上山的执事官,都安排为自己亲信之人,并且越级升为五品,而对随行的兵士,只加功勋,不给赏赐。引起朝中的普遍不满。史书中甚至有记载:“张说虽有才智,但脾气暴躁,生性贪财,对同僚常当面驳斥,甚至呵斥谩骂。”

张说此人,真不知该说他是忠臣还是奸臣,难以评判,他的结局是被唐玄宗勒令致仕退休,电视剧中的那种,强制某爱卿告老还乡,解甲归田,可见玄宗是真受不了他了,但是搞笑的是,在勒令退休后,没过1年,张说又被重新任用,直到他两年后患病,病逝!

标签: 张说

更多文章

  • 歧阳王李文忠是怎么死的,朱元璋和他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文忠

    元末明初,世道混乱,群雄并起,那个时候名将众多,纷纷崛起于微末之中。而李文忠也是当时极为有名的将领,明朝建国后,论赏军功,李文忠位列第三,得享太庙。歧阳王李文忠,字思本,小名保儿,祖上世代居住在泗州盱眙县,后来随父亲李贞搬到濠州东乡。李文忠是明朝著名的开国将领,在朱元璋起义时,李文忠就帮朱元璋东征西

  • 明朝万历名将李成梁是朝鲜人吗 他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成梁

    明朝辽东大将李成梁,号银城,字汝器。从小就英毅骁健,大有将才。嘉靖末年袭世代指挥佥事,后积功升参将、副总兵。隆庆四年,又为辽东都督佥事。他招募英勇之士,并选其为军中先锋,抗击蒙古、女真各部的侵扰,军威大振。万历初期,又领兵灭建州女真首领,多次将将旗插入女真王廷。后论功,进为都督同知,升左都督。后加太

  • 张九龄当上了宰相吗 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九龄

    说起张九龄,大家估计会想起李白,想起张九龄的诗歌,却没多少人知道他当过宰相,只因其诗歌造诣太高,他做宰相时的功绩反而被忽略了。张九龄,唐玄宗开元年间宰相,字子寿,一字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张九龄的诗歌当首推《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

  • 明朝辽东大将李成梁是怎么死的 他有后代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成梁

    李成梁是明后期著名将领,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便是“问题将领”。有才之人,总是存在那么些缺点的,好比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而李成梁便像《亮剑》里的李云龙一样,他的才华功绩和他的问题总是对等的。相信不论是哪个上位者,面对李成梁这样一个刺头将军都很头痛。李成梁,字汝契,号引城,是

  • 唐朝宰相元载得到重用的,元载最后的下场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载,李辅国,鱼朝恩,唐代宗

    元载,字公辅,凤翔府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人,唐朝宰相。天宝初,考中进士,后任新平尉。在历史上,元载专营私产,大兴土木,排除异己,最后被抄家而死。这么一个奸臣,他是怎么得到重用的呢?这就不得不说到他的身世了,元载的父亲名升,本来姓景,当然这个父亲还是继父,当时他的母亲带着元载改嫁给景升,景升后来帮唐

  • 唐朝宰相裴冕是有哪些功绩 裴冕的历史评价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裴冕

    裴冕(703年770年),字章甫,河中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朝宰相。裴冕此人不出名,但历史上对他的记载颇有些矛盾性。早年,裴冕无学术,但却恪守职责,而且处事果断,受到御史中丞王鉷的器重,与其交好,之后王鉷受到他弟弟谋反一事的牵连,被宰相李林甫抓住把柄,被玄宗刺死。当时李林甫权势滔天,裴冕却能不畏惧

  • 唐代名相杨绾是什么样的人 他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绾

    杨绾,生年不详,卒于公元777年,字公权,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代名相。当时,唐代论文人之才,有三层,第一层是诗才,第二层是史才,第三层是治世之才。但是杨绾是当时文人中的一朵奇葩,把自己关在家中,自己读书,孝敬母亲。可以说,杨绾完全是自学成才,但是他照样文辞,博通经史,九流七略无所不通,他痴爱

  • 唐朝宰相李勉和李渊是什么关系,关于李勉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勉,李渊,李元懿

    李勉,字玄卿,唐朝宰相、宗室,郑王李元懿曾孙,而李元懿为唐高祖李渊第十三子,所以李勉为唐高祖李渊玄孙。简单一句,皇室宗亲。自幼勤读经史,长大后沉静文雅、清正严峻,崇尚玄虚。颇有长名,官至开封尉。当时天下承平,且汴州水陆所凑,邑居庞杂,难治,李勉洞察民情,为民所信服。安史之乱后,李勉跟随唐肃宗来到灵武

  • 初唐三大家之一的虞世南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虞世南

    虞世南,字伯施,是唐朝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越州(浙江省)余姚人。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虞世南算

  • 秦武王为什么没有传位于他儿子却传位于弟弟秦昭襄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昭襄王,秦惠文王,秦武王,宣太后

    秦武王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以武力为主的君王。他对身高体壮,力气极大,争强好胜喜与人比试角力。秦武王是秦惠文王赢驷的儿子。秦武王,嬴姓,赵氏,名荡,他是历史上的秦惠文王之子,又被称为秦武烈王。秦惠文王赢驷有两个儿子,长子秦武王嬴荡,次子秦昭襄王嬴稷。作为长子的嬴荡,从小就被寄予了重望,他在年幼的时候,的